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舂骑满香痕文集 > 《道德经》章节注解1-27章

《道德经》章节注解1-27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舂骑满香痕文集最新章节!

      原文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杪;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间,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谓之玄,众杪之门。

    解读:“道”是抽象的概念,可以用文字话语表达,但表达出来的与抽象的“道”又似是而非;可以对未知的概念与事物加以命名,但命名出来的事物也是似是而非。万事万物最初都是没有称谓,而有了称谓以后,才使人们得以根据对概念与事物的命名进而认知世界万物的来源。所以说,往往没被命名的概念与事物就必须认真的探究它的枝节来正名,而那些被命名认知的概念与事物就更容易深入理解。未知与已知,两者间的属性等因素若有不同之处当重新对新认知的概念与事物命名。相似的概念与事物我们就把它归于一类,用联想的方法来辨别和认知命名此类与已知相关的概念与事物,依此类推,这就是人们认知未知世界的方法。

    [道]:这里指抽象的概念与有形的事物。

    [名]:这里指人们对已知称谓抽象的概念与有形的事物的称谓。

    [杪]:本指树枝的细梢,这里应理解为对抽象的概念与有形的事物的深刻理解。

    [玄]:本指高深莫测,这里是未知的意思。

    原文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生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解读:天下人如果都能明白“美”的涵义进而都去遵守追求它,除非与“美”相对立的反面“丑”的终止。如果天下人都能知道善良进而身体力行去行善,除非世间与善良相违背的“恶”都终止了。所以说“有”和“无”将同时存在;困难与容易是相辅相成;“长”与“短”互相比较;高亢与低下对比测量;声音与曲乐的中和调节;先前与后来的递进。也就是说聪明的达者能做到普通人不能做的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是用话语来标榜教导他人;世人一切生产资料、物品财富都是从实践劳作中取得,并非是从说教的空穴来风中就能得到实利;人自从诞生以来原本就一无所有,努力劳作所得而不能独吞所有,成功的干成一件事业非一己之力就不应当自居其功,只有不居功自傲,才不会与“美”和“善”的品行背道而驰。

    [美]这里的美指的是人单纯不自私的思维。

    [善]这里指的是的良好的行为举止。

    [作而不辞]劳作实干而不用虚言巧令。

    [恃]这里的恃是依赖性的意思。

    [居]这里的居的意思是占为己有。

    原文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正解推行高尚品行的事迹与举荐贤明的人如果不做为,就会使民众丧失进取精神,如果不过分重视经过艰苦奋斗之后而创造的财富,那么民众就不会为了生存的权利而沦为盗贼。把个人欲望控制在不以占有物利的基础上,那么民众对事物价值取向正常的思维判断就不会出现混乱。因此聪明贤达管理者的治理方针应当是:克制自我欲望的膨胀,让民众有充实的物质,把管理者谋求自身利益的意志削弱,让民众的身心筋骨变得强壮,这样民众就不会把发财的愿望寄托在管理者官员身上。那么超过普通人的精英们就不会胡作非为。然后有所引导,就能合理的治国安民。

    反解没有创建推荐贤达能人的环境,那么处于被奴役和盘剥的民众就不会有奋发进取、积极参与的愿望。没有把紧缺的商品当成奇货可居进而谋求暴利盘剥的筹码,那么处于被奴役和盘剥的民众就不会用暴力的方式来抢夺。不能兑现的虚假承诺往往能一时满足被奴役和盘剥的民众欲望,那么被奴役和盘剥的民众就不会激变成暴乱起来反抗。因此精于统治的奴隶主对被奴役和盘剥的民众对象使用的权术是:用假象来迷惑他们,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用愚民政策来迷惑他们的判知能力,只让他们徒有一副强健的身驱空壳,用这些权谋统术让被奴役和盘剥的民众不知道自己处于被盘剥的地位,那么也就不会有解脱被盘剥命运的愿望了,就算有少数明白的奴隶也不敢强出头。通过上面这些手段,奴隶主就能达到不劳作而享受的特权,不用劳作就能榨取奴隶们的劳动成果的统治特权就这样稳定了。

    [不尚贤]这句是倒装句“尚”的象形本是指把部落首长安葬在高耸的悬崖石穴中,这里引申为尊崇的意思。“贤”指智识与才能。

    [圣人]这里的圣人指的是统治者奴隶主。

    [无知无欲]没有智识没有精神欲望,这里的“欲”指精神而言。

    [为无为]前面一个“为”指保持,这里特指保持奴隶主的贵族特权;后面一个“为”应当做名词解,意思是享受。“为无为”是说统治者奴隶主保持这种不劳做就能享受的贵族特权。

    原文四:道盅而用之,又不盈;渊兮,使万物之宗;湛兮,以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像帝王先。

    解读:“道盅”这种陶具的用途就是汲水的器皿,但装水又装不满,用它抛入深井中汲水,它使人们日常生活有了正常的饮用水来源,装来的清水,就倒入打围的水池中贮存起来。我不大清楚这汲水的器物是谁发明的,应当是古代聪明的贤人创造发明的吧。

    [道盅]指的是渔耕文化时发明的一种汲水陶制器具:两头小、中间大,一头是小小罐口,另一头是长长的圆锥形罐底,鼓形罐腹的中部有两只对称的罐耳,可以系绳提挈。半坡遗址出土的‘攲’(音qi期)器。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盅”“盅”在古汉字中的象形就是系绳用攲器提水。古汉字的“盅”字偏旁的“中”就是形象表示一条打结的长绳索,下偏旁的“皿”字就是形象的攲器。从这里也就推断出中国称谓的历史来由,中国的“中”就是表示用打结的长绳系攲器汲水“国”字指的是围筑的蓄水池,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古人要想在远离河流水源之地生活生产,攲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汲取后还需要有便于贮存水的“国”“国”的象形义意就是储备水的池子。

    [又不盈]指汲水的攲器汲水上浮后罐内贮水的不会溢满出器具外。这里是说攲器装水不会过于满而外溢。

    [渊兮]指把攲器投入深水只汲水。

    [湛兮]指攲器汲得清澈的水。

    [以或存]把攲器所汲的水倒入“或”中贮存,这里的“或”指的是贮水池。“或”通假“國”字。

    [像帝王先]“像”这里是猜测的意思;“帝王”这里是指部落的最高领导。“先”本指通鬼神的巫人,这里是指有创造能力的先知先觉。

    原文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解读:自然规则原本就不会对弱者的生存产生怜悯,所以万物的生存法则就是把弱者当成祭食的对象而弱肉强食;统治管理者之所以高高在上,就因为把被管理的民众当成任由摆布的祭祀品;自然天地的生存空间,它是否仿佛冶炼金属的鼓风箱一样?虚弱者求生的本能更加坚强,越是挣扎,就越象冶炼金属的鼓风箱那样抽动,被无情的推入熊熊烈火中煎熬。

    [天地不仁]“天地”这里指的是自然界一切生命;“不仁”指的是生物生存的弱肉强食规则。

    [圣人不仁,]“圣人”这里指的是奴隶主;“不仁”这里的不仁是相比较前一个不仁而言,意思是奴隶主统治者的统治嘴脸和自然界的牲畜无二

    [以百姓为刍狗]把被奴役的民众当成祭食的对象;“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茅草根扎制敬神用的代祭品。

    [犹橐龠]象冶炼金属的鼓风箱;“犹”仿佛,好象;“橐”(音tuo驮)容纳空气的大风箱“龠”(音yue月)抽动空气的杠杆,这里表示贮存空气的动作。

    [不屈]坚强。

    [动而俞出}指抽动风箱后风箱中的空气送入火炉中。

    原文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读:保佑粮食丰收的神灵就象孕育生命的守护神那样使生命繁衍不息,所以说孕育生命的神灵就象屯集粮食的仓库那样是众生赖以生存之母;众生之母孕育生命的方法,就是世间万物之所以繁衍生息的原由。脆弱的生命历经生老病亡而新生,生命的演化就不会因为生命的周期现象而停止。

    [谷神不死]“谷”通“榖”意思指屯集粮食的地方;“谷神”:古代渔猎文化到农耕时代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往往对自然的神秘产生崇拜,认为人们的收成无形中都是由某种神灵冥冥中主宰,所以,古人赋予保佑粮食丰收的神最高崇敬,在每年的粮食收割的甲子日前三天到后三天是祭拜“谷神”的日子,由巫师带领整个部族的人进行祭拜“谷神”活动,以祈求丰收。易经•箇卦:“元吉,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既指此。“不死”意思是指粮食作物的成长,丰收在望。

    [玄牝]意思是说象怀孕的母马生出小马驹那样神奇;“玄”指神奇之意;“牝”指的是怀孕的雌性牲畜。

    [天地之根]天地万物间生命的来源。

    [绵绵]这里的绵绵是连续不断的意思。

    [用之不勤]“用之”是指象前面贮存粮食的榖仓那样,借喻;“不勤”停止、终止。

    原文七: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私,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解读:天永恒地久远,天地所以能达到永恒的境地,是因为天地宽广而又遵循运动的规律,所以能够永恒;因此聪明贤达之人懂得谦虚甘于忍让就能够使自己处于主动有利,使自己安然于事物之外却得到利于自己的处境;聪明贤达之人不会仅仅计较眼前的个人利益而目光浅短,因而也就成功的保全拥有了私利。

    [自私]这里的自私是指眼前利益而言。

    [圣人]指的是聪明的人。

    [以其无私]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一己之利。

    原文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矣;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解读:至上至美的操行就象水的性情那样温和,水的美好操行体现在温润万物生灵而不与万物争端生存空间;只有与世无争,所以才可以处世无忧。避免了众人的厌恶,那么也就符合接近最高的道德操行: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心地的宽容像深谷那样有容忍的雅量,与他人友好相处,说出的话语温和谦恭而有诚挚守信,符合正义标准的行为规范就认真执行,能够做到对他人有所帮助的事就尽力施展自己的能力去做,把时间观念落实到行动上而不违背。

    [尤]表示突出,有别于常德。

    [处众人之所恶]“处”通假“除”避免之意;这句意思是避免犯众所怒。

    [几于道]“几”接近,指的是是说接近完美之意。

    原文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室,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哉。

    解读:探究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进而想达到全知全能,不如像攲器汲水那样每次只装一定的量,想要达到满盈而倾溢,不如任其自然,冶炼的兵器刚锻造出来时显得那样锋利,然而时间久了就未必能算利器;虽然家中堆满财货,但没有谁能守得住保有一生一世;富贵的人往往会骄奢淫逸,自寻灾祸上身。达到成功的目的就退避,那么就能象天那样能长久永恒了!

    [多言]过多的干预之意。

    [数穷]本指原因、原由,这里指事物的本质。

    [持]“持”通假“恃”表示依仗、依赖。

    [已]本指停止、终止,这里指保持原有之意。

    [揣]表示缎打兵器时的动作。

    [锐之]使兵器锋利。

    [遂]完成。

    原文十: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人治国,能无以为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解读:人的精神与身躯二者有机的合而为一,人的思维与行动才不会显得不协调;人在活动时呼吸顺畅自然而不会感到憋闷,也是难以达到婴儿那样无忧无虑的境地;用清水擦除铜镜上的污垢使镜子明亮光泽,难道照镜子的人就会显得完美无缺?仅仅凭借一厢情愿的姿态来治理国家,难道只会如泥木疙瘩那样吃白食没有作为就显得统治者聪明过人吗?生命新生与死亡自然之间的规律,难道仅仅为了得到更多雌性的青睐而延续后代就符合自然规则吗?理解明了新生与死亡殊途同归的道理,没有一定聪明的智慧与见识能变通吗?

    [营魄抱一]“营”这里借指人的思维活动“魄”指的是强健的身躯;“抱一”指的是思维活动与身躯组成人的生命活动。

    [离]本指网罗,这里的“离”是分辨区别的意思。

    [专]通假“转”意思是变化。

    [涤除玄鉴]“涤”清洗“除”擦拭“玄”虚幻之意“鉴”指铜镜。这句话是说清洗擦拭铜镜使它光亮。

    [疵]意思指缺点毛病。

    [爱]这里的爱是珍惜的意思。

    [知]通假“智”表示聪明能干。

    [天门开阖]“天门”这里指一切自然生物的生死规律“开”指新生命而言“阖”指死亡入穴安葬的意思。

    [明白四达]“明白”这里指的是了解到、认识到的意思。“四达”本指地理方位而言;这里指生存的意义。

    原文十一:卅十辐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抟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读:三十根的辐条如众星围绕般镶在毂上,做成轮式的形状,进而就制造出车辆来供人们驱使;用手工把粘土团成圆形,再把粘土制成器皿,那么人们就有了可以利用的生活器具;建造的房间上开出采光用的窗和让人们方便进出的门,那么人们就有了居住的屋室。因此人们充份利用自然原有物质加以创造,制造出新的物产来供人们使用。

    [当其无]制造出来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事物;“当”:制造完备;“其”指有别于物品天然的特性;“无”指原本没有。

    [抟埴]用手把粘土弄成圆团。

    原文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解读:色彩五光十色太过于浓艳使得观赏者产生审美疲劳;声乐太过于繁杂就会使闻者感受不到乐律的美妙;菜肴过于丰盛就会使品尝者的味觉麻木;在荒郊野外纵情无度地围猎,那么围猎者也就容易变成屠戮狂;贵重的珍宝物品,往往使获得者的行为变得而悖于常理;因此奴隶主统治者统治奴隶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获取口腹实利的欲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声色犬马中,统治的手段所以要有所取舍,谋取私利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心狂]疯狂张妄。

    [行妨]行为乖张。

    [圣人]指奴隶主统治者。

    原文十三:宠辱若惊,大患有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大患有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于天下者,则可以寄天下矣!爱以身于天下者,则可以托天下矣!

    解读:“宠辱若惊,大患有身”什么叫“宠辱若惊”呢?“宠”就是被他人高高抬举,走上奴隶主统治阶级;“辱”就是处于被统治者压迫剥削的处境,由统治地位一下子变成被统治的对象。由统治者变为被统治对象或是由被统治一下跃升为统治者内心都会感到不安,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大患有身”呢?我们之所以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利弊;假如我们每个人都不在乎个人得失,我们又怎么会有生存忧患意识呢?因此尊重自己把自己生存的目标变成为天下众生同谋利益之中,那么每个人的生存范围也就随之扩展;如果尊重他人的权利就象尊重自己一样,那么每个人的权利也就能得到众人的尊重。

    [患]这里是反复之意。

    [贵]这里是尊重的意思。

    [寄]这里是珍惜的意思。

    [爱]这里指的是欲望。

    [托]这里是指平等相待的意思。

    原文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幾”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象。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解读:用眼睛观察,却看不到事物隔阻的另一面,这就叫“幾”用耳朵所能听到的声音,却不知道声音的来源,这就叫“希”用手触摸感觉的到,却怎么也抓不住的事物,这就叫“微”;这三种现象难以用言辞说得明白透彻,因此把这三种现象合并在起来做为一个整体来说明:把这些现象称为“一”的缘由是因为,这类现象发生之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但这类现象在发生之后却又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就象抓着绳索系攲器能汲到水而不捞空那样,不能说明这种现象的本质,重复汲水的动作,汲水的攲器还是只能装下半罐子水,前后的本质还是没有改变。因此这类时有时无,若隐若现的现象,就叫做“惚恍”正面观察却不明白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侧面观察却找不到此类现象发生的根源。用前人得到的经验,来继承完善人们对世界的探知,就能逐渐明白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所以说万事万物都有存在消亡的周期规律。

    [幾]“几”的繁体字,这里是指事物本质的多样性。

    [希]少有之意。

    [微]细小渺茫的意思。

    [一]凝聚合并

    [惚恍]指万物相对立而又相似的两种特性。

    原文十五: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夫唯深不可测,故强为之容:豫兮若涉大川;俨兮其若客,犹兮若畏四邻;涣兮若冰之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敦兮其若朴;混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晦以理之徐明;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而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解读:上古时代那些善于治理的君王,就像汲水的攲器那样利用容器的连通原理而微妙玄通,显示出为尊者智识的深不可测。只有那样有智识的为尊者,才可以制造出像攲器这样神奇的容器。保持快乐的精神风貌,就象跋山涉水那样从容;举止端庄的神态,就象客人一样恭敬;老成持重的言辞,使得周边的邻邦都敬畏;温和的性情脾气,有如冰雪那样慢慢消溶;安闲之时,就象风平浪静的大海;处政之际,就象风一样迅速高效;穿着打扮朴实无华;待人接物和颜悦色;胸襟旷达虚怀若谷;碰到那些愚昧无知的,就用条理使之渐渐弄明了;遇到那些喧闹暴燥的,就使之安静下来慢慢清醒;对那些安分守己的,就使之辛勤劳作而生产自富。统治者把攲器当成座右铭,是希望能最大地满足自己不劳而获的欲望;而攲器正因为不持满的缘由,所以能使得统治者象攲器那样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为道者]这里指的是把攲器当成座右铭的统治者。

    [豫]指快乐,这里引伸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俨]指恭恭敬敬,这里引伸为庄重的举止。

    [犹]原指迟疑不决,这里是指言行举止都老成持重,不轻率。

    [涣]指的是说话的语气,性情。

    [澹]指的是安逸的神态。

    [飂]本指风,这里是指迅速,高效的行政作风。

    [敦]本指盛黍稷的器具,这里是指统治者务实得利的姿态。

    原文十六: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天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芒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解读:在寒冷荒凉一片死气沉沉的严冬之际,生命越能保持着静默悄然蓄势待发的状态;当万物盟发活跃之时,我们就又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天地间众多的生命个体,在不利于生长的节令时,把生命的潜能贮藏于根部,像落叶归根那样归藏于地,保持着静默悄然蓄势待发的状态;保持着静默悄然蓄势待发的状态这就维持生命的延续,以候节令再生长;从新生长这就叫物种的新陈代谢;掌握了生命这种适应自然气候条件的生长规律就是文明的起始;不明白农作物生长规律,(如寒冬种黍)违背生命生长规律去耕作就无利;明白农作物生长规律去劳作就可行得通;可行得通的常识方法就容易被众人接受并推广;大面积的顺应节令推广种植就能保障收益;想要农耕文明的收益有保障就应当顺应天时去种植;顺应天时节令去推广种植就顺应了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明白了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就能使文明持久发展,使文明不至于消亡。

    [至]达到

    [虚极]这里的虚指的是寒冬,‘虚极’就是指最冷的冬季。

    [笃]坚贞不屈的意思。

    [云云]众多

    [芒]通假‘妄’,意思是违反

    [容]通晓的意思。

    [殆]指消亡、毁灭。

    原文十七: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言贵;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解读:权力往往被神话成高高在上统治集团的专利,处于被统治的下民只是出于无奈而承认被奴役的地位。统治集团阶级对被统治的顺民采取亲民策略来赢得此类民众的拥护;对难以奴役的被统治民众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那些胆敢反抗的被统治者就采用强暴的政治手段来残害此类民众。统治集团对待被奴役的臣民往往诚信不足,那么被统治的民众对统治集团的政令就会产生不信任。统治集团应当少说假话、空话、大话,多办利民的事,对每一道政令的颁布实施做到警言慎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利民的实事办多了,政令的实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百姓民众自然就容易理解并接受统治者的政策。

    [太]这里是指权力。

    [犹]这里是谨慎的意思。

    [遂]完成。

    原文十八: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读:传统的道德风尚被破坏,就会出现仁义举动收买人心者。出现大智慧的圣贤,就一定是奸诈伪善的人;六亲不和慕,于是出现孝子慈母;国家昏乱,于是出现了忠臣。

    [废]破坏的意思。

    [伪]伪诈。

    原文十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解读:预防且避免出现以圣人智者自居的现象,这是有利于民众的好事。预防且避免出现以仁义收买人心的现象,那么众多的家庭就子孝亲慈和睦相处。预防且避免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那么社会生活中的偷窃抢劫及腐败现象就会消失。以上三种现象,是整体社会文明进步程度不够的表现,(也是法律条文难以明文约束的道德现象)因此政令的制定就有了施展空间。返朴归真,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做到清心寡欲,不胡思乱想,杜绝学术文明的腐化堕落,就不会有忧患。

    [绝]这里的“绝”是预防与杜绝的意思,而不是灭绝的含意,因为某些现象绝对不是偶然出现的。

    [文]这里的“文”应当做文明解,也可理解为书面的律令条文。

    [见]这里的“见”是发扬的意思。

    [忧]忧患。

    原文二十:唯之与诃,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而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荒荒兮,其未央,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昭昭,我独昏昏;众人皆察察;我独闵闵;众人皆有所余,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众人皆有异,我独贵德母。

    整理此章简错字谬多处,整理如下:

    唯之与谔,相去何几?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俗人有余,我独若所遗;俗人有以,我独顽以鄙;俗人有异,我独贵食母。俗人察察,我独闵闵;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熙熙,我独泊兮。其未兆,荒兮;其未央,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兮。若无所归,而登春台,如飨太牢。

    解读:对上司唯唯诺诺、惟命是从,对下属或不如己的人宜指气使、气势嚣张,这两种性质没有什么区别吧?德行端正、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和品行恶劣,为人处世乖张暴燥,这两种性情是不是区别很大呢?

    人们所躲避忌讳的人物、事务或事件,一定有令人反省警醒之处。当普通庸众为人处世有所保留之时,有操守的人就应当反其道而为。当普通庸众为人处世摇摆不定之时,有操守的人就应当坚定意志、保持特立独行。当普通庸众为人处世盲从跟风之时,有操守的人就应当洁身自好、保持纯真善良的品德。当普通庸众为人处世察言观色、谀佞权贵之时,有操守的人就应当心怀仁肠、心口如一。当普通庸众为人处世太注重于是是非之时,有操守的人就应当视而不见,不刻薄。当普通庸众为人处世结党营私、某求个人最大利益之时,有操守的人就应当不随波逐流,保持清醒。心胸象天地那样宽广、待人接物如昼夜般爱憎分明、品质性情如婴幼儿那样纯真无瑕。做到无官一身轻、不受任何教条主义的拘束,这样的人好比到逍遥自在的神仙,将受到世人的爱戴礼敬。

    [唯]通假惟,无主见,惟命是从的意思。

    [谔]音恶,逞口舌、好强争辩。

    [相去何几]相差多少?

    [畏]忌讳。

    [俗人]普通庸众。

    [余]保留

    [遗]除此而外的意思。

    [以]包藏祸心谓之以,这里是心怀叵测的意思。

    [顽]固守、坚守。

    [鄙]独特。

    [异]这里是谀佞、曲从的意思。

    [食母]饮水思源的意思。

    [察察]明辨是非。

    [闵闵]同病相怜的心态。

    [昭昭]光明磊落。

    [昏昏]糊里糊涂。

    [熙熙]跟随潮流。

    [泊]浮于水而不随波逐流的意思。

    [未兆]宽宏大度。

    [荒]深广。

    [未央]不明朗。

    [沌]这里是不表明立场的意思。

    [累]虚怀若谷的意思。

    [若无所归]没有可以依附巴结的对像。

    [登春台]比喻逍遥快活。

    [飨]通假享,吃喝受用。

    [太牢]古代等级最高的礼祭,宰牛献祭谓之太牢。

    原文二十一: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为物,惟恍为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幽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閲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解读:攲器的耳孔穿上绳索就倒竖垂直起来,靠打结的绳索牵扯而汲水。

    这里所说的‘道’是特指系挂攲器两耳孔的软绳,柔软而左右摆动。左摆右动,投入水中的攲器就能装水。右动左摆,中空的攲器入水有如鲜活的潜鱼一样吐出气泡。咕咚咕咚地声响,仿佛是它发出的情感声息,这声息而且逼真可闻,象在说话一样。

    从古到今,攲器的神奇一直广为流传着,在此为大家特做出说明。若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详细而清楚明了呢?请仔细阅读上面这段话。

    [孔]这里特指攲器的两个系绳的耳环。

    [德]古象型字,穿系两耳垂直攲器的象形拟喻。

    [容]这里是特指攲器这种容器。

    [惟道是從]靠绳索维系;‘道’:这里是指打升结的长绳;‘從’:简体‘从’字,维系、牵引。

    [恍]摇摆

    [惚]摇荡。

    [幽兮冥兮]形容在水中沉落。

    [情]比喻有生命。

    [信]说话声。

    [以閲眾甫]:把所知的表达出来。‘閲’:简体字‘阅’,所见所知;‘眾’:简体字‘众’,大家。‘甫’:长辈。

    [然]这样。

    原文二十二: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章;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常言自然。

    解读:弯折扭曲到一定程度,那么就形成有规律的循环返复;漏洞百出扑朔迷离就应当整治头绪做到有理有据;缺乏经验、水平低下就应当累积经验加强学习(地势低洼那么水就会在那蓄积);丢弃破旧的陈规陋习就势必产生新的风俗;越是稀缺炙手可热的东西及职称人们越是想获得。因此统治管理者就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做为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底线。

    为人处政做到不固执己见、偏听偏信就能明辨是非;为人处政做到不骄不傲、自以为是是遵守职业道德的体现;为人处政做到言行一致、表里一体就会政声斐然;为人处政做到不倚官仗势、欺上瞒下就会官运亨通。只有不刻意追求、顺其自然,人们就不会对处政统治者趋炎附势。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难道是瞎说的吗?只有形成有规律的循环返复然后才是众望所归,言论自由就是这个道理。

    [曲则全]卷曲成圆的意思。

    [枉则正]把扭曲、弯曲的木条压直。‘枉’:曲木。

    [洼则盈]低凹的坑易积满水。‘洼’:水平低的土坑。

    [敝则新]除旧迎新的意思。‘敝’:破衣服。

    [少则得]物以稀为贵的意思。‘得’:彼此争取。

    [常言自然]人们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二十三:飄風不冬朝,骤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于徳者,同于德;于天者,同于天。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天者,天亦樂得之。

    解读:忽然间刮起的陆旋风不可能持续很久;忽然间下起暴雨没有下一整天的。天地气象尚且这样反复无常,人又怎么可能准确无误地预知呢?

    因此说专业从事探索规律的人,只能总结摸索以往和现有的丰富经验;专业从事社会人文的学者,只能从社会人文观察中获得论据;专业从事气象预测的专家,只能从天气气象数据中获取气象信息。只有这样,专业从事探索规律的人,总结摸索的经验规律也就顺理成章。专业从事社会人文的学者,从社会人文观察中获得论据也就详实可靠。专业从事气象预测的专家,从天气气象数据中获取气象信息所做的预测较为准确。

    [飄風不冬朝,骤雨不冬日]古樂一书中的经验测语。樂一书早已散佚,主要是记载古代谶语歌谣及气象经验语。‘飄’通假飙,飄風指陆地龙卷风。‘冬’:通假终。‘朝’:白天、清晨。‘骤雨’:暴雨。

    [道]这里是特指规律性。

    [樂得之]从樂书中找到依据。

    原文第二十四: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其主,可名于大矣。

    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不為大,故能成大。

    解读:形体大的攲器汲水后溢出多余的水,只装半瓶保持重心稳定,就可以把系绳稳重地提上来。

    人们的日常生活取水都要依赖于攲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盛水的攲器倾倒很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要依赖于攲器才可以很方便地汲取,但它又不占据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用品的主导地位,知道和接触过它(攲器)的人很少呀。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蓄用水是靠攲器汲取却不知道如何称呼它,这样说来,攲器的作用非同小可。

    由此表明聪明的人创造发明了大攲器,是因为它的(攲器)作用不广(只不过是汲水的工具),所以才突显出攲器的神奇功能。

    [大道]这里特指形体硕大的攲器。‘道’字的偏旁‘首’是古器形物的象形表述。

    [氾]音泛,水过满而外溢。

    [恃之]依赖它。

    [不辭]不言而喻的意思。‘辭’:简体‘辞’字。

    [功成而不有]不居功自恃的意思。

    [衣]通假依,依靠、依赖。

    [被]润泽、得其好处。

    [可名于小]知道它名称的很少。

    [可名于大]知道它作用的很多。

    [聖人]这里特指发明攲器的人。

    原文第二十五: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處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读:有一样东西包罗万象、融合万物为一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宽广而深远,单独处在一方而又不改变所处的立场,永无休止地周而复始,可以说它是滋生养育天地万物的摇篮。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它,因此特意给它起个字叫“道”特意给它起个名叫“大”“大”的意思就是说此物有去无回;“逝”的意思就是说此物有去无回又遥相呼应“遠”的的意思就是说此物遥相呼应又周期循环。

    因此命名“道大”“天”、“地”、“人”也都可以笼统地称做“大”假设空间是城池的话,那么“道”、“天”、“地”、“人”就是其中的四“大”“人”是四“大”的其中之一。“人”遵循着繁延生息在陆地的生存规律;(换句话也可以这么说:人的生存条件受土地环境的制约)土地的肥沃贫瘠受到天气气象的影响;四季天气气象遵循着周期性轮回的规律;而恰恰这种四时周期性轮回的规律是最自动化且客观的事实。

    [昆成]包罗万象的意思。

    [寂]广袤。

    [寥]深远。

    [周行]周期性徘徊。

    [不殆]永无休止的意思。

    [道]这里的道是特指地球四季轮回的时节规律,引伸为天文学上的黄道。

    [逝]通假时,时光、光阴的意思。

    [遠]简体远字,长久、久远的意思。

    [返]周而复始的意思。

    [城中有四大]此句是把城池比做地球,而用城池的四墙比拟四季。(注:此句是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起源)。

    [法]遵循的自然规律和规则。

    释疑:为什么老子道德经每一章节说的“道”所指尽不相同呢?有的莫名其妙、有的模棱两可。这和老子所处的时代有莫大干系:古代的字词及对形成共同认识进而命名的事物都不丰富,也就是说那时的词汇不象现在这样丰富,加上信息交流受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影响,不容易形成共识,因此老子用统一的“道”与“德”二字来辩证形容表达哲学思维上的相对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古今争议都很大,理解差别颇大。要想很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最关键就是先解读“法”这个字:“法”:水+去=法,也就是说水的流动规律,比如水往低处流、水到渠成、水泄不通等等都是与水有关;“法”字最初的象形由来是指大禹治水疏导有方的功绩。“法”字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含义很明显就是指规律性而言。

    原文第二十六:重为轻根,静为趮君。是以圣人冬日行,不离辎重。唯有荣光,宴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根,趮则失君。

    解读:稳扎稳打不断扩大战果是为了防止冒险轻敌而导致损伤惨败的要诀;安定团结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是防止君王统帅急功近利而损兵折将。因此聪明能干的统帅行军作战始终保持后勤辎重补给的充沛。小心谨慎才是成就卓著战功、赫赫有名,行军作战有如赴宴一样,对全盘菜肴逐一尝食,而不可能一口吞个大胖子。为什么一位统领千军万马的主帅,却亲身弄险冒进,置将士的安危而不顾。这样冒险轻敌进击的后果将失去后勤补给,亲身弄险冒进急功近利则难免被俘受辱。

    [根]指军队的后勤粮草补给。

    [趮]通假躁,急功近利的意思。

    [冬日行]:至始至终行军作战。‘冬’通假终。

    [唯]小心警慎。

    [宴处]赴宴。比喻作战如宴会品尝美味一样从容不迫。

    原文第二十七:善行者无彻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

    解读:善于行军战阵者不会遗留任何车辙痕迹和显现行伍将要行动的动向。善于权术及言辞辩论者不会被他人抓住话柄及被人讦难住。善于心算者不用筹码和竹策能做到心中有数。善于保守机密保存实力者不用门锁就能做到严严实实。善于解决问题解机灵手巧者没有不可解开的难题。

    [彻]自始至终,这里特指车辙。

    [瑕适]这里指难以表达出来。

    [筹]计数用的蓍草。

    [策]竹签,算盘的雏形。

    [楗]横在门内侧上的插销木条。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赵洞庭颖儿读心医妃唐可心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数风流人物军火妖妃

舂骑满香痕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春骑满香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骑满香痕并收藏舂骑满香痕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