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步步蚕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唯我独裁最新章节!
清末三十年洋务运动,李鸿章先后创立大小工业、矿业和学校三十多个,但绝大多数都失败了,三十年后还能够运营的却是屈指可数。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纺织局等虽然经营不善一直亏损,但王辰浩知道这些后缀名带“局”的都是官僚主义的体现,亏损实在太正常了。
这些洋务企业的亏损只是经营不善加上贪腐严重而已,只要稍加改善和整顿,恢复盈利还是可能的。
王辰浩已经成功的将天津机器局弄到了手里,把它改成专门供应北洋陆军装备的兵工厂。现在王辰浩又把手伸到了位于上海高昌庙的江南制造局,李鸿章创办的最大洋务工厂,也是清帝国唯一的一个大型综合军工厂。
不过王辰浩插手江南制造局的目的在于其海军装备制造,陆军装备制造方面王辰浩已经有了北洋兵器来提供,而且江南制造局自身的陆军装备方面的生产线已经落后于欧美列强很多年了,甚至还在生产一些七十年代的前膛武器。
王辰浩所关注的是江南造船厂的海军装备制造和人才,由于北洋水师已经向英国订造了两艘登云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达到16000吨的庞然大物已经超出了旅顺船坞的维修能力。国内急需这方面的基础设施,但朝廷似乎没钱也没兴趣花巨资来打造这种设施。当年北洋水师的定镇二舰回国后同样遇到这种尴尬,买了大型铁甲舰国内的船坞却没法维修不得不去日本船厂进行维护保养,实在是荒唐至极。
现在的北洋水师还是李鸿章的,他最明白这种尴尬的滋味,只是当他跟英国人打听了一下筹建一个能够给登云级战列舰提供维护保养的大型船坞竟然要耗资六百万两,把军事战备意识也考虑进去的话得修两座大型船坞,这海军配套设施不是一般的烧钱,李鸿章自问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因此又让王辰浩捡了便宜。
王辰浩打着从民间集资的旗号,实际上从他自己的美洲银行拿出钱来经营江南制造局,而他只需要每年支付60万两的承包费,十年的承包期合同。
时至隆冬,上海的冬天虽然气温不是太低,但是海风大,不穿的严严实实的肯定被吹的透心凉。
一艘挂着英国旗的皇家邮轮沿着虹口溯流而上,驶抵上海高昌庙。
汽笛嘟嘟响了几声,轮船靠岸。几名穿着蓝色上衣黑色裤子的英国水手放下船梯和跨版,指引船上的旅客排队下船。
轮船顶层,一个披着黑貂披风的年轻人负手而立,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正是王辰浩,来上海高昌庙视察江南机器局的情况。
眼前的高昌庙虽然不及王辰浩那个年代繁华,但比起清末大多数城镇来说,这里已经属于发达地区了。
1867年,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落户沪南高昌庙近旁,那就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江南制造局。制造局的迁入,如催化剂一般,加速了高昌庙地区由农村向城区发展的步伐。此刻,江南制造局外的东、北和东南已形成一个4000多户居民的大型聚落,老广东街、半淞园路至沪杭甬铁路高昌庙站一带更是超过十万人的小城市了。
“看起来这地方发展的还不错!”
王辰浩以为这个时期的上海除了法租界繁华之外,其他地方都会是落后的农村,而高昌庙给他的印象已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了。
旁边站着的王士珍这时说道:“上海县志上写:高昌庙,县南七里,因‘制造局’而成市。”
王辰浩道:“看起来你知道的还不少。”
王士珍回答道:“大人要来上海,属下得多做些准备才是。”
王辰浩点点头,是以微笑。
王士珍又道:“大人雷厉风行的整治了天津机器局,恐怕江南制造局上下早就获得了情报,这次估计不会有突袭效果了。”
王辰浩对此赞同。事实上他这次到上海来也没打算再像对付天津机器局官员们那样,一次性大开杀戒惩治数百人。那次是杀鸡儆猴,用一次就够了。
“这次我不会大开杀戒了,但我会交给陈南丰处理的。”
陈南丰是江南制造局的帮办,也是李鸿章手下的老人,王辰浩来之前李鸿章暗示过他希望能够放陈南丰一马。因此王辰浩的策略也就随之更改,即便不动陈南丰,至少也不能让他太好过。
王士珍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王辰浩笑道:“陈南丰先放他一马,但是我会回给他下达一个活命的指标,江南制造局内冗员严重,这次我就不动手了,让陈南丰去清除他们。”
王士珍先是一愣,旋即笑道:“大人这招可是高明啊!这回我看陈南丰没好日子过了。”
二人相视大笑,这时李国栋上来禀报道:“大人,安排好了,我们也该下船了。”
王辰浩一行人自码头下船后径直去了江南制造局,不过这次已经没了突袭效果,陈南丰等制造局官员已经准备好了备用的账本供王辰浩查阅。
“大人,这是账册,请大人过目。”
王辰浩看了一眼陈南丰,又扫了一眼左右两侧的官员主事。从他们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有恃无恐了。
“陈大人帮办制造局大小事务已有五六年了,可谓兢兢业业,账目就不用看了,我相信中堂大人的眼光。”
“这——”
王辰浩看都没看就把账册推了回去,这让陈南丰大感意外,同时他跟其他人安排好的一系列对答都乱了套。
接着,王辰浩告诉他们江南制造局已经从官办改为官督商办,这需要裁员,当前的两百多个官员、部门主管和分部管事将要裁汰一大半人,最终只保留四分之一。临散会时,王辰浩表示有功的人可以优先考虑留下。
有功指的是什么,这些官员们心中都清楚。两百多人只留下不足五十人,使得这些人不得不为自己打算,暗中举报对方自然是少不了的。
果然,当天晚上王辰浩在临时官邸内就接到了好几封举报信,三天后他接到了不下上百封。王辰浩只留下了陈南丰的,其他人的举报信都交给了陈南丰处理。
当看到手下们彼此相互举报对方时,陈南丰气得快要疯掉了,偏偏王辰浩只留下了他的罪证,逼得陈南丰没有办法,只好按照规章制度对其他有罪的人进行处理。
清末三十年洋务运动,李鸿章先后创立大小工业、矿业和学校三十多个,但绝大多数都失败了,三十年后还能够运营的却是屈指可数。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纺织局等虽然经营不善一直亏损,但王辰浩知道这些后缀名带“局”的都是官僚主义的体现,亏损实在太正常了。
这些洋务企业的亏损只是经营不善加上贪腐严重而已,只要稍加改善和整顿,恢复盈利还是可能的。
王辰浩已经成功的将天津机器局弄到了手里,把它改成专门供应北洋陆军装备的兵工厂。现在王辰浩又把手伸到了位于上海高昌庙的江南制造局,李鸿章创办的最大洋务工厂,也是清帝国唯一的一个大型综合军工厂。
不过王辰浩插手江南制造局的目的在于其海军装备制造,陆军装备制造方面王辰浩已经有了北洋兵器来提供,而且江南制造局自身的陆军装备方面的生产线已经落后于欧美列强很多年了,甚至还在生产一些七十年代的前膛武器。
王辰浩所关注的是江南造船厂的海军装备制造和人才,由于北洋水师已经向英国订造了两艘登云级战列舰,满载排水量达到16000吨的庞然大物已经超出了旅顺船坞的维修能力。国内急需这方面的基础设施,但朝廷似乎没钱也没兴趣花巨资来打造这种设施。当年北洋水师的定镇二舰回国后同样遇到这种尴尬,买了大型铁甲舰国内的船坞却没法维修不得不去日本船厂进行维护保养,实在是荒唐至极。
现在的北洋水师还是李鸿章的,他最明白这种尴尬的滋味,只是当他跟英国人打听了一下筹建一个能够给登云级战列舰提供维护保养的大型船坞竟然要耗资六百万两,把军事战备意识也考虑进去的话得修两座大型船坞,这海军配套设施不是一般的烧钱,李鸿章自问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因此又让王辰浩捡了便宜。
王辰浩打着从民间集资的旗号,实际上从他自己的美洲银行拿出钱来经营江南制造局,而他只需要每年支付60万两的承包费,十年的承包期合同。
时至隆冬,上海的冬天虽然气温不是太低,但是海风大,不穿的严严实实的肯定被吹的透心凉。
一艘挂着英国旗的皇家邮轮沿着虹口溯流而上,驶抵上海高昌庙。
汽笛嘟嘟响了几声,轮船靠岸。几名穿着蓝色上衣黑色裤子的英国水手放下船梯和跨版,指引船上的旅客排队下船。
轮船顶层,一个披着黑貂披风的年轻人负手而立,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正是王辰浩,来上海高昌庙视察江南机器局的情况。
眼前的高昌庙虽然不及王辰浩那个年代繁华,但比起清末大多数城镇来说,这里已经属于发达地区了。
1867年,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落户沪南高昌庙近旁,那就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江南制造局。制造局的迁入,如催化剂一般,加速了高昌庙地区由农村向城区发展的步伐。此刻,江南制造局外的东、北和东南已形成一个4000多户居民的大型聚落,老广东街、半淞园路至沪杭甬铁路高昌庙站一带更是超过十万人的小城市了。
“看起来这地方发展的还不错!”
王辰浩以为这个时期的上海除了法租界繁华之外,其他地方都会是落后的农村,而高昌庙给他的印象已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了。
旁边站着的王士珍这时说道:“上海县志上写:高昌庙,县南七里,因‘制造局’而成市。”
王辰浩道:“看起来你知道的还不少。”
王士珍回答道:“大人要来上海,属下得多做些准备才是。”
王辰浩点点头,是以微笑。
王士珍又道:“大人雷厉风行的整治了天津机器局,恐怕江南制造局上下早就获得了情报,这次估计不会有突袭效果了。”
王辰浩对此赞同。事实上他这次到上海来也没打算再像对付天津机器局官员们那样,一次性大开杀戒惩治数百人。那次是杀鸡儆猴,用一次就够了。
“这次我不会大开杀戒了,但我会交给陈南丰处理的。”
陈南丰是江南制造局的帮办,也是李鸿章手下的老人,王辰浩来之前李鸿章暗示过他希望能够放陈南丰一马。因此王辰浩的策略也就随之更改,即便不动陈南丰,至少也不能让他太好过。
王士珍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王辰浩笑道:“陈南丰先放他一马,但是我会回给他下达一个活命的指标,江南制造局内冗员严重,这次我就不动手了,让陈南丰去清除他们。”
王士珍先是一愣,旋即笑道:“大人这招可是高明啊!这回我看陈南丰没好日子过了。”
二人相视大笑,这时李国栋上来禀报道:“大人,安排好了,我们也该下船了。”
王辰浩一行人自码头下船后径直去了江南制造局,不过这次已经没了突袭效果,陈南丰等制造局官员已经准备好了备用的账本供王辰浩查阅。
“大人,这是账册,请大人过目。”
王辰浩看了一眼陈南丰,又扫了一眼左右两侧的官员主事。从他们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有恃无恐了。
“陈大人帮办制造局大小事务已有五六年了,可谓兢兢业业,账目就不用看了,我相信中堂大人的眼光。”
“这——”
王辰浩看都没看就把账册推了回去,这让陈南丰大感意外,同时他跟其他人安排好的一系列对答都乱了套。
接着,王辰浩告诉他们江南制造局已经从官办改为官督商办,这需要裁员,当前的两百多个官员、部门主管和分部管事将要裁汰一大半人,最终只保留四分之一。临散会时,王辰浩表示有功的人可以优先考虑留下。
有功指的是什么,这些官员们心中都清楚。两百多人只留下不足五十人,使得这些人不得不为自己打算,暗中举报对方自然是少不了的。
果然,当天晚上王辰浩在临时官邸内就接到了好几封举报信,三天后他接到了不下上百封。王辰浩只留下了陈南丰的,其他人的举报信都交给了陈南丰处理。
当看到手下们彼此相互举报对方时,陈南丰气得快要疯掉了,偏偏王辰浩只留下了他的罪证,逼得陈南丰没有办法,只好按照规章制度对其他有罪的人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