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陈圣芳文集最新章节!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小的时候,就囫囵吞枣地背熟了这首诗。当时,我常常在一群大人面前,摇头晃脑似竹筒倒豆子般不知所云地背诵这首诗,背毕,大人们笑着,拍拍我的后脑勺夸赞几句,我心里就象喝了蜜一样甜。及至长大,能读懂这诗,我才真正领悟到母亲那时为何铁青着脸扬起筷子,在我头上重重一击。
那年头粮食可紧张啦!家里喂猪很少有用麸皮糟糠的,一般都是母亲下地劳作回家时,捎带小篮大筐猪草。
我们兄妹四人,全仗母亲一人赚工分养家糊口。母亲成天起早贪黑,下地、洗衣、做饭、挑水、打猪草屋内屋外,忙进忙出,从来没有闲暇的时刻。
尽管母亲如此辛勤劳作,一屋“张口燕”仍然是吃了上顿愁下餐“弹尽粮绝”乃家常便饭,这时,母亲不得不陪着笑脸向左邻右舍借米,借得米来便掺合着菜帮、菜叶下锅。成天要么是干菜(萝卜缨晒干以备食用)熬稀饭;要么是萝卜煮“烫饭”(由水、盐、萝卜加少量米煮得滚烫滚烫的,故名);这些东西现在吃来一定很难下咽,但那时,我们兄妹四人却吃得有滋有味,常常吃它个锅见底,还敲着碗筷吵吵闹闹要母亲再添,无奈,母亲往往把她的半碗扒分给我们兄妹,再在自己碗里盛满开水,坐到一旁慢慢品味那碗照得见母亲满脸憔悴的开水。
“细伢望过年,大人巴望田地好收成。”那时,我们真的天天掰着手指头盼望着早些过年啦!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母亲特为我们兄妹蒸的一揭锅盖就清香四溢的萝卜干饭。这饭是用一半切碎的萝卜和一半大米煮成的,味道的确香甜可口哩!至今回味起来,余香犹存。
母亲脾性特好,从不对我们发脾气。可有一回,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吃饭时,我不小心将饭撒了些许在饭桌上,顿时,只见母亲铁青着脸扬起筷子,就在我头上重重一击,边骂:“二匣子!‘一粒粮食一滴汗,颗颗粒粒辛苦换’!漏下巴!再这样,看我不剥你的皮!”边小心翼翼地一颗颗拣到嘴里。
不知道那时我是否哭过,但此事我仍记忆犹新。自挨了那一记筷子后 ,我真的非常爱惜粮食了,当饭菜撒到桌子上时,我也会毫不犹豫斯斯文文地拣起来塞进嘴里。
这种作风一直保持到我上省城念书及至今天。在省城念书的时候,记得有个星期天的早晨,大街小巷似乎还罩着一层薄雾,几位同窗好友为我的一篇短文在一家报刊上登载,报刊寄来拾元稿酬,他们缠着要我作东请客,拗不过,我于是挑了一家不显眼也不怎么阔绰的饭店,向店主要了四笼蒸包,然后,我们几位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蒸包,一边闲聊着张老师待学生如何李教授教书水平怎样,吃着谈着,三笼蒸包如风卷残云般咽得精光,另一笼蒸包也只剩下少许。
吃罢言毕,同窗好友纷纷停箸起身。我却从从容容地在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来,将蒸包一个个拣起包好。此时,店里红男绿女的食客们,都用一种异样的多少带点鄙视的眼光瞟着我,有位口里还在嘀咕:“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真抠!”而我泰然自若等闲视之,不屑一顾地离开了门面虽不阔绰,但食客如云的饭店,中餐我又美滋滋地吃上了一顿小笼蒸包。
现在,当我每每看到宾馆饭厅、学校食堂那杯盘狼藉,满桌子的剩饭残菜。我真希望他们的母亲也能铁青着脸,扬起筷子,在他们头上重重一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小的时候,就囫囵吞枣地背熟了这首诗。当时,我常常在一群大人面前,摇头晃脑似竹筒倒豆子般不知所云地背诵这首诗,背毕,大人们笑着,拍拍我的后脑勺夸赞几句,我心里就象喝了蜜一样甜。及至长大,能读懂这诗,我才真正领悟到母亲那时为何铁青着脸扬起筷子,在我头上重重一击。
那年头粮食可紧张啦!家里喂猪很少有用麸皮糟糠的,一般都是母亲下地劳作回家时,捎带小篮大筐猪草。
我们兄妹四人,全仗母亲一人赚工分养家糊口。母亲成天起早贪黑,下地、洗衣、做饭、挑水、打猪草屋内屋外,忙进忙出,从来没有闲暇的时刻。
尽管母亲如此辛勤劳作,一屋“张口燕”仍然是吃了上顿愁下餐“弹尽粮绝”乃家常便饭,这时,母亲不得不陪着笑脸向左邻右舍借米,借得米来便掺合着菜帮、菜叶下锅。成天要么是干菜(萝卜缨晒干以备食用)熬稀饭;要么是萝卜煮“烫饭”(由水、盐、萝卜加少量米煮得滚烫滚烫的,故名);这些东西现在吃来一定很难下咽,但那时,我们兄妹四人却吃得有滋有味,常常吃它个锅见底,还敲着碗筷吵吵闹闹要母亲再添,无奈,母亲往往把她的半碗扒分给我们兄妹,再在自己碗里盛满开水,坐到一旁慢慢品味那碗照得见母亲满脸憔悴的开水。
“细伢望过年,大人巴望田地好收成。”那时,我们真的天天掰着手指头盼望着早些过年啦!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母亲特为我们兄妹蒸的一揭锅盖就清香四溢的萝卜干饭。这饭是用一半切碎的萝卜和一半大米煮成的,味道的确香甜可口哩!至今回味起来,余香犹存。
母亲脾性特好,从不对我们发脾气。可有一回,也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吃饭时,我不小心将饭撒了些许在饭桌上,顿时,只见母亲铁青着脸扬起筷子,就在我头上重重一击,边骂:“二匣子!‘一粒粮食一滴汗,颗颗粒粒辛苦换’!漏下巴!再这样,看我不剥你的皮!”边小心翼翼地一颗颗拣到嘴里。
不知道那时我是否哭过,但此事我仍记忆犹新。自挨了那一记筷子后 ,我真的非常爱惜粮食了,当饭菜撒到桌子上时,我也会毫不犹豫斯斯文文地拣起来塞进嘴里。
这种作风一直保持到我上省城念书及至今天。在省城念书的时候,记得有个星期天的早晨,大街小巷似乎还罩着一层薄雾,几位同窗好友为我的一篇短文在一家报刊上登载,报刊寄来拾元稿酬,他们缠着要我作东请客,拗不过,我于是挑了一家不显眼也不怎么阔绰的饭店,向店主要了四笼蒸包,然后,我们几位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蒸包,一边闲聊着张老师待学生如何李教授教书水平怎样,吃着谈着,三笼蒸包如风卷残云般咽得精光,另一笼蒸包也只剩下少许。
吃罢言毕,同窗好友纷纷停箸起身。我却从从容容地在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来,将蒸包一个个拣起包好。此时,店里红男绿女的食客们,都用一种异样的多少带点鄙视的眼光瞟着我,有位口里还在嘀咕:“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真抠!”而我泰然自若等闲视之,不屑一顾地离开了门面虽不阔绰,但食客如云的饭店,中餐我又美滋滋地吃上了一顿小笼蒸包。
现在,当我每每看到宾馆饭厅、学校食堂那杯盘狼藉,满桌子的剩饭残菜。我真希望他们的母亲也能铁青着脸,扬起筷子,在他们头上重重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