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第457章 渔民上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
顾凯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一阵喧闹声,他睁开双眼,透过船舷的小窗口能看到天色已经亮起来了。顾凯抬手看了看时间,早上7点刚过,也正好是平时听着高音喇叭播放的《苏维埃进行曲》起床洗漱吃早饭的时候。
不过现在是在香港岛出差,倒是不需要再遵守三亚的作息制度,顾凯闭上眼打算再睡一会儿,然而外面的喧闹声却似乎没有停止的趋势,反倒是越来越大声了,期间好像还夹杂着争吵的声音。
虽然岸上有民团的人执勤,闲杂人等不可能接近停靠“闪电号”的这个码头,但顾凯还是翻身坐了起来,打算出去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凯来到甲板上,看到岸边有一群大明的百姓,约莫有六七十人之多,被执勤的民兵拦在了码头外面。虽然民兵的人数不多,不过荷枪实弹的模样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那些百姓并不敢过于靠近,但看起来也没有要退走的打算。
“这怎么回事?”顾凯朝栈桥上正在整理缆绳的水手问道。
那水手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回应道:“报告首长,听说是这些百姓要求面见首长,民团的人怕场面控制不住,就把他们挡在了外面。”
民团的做法无可厚非,他们此行的职责就是保护穿越众的安全,自然不会随意放这群百姓过去。而穿越众也不会刻意去营造出一种亲民的形象,有意识地保持距离反倒能塑造出权威感。
顾凯想了想,对那水手吩咐道:“你去跟民团的人说一声,让那些百姓先推选个代表出来,再带过来跟我见面。”
水手应了一声,就一路小跑着过去了。民兵排长在得到命令之后,便照着顾凯的意思,让民众推选一名代表。片刻之后,这群百姓公推了一名长者出来,民兵对其进行简单的搜身之后,便将他带到了顾凯面前。
“小民黄三元,见过海汉老爷!”这名长者到了顾凯跟前,纳头便拜。
顾凯看他头发花白,估计也有五六十岁了,赶紧伸手扶住了他:“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旁边的民兵排长介绍道:“这是我们海汉执委会的顾总!”
“老人家,你们这一大早的就闹上门来,到底是什么事情?”顾凯也没打算跟他慢慢寒暄,直接就切入了正题。
“顾老爷,小老儿是附近渔村的村民,听说海汉的各位老爷要在本地开工修港,不知是否属实?”黄三元很谨慎地问道。
海汉要开发这片地区的打算,由于参与其中的人数众多,本来倒也没指望能保守住秘密。不过两支考察团队才来到这里一天时间,这个消息就已经在本地民间传开,看来这个时代的八卦消息传播速度倒是一点都不落后于顾凯穿越前的那个时空。
顾凯也并不否认,点点头应道:“我们的确是有这个打算。如果一切顺利,大概很快就会开工了。”
“容小老儿多问一句,这附近土地,多为本地百姓所有,请问海汉的各位老爷打算如何处理?”黄三元忧心忡忡地问道。
土地问题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农民与地主之间,地主与官府之间,可以说绝大部分民间矛盾的根源都是在土地上。而海汉在治下地区所推行的土地公有制,又与大明的土地制度完全不同,而这种制度在海汉体系向外扩张的时候,极有可能会成为最容易爆发的社会矛盾之一。
对于这种有可能变成海汉扩张道路上拦路虎的隐患,执委会一向是非常重视,为此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开了学习班,专门培训农业部和民政部的归化民干部,帮他们纠正思想,提高理论水平。但这种事涉及到具体的当事人,往往还是会出现很多麻烦,例如当初开辟三亚新港的时候,由民团出动进行秘密镇压的闹事分子也不是一户两户,现在在万山港管事的年轻军官陈一鑫,当时就是借着镇压闹事分子的优异表现而上位的。
当然香港岛的状况跟三亚那边肯定是有所不同,当初执委会兼并三亚地区的时候,早就跟崖州官府达成了秘密协议,该谈的条件已经谈得差不多,该给的好处也都给到位了,在官面上并不会有任何的压力。而民间有限的反抗在强大的武装力量面前根本就翻不起浪花,也无法阻止执委会在三亚推广新的土地制度。
但香港岛的位置却与海汉的实际控制区有相当一段距离,海汉的影响力也还不足以直接控制这块由大明广州府新安县管辖的区域。尽管本地的居民可能只有数百人,但如果在开发过程中因为土地而发生纠纷乃至冲突,事情闹大了难免就会招来官府的关注,而这是执委会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俗话说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人闹,那海汉大可以在这地方关上门慢慢搭建海汉特色的社会体系,就如同之前在黑土港、昌化港等地的做法一样。但问题在于海汉之前的影响力并没有覆盖这里,本地的居民顶多听说过海汉人的名声,但对其行事法则并不了解,冒然在这里推行土地公有制,势必将会遭到本地居民的抵制。为了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执委会倒是已经提前准备了相应的预案。
顾凯沉声说道:“关于本地百姓名下的土地,只要能拿出来房产地契,我们可以在市价基础上再加两成购买,并且可以选择去崖州过更好的生活,我们会负责运送,并安排生活和工作。不愿意卖的,我们也不会勉强,但今后在这里生活,还是得遵守我们立下的规矩才行!”
顾凯所说的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很合理很公平,但仔细想想,其实也还是半强迫性质的买卖。市价加两成,就算一口气把香港岛西南临海区域这有限的耕地给全买下来,对于海汉来说也并不是多大的支出,何况背后还有一大帮等着出钱的广东财主,在这个过程中钱根本就是不问题。而且岛上生活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渔民,开垦的耕地实在很有限,顶多也就种点果蔬作物,粮食基本上都是从大陆购入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这钱到时候却未必会真掏出来。顾凯所说的条件中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得拿出房契地契才行。香港岛这地方距离新安县城原本就远,岛上的官府机构都在北边,而南边这块临海区域完全处于自治状态,民众大多没有去官府办理专门的房契地契,以便能省下一些赋税开支,而新安县衙的税吏也不愿为了一点小钱还专门跑来这臭烘烘的渔村。这里民众所开垦的耕地本来就不多,如果要他们出示土地归属权的合法凭据,恐怕连十户人都没有。
拿不出官府认可签发的地契,那说白了这就是无主之地。而海汉这边却是已经拿到了广州府衙签发的公文,只要把地一圈,回头交一笔钱过去,这边的地就全都姓了“海汉”了。因此顾凯所说的这种花钱购地的说法,其实也只是听起来不错而已,实际上能够从这种交易中拿到钱的本地民众,大概十不存一。
不过本地民众多是渔民,并不完全依靠土地生活,即便没了地,也还可以靠海吃海。所以顾凯所说的条件中又加上了后面的内容——今后留在这里生活的人必须要遵守海汉的规章制度,如若不然,那就后果自负了。
这些看似温和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给本地民众留下太多的选择余地,黄三元听完之后愕然半晌才道:“顾老爷,本地人若是拿不出官府盖章的房契地契,又该如何?”
顾凯一脸平静地应道:“拿不出来也没关系,我们也不会把乡亲们避上绝路。但官府把这地划给我们了,你们如果就在这里继续占着我们的地,也说不过去吧?不如这样,只要愿意为我们海汉工作的人,都可以继续留在这里生活,至于土地,你们无需担心,为我们工作的人从来都不会为了没地方住,没饭吃这种事情担心,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提供,并且定期会给所有的雇工发佣金,前提是你们要服从安排。”
“这……”黄三元脸上露出了很明显的为难之色。好好的自由人当着,谁愿意突然就变成别人的奴仆呢?在这里当渔民穷是穷点,但起码生活得很自由,黄三元认为顾凯的这个建议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他也不敢冒然反驳对方,海汉的名声在去年就已经传开,控制本地多年的刘香一伙就是被这群人打得屁滚尿流滚回了福建,普通老百姓哪里招惹得起他们?起码现在还能谈谈条件,要是惹火了这些人,谁知道会不会被他们手底下的士兵直接给赶出这片地区?
“顾老爷,此事可否容小老儿回去之后召集乡亲们商议商议,再作答复?”黄三元不敢当面拒绝顾凯的提议,就只能使出拖延战术了。
顾凯当然很容易就能猜到黄三元的心思,笑了笑道:“这自然可以,不过有件事我刚才忘了提,现在补充一下。愿意给我们做雇工的人,吃住全包,每月工饷二两银子起。”
“二两银子?还包吃住?”黄三元眼睛一下就瞪大了。
岛上渔民的生存状况可比不了生活在大陆上的农民,这里最主要的产出就是海产,但由于保鲜和运输水平所限,他们并没有将大宗新鲜海产送去广州的能力,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将海产卖给过往此地的商船,但这种纯粹的买方市场根本就卖不出什么理想的价格,因此岛上这些渔民的生活一直都只能处在勉强维持温饱的状况。卖海产所得到的那点收入,一年下来都存不下几两银子,要是遇到台风天把房顶给掀了,或是家中有人生病之类的事情,往往还得举债度日。
二两银子是什么水平?对于岛上这些渔民来说,如果每天都能装回来满满的一船海产,二两银子基本就是辛苦劳作一个月的收益。当然这种情况并不现实,就算排除每个月因为天气原因而无法出海的日子,渔民们也还是得花时间维护渔船,修补渔网,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算上生存所需的开支,海汉开出来的这个待遇真的不算低了,以黄三元的价值观来看,恐怕大部分本地民众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
至于说自由?利益当前,那点可笑的自由又有什么意思?要知道去广州给那些老爷当家仆也才几钱银子的月饷,人家海汉人这可是开出的二两银子起!
看着黄三元诧异的神色,顾凯便知道自己这一个小把戏起了作用。顾凯打了个响指,甲板前端正在整理缆绳的一名水手立刻回头看过来——路上这两天时间他已经习惯了顾凯的这种召唤方式。
“水手,报上你的个人情况和现在的收入。”顾凯决定给黄三元展示一下活生生的例子。
那名水手立刻起身立正答道:“报告首长,小人韩松,现年十九,去年九月进入海运部当差,如今是闪电号专属水手,海运部评定二级劳工,每月工饷为流通券五元,出差津贴另行计算。”
“很好,你告诉这位老人家,在我们海汉管辖的地方,流通券和银子怎么兑换。”顾凯继续下令道。
“一流通券可换千足银一两,小人每月的工饷,也就是等同于五两银子。”这水手倒也知情识趣,明白顾凯要他说出这些情况是什么意思,当下便很自觉地说了出来。
“五……五两银子!”黄三元听到这个数字之后,连呼吸都急促起来。海汉人有钱,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但在海汉人手底下当差,居然收入也能如此可观,这是他之前没有想过的事情。渔村这些人别的没什么技能,但从小在海边长大,这驾船的本事几乎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但黄三元从未想过这个技能居然会如此值钱。
顾凯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一阵喧闹声,他睁开双眼,透过船舷的小窗口能看到天色已经亮起来了。顾凯抬手看了看时间,早上7点刚过,也正好是平时听着高音喇叭播放的《苏维埃进行曲》起床洗漱吃早饭的时候。
不过现在是在香港岛出差,倒是不需要再遵守三亚的作息制度,顾凯闭上眼打算再睡一会儿,然而外面的喧闹声却似乎没有停止的趋势,反倒是越来越大声了,期间好像还夹杂着争吵的声音。
虽然岸上有民团的人执勤,闲杂人等不可能接近停靠“闪电号”的这个码头,但顾凯还是翻身坐了起来,打算出去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凯来到甲板上,看到岸边有一群大明的百姓,约莫有六七十人之多,被执勤的民兵拦在了码头外面。虽然民兵的人数不多,不过荷枪实弹的模样还是很有威慑力的,那些百姓并不敢过于靠近,但看起来也没有要退走的打算。
“这怎么回事?”顾凯朝栈桥上正在整理缆绳的水手问道。
那水手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回应道:“报告首长,听说是这些百姓要求面见首长,民团的人怕场面控制不住,就把他们挡在了外面。”
民团的做法无可厚非,他们此行的职责就是保护穿越众的安全,自然不会随意放这群百姓过去。而穿越众也不会刻意去营造出一种亲民的形象,有意识地保持距离反倒能塑造出权威感。
顾凯想了想,对那水手吩咐道:“你去跟民团的人说一声,让那些百姓先推选个代表出来,再带过来跟我见面。”
水手应了一声,就一路小跑着过去了。民兵排长在得到命令之后,便照着顾凯的意思,让民众推选一名代表。片刻之后,这群百姓公推了一名长者出来,民兵对其进行简单的搜身之后,便将他带到了顾凯面前。
“小民黄三元,见过海汉老爷!”这名长者到了顾凯跟前,纳头便拜。
顾凯看他头发花白,估计也有五六十岁了,赶紧伸手扶住了他:“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旁边的民兵排长介绍道:“这是我们海汉执委会的顾总!”
“老人家,你们这一大早的就闹上门来,到底是什么事情?”顾凯也没打算跟他慢慢寒暄,直接就切入了正题。
“顾老爷,小老儿是附近渔村的村民,听说海汉的各位老爷要在本地开工修港,不知是否属实?”黄三元很谨慎地问道。
海汉要开发这片地区的打算,由于参与其中的人数众多,本来倒也没指望能保守住秘密。不过两支考察团队才来到这里一天时间,这个消息就已经在本地民间传开,看来这个时代的八卦消息传播速度倒是一点都不落后于顾凯穿越前的那个时空。
顾凯也并不否认,点点头应道:“我们的确是有这个打算。如果一切顺利,大概很快就会开工了。”
“容小老儿多问一句,这附近土地,多为本地百姓所有,请问海汉的各位老爷打算如何处理?”黄三元忧心忡忡地问道。
土地问题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农民与地主之间,地主与官府之间,可以说绝大部分民间矛盾的根源都是在土地上。而海汉在治下地区所推行的土地公有制,又与大明的土地制度完全不同,而这种制度在海汉体系向外扩张的时候,极有可能会成为最容易爆发的社会矛盾之一。
对于这种有可能变成海汉扩张道路上拦路虎的隐患,执委会一向是非常重视,为此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开了学习班,专门培训农业部和民政部的归化民干部,帮他们纠正思想,提高理论水平。但这种事涉及到具体的当事人,往往还是会出现很多麻烦,例如当初开辟三亚新港的时候,由民团出动进行秘密镇压的闹事分子也不是一户两户,现在在万山港管事的年轻军官陈一鑫,当时就是借着镇压闹事分子的优异表现而上位的。
当然香港岛的状况跟三亚那边肯定是有所不同,当初执委会兼并三亚地区的时候,早就跟崖州官府达成了秘密协议,该谈的条件已经谈得差不多,该给的好处也都给到位了,在官面上并不会有任何的压力。而民间有限的反抗在强大的武装力量面前根本就翻不起浪花,也无法阻止执委会在三亚推广新的土地制度。
但香港岛的位置却与海汉的实际控制区有相当一段距离,海汉的影响力也还不足以直接控制这块由大明广州府新安县管辖的区域。尽管本地的居民可能只有数百人,但如果在开发过程中因为土地而发生纠纷乃至冲突,事情闹大了难免就会招来官府的关注,而这是执委会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俗话说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人闹,那海汉大可以在这地方关上门慢慢搭建海汉特色的社会体系,就如同之前在黑土港、昌化港等地的做法一样。但问题在于海汉之前的影响力并没有覆盖这里,本地的居民顶多听说过海汉人的名声,但对其行事法则并不了解,冒然在这里推行土地公有制,势必将会遭到本地居民的抵制。为了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执委会倒是已经提前准备了相应的预案。
顾凯沉声说道:“关于本地百姓名下的土地,只要能拿出来房产地契,我们可以在市价基础上再加两成购买,并且可以选择去崖州过更好的生活,我们会负责运送,并安排生活和工作。不愿意卖的,我们也不会勉强,但今后在这里生活,还是得遵守我们立下的规矩才行!”
顾凯所说的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很合理很公平,但仔细想想,其实也还是半强迫性质的买卖。市价加两成,就算一口气把香港岛西南临海区域这有限的耕地给全买下来,对于海汉来说也并不是多大的支出,何况背后还有一大帮等着出钱的广东财主,在这个过程中钱根本就是不问题。而且岛上生活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渔民,开垦的耕地实在很有限,顶多也就种点果蔬作物,粮食基本上都是从大陆购入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这钱到时候却未必会真掏出来。顾凯所说的条件中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得拿出房契地契才行。香港岛这地方距离新安县城原本就远,岛上的官府机构都在北边,而南边这块临海区域完全处于自治状态,民众大多没有去官府办理专门的房契地契,以便能省下一些赋税开支,而新安县衙的税吏也不愿为了一点小钱还专门跑来这臭烘烘的渔村。这里民众所开垦的耕地本来就不多,如果要他们出示土地归属权的合法凭据,恐怕连十户人都没有。
拿不出官府认可签发的地契,那说白了这就是无主之地。而海汉这边却是已经拿到了广州府衙签发的公文,只要把地一圈,回头交一笔钱过去,这边的地就全都姓了“海汉”了。因此顾凯所说的这种花钱购地的说法,其实也只是听起来不错而已,实际上能够从这种交易中拿到钱的本地民众,大概十不存一。
不过本地民众多是渔民,并不完全依靠土地生活,即便没了地,也还可以靠海吃海。所以顾凯所说的条件中又加上了后面的内容——今后留在这里生活的人必须要遵守海汉的规章制度,如若不然,那就后果自负了。
这些看似温和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给本地民众留下太多的选择余地,黄三元听完之后愕然半晌才道:“顾老爷,本地人若是拿不出官府盖章的房契地契,又该如何?”
顾凯一脸平静地应道:“拿不出来也没关系,我们也不会把乡亲们避上绝路。但官府把这地划给我们了,你们如果就在这里继续占着我们的地,也说不过去吧?不如这样,只要愿意为我们海汉工作的人,都可以继续留在这里生活,至于土地,你们无需担心,为我们工作的人从来都不会为了没地方住,没饭吃这种事情担心,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提供,并且定期会给所有的雇工发佣金,前提是你们要服从安排。”
“这……”黄三元脸上露出了很明显的为难之色。好好的自由人当着,谁愿意突然就变成别人的奴仆呢?在这里当渔民穷是穷点,但起码生活得很自由,黄三元认为顾凯的这个建议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他也不敢冒然反驳对方,海汉的名声在去年就已经传开,控制本地多年的刘香一伙就是被这群人打得屁滚尿流滚回了福建,普通老百姓哪里招惹得起他们?起码现在还能谈谈条件,要是惹火了这些人,谁知道会不会被他们手底下的士兵直接给赶出这片地区?
“顾老爷,此事可否容小老儿回去之后召集乡亲们商议商议,再作答复?”黄三元不敢当面拒绝顾凯的提议,就只能使出拖延战术了。
顾凯当然很容易就能猜到黄三元的心思,笑了笑道:“这自然可以,不过有件事我刚才忘了提,现在补充一下。愿意给我们做雇工的人,吃住全包,每月工饷二两银子起。”
“二两银子?还包吃住?”黄三元眼睛一下就瞪大了。
岛上渔民的生存状况可比不了生活在大陆上的农民,这里最主要的产出就是海产,但由于保鲜和运输水平所限,他们并没有将大宗新鲜海产送去广州的能力,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将海产卖给过往此地的商船,但这种纯粹的买方市场根本就卖不出什么理想的价格,因此岛上这些渔民的生活一直都只能处在勉强维持温饱的状况。卖海产所得到的那点收入,一年下来都存不下几两银子,要是遇到台风天把房顶给掀了,或是家中有人生病之类的事情,往往还得举债度日。
二两银子是什么水平?对于岛上这些渔民来说,如果每天都能装回来满满的一船海产,二两银子基本就是辛苦劳作一个月的收益。当然这种情况并不现实,就算排除每个月因为天气原因而无法出海的日子,渔民们也还是得花时间维护渔船,修补渔网,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算上生存所需的开支,海汉开出来的这个待遇真的不算低了,以黄三元的价值观来看,恐怕大部分本地民众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
至于说自由?利益当前,那点可笑的自由又有什么意思?要知道去广州给那些老爷当家仆也才几钱银子的月饷,人家海汉人这可是开出的二两银子起!
看着黄三元诧异的神色,顾凯便知道自己这一个小把戏起了作用。顾凯打了个响指,甲板前端正在整理缆绳的一名水手立刻回头看过来——路上这两天时间他已经习惯了顾凯的这种召唤方式。
“水手,报上你的个人情况和现在的收入。”顾凯决定给黄三元展示一下活生生的例子。
那名水手立刻起身立正答道:“报告首长,小人韩松,现年十九,去年九月进入海运部当差,如今是闪电号专属水手,海运部评定二级劳工,每月工饷为流通券五元,出差津贴另行计算。”
“很好,你告诉这位老人家,在我们海汉管辖的地方,流通券和银子怎么兑换。”顾凯继续下令道。
“一流通券可换千足银一两,小人每月的工饷,也就是等同于五两银子。”这水手倒也知情识趣,明白顾凯要他说出这些情况是什么意思,当下便很自觉地说了出来。
“五……五两银子!”黄三元听到这个数字之后,连呼吸都急促起来。海汉人有钱,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但在海汉人手底下当差,居然收入也能如此可观,这是他之前没有想过的事情。渔村这些人别的没什么技能,但从小在海边长大,这驾船的本事几乎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但黄三元从未想过这个技能居然会如此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