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村的红军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笛之父文集最新章节!
从百色起义的枪声中走过来
从历史的风雨中走过来
把秋天披在褴褛的身上
把寒意扎进单薄的军毯
把疲倦踩成深深的脚窝
把信念飘扬为高举的旗帜
三千人走成一条弯曲的小路
三千人汇成一条汹涌的河流
三千人唱着一支红色的歌
三千人铸成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这首题为红军桥的故事的叙事诗,是当地诗人熊烨写的。从诗里,我慢慢开始熟悉这座红军桥。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原南方文学的编辑、广西著名作家李时新随同广西一个电视专题片摄制组来到武冈。前者正在写一本邓小平和张云逸带领红七军北上的长篇纪实小说,后者在拍摄这个同题材的纪实电视专题片。他们怀抱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沿着当年红七军的足印作一次伟大的追寻,并提出要到曾经红七军将士们露宿过的木瓜桥看一看走一走。于是,我去红军桥走走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木瓜桥又叫红军桥。位于武冈城西南15公里邓元泰镇木瓜村东,跨资水,东西走向,是连接木瓜村与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桥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长44米,面宽4。7米。四墩五拱,墩上叠木,拱间架木,逐层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压固,构成12排木架长廊。桥廊两端砌青砖牌楼,门额泥塑楷书“木瓜桥”三字。门联楷书“木叶落亭前,际资水秋深,夜雨横飞圃树;瓜田连岸畔,看平原草绿,朝烟遥接板云。”
我们感兴趣的是木瓜桥为什么又叫红军桥。用当地流传最广的“萝卜眼里的铜钱”的故事作它的诠释是最好不过的了。好在这故事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今天,在木瓜桥西端桥头的石壁上,我们还依稀可以辨见当年红七军将士用红土写的“共产万岁”四个楷书字,笔画粗壮得无法叫岁月抹去它的痕迹。这就是历史。或许历史本身就是无法抹去的。
枪炮声隆隆的1930年12月,李明瑞、张云逸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离开它的起义地广西百色后,由桂入湘来到武冈。听说有兵从广西而来,木瓜村的村民们如雷轰顶,自然联想到了民国15年10月广西军阀沈鸿英率部5000余人窜扰村里时烧杀抢掠的情形。为了躲避再次的灾难,弃家逃命成了村民们唯一的选择。就这样,整整一个村庄,一个下午就变得空空荡荡,杳无人迹的了。
傍黑时分,躲在山林惊魂未定的村民隐约窥视到了一支约莫3000人的部队从西北面开来,先是经过木瓜桥,然后缓缓进了村庄。“他们的装备简陋,穿着褴褛,已经进入冬季了还是穿的单衣服,随身只有一条灰色军毯。”(早年红军过境见闻肖建发)当时的村民们还不知道这就是红军,所以没有一个愿意下山,一个个诚惶诚恐地在山上熬了一个不眠之夜。
“红军是第二天天一亮就排着整齐的队列离开了村庄的。”年过八旬的村民何松林、张一姣、陆跃海这样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为防不测,我们还是在山上呆了好一阵子,估计人马确实已经远去,这才小心翼翼地下了山。”
村民们惊呆了。展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切完全在他们的想象之外:昔日脏乱的屋前屋后竟然破天荒被收扫得干干净净,每家每户的门锁完好地悬挂着,无处藏匿的鸡鸭仍象往日那样在院内、禾堂里转悠觅食。而就在木瓜桥的西端桥头和附近的菜地里,村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红军将士用红土书写的“共产万岁”、“我们是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倒刮民党反动派”等标语不仅用语言告诉了村民们他们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而且也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这支军队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在菜地里,人们发现了很多被拔掉了萝卜的土坑,而每一个新鲜的土坑里,都发现放有一枚铜钱
“他们是红军。这支红军部队是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几位老人对往事念念不忘,对萝卜眼里的铜钱更是记忆犹新:“后来我们才搞清楚,他们到达这里时,已是千里转战,弹少粮缺。由于村里人一个不拉全跑光了,他们又不忍心撬开村民们的家门,只得忍受着刀刮样的北风露宿在桥廊里、屋檐下。饿了,他们只得到菜地里拔些萝卜充饥,为了不让村民们受损,就在一个萝卜眼里放一枚铜钱”
木瓜桥是当年红七军途径武冈的历史见证,也是1945年5月抗日战争湘西会战期间,国军汤恩伯集团,第94军牟庭芳军长为阻截日寇,奉命从贵州镇远移师武冈,在这里所设的临时作战指挥部的旧址。除了桥的本身保留了我国南方晚清桥梁建筑的风格,有着珍贵的文化价值外,它的历史价值同样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我们有理由让它更完好地保存下去,像“萝卜眼里的铜钱”一样流传着,去感动一代又一代
从百色起义的枪声中走过来
从历史的风雨中走过来
把秋天披在褴褛的身上
把寒意扎进单薄的军毯
把疲倦踩成深深的脚窝
把信念飘扬为高举的旗帜
三千人走成一条弯曲的小路
三千人汇成一条汹涌的河流
三千人唱着一支红色的歌
三千人铸成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这首题为红军桥的故事的叙事诗,是当地诗人熊烨写的。从诗里,我慢慢开始熟悉这座红军桥。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原南方文学的编辑、广西著名作家李时新随同广西一个电视专题片摄制组来到武冈。前者正在写一本邓小平和张云逸带领红七军北上的长篇纪实小说,后者在拍摄这个同题材的纪实电视专题片。他们怀抱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沿着当年红七军的足印作一次伟大的追寻,并提出要到曾经红七军将士们露宿过的木瓜桥看一看走一走。于是,我去红军桥走走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木瓜桥又叫红军桥。位于武冈城西南15公里邓元泰镇木瓜村东,跨资水,东西走向,是连接木瓜村与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桥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长44米,面宽4。7米。四墩五拱,墩上叠木,拱间架木,逐层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压固,构成12排木架长廊。桥廊两端砌青砖牌楼,门额泥塑楷书“木瓜桥”三字。门联楷书“木叶落亭前,际资水秋深,夜雨横飞圃树;瓜田连岸畔,看平原草绿,朝烟遥接板云。”
我们感兴趣的是木瓜桥为什么又叫红军桥。用当地流传最广的“萝卜眼里的铜钱”的故事作它的诠释是最好不过的了。好在这故事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今天,在木瓜桥西端桥头的石壁上,我们还依稀可以辨见当年红七军将士用红土写的“共产万岁”四个楷书字,笔画粗壮得无法叫岁月抹去它的痕迹。这就是历史。或许历史本身就是无法抹去的。
枪炮声隆隆的1930年12月,李明瑞、张云逸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离开它的起义地广西百色后,由桂入湘来到武冈。听说有兵从广西而来,木瓜村的村民们如雷轰顶,自然联想到了民国15年10月广西军阀沈鸿英率部5000余人窜扰村里时烧杀抢掠的情形。为了躲避再次的灾难,弃家逃命成了村民们唯一的选择。就这样,整整一个村庄,一个下午就变得空空荡荡,杳无人迹的了。
傍黑时分,躲在山林惊魂未定的村民隐约窥视到了一支约莫3000人的部队从西北面开来,先是经过木瓜桥,然后缓缓进了村庄。“他们的装备简陋,穿着褴褛,已经进入冬季了还是穿的单衣服,随身只有一条灰色军毯。”(早年红军过境见闻肖建发)当时的村民们还不知道这就是红军,所以没有一个愿意下山,一个个诚惶诚恐地在山上熬了一个不眠之夜。
“红军是第二天天一亮就排着整齐的队列离开了村庄的。”年过八旬的村民何松林、张一姣、陆跃海这样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为防不测,我们还是在山上呆了好一阵子,估计人马确实已经远去,这才小心翼翼地下了山。”
村民们惊呆了。展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切完全在他们的想象之外:昔日脏乱的屋前屋后竟然破天荒被收扫得干干净净,每家每户的门锁完好地悬挂着,无处藏匿的鸡鸭仍象往日那样在院内、禾堂里转悠觅食。而就在木瓜桥的西端桥头和附近的菜地里,村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红军将士用红土书写的“共产万岁”、“我们是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倒刮民党反动派”等标语不仅用语言告诉了村民们他们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而且也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这支军队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在菜地里,人们发现了很多被拔掉了萝卜的土坑,而每一个新鲜的土坑里,都发现放有一枚铜钱
“他们是红军。这支红军部队是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几位老人对往事念念不忘,对萝卜眼里的铜钱更是记忆犹新:“后来我们才搞清楚,他们到达这里时,已是千里转战,弹少粮缺。由于村里人一个不拉全跑光了,他们又不忍心撬开村民们的家门,只得忍受着刀刮样的北风露宿在桥廊里、屋檐下。饿了,他们只得到菜地里拔些萝卜充饥,为了不让村民们受损,就在一个萝卜眼里放一枚铜钱”
木瓜桥是当年红七军途径武冈的历史见证,也是1945年5月抗日战争湘西会战期间,国军汤恩伯集团,第94军牟庭芳军长为阻截日寇,奉命从贵州镇远移师武冈,在这里所设的临时作战指挥部的旧址。除了桥的本身保留了我国南方晚清桥梁建筑的风格,有着珍贵的文化价值外,它的历史价值同样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我们有理由让它更完好地保存下去,像“萝卜眼里的铜钱”一样流传着,去感动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