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民居六百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笛之父文集最新章节!
去浪石古民居看看的愿望,早在几年前就有了的。知道那儿地处武冈、新宁、隆回、洞口、邵阳五县(市)交界处,有“鸡鸣五县”一说。更重要的是浪石村的古民居院落,不仅是明清到民国时代的社会缩影,更是历史的见证。这些古建筑群,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雕刻和绘画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浪石村距武冈城约60公里,从双牌分岔后的十多公里是一般的小车无法行驶的。因此,我们文物考察组一行十多人只能分乘两辆车,我和带队的年轻的副市长石亮明等人乘一辆越野“三菱”其余的就沙丁鱼一样挤在另一辆“金杯”面包车里了。这十多公里路,用去的时间一点不比前面的50来公里少,总是这个坑还没有过完,汽车的前轮又在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面那个坑的深浅了。司机明显是为我们捏了一把汗的,我们却一直在为后面的“金杯”担着心。果然,我们的车子出现在古民居视眼的一刹那,石亮明副市长接到了“金杯”的请求援助的电话,说是面包车底盘低得不能前行。没有办法“三菱”只得把我们撂在了古民居的宅门口,然后一调头重又去接后面车里的兄弟们去了。
站在古民居宅门口,但见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放眼望去,群山映衬的古民居静谧而安详,像习惯了被岁月的遗忘。而几声清脆的鸟鸣,几声不张不扬的狗吠,却分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活力和生命的张力。
陪同的文物管理所副所长肖时高沿途对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璀璨夺目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他学的是历史专业,如今吃的又是“文管”这碗饭,当然就有理由对古民居滔滔不绝了。从他不厌其烦的介绍中我们得知,是这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才孕育了这质朴宁静的小山村。虽经岁月摧残、风雨剥蚀,但整个浪石村现仍存古民居88座,总面积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有55座,面积6930平方米。从砖石上的刻字可以得知,较早的古民居始建于公元1713年(康熙52年),最近的也建于1913年(民国2年),而最早的已无历史记载。
古民居建筑均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顺山势而上,一级高过一级。其布局合理,排列整齐,屋与屋之间明沟暗涵相通,排水方便,有史以来从未堵塞。而横排的房屋间,间间配有灭火的蓄水池,这样奇特合理、宽严得体的设计,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表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了。
这些排列有序的古民居,纵向之间由一条条幽深的古巷分开,巷子宽者约莫3米,窄者却不足一米,地面全部以青石板铺就。尤为一绝的是,即使倾盆大雨,从院子的东头走到西头,居然不须换鞋也不湿脚。
所有古民居为青石青砖木架结构,中间是木柱架子木板房,历经数百年,虽曾有过几次小火灾,却从未殃及邻里,此中奥妙,真是叫人不得其解。古建群里所有房子,均为左中右三开形式,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或厨房。房子前面为步廊,清一色大红柱,朱漆门,雕梁画栋,可谓金碧辉煌。房子两端是青石铺底、青砖砌墙的翘角彩绘封火墙,其翘角有的如龙,有的似凤,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步廊两端为角门,全由石梁、石枋、石槛、石礅组成。石枋上刻有对联,楷书、行书、隶书具备,字体流畅,笔力遒劲,内容健康如“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孝竭忠处世间”一类,多不胜数,较好地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石梁上方或封火墙的上中部有泥塑彩绘,或龙凤呈祥,或飞禽走兽,或奇花异草,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仍色彩明艳,绚丽多姿。所有房屋门窗上、木梁木枋上的木雕和角门处石梁、石枋、石礅上的石刻,或人物,或龙凤,或飞禽走兽,或花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最美且极富观赏价值的。叫人痛心的是,这样珍贵的古文化遗产,却在那个颇具毁灭性的“文革”期间同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原本完美无暇的石刻木雕,在那场飓风中被活生生卷走;有些村民为满足个人建房欲望,不惜推倒“历史”把不伦不类的新房夹于其中实在叫人扼腕叹息!
经查阅相关资料,如此气势恢弘的古民居,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缏于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迁武冈为岷王时的手下一个叫王祖清的官吏的长孙王政海所建。浪石当时叫李家坝。王政海看到李家坝的后山上满眼铺天盖地的石板,层层叠叠,形如波浪,迁来定居后亦取“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之意,遂改李家坝为浪石。此后,王家在此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从明清到民国期间,王氏后裔不断购田产,建房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古民居院落。王家兴旺时期,四处雇长工,请短工,年成一久,这些长工、短工们也在此安家落户了,以至现在,居住在古民居的人群中,除了王氏这一大姓外,其他姓氏达27种之多,多半为当年给王家打工者发下的子子孙孙。
或许是沾了这里山水的灵气,或许是为回报王家后裔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劳的品性,亦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百十年后,这个叫浪石的村庄居然兴旺发达起来,石板大路四通八达,成为周边各县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一年四季上州下府、骑马坐轿、肩挑手提的人络绎不绝。直至解放初期,这里仍然是周边地区农贸物资的交易所在地、日常用品的集散地,其繁华与热闹可以想见。
偌大一个王氏家族,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没有大祸大灾。它留下的这片古建筑群,为今天的我们能有根有据地去探问它昨天的辉煌,去流连它昨日的漫漫悲情,这就是王氏家族的过人之处了。驻足回眸,昔日的辉煌杳然不见,但它显山露水的苍凉感,若隐若现的神秘感,炊烟缭绕的世俗感,都被布局成一幅巨大的油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叫谁也不能过目而忘
去浪石古民居看看的愿望,早在几年前就有了的。知道那儿地处武冈、新宁、隆回、洞口、邵阳五县(市)交界处,有“鸡鸣五县”一说。更重要的是浪石村的古民居院落,不仅是明清到民国时代的社会缩影,更是历史的见证。这些古建筑群,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雕刻和绘画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浪石村距武冈城约60公里,从双牌分岔后的十多公里是一般的小车无法行驶的。因此,我们文物考察组一行十多人只能分乘两辆车,我和带队的年轻的副市长石亮明等人乘一辆越野“三菱”其余的就沙丁鱼一样挤在另一辆“金杯”面包车里了。这十多公里路,用去的时间一点不比前面的50来公里少,总是这个坑还没有过完,汽车的前轮又在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面那个坑的深浅了。司机明显是为我们捏了一把汗的,我们却一直在为后面的“金杯”担着心。果然,我们的车子出现在古民居视眼的一刹那,石亮明副市长接到了“金杯”的请求援助的电话,说是面包车底盘低得不能前行。没有办法“三菱”只得把我们撂在了古民居的宅门口,然后一调头重又去接后面车里的兄弟们去了。
站在古民居宅门口,但见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放眼望去,群山映衬的古民居静谧而安详,像习惯了被岁月的遗忘。而几声清脆的鸟鸣,几声不张不扬的狗吠,却分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活力和生命的张力。
陪同的文物管理所副所长肖时高沿途对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璀璨夺目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他学的是历史专业,如今吃的又是“文管”这碗饭,当然就有理由对古民居滔滔不绝了。从他不厌其烦的介绍中我们得知,是这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才孕育了这质朴宁静的小山村。虽经岁月摧残、风雨剥蚀,但整个浪石村现仍存古民居88座,总面积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有55座,面积6930平方米。从砖石上的刻字可以得知,较早的古民居始建于公元1713年(康熙52年),最近的也建于1913年(民国2年),而最早的已无历史记载。
古民居建筑均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顺山势而上,一级高过一级。其布局合理,排列整齐,屋与屋之间明沟暗涵相通,排水方便,有史以来从未堵塞。而横排的房屋间,间间配有灭火的蓄水池,这样奇特合理、宽严得体的设计,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表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了。
这些排列有序的古民居,纵向之间由一条条幽深的古巷分开,巷子宽者约莫3米,窄者却不足一米,地面全部以青石板铺就。尤为一绝的是,即使倾盆大雨,从院子的东头走到西头,居然不须换鞋也不湿脚。
所有古民居为青石青砖木架结构,中间是木柱架子木板房,历经数百年,虽曾有过几次小火灾,却从未殃及邻里,此中奥妙,真是叫人不得其解。古建群里所有房子,均为左中右三开形式,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或厨房。房子前面为步廊,清一色大红柱,朱漆门,雕梁画栋,可谓金碧辉煌。房子两端是青石铺底、青砖砌墙的翘角彩绘封火墙,其翘角有的如龙,有的似凤,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步廊两端为角门,全由石梁、石枋、石槛、石礅组成。石枋上刻有对联,楷书、行书、隶书具备,字体流畅,笔力遒劲,内容健康如“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孝竭忠处世间”一类,多不胜数,较好地体现了明清时代的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石梁上方或封火墙的上中部有泥塑彩绘,或龙凤呈祥,或飞禽走兽,或奇花异草,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仍色彩明艳,绚丽多姿。所有房屋门窗上、木梁木枋上的木雕和角门处石梁、石枋、石礅上的石刻,或人物,或龙凤,或飞禽走兽,或花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最美且极富观赏价值的。叫人痛心的是,这样珍贵的古文化遗产,却在那个颇具毁灭性的“文革”期间同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原本完美无暇的石刻木雕,在那场飓风中被活生生卷走;有些村民为满足个人建房欲望,不惜推倒“历史”把不伦不类的新房夹于其中实在叫人扼腕叹息!
经查阅相关资料,如此气势恢弘的古民居,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缏于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迁武冈为岷王时的手下一个叫王祖清的官吏的长孙王政海所建。浪石当时叫李家坝。王政海看到李家坝的后山上满眼铺天盖地的石板,层层叠叠,形如波浪,迁来定居后亦取“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之意,遂改李家坝为浪石。此后,王家在此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从明清到民国期间,王氏后裔不断购田产,建房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古民居院落。王家兴旺时期,四处雇长工,请短工,年成一久,这些长工、短工们也在此安家落户了,以至现在,居住在古民居的人群中,除了王氏这一大姓外,其他姓氏达27种之多,多半为当年给王家打工者发下的子子孙孙。
或许是沾了这里山水的灵气,或许是为回报王家后裔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劳的品性,亦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百十年后,这个叫浪石的村庄居然兴旺发达起来,石板大路四通八达,成为周边各县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一年四季上州下府、骑马坐轿、肩挑手提的人络绎不绝。直至解放初期,这里仍然是周边地区农贸物资的交易所在地、日常用品的集散地,其繁华与热闹可以想见。
偌大一个王氏家族,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没有大祸大灾。它留下的这片古建筑群,为今天的我们能有根有据地去探问它昨天的辉煌,去流连它昨日的漫漫悲情,这就是王氏家族的过人之处了。驻足回眸,昔日的辉煌杳然不见,但它显山露水的苍凉感,若隐若现的神秘感,炊烟缭绕的世俗感,都被布局成一幅巨大的油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叫谁也不能过目而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