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丰年的烦恼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极品小村姑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八章:丰年的烦恼
姐仨数月不见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到了三更方睡下,大娘二娘也没回去,都挤在三娘这儿一处睡了,早起常氏过来,刚进院就瞧见大娘二娘的丫头,在廊下站着,不禁道:“我就猜着大娘二娘得跑三丫头这儿来。”
说着大娘走了出来:“娘,您怎么来了?”
常氏:“这不是亲家老爷吗,一早就让蕙兰过来找三丫头说有要事商量,我这才过来。”
大娘:“我瞧着路伯伯像是有什么心事儿,莫非是在咱家住的不舒坦了?”
大娘话音刚落,二娘从屋里出来:“能看闺女能抱孙子的,怎会不舒坦,这要说心事,也没旁的,肯定是为了路记,今年咱们青州定州又是个丰年,地里的麦子收的多,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当当的,路东家必是为了这个发愁。”
常氏:“这不胡说吗,丰年多好,高兴还来不及呢,发什么愁啊。”
二娘:“娘,这个我也是听伙计们说的,这麦子收的多了,价儿就低,也不是前些年,一家子忙活一年就为了混个饱肚子,如今日子好过了,家家户户都能吃饱,这吃饱了,剩下的麦子就得卖了换钱,都去卖了,自然就卖不上价儿了,路伯伯的路记就是卖粮食的,麦子价儿一低就发愁了。”
常氏:“麦子多价儿低,路记收的也低,自然赚的也多,不是好事儿吗,怎么还发上愁了。”
二娘愣了愣摇摇头:“这买卖上的事儿,我可说不明白。”见三娘出来忙道:“三丫头你快跟我们说说,倒是怎么回事儿,路伯伯愁个啥啊?”
三娘:“若是为了温饱丰收自然是好事儿,可若说做买卖收成太好就不妙了,做买卖讲究的是物以稀为贵,就是说卖的东西越稀少价儿越高,就好比当年周记的白饴糖,因为就他一家做的好,所以那些主顾没挑拣,说什么价儿就是什么价儿,周记也因此发了财,成就了周记这块老招牌,后来咱常记开始做白饴糖,开了糖铺子糖作坊,这白饴也就不稀罕了,价儿也越来越低,价儿越低利越小,不说周记便是咱们常记如今从白饴上的利润跟前些年也是没法比的。”
大娘:“可是,咱常记的买卖越来越红火啊,这个谁不知道。”
三娘:“咱们常记之所以越来越红火,并不是因为白饴卖的好,而是靠的双合盛还有小五弄得那个枣干果脯,若没有这几样儿,只算白饴这块儿已大不如前。”
常氏:“你说的这些娘听不懂,咱家的白饴跟麦子丰收跟路记的买卖有啥干系啊?”
三娘:“娘,这是一个道理,做生意的都知道,货要卖缺儿,才能赚钱,都臭遍街了,赚谁去啊,路记主要卖的就是麦子,往年还好,虽说价儿也不高,总是有得赚,而今年定州青州的麦子大丰收不说,路伯伯还特意买了一顷地专门来种麦子,路伯伯本来是想自己的地收上来的成本低,能多赚些,却没想到,今年南边闹了水患,路记的主顾有一半都在南边,这卖不出就算价儿再低也没用,别说赚了不赔就念佛了,能不发愁吗。”
二娘:“可是往年青州跟定州也是丰年啊,咋就今年的麦子价儿低呢。”
三娘:“往年豫州山陕两地雨水跟不上,旱的厉害,虽不至于绝收,但收成总归不好,那边儿人口又多,总要吃饭,所以定州青州的麦子也就不愁卖了,可今年豫州山陕也都是风调雨顺,难得的好年景儿,又都是产麦子的地儿,麦子收的比定州青州还多,自己都吃不完了,又怎会从外头来买,麦子多,买的人少,自然价儿就低了。”
常氏叹了口气:“你们小时候那会儿,爹娘天天盼着年景儿好,年景儿好,地里的收成多了,咱这一家子才不会饿肚子,哪想到这收成好了也发愁,真是没老百姓的好日子过了,三丫头,亲家老爷也不是外人,你要是能帮就帮一把,他年纪也有了,别让他为了买卖上的事儿着急。”
三娘:“娘放心吧,这些道理三娘明白,我这就过去。”说着走了,小果忙跟了过去。
常氏道:“对了,怎么不见小梅?”
大娘笑道:“三丫头说留在湖州了。”
常氏愣了愣:“留湖州做什么?”
二娘:“还不是六子那小子不知怎么惦记上了小梅,三丫头看两人彼此有意,便把小梅留哪儿了。”
常氏:“这丫头真是胡闹,小梅这么留在哪儿算怎么回事儿。”
大娘:“娘您别着急,三丫头说了,如今湖州发了水,杏花楼的铺子作坊都得重新收拾,六子一时腾不出空来,等得了空便回来见跟小梅的爹娘提亲。”
常氏:“这还罢了,小梅家里可知道?”
二娘:“三丫头一早就让人捎了信儿,小梅爹娘欢喜的什么似的,又是给祖宗烧香又是磕头的,说祖宗积德,得了这么个好女婿,巴不得立马就把小梅嫁了才好呢。”
常氏摇摇头:“这老两口真是糊涂了,就这么把闺女留在湖州那么老远的地儿,心里怎么放得下。”
二娘:“那老两口可不糊涂,如今六子是湖州杏花楼的大掌柜,听伙计们说,三丫头在湖州跟兴和合股不仅买下了杏花楼的老铺子,还又开了新的,都算上有上百家,手底下上千号人,这没点儿真本事能成吗,这还得说小梅这丫头有运气,要不是小枣儿去了定州,小果儿她娘又赶上没了,小梅跟了三丫头几个月,这样的好姻缘也轮不上她。”
常氏:“说起来也怪了,常记这些掌柜的倒是怎么了,怎么专往三丫头身边儿上踅摸呢。”
大娘:“娘,咱们常记这些掌柜大都是三丫头一手提拔上去的,别看年纪都不大,一个比一个心眼子多,三丫头身边的小枣儿小果儿,这几年跟着三丫头到处走,都学了一身本事,不禁能写会算,还有见识,要不然葛小五那小子哪能瞧的上,至于小梅这丫头,真是她的运气了。”
常氏摇摇头:“这丫头倒成月老了,身边的一个个都有了主儿,偏她连个影儿都没有,我不愁别的就愁三丫头,这么下去将来可怎么好。”
大娘二娘彼此看了一眼,暗暗好笑,大娘:“娘,俗话说姻缘天定,您不用愁,到时候自然有三丫头的好姻缘。”
第一百零八章:丰年的烦恼
姐仨数月不见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到了三更方睡下,大娘二娘也没回去,都挤在三娘这儿一处睡了,早起常氏过来,刚进院就瞧见大娘二娘的丫头,在廊下站着,不禁道:“我就猜着大娘二娘得跑三丫头这儿来。”
说着大娘走了出来:“娘,您怎么来了?”
常氏:“这不是亲家老爷吗,一早就让蕙兰过来找三丫头说有要事商量,我这才过来。”
大娘:“我瞧着路伯伯像是有什么心事儿,莫非是在咱家住的不舒坦了?”
大娘话音刚落,二娘从屋里出来:“能看闺女能抱孙子的,怎会不舒坦,这要说心事,也没旁的,肯定是为了路记,今年咱们青州定州又是个丰年,地里的麦子收的多,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当当的,路东家必是为了这个发愁。”
常氏:“这不胡说吗,丰年多好,高兴还来不及呢,发什么愁啊。”
二娘:“娘,这个我也是听伙计们说的,这麦子收的多了,价儿就低,也不是前些年,一家子忙活一年就为了混个饱肚子,如今日子好过了,家家户户都能吃饱,这吃饱了,剩下的麦子就得卖了换钱,都去卖了,自然就卖不上价儿了,路伯伯的路记就是卖粮食的,麦子价儿一低就发愁了。”
常氏:“麦子多价儿低,路记收的也低,自然赚的也多,不是好事儿吗,怎么还发上愁了。”
二娘愣了愣摇摇头:“这买卖上的事儿,我可说不明白。”见三娘出来忙道:“三丫头你快跟我们说说,倒是怎么回事儿,路伯伯愁个啥啊?”
三娘:“若是为了温饱丰收自然是好事儿,可若说做买卖收成太好就不妙了,做买卖讲究的是物以稀为贵,就是说卖的东西越稀少价儿越高,就好比当年周记的白饴糖,因为就他一家做的好,所以那些主顾没挑拣,说什么价儿就是什么价儿,周记也因此发了财,成就了周记这块老招牌,后来咱常记开始做白饴糖,开了糖铺子糖作坊,这白饴也就不稀罕了,价儿也越来越低,价儿越低利越小,不说周记便是咱们常记如今从白饴上的利润跟前些年也是没法比的。”
大娘:“可是,咱常记的买卖越来越红火啊,这个谁不知道。”
三娘:“咱们常记之所以越来越红火,并不是因为白饴卖的好,而是靠的双合盛还有小五弄得那个枣干果脯,若没有这几样儿,只算白饴这块儿已大不如前。”
常氏:“你说的这些娘听不懂,咱家的白饴跟麦子丰收跟路记的买卖有啥干系啊?”
三娘:“娘,这是一个道理,做生意的都知道,货要卖缺儿,才能赚钱,都臭遍街了,赚谁去啊,路记主要卖的就是麦子,往年还好,虽说价儿也不高,总是有得赚,而今年定州青州的麦子大丰收不说,路伯伯还特意买了一顷地专门来种麦子,路伯伯本来是想自己的地收上来的成本低,能多赚些,却没想到,今年南边闹了水患,路记的主顾有一半都在南边,这卖不出就算价儿再低也没用,别说赚了不赔就念佛了,能不发愁吗。”
二娘:“可是往年青州跟定州也是丰年啊,咋就今年的麦子价儿低呢。”
三娘:“往年豫州山陕两地雨水跟不上,旱的厉害,虽不至于绝收,但收成总归不好,那边儿人口又多,总要吃饭,所以定州青州的麦子也就不愁卖了,可今年豫州山陕也都是风调雨顺,难得的好年景儿,又都是产麦子的地儿,麦子收的比定州青州还多,自己都吃不完了,又怎会从外头来买,麦子多,买的人少,自然价儿就低了。”
常氏叹了口气:“你们小时候那会儿,爹娘天天盼着年景儿好,年景儿好,地里的收成多了,咱这一家子才不会饿肚子,哪想到这收成好了也发愁,真是没老百姓的好日子过了,三丫头,亲家老爷也不是外人,你要是能帮就帮一把,他年纪也有了,别让他为了买卖上的事儿着急。”
三娘:“娘放心吧,这些道理三娘明白,我这就过去。”说着走了,小果忙跟了过去。
常氏道:“对了,怎么不见小梅?”
大娘笑道:“三丫头说留在湖州了。”
常氏愣了愣:“留湖州做什么?”
二娘:“还不是六子那小子不知怎么惦记上了小梅,三丫头看两人彼此有意,便把小梅留哪儿了。”
常氏:“这丫头真是胡闹,小梅这么留在哪儿算怎么回事儿。”
大娘:“娘您别着急,三丫头说了,如今湖州发了水,杏花楼的铺子作坊都得重新收拾,六子一时腾不出空来,等得了空便回来见跟小梅的爹娘提亲。”
常氏:“这还罢了,小梅家里可知道?”
二娘:“三丫头一早就让人捎了信儿,小梅爹娘欢喜的什么似的,又是给祖宗烧香又是磕头的,说祖宗积德,得了这么个好女婿,巴不得立马就把小梅嫁了才好呢。”
常氏摇摇头:“这老两口真是糊涂了,就这么把闺女留在湖州那么老远的地儿,心里怎么放得下。”
二娘:“那老两口可不糊涂,如今六子是湖州杏花楼的大掌柜,听伙计们说,三丫头在湖州跟兴和合股不仅买下了杏花楼的老铺子,还又开了新的,都算上有上百家,手底下上千号人,这没点儿真本事能成吗,这还得说小梅这丫头有运气,要不是小枣儿去了定州,小果儿她娘又赶上没了,小梅跟了三丫头几个月,这样的好姻缘也轮不上她。”
常氏:“说起来也怪了,常记这些掌柜的倒是怎么了,怎么专往三丫头身边儿上踅摸呢。”
大娘:“娘,咱们常记这些掌柜大都是三丫头一手提拔上去的,别看年纪都不大,一个比一个心眼子多,三丫头身边的小枣儿小果儿,这几年跟着三丫头到处走,都学了一身本事,不禁能写会算,还有见识,要不然葛小五那小子哪能瞧的上,至于小梅这丫头,真是她的运气了。”
常氏摇摇头:“这丫头倒成月老了,身边的一个个都有了主儿,偏她连个影儿都没有,我不愁别的就愁三丫头,这么下去将来可怎么好。”
大娘二娘彼此看了一眼,暗暗好笑,大娘:“娘,俗话说姻缘天定,您不用愁,到时候自然有三丫头的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