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楼观道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女监里的男管教最新章节!
对着寺门入口处向外张望,我看到终南山的风景就像从画上跳出来,青山绿水显得如此不真实,这也反衬了寺庙的破旧,让两厢的对比突兀而醒目。
在拿取那些散香的地方,我甚至没有发现让游客投放钱币的功德箱,只有一块覆着斑斑青苔的方砖下,压着零零散散五块十块的破旧纸币和周边散落着的一些一元硬币,上面早已布满灰尘,诠释着放下这些香火钱的主人,或许只在数日之前寥寥来过。
岚澜拉着我,“枫,我心里好紧张,这里好像很少有人来!”
她的话非但没有令我跟着恐慌,相反,我心中一片安宁,似乎觉得这座小寺庙和自己‘相当有缘分’。
有时候,人的感觉就是那样玄妙---作为本地人,即便我曾经多次来到楼观台游览,却从未发现还有这样一个清净去处!但尽管并未来过,我心里的波涛却自打一进庙门便开始抑制不住地翻滚着,于是我觉得,这便是冥冥中的一种暗示。
一路走来,那些装扮得美轮美奂的庙宇,我只是当成一个普通游客在游览观赏,却不想到了此地,我内心深处倏然生出一股顶礼膜拜的冲动,所以,若是我和这座无名小庙没有缘分,又该怎么解释呢?
拿起那块方砖,我掏出一张百元纸币郑重其事地放了上去,继而用方砖再次压结实,这才取了三炷香,蘸了些香油用打火机点燃,插进香炉里。
这个过程中,岚澜始终略显惊慌地看着我,而后渐渐面色肃然起来,学着我的样子也压了一百元钱,取了三炷香。
“对,插到香炉里,然后四面拜一拜,心中可以默念神明,也可以想一些事儿,包括许愿…”
我说完,没有再管岚澜,依照前左后右的顺序四面拜着,开始为父母亲友祈福。
只是我的思绪却似乎变得杂乱不堪,没有任何条理可言。
一忽儿念起离我远去外公的点点滴滴以及父母姐姐在这些日子的苦楚,又会突然跳跃到让我刻骨铭心的林芬身上。
下一秒脑海里却出现我在沙山女监的种种作为,然后便是那些陪伴我渡过大学时代的哥们,老蔡、司马、君临…最终定格在几个女人的影像上。
只是我却分不清她们究竟是谁,好像陈倩、岚澜、燕然、郝茹还有墨芷舞和程瑶馨,她们的面貌风姿不断重合起又割裂开,在我的心头不断变换着、恍惚着…
静默许久,我和岚澜彼此都没有问对方是否许愿或者许了什么愿望,只是简单的在并不清冽的山风里矗立。
终于我开口说道,“得道高人一般都会远离尘世繁华,愿意寻觅清净处修行…走,我们进大殿看看…”
拉着岚澜迈步走进直对的大殿,里面略显昏暗,倒是与外边的那些残墙破壁萧条清冷交相辉映。
分辨着正面供奉的三位祖师,我判断出应该是三清圣祖,即灵宝天尊、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
而在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老子的化身)右侧,隔着几米远,还有一个尺寸略小仙风道骨的塑像,供奉的正是尹喜。
我开口解释,“澜,楼观道是道家古老的教派之一,创派祖师是尹喜。相传尹喜曾拦下老子,得授道德经五千言,从而创立楼观道…”
“嗯,那这位仙尊就是尹喜了?”
“对,你看这边…”
我拉着岚澜,来到大殿左侧,那里的墙壁上有整段整段介绍楼观台和楼观道历史的篇章。
岚澜凝视着这些已经斑驳甚至残缺不全的文字,口中喃喃着,“…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转向我,她轻声说,“我好像听过这段故事,自从关令尹喜得到这部道德经,潜心修道并大力推广,而道德五千言也成为老子为尹喜所写的书…”
她的手紧紧抓着我,“枫,原来道德经和终南山、楼观台有如此渊源,真是没想到,没想到…”
我轻轻反扣住岚澜的柔夷,口中做着回应,“华夏五千年历史,道家思想远比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儒家更早进入百姓的意识里,并在时间的长河中写下独有的人文理念…”
“岚澜,我们曾经过的地方就是说经台,相传老子就在那里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
我的思路似乎随着楼观台的历史慢慢展开,脑海里也按照自己的猜想重塑着这个历史古迹千百年的沧桑变迁。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的谈兴渐浓,将脑海中对于这里的认知一股脑倒了出来,而这些话,在刚才经过那些后世兴建的崭新堂皇庙堂时,却根本没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澜,楼观道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两千多年前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所以这里最早叫草楼观…”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对话破坏了这座小庙原有的清净,我注意到一个佝偻的身影在侧边的厢房里转出。
来到近前,借着并不明亮的光线,我这才看出是一个上了年岁的老道士。
对方身量不高,穿着洗得发白满是补丁的道袍,脸上堆积着因为岁月流逝而沉淀下来的皱纹。
老道来到我和岚澜面前,稽首为礼道,“两位信士,楼观台几多仙路迢迢,何来我这偏僻之所?”
他的话令我有些诧异,难道老道士不喜欢信徒前来上香结善缘吗?这一路上,我们可没少见到那些已经被俗世同化沾满铜臭味儿道貌岸然的伪道士,忽悠游客捐香火钱。
不过既然对方已经询问,出于礼貌我当然要回答,“道长,楼观台本就是‘洞天之冠道林张本’的仙都,处处皆是福地,条条都是仙路,何谈偏僻之所?”
老道一愣,估计他并没想到,我的回答竟会显得很斯文而且充满智慧。
笑了笑,道长冲我们做了一个‘请移步’的手势,“既然两位不嫌弃小庙僻陋,请这边一叙!”
对着寺门入口处向外张望,我看到终南山的风景就像从画上跳出来,青山绿水显得如此不真实,这也反衬了寺庙的破旧,让两厢的对比突兀而醒目。
在拿取那些散香的地方,我甚至没有发现让游客投放钱币的功德箱,只有一块覆着斑斑青苔的方砖下,压着零零散散五块十块的破旧纸币和周边散落着的一些一元硬币,上面早已布满灰尘,诠释着放下这些香火钱的主人,或许只在数日之前寥寥来过。
岚澜拉着我,“枫,我心里好紧张,这里好像很少有人来!”
她的话非但没有令我跟着恐慌,相反,我心中一片安宁,似乎觉得这座小寺庙和自己‘相当有缘分’。
有时候,人的感觉就是那样玄妙---作为本地人,即便我曾经多次来到楼观台游览,却从未发现还有这样一个清净去处!但尽管并未来过,我心里的波涛却自打一进庙门便开始抑制不住地翻滚着,于是我觉得,这便是冥冥中的一种暗示。
一路走来,那些装扮得美轮美奂的庙宇,我只是当成一个普通游客在游览观赏,却不想到了此地,我内心深处倏然生出一股顶礼膜拜的冲动,所以,若是我和这座无名小庙没有缘分,又该怎么解释呢?
拿起那块方砖,我掏出一张百元纸币郑重其事地放了上去,继而用方砖再次压结实,这才取了三炷香,蘸了些香油用打火机点燃,插进香炉里。
这个过程中,岚澜始终略显惊慌地看着我,而后渐渐面色肃然起来,学着我的样子也压了一百元钱,取了三炷香。
“对,插到香炉里,然后四面拜一拜,心中可以默念神明,也可以想一些事儿,包括许愿…”
我说完,没有再管岚澜,依照前左后右的顺序四面拜着,开始为父母亲友祈福。
只是我的思绪却似乎变得杂乱不堪,没有任何条理可言。
一忽儿念起离我远去外公的点点滴滴以及父母姐姐在这些日子的苦楚,又会突然跳跃到让我刻骨铭心的林芬身上。
下一秒脑海里却出现我在沙山女监的种种作为,然后便是那些陪伴我渡过大学时代的哥们,老蔡、司马、君临…最终定格在几个女人的影像上。
只是我却分不清她们究竟是谁,好像陈倩、岚澜、燕然、郝茹还有墨芷舞和程瑶馨,她们的面貌风姿不断重合起又割裂开,在我的心头不断变换着、恍惚着…
静默许久,我和岚澜彼此都没有问对方是否许愿或者许了什么愿望,只是简单的在并不清冽的山风里矗立。
终于我开口说道,“得道高人一般都会远离尘世繁华,愿意寻觅清净处修行…走,我们进大殿看看…”
拉着岚澜迈步走进直对的大殿,里面略显昏暗,倒是与外边的那些残墙破壁萧条清冷交相辉映。
分辨着正面供奉的三位祖师,我判断出应该是三清圣祖,即灵宝天尊、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
而在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老子的化身)右侧,隔着几米远,还有一个尺寸略小仙风道骨的塑像,供奉的正是尹喜。
我开口解释,“澜,楼观道是道家古老的教派之一,创派祖师是尹喜。相传尹喜曾拦下老子,得授道德经五千言,从而创立楼观道…”
“嗯,那这位仙尊就是尹喜了?”
“对,你看这边…”
我拉着岚澜,来到大殿左侧,那里的墙壁上有整段整段介绍楼观台和楼观道历史的篇章。
岚澜凝视着这些已经斑驳甚至残缺不全的文字,口中喃喃着,“…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转向我,她轻声说,“我好像听过这段故事,自从关令尹喜得到这部道德经,潜心修道并大力推广,而道德五千言也成为老子为尹喜所写的书…”
她的手紧紧抓着我,“枫,原来道德经和终南山、楼观台有如此渊源,真是没想到,没想到…”
我轻轻反扣住岚澜的柔夷,口中做着回应,“华夏五千年历史,道家思想远比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儒家更早进入百姓的意识里,并在时间的长河中写下独有的人文理念…”
“岚澜,我们曾经过的地方就是说经台,相传老子就在那里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
我的思路似乎随着楼观台的历史慢慢展开,脑海里也按照自己的猜想重塑着这个历史古迹千百年的沧桑变迁。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的谈兴渐浓,将脑海中对于这里的认知一股脑倒了出来,而这些话,在刚才经过那些后世兴建的崭新堂皇庙堂时,却根本没有一吐为快的欲望。
“澜,楼观道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两千多年前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所以这里最早叫草楼观…”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对话破坏了这座小庙原有的清净,我注意到一个佝偻的身影在侧边的厢房里转出。
来到近前,借着并不明亮的光线,我这才看出是一个上了年岁的老道士。
对方身量不高,穿着洗得发白满是补丁的道袍,脸上堆积着因为岁月流逝而沉淀下来的皱纹。
老道来到我和岚澜面前,稽首为礼道,“两位信士,楼观台几多仙路迢迢,何来我这偏僻之所?”
他的话令我有些诧异,难道老道士不喜欢信徒前来上香结善缘吗?这一路上,我们可没少见到那些已经被俗世同化沾满铜臭味儿道貌岸然的伪道士,忽悠游客捐香火钱。
不过既然对方已经询问,出于礼貌我当然要回答,“道长,楼观台本就是‘洞天之冠道林张本’的仙都,处处皆是福地,条条都是仙路,何谈偏僻之所?”
老道一愣,估计他并没想到,我的回答竟会显得很斯文而且充满智慧。
笑了笑,道长冲我们做了一个‘请移步’的手势,“既然两位不嫌弃小庙僻陋,请这边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