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词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大唐书生文集最新章节!
我还记得自己在离开那个海边小城的路上透过车窗欣赏胶东的风景。我在自己手机的记事本上罗列了一大堆生动鲜活的词汇,那些词汇所代表的含义与内地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空气;房屋;天空;红土;灰瓦;丘陵;路。还有行业,人,行为,以及骚动的土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词汇都是我在回归的汽车上感受到的,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带着我的身体离开,却带不走我的思绪,它们仍执拗地留恋在那个海边的小城,体味着那里的物是人非。
空气
至今无法忘怀的便是那些鲜嫩轻灵的空气,它们飘浮在空中自由去来,任由外来的客人惊讶赞叹。在内地是永远无法品尝到如此清新的空气的,此生有幸,让我得以品咂。尽管这两天的行程没有很多的户外活动,但单单是在这一个地方,临海的小城,不管是穷街破巷还是繁华景区,上天都同样垂青不偏不倚,那些清冽的甘甜的空气,一如夏日里解暑的鲜啤,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就是“爽”独独可惜的是在海边待的时间太过于短暂,两个夜晚加一个白天,让我来不及消受透彻那分难得的香甜。在回去的汽车上让我回想最多的就是这些“余音绕梁三日无绝”的空气,这些别样的空气,与内地迥然不同的空气,仿佛是造物主的偏向,竟在这样一个弹丸的海滨小城,播种下如此美好的东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海鲜美酒一起敬献给像我一样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份荣幸比之任何东西,都更有过之了。我为能结识下这一美好的缥缈朋友而心情极好。
房屋
对于房屋的印象,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错落分杂的楼房,和内地没有大的不同。只要是经济稍微有些起色的地方,大都是可以见到楼房的。这里是山东经济腾飞比较早的地方,被比作阵地的前沿,较早地接受了外界,也相应地收获了大把的金钱,这被称作“回报”所以楼房也就出现得比较早,而后来的又正在不断地崛起,新与旧,高与低,像城外不远处枯荣的丘陵一样,层叠起伏,向我们这些外来人展示着这个城市的成长过程。然而这终究和内地没有太多的不同,潦草地几瞥之后,我的目光便收回,留着好为其他印象多付出些。
第二种印象是海边涯角那些杂沓纷呈而又不失雅致的古旧建筑。这座小城的出名,不能不说是出于人们对这个古建筑群的期待与膜拜。那些灰砖灰瓦从远远的海边蔓延过来,我的眼神顽强地穿越过那段漫长的正在开发中的荒地,非常幸运地捕获了那片铅灰中遍布的沧桑。然而并没有到跟前细细地观摩,我只是在回程的汽车里,透过车窗回望这个我刚刚结识的陌生城市,心里隐约有些不舍。在满目的清澈与湛蓝中,那一小簇深沉的灰色一下子占据了我的眼睛,在那样的一种环境里,它们矗立的姿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为不能近距离观看它们而颇为遗憾。然而时间与空间的流转飞快,如今留在我印象中的,只剩下一堆浓重的青灰色在那片轻快的天底下,它有些碍眼,让人心情沉重。对它印象不好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我自始至终认为海就在那些灰色建筑的后面,本来我可以圆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的梦,却被它们生生地隔断了我渴求的眼神。
剩余的一种印象,是我在疾驰的汽车上,高高的高速公路像一条玉带在与生俱来的乡土气息中迂回徐行,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路两旁的那些房屋——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屋”它们三五成群地聚居在一起,仿佛是很好的伙伴。长长的一路,我没有看到一个大的村庄。高速建在这些朴素的乡野是有道理的,我始终这样认为,这能让行走在路上的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却能给人以力量。我知道胶东的土地凝聚着一股子生动,我在莫言的小说里读懂了胶东的土地,但我没有读懂胶东的房屋,在莫言的书里我没能听到房屋的声音,不知道它们有没有过墙倒屋塌,有没有过兴衰荣辱。这一次我在行走胶东的路上有幸亲眼目睹了那些淳朴的建筑,那些灰瓦红墙,那些高高隆起的屋脊,在宁静与激动地交织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襟怀坦荡。
我的家乡的房屋跟这些房屋是有区别的,家乡的房屋都是红瓦,但墙壁却不如胶东的那样红,我想这应该与胶东的红土有关。再有不同就是胶东的屋脊比内地的要高,像个骄傲的鸡冠子,又如肃穆庄严的大学教授的脸庞。那条长长驿道上的无数村庄,像谁家不小心散落了一路的包谷,经历一个春天之后,它们又将焕发生机了。
天空
我去的那个晚上,天空应该有些云在飘浮。但我并没有抬头看,即使抬头也不会看得清楚,因为天空躲藏在耀眼的街灯后面已难辨容颜。我在那个小城呆过的唯一一个白天里,外边刮着很大的海风,我曾经两度出现在城市的街道上,偶尔抬头观赏一下高高的天空,似乎可以称得上是癖好。抬头望天的感觉,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然人感觉自己还没有老得一塌糊涂。那一天的天上的确飘着一片一片的云,很白很纯净的那种,可以比作雪花或绵羊的那种。这些白的东西点缀在高高的天空,更显得那一望无际的蓝色纯粹透彻,比之内地灰蒙蒙的低矮的天空,简直称得上是两个世界。所以那天尽管冷得让我受不了,但还是忙里偷闲,狠狠地望着天空出了一会儿神,妄想着把那份美好感觉镶嵌进我恒久不灭的回忆。
红土
那些红土的红是一下子跃入我的眼帘的。我坐在车上,车很新,座椅很干净也很舒服。我靠着车窗专注地望着路旁的那些风景,它们依然保持着被冬天蹂躏后的满目憔悴,遍地的衰草俯下身子,露出赤裸裸的赤红色的土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难为情,它们的脸才羞得如此红,衣不遮体的它们像娇羞的新娘,在我们这些过客关注的目光里,它双颊绯红。华北平原上的黄土在有风的时候喜欢尘土飞扬,干燥的阳光晒干了土里的水分,进而把它们烤得焦黄。胶东的红土有着充足的水分,它们柔和得匍匐在地面上,身上散发出金属的耀眼的光泽,仿佛诉说着它们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但我并没有看到太多有生命的东西,连绵的起伏的丘陵,一直延伸到遥远的不知名的远处,我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可以展示极目四望的姿态,没有屏障,没有树木,没有夺人眼目的生命的高昂姿态的矗立,与这片红润的土地形成了强烈反差。我不禁茫然,想象不出一个合理的作解之词。谁能给我个答案呢?
灰瓦
没有人给我答案。黄与红,红与灰,差别小的往往更难以分辨,也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但这些高踞在红墙之上屋顶之上的青灰瓦片与家乡的红色屋顶有着过于强烈的差别,所以我能够很轻易地把他们区分开来,作一些有用无用的解说。那灰瓦下的屋子里面很定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我坚信。因为灰得过于强烈,又过于隆重,它吸引着我的眼球无法从它身上挪开。
我记起了小时候,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爬上了自家老屋的屋顶,目的应该很简单,出于小孩子天真烂漫的好奇。我看见邻居家的小孩儿在院子里玩儿,我什么都没有说,因为我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我害怕被爹娘发现教训一顿。那个下午我就静静地蹲在屋顶的红瓦上,像只青蛙那样一动不动。我那一天看到了比以往更远的地方,高低起伏的屋顶在我的脚下蔓延,是在那一天我才开始懂得高与远是两种不同的含义,但它们同样需要我付出汗水去努力追寻。但是我知道那一天我并没有太多注意那些红瓦,它们被我踩在脚下,天空辽阔高远,我将它们忽略不计。
审视一种平凡的过程,不是没有可能收获到博大。当这些灰瓦异常强烈地呈现在我的视线里占据了我的思维,我开始怀念家乡老屋的那些红色瓦片。它们在几年前陪同老屋一起烟消云散,如今矗立在原址上的,是一座崭新的房屋,比老屋更高大,更宽敞明亮。屋顶上的新瓦殷红如血,但在我的印象里,它们总比不过老屋的红瓦,更鲜艳,更可与残阳比较一番。我知道我是在怀旧,怀旧其实没什么不好。
这些灰瓦勾起了我的情绪,但它们自身的暮气,我实在不能够喜欢。它们与胶东的活力,显得太不够协调。
丘陵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想起水水,情绪上来的时候,我由不得自己不去想她。丘陵起伏跌宕,跟我们的爱情一样,整体上是平静,波澜不惊,但又遍布着曲曲折折,偶尔还会心潮澎湃。我看过的一个片子中曾这样说过:有人想知道这个沙漠的后面是什么,我告诉他后面是另一个沙漠。但人们往往拗不过自己的好奇心,非要亲自过去瞧瞧,等到达的时候才又后悔,相比之下还是前一个沙漠更美好些。丘陵也是如此。我穿越过长长的胶东半岛,看到无数起伏的丘陵,我就想这个丘陵的后面是什么,等下一个丘陵来到眼前,我又会重复前面的想法,于是周而复始。经历了无数的期盼与失望之后,眼前出现的是另一个丘陵。
我不晓得我跟水水的爱情到底能经历多少像丘陵一样的波折,走走停停之后,眼前迎来的是一个新的丘陵。没有尽头的路曲折漫长,我们走得蹒跚艰难,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破“沙漠后面还是沙漠”的神话。
家乡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要走的路却远比这些丘陵曲折得多。我不能明白。
那些丘陵表露出众多风化的岩石,是土地向人们传达的无法言说的痛楚。
路
路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它定义为供我们行走的那些土质的或柏油的不断延伸、四通八达的实体,那我们的认知将表现得何其浅薄。我们每天都走在路上,脚下的路和心里的路。路有多长脚就有多长,然而心路却要比它们都更漫长。比如想念一个人,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可能还不够,但是没有办法了,人死如灯灭,想念只能在活着的时候来完成,完不成便是终生的遗憾。之所以喜欢看大话西游,不是因为它演得出奇的好,而是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爱,就抓紧时间,趁我们都还活着。生命的短促是超出人的想象力的,如果非要等到没得活了才想起来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切都将为时太晚了。“亡羊补牢”的故事是讲给丢羊的人听的,而对于“亡”的那只羊却起不到任何作用,我们所做的也只能是于事无补的同情。这就是所谓的生命的可贵之处吧,因之脆弱,因之无法重来。张爱玲那句有名的话跟“亡羊补牢”的故事一样铭刻在了我的心间:“出名要趁早啊。”所谓名哲,应是殊途同归。然而又要进一步,不仅仅是“出名”很多事都应该要趁早的。
于是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路有多漫长,就有多短暂。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但这崭新的一刻是以牺牲我们的一寸寸生命为代价的,所以每走一步,都千万马虎不得,都应该倍加珍惜。
我还记得自己在离开那个海边小城的路上透过车窗欣赏胶东的风景。我在自己手机的记事本上罗列了一大堆生动鲜活的词汇,那些词汇所代表的含义与内地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空气;房屋;天空;红土;灰瓦;丘陵;路。还有行业,人,行为,以及骚动的土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词汇都是我在回归的汽车上感受到的,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带着我的身体离开,却带不走我的思绪,它们仍执拗地留恋在那个海边的小城,体味着那里的物是人非。
空气
至今无法忘怀的便是那些鲜嫩轻灵的空气,它们飘浮在空中自由去来,任由外来的客人惊讶赞叹。在内地是永远无法品尝到如此清新的空气的,此生有幸,让我得以品咂。尽管这两天的行程没有很多的户外活动,但单单是在这一个地方,临海的小城,不管是穷街破巷还是繁华景区,上天都同样垂青不偏不倚,那些清冽的甘甜的空气,一如夏日里解暑的鲜啤,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就是“爽”独独可惜的是在海边待的时间太过于短暂,两个夜晚加一个白天,让我来不及消受透彻那分难得的香甜。在回去的汽车上让我回想最多的就是这些“余音绕梁三日无绝”的空气,这些别样的空气,与内地迥然不同的空气,仿佛是造物主的偏向,竟在这样一个弹丸的海滨小城,播种下如此美好的东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海鲜美酒一起敬献给像我一样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份荣幸比之任何东西,都更有过之了。我为能结识下这一美好的缥缈朋友而心情极好。
房屋
对于房屋的印象,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错落分杂的楼房,和内地没有大的不同。只要是经济稍微有些起色的地方,大都是可以见到楼房的。这里是山东经济腾飞比较早的地方,被比作阵地的前沿,较早地接受了外界,也相应地收获了大把的金钱,这被称作“回报”所以楼房也就出现得比较早,而后来的又正在不断地崛起,新与旧,高与低,像城外不远处枯荣的丘陵一样,层叠起伏,向我们这些外来人展示着这个城市的成长过程。然而这终究和内地没有太多的不同,潦草地几瞥之后,我的目光便收回,留着好为其他印象多付出些。
第二种印象是海边涯角那些杂沓纷呈而又不失雅致的古旧建筑。这座小城的出名,不能不说是出于人们对这个古建筑群的期待与膜拜。那些灰砖灰瓦从远远的海边蔓延过来,我的眼神顽强地穿越过那段漫长的正在开发中的荒地,非常幸运地捕获了那片铅灰中遍布的沧桑。然而并没有到跟前细细地观摩,我只是在回程的汽车里,透过车窗回望这个我刚刚结识的陌生城市,心里隐约有些不舍。在满目的清澈与湛蓝中,那一小簇深沉的灰色一下子占据了我的眼睛,在那样的一种环境里,它们矗立的姿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我为不能近距离观看它们而颇为遗憾。然而时间与空间的流转飞快,如今留在我印象中的,只剩下一堆浓重的青灰色在那片轻快的天底下,它有些碍眼,让人心情沉重。对它印象不好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我自始至终认为海就在那些灰色建筑的后面,本来我可以圆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的梦,却被它们生生地隔断了我渴求的眼神。
剩余的一种印象,是我在疾驰的汽车上,高高的高速公路像一条玉带在与生俱来的乡土气息中迂回徐行,我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路两旁的那些房屋——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屋”它们三五成群地聚居在一起,仿佛是很好的伙伴。长长的一路,我没有看到一个大的村庄。高速建在这些朴素的乡野是有道理的,我始终这样认为,这能让行走在路上的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却能给人以力量。我知道胶东的土地凝聚着一股子生动,我在莫言的小说里读懂了胶东的土地,但我没有读懂胶东的房屋,在莫言的书里我没能听到房屋的声音,不知道它们有没有过墙倒屋塌,有没有过兴衰荣辱。这一次我在行走胶东的路上有幸亲眼目睹了那些淳朴的建筑,那些灰瓦红墙,那些高高隆起的屋脊,在宁静与激动地交织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襟怀坦荡。
我的家乡的房屋跟这些房屋是有区别的,家乡的房屋都是红瓦,但墙壁却不如胶东的那样红,我想这应该与胶东的红土有关。再有不同就是胶东的屋脊比内地的要高,像个骄傲的鸡冠子,又如肃穆庄严的大学教授的脸庞。那条长长驿道上的无数村庄,像谁家不小心散落了一路的包谷,经历一个春天之后,它们又将焕发生机了。
天空
我去的那个晚上,天空应该有些云在飘浮。但我并没有抬头看,即使抬头也不会看得清楚,因为天空躲藏在耀眼的街灯后面已难辨容颜。我在那个小城呆过的唯一一个白天里,外边刮着很大的海风,我曾经两度出现在城市的街道上,偶尔抬头观赏一下高高的天空,似乎可以称得上是癖好。抬头望天的感觉,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然人感觉自己还没有老得一塌糊涂。那一天的天上的确飘着一片一片的云,很白很纯净的那种,可以比作雪花或绵羊的那种。这些白的东西点缀在高高的天空,更显得那一望无际的蓝色纯粹透彻,比之内地灰蒙蒙的低矮的天空,简直称得上是两个世界。所以那天尽管冷得让我受不了,但还是忙里偷闲,狠狠地望着天空出了一会儿神,妄想着把那份美好感觉镶嵌进我恒久不灭的回忆。
红土
那些红土的红是一下子跃入我的眼帘的。我坐在车上,车很新,座椅很干净也很舒服。我靠着车窗专注地望着路旁的那些风景,它们依然保持着被冬天蹂躏后的满目憔悴,遍地的衰草俯下身子,露出赤裸裸的赤红色的土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难为情,它们的脸才羞得如此红,衣不遮体的它们像娇羞的新娘,在我们这些过客关注的目光里,它双颊绯红。华北平原上的黄土在有风的时候喜欢尘土飞扬,干燥的阳光晒干了土里的水分,进而把它们烤得焦黄。胶东的红土有着充足的水分,它们柔和得匍匐在地面上,身上散发出金属的耀眼的光泽,仿佛诉说着它们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但我并没有看到太多有生命的东西,连绵的起伏的丘陵,一直延伸到遥远的不知名的远处,我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可以展示极目四望的姿态,没有屏障,没有树木,没有夺人眼目的生命的高昂姿态的矗立,与这片红润的土地形成了强烈反差。我不禁茫然,想象不出一个合理的作解之词。谁能给我个答案呢?
灰瓦
没有人给我答案。黄与红,红与灰,差别小的往往更难以分辨,也就没有人能说得清。但这些高踞在红墙之上屋顶之上的青灰瓦片与家乡的红色屋顶有着过于强烈的差别,所以我能够很轻易地把他们区分开来,作一些有用无用的解说。那灰瓦下的屋子里面很定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我坚信。因为灰得过于强烈,又过于隆重,它吸引着我的眼球无法从它身上挪开。
我记起了小时候,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爬上了自家老屋的屋顶,目的应该很简单,出于小孩子天真烂漫的好奇。我看见邻居家的小孩儿在院子里玩儿,我什么都没有说,因为我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我害怕被爹娘发现教训一顿。那个下午我就静静地蹲在屋顶的红瓦上,像只青蛙那样一动不动。我那一天看到了比以往更远的地方,高低起伏的屋顶在我的脚下蔓延,是在那一天我才开始懂得高与远是两种不同的含义,但它们同样需要我付出汗水去努力追寻。但是我知道那一天我并没有太多注意那些红瓦,它们被我踩在脚下,天空辽阔高远,我将它们忽略不计。
审视一种平凡的过程,不是没有可能收获到博大。当这些灰瓦异常强烈地呈现在我的视线里占据了我的思维,我开始怀念家乡老屋的那些红色瓦片。它们在几年前陪同老屋一起烟消云散,如今矗立在原址上的,是一座崭新的房屋,比老屋更高大,更宽敞明亮。屋顶上的新瓦殷红如血,但在我的印象里,它们总比不过老屋的红瓦,更鲜艳,更可与残阳比较一番。我知道我是在怀旧,怀旧其实没什么不好。
这些灰瓦勾起了我的情绪,但它们自身的暮气,我实在不能够喜欢。它们与胶东的活力,显得太不够协调。
丘陵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想起水水,情绪上来的时候,我由不得自己不去想她。丘陵起伏跌宕,跟我们的爱情一样,整体上是平静,波澜不惊,但又遍布着曲曲折折,偶尔还会心潮澎湃。我看过的一个片子中曾这样说过:有人想知道这个沙漠的后面是什么,我告诉他后面是另一个沙漠。但人们往往拗不过自己的好奇心,非要亲自过去瞧瞧,等到达的时候才又后悔,相比之下还是前一个沙漠更美好些。丘陵也是如此。我穿越过长长的胶东半岛,看到无数起伏的丘陵,我就想这个丘陵的后面是什么,等下一个丘陵来到眼前,我又会重复前面的想法,于是周而复始。经历了无数的期盼与失望之后,眼前出现的是另一个丘陵。
我不晓得我跟水水的爱情到底能经历多少像丘陵一样的波折,走走停停之后,眼前迎来的是一个新的丘陵。没有尽头的路曲折漫长,我们走得蹒跚艰难,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破“沙漠后面还是沙漠”的神话。
家乡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要走的路却远比这些丘陵曲折得多。我不能明白。
那些丘陵表露出众多风化的岩石,是土地向人们传达的无法言说的痛楚。
路
路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它定义为供我们行走的那些土质的或柏油的不断延伸、四通八达的实体,那我们的认知将表现得何其浅薄。我们每天都走在路上,脚下的路和心里的路。路有多长脚就有多长,然而心路却要比它们都更漫长。比如想念一个人,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可能还不够,但是没有办法了,人死如灯灭,想念只能在活着的时候来完成,完不成便是终生的遗憾。之所以喜欢看大话西游,不是因为它演得出奇的好,而是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爱,就抓紧时间,趁我们都还活着。生命的短促是超出人的想象力的,如果非要等到没得活了才想起来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切都将为时太晚了。“亡羊补牢”的故事是讲给丢羊的人听的,而对于“亡”的那只羊却起不到任何作用,我们所做的也只能是于事无补的同情。这就是所谓的生命的可贵之处吧,因之脆弱,因之无法重来。张爱玲那句有名的话跟“亡羊补牢”的故事一样铭刻在了我的心间:“出名要趁早啊。”所谓名哲,应是殊途同归。然而又要进一步,不仅仅是“出名”很多事都应该要趁早的。
于是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路有多漫长,就有多短暂。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但这崭新的一刻是以牺牲我们的一寸寸生命为代价的,所以每走一步,都千万马虎不得,都应该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