第七十章 皇恩浩荡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风水大宗师最新章节!
冯金巧生父冯知县早已经病故, 新任的洛阳知县乃是冯金巧的侄子, 冯知县的嫡孙冯远征, 这一次的白莲之乱, 各地乱民纷纷而起,河南省首当其冲, 习惯了太平盛世的官员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一夜之间由一群和尚道士们带头就开始了这场暴乱,乱民所过之处几乎算的上是寸草不生, 洛阳乃是故都, 又是繁盛之地, 各地乱民纷纷的逃往洛阳。
因为杨家的关系, 冯金巧与生父冯知县早已断绝了父女关系, 甚至在冯知县亡故之时都有遗言不准许这个女儿回来吊唁, 冯金巧与几位哥哥的关系更是紧张, 但是若说冯家还有人跟这个不要娘家的冯金巧来往, 那就当属冯远征, 冯远征自小就喜欢这个女强人一样的姑姑, 因为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去九道河子玩耍屁股上没少被打板子, 后来冯知县死后, 冯金巧的两位哥哥也相机亡故, 冯远征算是世袭了祖父的官职, 这时候冯金巧才算与娘家缓和,更是由自己的侄子亲自带着去冯家祠堂里给冯知县上了香。 在各地灾民都逃往洛阳的时候,洛阳县衙里对于是否开门让灾民进城分为两派, 一派人说倘若不让灾民进城, 这些灾民饥寒交迫饿死城外不说, 真的危机了他们的性命, 那他们干脆也就剪发为乱,毕竟饿死与暴乱之间很好选择。
另一派则说洛阳虽然算是整个河南少存的净土, 但是外面灾民的数量几乎与洛阳人口持平, 放任灾民进城, 洛阳人如何能养活这些灾民? 灾民入城后不说里面是否会有乱民混入, 倘若让洛阳城的百姓都无口粮, 那洛阳必将大乱, 这一派人还有一个依仗就是洛阳民意, 洛阳人没有几个肯让这些灾民进城的,甚至都有人放出话来, 若灾民进城则洛阳大乱。
不是冯远征没有主心骨, 而是这等事情上, 尚且年幼的他拿不定主意, 他拿不定主意了怎么办? 他去了九道河子找到了自己的姑姑冯金巧,打小对冯金巧的崇拜让他对冯金巧这个姑姑有莫名的信仰。
冯金巧对洛阳城此时的景象怎会不知? 对于侄子的询问她笑道:“这等大是大非之事, 我一个妇道人家本不该插嘴, 但是你算是我娘家侄子, 咱们不是外人, 远征, 你当真忍心外面那些灾民全部饿死, 或者被逼无奈选择跟着那群乱民造反?”
“若是忍心, 就不必来请姑姑拿主意, 但是若不忍心, 不说洛阳百姓不答应, 就是洛阳粮仓也无法接济这些难民。” 冯远征为难的说道。
“远征, 你可知姑姑的公公杨奉贤?”冯金巧问道。
“杨公乃是洛阳人心中的青天大老爷, 杨公遗像还在城中立着, 远征如何不知?”冯远征道。
“老百姓最为愧, 老百姓最无畏, 乱民们让他们流离失所,他们何错之有? 洛阳乃是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洛阳城若不接下他们, 若是要他们的命, 那造反又如何?”冯金巧说道。
“那姑姑的意思是开城门?”冯远征试探性问道。
冯金巧点头道:“你祖父与我断绝父女关系, 无非是因为杨家钱财, 可是杨家仁义传家, 我公公杨奉贤与你姑父杨如是二人皆在洛阳城大难之时于万民有恩, 我如何忍心祸害他们祖业? 这些钱入了冯家, 不过是挥霍或者你祖父买官之用, 若在杨家便可救民于水火之中。”
“姑姑苦心,远征自小就懂。”冯远征说道。
冯金巧道:“ 开城门接难民, 需讲究方法, 洛阳人不答应, 这有我,以杨家在洛阳之威望,有我站出来说话, 并且我可举杨家之财力接济难民, 全部难民可来九道河子, 杨家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几日那就几日。”
“可是这毕竟不是办法。”冯远征叹气道。
“开城门之前, 你可与那些乱民约法三章。如此如此方可。”冯金巧缓缓的说道。
冯远征听完, 跪在冯金巧面前道:“ 姑姑真乃巾帼之人!”
“妇道人家见识浅薄, 别误了你的前程就是了。”冯金巧说道。
——冯远征快马而回, 到了县城直接上城楼对着城外灾民喊话道:“洛阳可开城门接你们入城!”
灾民们瞬间沸腾。
冯远征又道:“可是你们也知,洛阳城小, 就算是洛阳人不吃不喝, 也定不够我们大家之口粮。 洛阳有杨家, 就是杨奉贤杨公嫡系之家, 今杨家愿捐出家产购置粮食给大家活命之用。”
灾民们跪拜。
“洛阳和杨家只能救急, 却不能救命! 如今灾民祸乱天下, 导致尔等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一切都是拜他们所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洛阳城虽小, 却是我们最后容身之所, 我冯远征今日愿意起兵护城, 你们可想跟我一起护我城池, 夺回家园?”
一时之间, 响应者众。
——洛阳城开城门, 杨家举家之力, 为灾民设立粥棚, 更搭简易房屋让灾民有安身之所, 灾民之中老弱妇女病残之人于九道河子附近安家,杨家的亲家李家,城东大药房又免费为灾民们诊治医病防止出现疫情。
灾民之中青壮劳力者感恩洛阳杨家恩德, 有谢知县冯远征收留之恩, 既然家眷能活命, 就踊跃参军。
半月之内, 冯远征竟收三万兵马, 虽无盔甲兵器, 但是军民齐心, 乱民们几次攻城皆兵败而退。
一月后, 洛阳竟有兵马六万。
城中粮草已告急, 冯远征领兵出城,收复南阳许昌, 两战皆是大捷, 领兵马十万。 一时之间, 乱民闻冯远征洛阳兵之名,皆望风而逃。
——自白莲为祸以来, 各地官员大多弃城而逃, 鲜有抵抗者也都因寡不敌众而死, 朝廷八旗军出军作战更是不堪一击, 洛阳城之大捷传入京城震惊朝野, 嘉庆皇帝与朝堂之上拿着捷报亲自让大臣们一一穿越, 让他们视为典范。
冯远征由七品知县直接升至河南总督, 执掌河南。 如此之恩宠前所未有。
冯远征又上奏折表冯金巧之功, 说开城门引灾民从军之策皆出自与冯金巧, 冯金巧又举杨家之财力接济难民, 让难民安身立命才有报国杀敌之心。
嘉庆皇帝本不知谁是冯金巧, 但是略一查证, 此女竟然是杨奉贤儿媳, 昔日洛阳大善杨如是之发妻, 那杨奉贤更是自己钦赐金头安葬之人。 又闻杨家多舛多难, 杨家几代家主皆是早年亡故, 只有冯金巧与杨当国婆孙二人。 这一家杨奉贤杨如是二人都有大功, 这女子在国难当头之时却有巾帼之胸襟。
嘉庆皇帝下旨, 冯金巧冯氏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杨家几门仁义传承,请杨家幼子杨当国入京为太子陪读。
皇恩之浩荡一时无二。
嘉庆皇帝更是下旨, 各地效仿洛阳可引民为军, 地方团练诛杀反贼。
——而此时的杨当国在哪里? 他不在洛阳, 就在京城里的杨家跟着弯背老六练刀。 当圣旨下到杨家的时候, 杨文广也颇为惊叹, 想不到洛阳的这个本家竟然有如此之殊荣, 而且就连杨文广也不得不感叹杨当国这个孩子的运气。
年纪轻轻, 能师从弯背老六学习刀法。
如今又为太子陪读, 太子日后乃是一国之君, 陪读之人, 乃是日后国之重臣!
——是夜, 乾清宫, 诸葛忘我于乾清宫面见皇帝。 他跪伏在地上, 递上了那一封龙虎山老祖宗亲笔写的信, 嘉庆皇帝拆开信,信里只有三字: 杨当国。
“这是何意?”嘉庆皇帝问道。
“圣上可知我几个月前曾回师门一趟?”诸葛忘我道。
嘉庆皇帝点头道:“ 朕以为不问, 你就不会说了。”
“贫道是回师门, 请师尊为陛下想出安国之策, 回师门之时却未曾见到师尊, 掌教师兄给了贫道这封师尊亲笔信, 信里有杨当国一名, 说实话, 贫道本不知何意, 皇上博古通今想必之后杨家为天子收国门一事, 贫道本以为师尊的意思是乱世又有良将出如同杨家为天子当国一样,近日适逢听到洛阳战事,更听闻皇恩浩荡封杨家幼子为太子陪读, 那杨家幼子竟然名为杨当国, 这才知师尊之意。 贫道又派人去了洛阳, 仔细研读杨家之风水格局, 杨奉贤为官洛阳圣上当年都颇为赞赏本欲加封却不幸被贼子所害, 杨如是与洛阳大灾时救民有功, 如今冯氏又安数万灾民, 道家有云因果轮回, 那杨家这三代行善积德乃是天大的祖荫庇佑, 可是杨家却香火凋零只留这幼子, 此子独占杨家祖上三代恩德, 本身就是前途不可限量。” 诸葛忘我道。
“你的意思是?”嘉庆皇帝皱眉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 这杨当国大有来头。”诸葛忘我继续说道。
“哦?”嘉庆皇帝放下奏折, 彻底来了兴趣。
“昔日此子上青龙山拜师学艺, 青龙山三清祖师降下法旨云鬼子临世天下大乱。”诸葛忘我道。(未完待续)
冯金巧生父冯知县早已经病故, 新任的洛阳知县乃是冯金巧的侄子, 冯知县的嫡孙冯远征, 这一次的白莲之乱, 各地乱民纷纷而起,河南省首当其冲, 习惯了太平盛世的官员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一夜之间由一群和尚道士们带头就开始了这场暴乱,乱民所过之处几乎算的上是寸草不生, 洛阳乃是故都, 又是繁盛之地, 各地乱民纷纷的逃往洛阳。
因为杨家的关系, 冯金巧与生父冯知县早已断绝了父女关系, 甚至在冯知县亡故之时都有遗言不准许这个女儿回来吊唁, 冯金巧与几位哥哥的关系更是紧张, 但是若说冯家还有人跟这个不要娘家的冯金巧来往, 那就当属冯远征, 冯远征自小就喜欢这个女强人一样的姑姑, 因为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去九道河子玩耍屁股上没少被打板子, 后来冯知县死后, 冯金巧的两位哥哥也相机亡故, 冯远征算是世袭了祖父的官职, 这时候冯金巧才算与娘家缓和,更是由自己的侄子亲自带着去冯家祠堂里给冯知县上了香。 在各地灾民都逃往洛阳的时候,洛阳县衙里对于是否开门让灾民进城分为两派, 一派人说倘若不让灾民进城, 这些灾民饥寒交迫饿死城外不说, 真的危机了他们的性命, 那他们干脆也就剪发为乱,毕竟饿死与暴乱之间很好选择。
另一派则说洛阳虽然算是整个河南少存的净土, 但是外面灾民的数量几乎与洛阳人口持平, 放任灾民进城, 洛阳人如何能养活这些灾民? 灾民入城后不说里面是否会有乱民混入, 倘若让洛阳城的百姓都无口粮, 那洛阳必将大乱, 这一派人还有一个依仗就是洛阳民意, 洛阳人没有几个肯让这些灾民进城的,甚至都有人放出话来, 若灾民进城则洛阳大乱。
不是冯远征没有主心骨, 而是这等事情上, 尚且年幼的他拿不定主意, 他拿不定主意了怎么办? 他去了九道河子找到了自己的姑姑冯金巧,打小对冯金巧的崇拜让他对冯金巧这个姑姑有莫名的信仰。
冯金巧对洛阳城此时的景象怎会不知? 对于侄子的询问她笑道:“这等大是大非之事, 我一个妇道人家本不该插嘴, 但是你算是我娘家侄子, 咱们不是外人, 远征, 你当真忍心外面那些灾民全部饿死, 或者被逼无奈选择跟着那群乱民造反?”
“若是忍心, 就不必来请姑姑拿主意, 但是若不忍心, 不说洛阳百姓不答应, 就是洛阳粮仓也无法接济这些难民。” 冯远征为难的说道。
“远征, 你可知姑姑的公公杨奉贤?”冯金巧问道。
“杨公乃是洛阳人心中的青天大老爷, 杨公遗像还在城中立着, 远征如何不知?”冯远征道。
“老百姓最为愧, 老百姓最无畏, 乱民们让他们流离失所,他们何错之有? 洛阳乃是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洛阳城若不接下他们, 若是要他们的命, 那造反又如何?”冯金巧说道。
“那姑姑的意思是开城门?”冯远征试探性问道。
冯金巧点头道:“你祖父与我断绝父女关系, 无非是因为杨家钱财, 可是杨家仁义传家, 我公公杨奉贤与你姑父杨如是二人皆在洛阳城大难之时于万民有恩, 我如何忍心祸害他们祖业? 这些钱入了冯家, 不过是挥霍或者你祖父买官之用, 若在杨家便可救民于水火之中。”
“姑姑苦心,远征自小就懂。”冯远征说道。
冯金巧道:“ 开城门接难民, 需讲究方法, 洛阳人不答应, 这有我,以杨家在洛阳之威望,有我站出来说话, 并且我可举杨家之财力接济难民, 全部难民可来九道河子, 杨家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几日那就几日。”
“可是这毕竟不是办法。”冯远征叹气道。
“开城门之前, 你可与那些乱民约法三章。如此如此方可。”冯金巧缓缓的说道。
冯远征听完, 跪在冯金巧面前道:“ 姑姑真乃巾帼之人!”
“妇道人家见识浅薄, 别误了你的前程就是了。”冯金巧说道。
——冯远征快马而回, 到了县城直接上城楼对着城外灾民喊话道:“洛阳可开城门接你们入城!”
灾民们瞬间沸腾。
冯远征又道:“可是你们也知,洛阳城小, 就算是洛阳人不吃不喝, 也定不够我们大家之口粮。 洛阳有杨家, 就是杨奉贤杨公嫡系之家, 今杨家愿捐出家产购置粮食给大家活命之用。”
灾民们跪拜。
“洛阳和杨家只能救急, 却不能救命! 如今灾民祸乱天下, 导致尔等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一切都是拜他们所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洛阳城虽小, 却是我们最后容身之所, 我冯远征今日愿意起兵护城, 你们可想跟我一起护我城池, 夺回家园?”
一时之间, 响应者众。
——洛阳城开城门, 杨家举家之力, 为灾民设立粥棚, 更搭简易房屋让灾民有安身之所, 灾民之中老弱妇女病残之人于九道河子附近安家,杨家的亲家李家,城东大药房又免费为灾民们诊治医病防止出现疫情。
灾民之中青壮劳力者感恩洛阳杨家恩德, 有谢知县冯远征收留之恩, 既然家眷能活命, 就踊跃参军。
半月之内, 冯远征竟收三万兵马, 虽无盔甲兵器, 但是军民齐心, 乱民们几次攻城皆兵败而退。
一月后, 洛阳竟有兵马六万。
城中粮草已告急, 冯远征领兵出城,收复南阳许昌, 两战皆是大捷, 领兵马十万。 一时之间, 乱民闻冯远征洛阳兵之名,皆望风而逃。
——自白莲为祸以来, 各地官员大多弃城而逃, 鲜有抵抗者也都因寡不敌众而死, 朝廷八旗军出军作战更是不堪一击, 洛阳城之大捷传入京城震惊朝野, 嘉庆皇帝与朝堂之上拿着捷报亲自让大臣们一一穿越, 让他们视为典范。
冯远征由七品知县直接升至河南总督, 执掌河南。 如此之恩宠前所未有。
冯远征又上奏折表冯金巧之功, 说开城门引灾民从军之策皆出自与冯金巧, 冯金巧又举杨家之财力接济难民, 让难民安身立命才有报国杀敌之心。
嘉庆皇帝本不知谁是冯金巧, 但是略一查证, 此女竟然是杨奉贤儿媳, 昔日洛阳大善杨如是之发妻, 那杨奉贤更是自己钦赐金头安葬之人。 又闻杨家多舛多难, 杨家几代家主皆是早年亡故, 只有冯金巧与杨当国婆孙二人。 这一家杨奉贤杨如是二人都有大功, 这女子在国难当头之时却有巾帼之胸襟。
嘉庆皇帝下旨, 冯金巧冯氏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杨家几门仁义传承,请杨家幼子杨当国入京为太子陪读。
皇恩之浩荡一时无二。
嘉庆皇帝更是下旨, 各地效仿洛阳可引民为军, 地方团练诛杀反贼。
——而此时的杨当国在哪里? 他不在洛阳, 就在京城里的杨家跟着弯背老六练刀。 当圣旨下到杨家的时候, 杨文广也颇为惊叹, 想不到洛阳的这个本家竟然有如此之殊荣, 而且就连杨文广也不得不感叹杨当国这个孩子的运气。
年纪轻轻, 能师从弯背老六学习刀法。
如今又为太子陪读, 太子日后乃是一国之君, 陪读之人, 乃是日后国之重臣!
——是夜, 乾清宫, 诸葛忘我于乾清宫面见皇帝。 他跪伏在地上, 递上了那一封龙虎山老祖宗亲笔写的信, 嘉庆皇帝拆开信,信里只有三字: 杨当国。
“这是何意?”嘉庆皇帝问道。
“圣上可知我几个月前曾回师门一趟?”诸葛忘我道。
嘉庆皇帝点头道:“ 朕以为不问, 你就不会说了。”
“贫道是回师门, 请师尊为陛下想出安国之策, 回师门之时却未曾见到师尊, 掌教师兄给了贫道这封师尊亲笔信, 信里有杨当国一名, 说实话, 贫道本不知何意, 皇上博古通今想必之后杨家为天子收国门一事, 贫道本以为师尊的意思是乱世又有良将出如同杨家为天子当国一样,近日适逢听到洛阳战事,更听闻皇恩浩荡封杨家幼子为太子陪读, 那杨家幼子竟然名为杨当国, 这才知师尊之意。 贫道又派人去了洛阳, 仔细研读杨家之风水格局, 杨奉贤为官洛阳圣上当年都颇为赞赏本欲加封却不幸被贼子所害, 杨如是与洛阳大灾时救民有功, 如今冯氏又安数万灾民, 道家有云因果轮回, 那杨家这三代行善积德乃是天大的祖荫庇佑, 可是杨家却香火凋零只留这幼子, 此子独占杨家祖上三代恩德, 本身就是前途不可限量。” 诸葛忘我道。
“你的意思是?”嘉庆皇帝皱眉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 这杨当国大有来头。”诸葛忘我继续说道。
“哦?”嘉庆皇帝放下奏折, 彻底来了兴趣。
“昔日此子上青龙山拜师学艺, 青龙山三清祖师降下法旨云鬼子临世天下大乱。”诸葛忘我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