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家国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沉默苍声文集最新章节!
1、
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当孔子率着自己的七十二大弟子,在莽莽苍苍的原野地,快乐的嬉戏玩耍,回到家里并细细回味野游的妙处时,李白正腰悬三尺青锋,站在艰难崎岖的蜀道间,傲世啸歌。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文学里竖起的一座无法超越的高峰,又是一条最崎岖最瑰丽的羊肠小路。
盛唐士人大多抱着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李白也不例外,然而李白是被历史选中又被历史戏弄的人。李白天纵诗才,才华震古烁今,百年难遇,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的诗人,却是一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
但是李白太自信了,也太异想天开了。他想入世,却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途,又不愿从军边塞;其实李白文武全才,无论从文还是从武,定然能够创造出一番不世的奇功,足以封侯拜相。可是李白偏偏不想这样。自信的李白,把自己的满腹抱负寄托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李白仰慕传说中的做过小贩,屠夫,八十岁在渭水河上得遇文王,九十岁被封为齐侯,建立了不世功业的吕望;仰慕筑过墙,后来建立伟大功勋的傅说;仰慕隐于高阳酒肆,胡来不费一兵一卒就为刘邦取得七十二座城池的郦食其;仰慕鲁仲连,宁戚,范蠡。而事实上李白所面对的现实与他所仰慕的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李白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一开始便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尽管李白的政治理想总是在流产,李白总是在失望,但是种种的苦难和不幸,总是难以掩盖李白那扎人眼的横溢才华。
李白依稀记得自己初到长安,拜谒前辈贺知章时,前辈口中的惊呼:“子谪仙人也!”
李白明白自己不是仙人,仙人能够点铁成金,拥有多种手段,而自己除了诗歌还有抱负外,别无长物。很多年之后,李白在绍兴的小酒肆里饮酒。想起了曾经的故事,依旧唏嘘不已,搦笔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酒,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贺知章也算是盛唐文学里的一号人物,他的一首咏柳更是传诵千秋。
李白初见贺知章时,贺知章还是朝中大员,说话也还有几斤分量。李白以为自己的出头之日总算到了。可是他不知道政坛不是诗坛,不是惺惺相惜的地方,也不是谁的诗做的好,便可以理所当然的骏马得骑高官得做的。不久贺知章也因为遭到排挤,不得不辞官隐退。
李白的梦破灭了。
也许是老天的垂怜,也许是李白的才气太疯狂了,足以上达天听。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李白总算是否极泰来了。
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
在李隆基的身边的日子是李白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他受到了唐玄宗的极大优待,唐史记载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以问国政,潜草诏告,人无知者。”就连李白自己也颇有得色的说道:“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銮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这是一种得志后的得意,一次洋洋自得的独白。
也是。那时候李白天天有赴不完的宴会,吃完东家吃西家,王爷请过公主请。在世间俗人看来这是何等的荣耀和殊荣,李白自己也曾经那样的认为过。于是整天醉醺醺的李白,便轻狂了,将隐藏在灵魂最深处的那股傲气全部抖露无遗。
一个傍晚,玄宗的使者召李白入宫奉侍。可是李白不在府中,有人告诉使者说,李太白定然在长安酒肆里。于是使者快马赶到酒肆好访寻李白。人是找到了,却是一个醉的不成人形的醉汉。口中竟然大声喊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
是的,李白那次的确是享受了仙人的待遇。玄宗素闻李白醉酒名声,而且知道李白真的有斗酒诗百篇之能。宿酒未醒的李白被玄宗的使者接到了宫中,被人用冷水搅了清梦,看不清此处是何方,依旧大声唱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
深情的玄宗急了,美丽的贵妃急了,沉香亭里的带露芙蓉也急了。玄宗看着酒未醒的李白,心里盘算着李白的绝妙诗篇。于是灵机一动,让倾城倾国的玉环亲自奉上了醒酒汤,让权压四方的高力士亲自为李白脱鞋,又让权倾朝野的杨国忠亲自为李白研墨。李白就这样醒来了,没有丝毫的惧色和惶恐。不是要诗吗?给你,于是清平调横空而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太嚣张了,试问古往今来有谁能有如此嚣张的举措,一个是皇帝的宠妃,一个是不好惹的皇帝亲信,一个是煊赫一时的权臣。得罪其中任何一人,李白的仕途便算是玩玩了。可是天纵奇才的李白却偏偏把三个人都得罪了。
沉香阁依旧香气四溢,可是李白却不得其门而入。不久之后,由于朝中权贵的馋毁,李白被李隆基“赐金放还“了。也幸好是李白,如果不是,恐怕那人早已横尸当场血溅五步了,哪里还有什么奉旨讨酒的殊荣。
纵酒,我所欲也,报国,亦我所欲也。如果李白只愿做一介诗才,恐怕这一辈子也可以很好的过下去。可是李白就是李白,他是一个胸怀大抱负的人。所谓的“赐金放还”不过是流放的代名词而已。意思是我不用你了,你可以走了。李白如何不懂,只是就算懂了,又如何?郁闷的李白,回首往事,一切历历在目,心中块垒,难以排遣,只好搦笔写下胸中诗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照散发弄扁舟。
高傲自负却不为世人所容,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便如火山一样,喷涌而出。“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少?连城白璧遭馋毁。”这是一种高处不胜凄凉的悲叹。天才总是孤独的,站在最高点,众生伏于脚下,茫然四顾,却无一人堪称知己朋友。
被放还的李白,收拾好心情,沿黄河东下,来到了洛阳。在洛阳,天才的李白遇见了另一个怀才不遇和自己一样才华横溢的人,并与之结下了传诵千古的友谊。那个人就是号称诗圣的杜甫。而后,两人结伴同游梁、宋,在那里又结识了高适,三人怀古登临,纵酒而歌,放浪形骸。告别杜甫高适之后,李白来到了齐州,并请北海高天师授道菉,再次皈依道教。
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李白的心情很糟糕,后来遇见了杜甫结识了高适,三人结伴交游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后,李白的心情好了许多。可是这一喜一悲的两种截然的感情,一经交合,生成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
李白一直是积极入世的热心者,可是他的自信和傲气俗界的世人接受不了。李白对此颇有微词“我本部弃世,世人自弃我。”这是一种决绝的口吻,充满了不满和不舍,却又无可奈何。李白虽然对朝廷不满和失望,却又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入世,希望建立功业的心情丝毫没有减退。即便是皈依道教之后,那种积极入世的念头也丝毫没有迟滞。
李白决定再次出山。他寄家东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带着入世的幻想,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漫游。北上蓟门经过大梁时,他醉别于唙,依然是一腔慷慨豪情:“太公渭水猎,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骏兔何足言。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
即便是当了那样的地步,两鬓苍白,腿脚不灵,已近迟暮的李白,依旧自信满满,重温着壮年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仰慕太公,敬服李斯,却又贬斥荆轲。依然是一派“放眼天下无不可也”的气概。
在幽州的时候,李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出来了身为杨贵妃干儿子的安禄山行将叛乱。他四处游走,希望有识之士能够相信他的话,并早作提防,可是没有人相信。令那些掌权人物大跌眼镜的是安禄山到底是叛乱了。十万叛军从范阳起兵,兵锋所指之处,唐廷军队无不望风而逃。那时李白正在庐山,永王李璘奉玄宗普安郡制置诏,出兵东南。李璘的军队经过九江时,李白的血管里的热血又沸腾了,以为投身报国的机会到了。于是慷慨从军,不顾残年之躯。
不幸的是,李白又一次错误的估量了形势,当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因此也以反叛罪蒙冤下狱,长流夜郎。
值得一说的是,乾元二年,就在李白流放夜郎的途中,唐肃宗大赦天下,李白也由此得以遇赦放回,并流寓南方。可是即便李白当时已是风烛残年,病痛缠身,依旧不忘报效朝廷。上元二年,李白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竟然又想着从军报国。最后因为半道病倒,不得不返回作罢。
李白的死,也是为后来人所津津乐道的。世俗流传太白以捉月骑鲸而终,又有人传说李白在采石矶捞月未归,他是为了美而死,为了诗歌而死?但是不管怎样,一位天纵其才的天才死了。
“大鹏飞兮振入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辞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之兮谁为出涕!“这首诗据说是李白的临终歌,后来便成了对李白的盖棺定论之作。
若干年之后,一位香港来的诗人对李白做过这样的概括,堪称经典:“酒入结肠,三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七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李白既是盛唐的骄傲,也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只是当时的人们,不懂得容忍李白的傲骨,才让他那么早的仙游离去。所以只好由后人对他加以褒奖和歌颂。
2、
李白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有过灿若烟花的瑰丽,也有过流放夜郎的不幸。李白是天纵英才,时常为世人缅怀,世人翘首以望,希望能够有幸再目睹天才的光芒。人们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终于在公元1037年的冬天等来了另一位天才的诞生。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也许有人会问,同为八大家,为何偏偏视苏轼为天才。这是因为苏轼以其无匹的诗词才华,征服了我,又用其极尽瑰丽又极尽寂寞的遭遇打动了我。
他和李白一样,为后世人留下了太多耳熟能详的嘉言妙语,留下了太多的奇闻轶事,又和李白一样生平极尽繁华又极尽凄苦。只是不同的是,李白的一生是从平凡走向不凡的一生,而苏轼却恰恰相反,是从繁华走向寂寞的一生。
苏轼,字子瞻,号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一出生便是在大名鼎鼎的苏门。苏轼的家庭极富有文化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于作诗。父亲苏洵更是名闻一时的大家。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苏洵的成名史——
据说,苏洵少年时喜好交游,27岁在夫人程氏勉励下发愤读书。他胸怀炽烈的报国热忱,闭门刻苦攻读,宋史。苏洵传说他“年二十七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恶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佑元年,苏洵带着儿子轼、辙赴京应礼部试,将其所作权书、衡论、机策等22篇文章,呈献给翰林院,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和宰相韩琦的称赏,欧阳修在其上书朝廷的荐布衣苏洵状中高度评价苏洵的文章:“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物能文之士也。”宋仁宗皇帝,被破格任命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任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宋代开国以来的第一部礼书太常英革礼一百卷。治平三年,苏洵病逝京师,英宗赠其为光禄寺丞,并敕官府派船将其运回四川,葬于眉山安镇乡可龙里,后追赠为“文安公”
除了得天独厚的身世和父亲的榜样作用之外,苏轼后来的成就更是离不开其母亲程氏的谆谆教导。据说苏轼尚幼时,程氏便对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有了这般多的可遇不可求的机遇,苏轼后来的成就可以说是早就注定了的。
二十岁的时候,苏轼随同父亲出蜀中向京城进发。那时的苏轼虽说年轻,但是其学识修养已经不容小觑了。在京城期间,苏轼结识了许多文坛耆宿。其中以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对苏轼尤为看重。
北宋的文人似乎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不同时期的盟主之间又似乎存在着某种类似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早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的表示以后将把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越自己。
年轻的苏轼面对前辈的如此褒奖,并没有丝毫的惶恐和退缩,而是当仁不让。后来他甚至对门人宣称:“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年欧阳文忠以是任付与某,故不能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苏轼同李白一样,胸怀大志,怀抱天下苍生的安危,心系万民生灵的福祉。只是不同的是,李白虽也积极入世却心系道教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苏轼则不同,他服膺儒家的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嘉佑二年,也就是苏轼22岁的时候,苏轼和胞弟苏辙同中进士,且都各列前茅,一时之间,苏氏父子三人名动公卿冠绝天下,苏轼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是更加的努力用功,26岁苏轼又高中制科优入三等。这是宋代最高级别的功名。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并且勇于进言,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抱着“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态度。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苏轼便在新党和旧党之争中处在了一种尴尬的地位,王安石厉行新发时,他不满新党的有些做法,不得不持反对态度,后来司马光上台废除新法,苏轼又不满于旧党的一味排斥,于是又大力抵制旧党。处在这样一种尴尬地位的苏轼的命运可想而知。
苏轼文名盖天下,可是在政治上似乎总是被排挤在边缘地上。由于政见不同的缘故,苏轼屡次被贬谪,流放到地方为官。
苏轼之名天下人所共知,但苏轼丝毫不为名声所累。在许多州郡做过地方官时,苏轼常常深入百姓生活了解民生疾苦,更是常常为百姓的疾苦而痛心疾首。
在苏轼的诗文里我们常常能够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伏在地上痛哭流涕的样子。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敧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是对北方遭受蝗旱之灾的农民的悲鸣。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部及黎元。”是写南方水灾侵袭下的农民的惨状。
当时赋税沉重谷贱伤农,对外岁币的负担也都压在农民的身上,百姓们千辛万苦的收获了粮食,却也难以对付官府的横征暴敛。苏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奈人微言轻只好写诗感慨到:“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知道西门豹的人,都知道河伯妇是怎么一回事儿,那是早时的的活杀,将一个年方正好的姑娘活活的丢进河里,权当为河伯做嫁。是什么样不堪的生活,会让人不愿意活下去,生灵的苦痛由此可见一斑。
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不局限于新政,也不局限于眼前。他甚至能用一种先民智者的眼光,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譬如苏轼晚年所做的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车跨山鹘棋海,风枝露业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唐代杜牧曾做过一首过华清宫绝句,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来讽刺唐明皇的荒唐无端。苏轼的荔枝叹从唐代进贡的荔枝一直写到宋代的贡茶献花,对官吏的媚上取宠宫廷的穷奢极欲予以了尖锐的讥讽。苏轼自屡遭贬谪的晚年依然能够如此的敢怒敢骂,其批判精神是何等的执着,我们也不难想象了。
面对生灵的苦痛的生活,极富同情心和儒家经世济民抱负的苏轼的心里尤似火烧。可是他不是当权者,只是一方小小之地的官儿,即便这样苏轼也没有忘记造福一方,更没有忘记许身报国——
在杭州太守任上的时候,苏轼便动员百姓共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流芳百世的苏堤,并因此为后人留出一方不错的景致,成为“钱塘十景”之一。这是苏轼不忘造福一方的经典之作。
在被贬密州的时期,苏轼已经两鬓斑白却依旧雄心不老,希望自己能够驰骋疆场以身许国,无不表现出了苏轼骨子里的那种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气质。他甚至还留下了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为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深情,不是只对百姓苍生的,也不是只对国家社稷的,苏轼对待自己的亲人,更是一腔真诚,满怀牵挂。
大约在苏轼二十九岁的时候,妻子王弗不幸早亡,苏轼痛不欲生。这种深入骨髓的伤痛就是经过岁月的洗练,也不曾褪色半分。大约过了十多年,苏轼被贬密州的时候,于梦中猛然忆起早亡的妻子,尚于哀痛难忍之际写下了缠绵绯恻的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对已亡十多年的妻子哀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令人为之动容,不忍卒读。这江城子同陆游的钗头凤被后世人并列称为悼亡情人的经典之作。
苏轼对待自己的妻子是如此的深情款款,对待自己的兄弟也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在其名作水调歌头的开篇,便明确的写出,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一个人于狂欢之际,总是会忘记很多人,而苏轼却能于大醉的状态中,念念不忘自己的兄弟苏辙。其情不能不令人称颂。其词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正是依仗着这等不俗的阅历和胸襟,苏轼百折不挠,历经万苦心不死。纵观苏轼一生曾受到两次极为严重的政治迫害。
其一是在四十五岁那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乌台诗案”是政治阴谋的产物,是不学无术之人歪曲诗意构陷忠臣的产物,不提也罢。倒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表现值得称道。
站在黄州冈上的苏轼面向惊涛拍岸的浪涛,心生激荡,难以抑制心中的豪情,朗然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一种大胸襟大抱负才能造就的旷世词章。
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由于不曾带的雨具,结果被淋的一塌糊涂。这样的遭遇本是人生小事,随处可见。可是在东坡的眼中却全然不是小事,而是感悟人生真谛的绝佳机遇,于是有了流传千年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只有经过了大磨难,大是非的人,才能体味出人生百味真谛,才能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
苏轼一生中的另一场惨痛的劫难是在其晚年。
59岁的时候,他被贬往惠州,当时的惠州乃是蛮荒之地,道路不通,语言不畅。苏轼面对这样的苦境,依然能够泰然处之,并留下了同样传唱千古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我仿佛看见已经老的掉牙的苏轼口含荔枝故作逍遥的样子,在惠州的蛮荒之野等着皇帝的恩泽。可是就在苏轼以为苦难的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命运再次向苏轼亮起来了黄牌。
62岁的时候。苏轼又被朝廷贬谪到更加愚昧更加无知更加蛮荒的海南岛。平生极爱朋友极爱热闹的苏轼,不得不一个人远走他乡,托着残缺的躯体,乘着一只小小木筏,度过茫茫海峡,向瞻州进发。这样的贬谪,一贬便是六年,在瞻州的六年时间里,苏东坡大力发展教育,带领瞻州百姓拓荒辟野,使瞻州的百姓脱离了愚昧无知的状态。至今尚有东坡书院传世,可以说东坡居士对海南岛的贡献卓著,其功足以彪炳千古。
苏轼65岁的时候,朝廷终于想起来还有一个苏轼尚在蛮远的海南苦度余生。于是朝廷良心发现降诏赦免苏轼,让其北归故里。
可是这份苏轼苦等的诏书来的太晚了。公元1101年,苏轼终于无法承受俗世的苦难,驾鹤西归而去了。去世前苏轼曾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瞻州。”
3、
天才和白痴是人类的两端,却拥有相同的尴尬处境,两者同样的孤独,同样的少知音。天才的孤独是因为自己太优秀了,俗人庸才难以企及。而白痴的孤独是因为他不自知,不明白自己的处境而疯言疯语。
毋庸置疑,李白和苏轼都是天才的典范。而且都是悲剧性天才的典范。两人都拥有震古烁今的才华。都因为拥有一副傲绝当时的傲骨,而难以被俗世所见容,故而两人拥有差相仿佛的命运格局。
李白是唐诗的极致,苏轼是宋词的极致。两者通过文学的交流,走到了极致的行列,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两人都立志要为百姓立命,为国家立威,做着一场关乎千秋家国的春梦。可是到头来却被自己挚爱的王朝弃如敝履。这是封建文人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因为封建帝国不会容忍一个异姓人做一场家国梦。所以,梦从一开始便就注定了破灭的结局。李白是这样,苏轼也是这样。
1、
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当孔子率着自己的七十二大弟子,在莽莽苍苍的原野地,快乐的嬉戏玩耍,回到家里并细细回味野游的妙处时,李白正腰悬三尺青锋,站在艰难崎岖的蜀道间,傲世啸歌。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文学里竖起的一座无法超越的高峰,又是一条最崎岖最瑰丽的羊肠小路。
盛唐士人大多抱着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李白也不例外,然而李白是被历史选中又被历史戏弄的人。李白天纵诗才,才华震古烁今,百年难遇,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的诗人,却是一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
但是李白太自信了,也太异想天开了。他想入世,却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途,又不愿从军边塞;其实李白文武全才,无论从文还是从武,定然能够创造出一番不世的奇功,足以封侯拜相。可是李白偏偏不想这样。自信的李白,把自己的满腹抱负寄托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李白仰慕传说中的做过小贩,屠夫,八十岁在渭水河上得遇文王,九十岁被封为齐侯,建立了不世功业的吕望;仰慕筑过墙,后来建立伟大功勋的傅说;仰慕隐于高阳酒肆,胡来不费一兵一卒就为刘邦取得七十二座城池的郦食其;仰慕鲁仲连,宁戚,范蠡。而事实上李白所面对的现实与他所仰慕的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李白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一开始便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尽管李白的政治理想总是在流产,李白总是在失望,但是种种的苦难和不幸,总是难以掩盖李白那扎人眼的横溢才华。
李白依稀记得自己初到长安,拜谒前辈贺知章时,前辈口中的惊呼:“子谪仙人也!”
李白明白自己不是仙人,仙人能够点铁成金,拥有多种手段,而自己除了诗歌还有抱负外,别无长物。很多年之后,李白在绍兴的小酒肆里饮酒。想起了曾经的故事,依旧唏嘘不已,搦笔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酒,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贺知章也算是盛唐文学里的一号人物,他的一首咏柳更是传诵千秋。
李白初见贺知章时,贺知章还是朝中大员,说话也还有几斤分量。李白以为自己的出头之日总算到了。可是他不知道政坛不是诗坛,不是惺惺相惜的地方,也不是谁的诗做的好,便可以理所当然的骏马得骑高官得做的。不久贺知章也因为遭到排挤,不得不辞官隐退。
李白的梦破灭了。
也许是老天的垂怜,也许是李白的才气太疯狂了,足以上达天听。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李白总算是否极泰来了。
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
在李隆基的身边的日子是李白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他受到了唐玄宗的极大优待,唐史记载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以问国政,潜草诏告,人无知者。”就连李白自己也颇有得色的说道:“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銮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这是一种得志后的得意,一次洋洋自得的独白。
也是。那时候李白天天有赴不完的宴会,吃完东家吃西家,王爷请过公主请。在世间俗人看来这是何等的荣耀和殊荣,李白自己也曾经那样的认为过。于是整天醉醺醺的李白,便轻狂了,将隐藏在灵魂最深处的那股傲气全部抖露无遗。
一个傍晚,玄宗的使者召李白入宫奉侍。可是李白不在府中,有人告诉使者说,李太白定然在长安酒肆里。于是使者快马赶到酒肆好访寻李白。人是找到了,却是一个醉的不成人形的醉汉。口中竟然大声喊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
是的,李白那次的确是享受了仙人的待遇。玄宗素闻李白醉酒名声,而且知道李白真的有斗酒诗百篇之能。宿酒未醒的李白被玄宗的使者接到了宫中,被人用冷水搅了清梦,看不清此处是何方,依旧大声唱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
深情的玄宗急了,美丽的贵妃急了,沉香亭里的带露芙蓉也急了。玄宗看着酒未醒的李白,心里盘算着李白的绝妙诗篇。于是灵机一动,让倾城倾国的玉环亲自奉上了醒酒汤,让权压四方的高力士亲自为李白脱鞋,又让权倾朝野的杨国忠亲自为李白研墨。李白就这样醒来了,没有丝毫的惧色和惶恐。不是要诗吗?给你,于是清平调横空而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太嚣张了,试问古往今来有谁能有如此嚣张的举措,一个是皇帝的宠妃,一个是不好惹的皇帝亲信,一个是煊赫一时的权臣。得罪其中任何一人,李白的仕途便算是玩玩了。可是天纵奇才的李白却偏偏把三个人都得罪了。
沉香阁依旧香气四溢,可是李白却不得其门而入。不久之后,由于朝中权贵的馋毁,李白被李隆基“赐金放还“了。也幸好是李白,如果不是,恐怕那人早已横尸当场血溅五步了,哪里还有什么奉旨讨酒的殊荣。
纵酒,我所欲也,报国,亦我所欲也。如果李白只愿做一介诗才,恐怕这一辈子也可以很好的过下去。可是李白就是李白,他是一个胸怀大抱负的人。所谓的“赐金放还”不过是流放的代名词而已。意思是我不用你了,你可以走了。李白如何不懂,只是就算懂了,又如何?郁闷的李白,回首往事,一切历历在目,心中块垒,难以排遣,只好搦笔写下胸中诗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照散发弄扁舟。
高傲自负却不为世人所容,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便如火山一样,喷涌而出。“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楚国青蝇何太少?连城白璧遭馋毁。”这是一种高处不胜凄凉的悲叹。天才总是孤独的,站在最高点,众生伏于脚下,茫然四顾,却无一人堪称知己朋友。
被放还的李白,收拾好心情,沿黄河东下,来到了洛阳。在洛阳,天才的李白遇见了另一个怀才不遇和自己一样才华横溢的人,并与之结下了传诵千古的友谊。那个人就是号称诗圣的杜甫。而后,两人结伴同游梁、宋,在那里又结识了高适,三人怀古登临,纵酒而歌,放浪形骸。告别杜甫高适之后,李白来到了齐州,并请北海高天师授道菉,再次皈依道教。
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李白的心情很糟糕,后来遇见了杜甫结识了高适,三人结伴交游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后,李白的心情好了许多。可是这一喜一悲的两种截然的感情,一经交合,生成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
李白一直是积极入世的热心者,可是他的自信和傲气俗界的世人接受不了。李白对此颇有微词“我本部弃世,世人自弃我。”这是一种决绝的口吻,充满了不满和不舍,却又无可奈何。李白虽然对朝廷不满和失望,却又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入世,希望建立功业的心情丝毫没有减退。即便是皈依道教之后,那种积极入世的念头也丝毫没有迟滞。
李白决定再次出山。他寄家东鲁,南下吴越,北上蓟门,带着入世的幻想,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漫游。北上蓟门经过大梁时,他醉别于唙,依然是一腔慷慨豪情:“太公渭水猎,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骏兔何足言。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
即便是当了那样的地步,两鬓苍白,腿脚不灵,已近迟暮的李白,依旧自信满满,重温着壮年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仰慕太公,敬服李斯,却又贬斥荆轲。依然是一派“放眼天下无不可也”的气概。
在幽州的时候,李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出来了身为杨贵妃干儿子的安禄山行将叛乱。他四处游走,希望有识之士能够相信他的话,并早作提防,可是没有人相信。令那些掌权人物大跌眼镜的是安禄山到底是叛乱了。十万叛军从范阳起兵,兵锋所指之处,唐廷军队无不望风而逃。那时李白正在庐山,永王李璘奉玄宗普安郡制置诏,出兵东南。李璘的军队经过九江时,李白的血管里的热血又沸腾了,以为投身报国的机会到了。于是慷慨从军,不顾残年之躯。
不幸的是,李白又一次错误的估量了形势,当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因此也以反叛罪蒙冤下狱,长流夜郎。
值得一说的是,乾元二年,就在李白流放夜郎的途中,唐肃宗大赦天下,李白也由此得以遇赦放回,并流寓南方。可是即便李白当时已是风烛残年,病痛缠身,依旧不忘报效朝廷。上元二年,李白闻知李光弼出征东南,竟然又想着从军报国。最后因为半道病倒,不得不返回作罢。
李白的死,也是为后来人所津津乐道的。世俗流传太白以捉月骑鲸而终,又有人传说李白在采石矶捞月未归,他是为了美而死,为了诗歌而死?但是不管怎样,一位天纵其才的天才死了。
“大鹏飞兮振入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辞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之兮谁为出涕!“这首诗据说是李白的临终歌,后来便成了对李白的盖棺定论之作。
若干年之后,一位香港来的诗人对李白做过这样的概括,堪称经典:“酒入结肠,三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七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李白既是盛唐的骄傲,也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只是当时的人们,不懂得容忍李白的傲骨,才让他那么早的仙游离去。所以只好由后人对他加以褒奖和歌颂。
2、
李白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有过灿若烟花的瑰丽,也有过流放夜郎的不幸。李白是天纵英才,时常为世人缅怀,世人翘首以望,希望能够有幸再目睹天才的光芒。人们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终于在公元1037年的冬天等来了另一位天才的诞生。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也许有人会问,同为八大家,为何偏偏视苏轼为天才。这是因为苏轼以其无匹的诗词才华,征服了我,又用其极尽瑰丽又极尽寂寞的遭遇打动了我。
他和李白一样,为后世人留下了太多耳熟能详的嘉言妙语,留下了太多的奇闻轶事,又和李白一样生平极尽繁华又极尽凄苦。只是不同的是,李白的一生是从平凡走向不凡的一生,而苏轼却恰恰相反,是从繁华走向寂寞的一生。
苏轼,字子瞻,号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一出生便是在大名鼎鼎的苏门。苏轼的家庭极富有文化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于作诗。父亲苏洵更是名闻一时的大家。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苏洵的成名史——
据说,苏洵少年时喜好交游,27岁在夫人程氏勉励下发愤读书。他胸怀炽烈的报国热忱,闭门刻苦攻读,宋史。苏洵传说他“年二十七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恶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佑元年,苏洵带着儿子轼、辙赴京应礼部试,将其所作权书、衡论、机策等22篇文章,呈献给翰林院,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和宰相韩琦的称赏,欧阳修在其上书朝廷的荐布衣苏洵状中高度评价苏洵的文章:“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物能文之士也。”宋仁宗皇帝,被破格任命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任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宋代开国以来的第一部礼书太常英革礼一百卷。治平三年,苏洵病逝京师,英宗赠其为光禄寺丞,并敕官府派船将其运回四川,葬于眉山安镇乡可龙里,后追赠为“文安公”
除了得天独厚的身世和父亲的榜样作用之外,苏轼后来的成就更是离不开其母亲程氏的谆谆教导。据说苏轼尚幼时,程氏便对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有了这般多的可遇不可求的机遇,苏轼后来的成就可以说是早就注定了的。
二十岁的时候,苏轼随同父亲出蜀中向京城进发。那时的苏轼虽说年轻,但是其学识修养已经不容小觑了。在京城期间,苏轼结识了许多文坛耆宿。其中以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对苏轼尤为看重。
北宋的文人似乎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不同时期的盟主之间又似乎存在着某种类似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早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的表示以后将把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越自己。
年轻的苏轼面对前辈的如此褒奖,并没有丝毫的惶恐和退缩,而是当仁不让。后来他甚至对门人宣称:“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年欧阳文忠以是任付与某,故不能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苏轼同李白一样,胸怀大志,怀抱天下苍生的安危,心系万民生灵的福祉。只是不同的是,李白虽也积极入世却心系道教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苏轼则不同,他服膺儒家的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嘉佑二年,也就是苏轼22岁的时候,苏轼和胞弟苏辙同中进士,且都各列前茅,一时之间,苏氏父子三人名动公卿冠绝天下,苏轼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是更加的努力用功,26岁苏轼又高中制科优入三等。这是宋代最高级别的功名。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并且勇于进言,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抱着“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态度。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苏轼便在新党和旧党之争中处在了一种尴尬的地位,王安石厉行新发时,他不满新党的有些做法,不得不持反对态度,后来司马光上台废除新法,苏轼又不满于旧党的一味排斥,于是又大力抵制旧党。处在这样一种尴尬地位的苏轼的命运可想而知。
苏轼文名盖天下,可是在政治上似乎总是被排挤在边缘地上。由于政见不同的缘故,苏轼屡次被贬谪,流放到地方为官。
苏轼之名天下人所共知,但苏轼丝毫不为名声所累。在许多州郡做过地方官时,苏轼常常深入百姓生活了解民生疾苦,更是常常为百姓的疾苦而痛心疾首。
在苏轼的诗文里我们常常能够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伏在地上痛哭流涕的样子。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敧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是对北方遭受蝗旱之灾的农民的悲鸣。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部及黎元。”是写南方水灾侵袭下的农民的惨状。
当时赋税沉重谷贱伤农,对外岁币的负担也都压在农民的身上,百姓们千辛万苦的收获了粮食,却也难以对付官府的横征暴敛。苏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奈人微言轻只好写诗感慨到:“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知道西门豹的人,都知道河伯妇是怎么一回事儿,那是早时的的活杀,将一个年方正好的姑娘活活的丢进河里,权当为河伯做嫁。是什么样不堪的生活,会让人不愿意活下去,生灵的苦痛由此可见一斑。
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不局限于新政,也不局限于眼前。他甚至能用一种先民智者的眼光,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譬如苏轼晚年所做的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车跨山鹘棋海,风枝露业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姇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唐代杜牧曾做过一首过华清宫绝句,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来讽刺唐明皇的荒唐无端。苏轼的荔枝叹从唐代进贡的荔枝一直写到宋代的贡茶献花,对官吏的媚上取宠宫廷的穷奢极欲予以了尖锐的讥讽。苏轼自屡遭贬谪的晚年依然能够如此的敢怒敢骂,其批判精神是何等的执着,我们也不难想象了。
面对生灵的苦痛的生活,极富同情心和儒家经世济民抱负的苏轼的心里尤似火烧。可是他不是当权者,只是一方小小之地的官儿,即便这样苏轼也没有忘记造福一方,更没有忘记许身报国——
在杭州太守任上的时候,苏轼便动员百姓共同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流芳百世的苏堤,并因此为后人留出一方不错的景致,成为“钱塘十景”之一。这是苏轼不忘造福一方的经典之作。
在被贬密州的时期,苏轼已经两鬓斑白却依旧雄心不老,希望自己能够驰骋疆场以身许国,无不表现出了苏轼骨子里的那种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气质。他甚至还留下了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为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深情,不是只对百姓苍生的,也不是只对国家社稷的,苏轼对待自己的亲人,更是一腔真诚,满怀牵挂。
大约在苏轼二十九岁的时候,妻子王弗不幸早亡,苏轼痛不欲生。这种深入骨髓的伤痛就是经过岁月的洗练,也不曾褪色半分。大约过了十多年,苏轼被贬密州的时候,于梦中猛然忆起早亡的妻子,尚于哀痛难忍之际写下了缠绵绯恻的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对已亡十多年的妻子哀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令人为之动容,不忍卒读。这江城子同陆游的钗头凤被后世人并列称为悼亡情人的经典之作。
苏轼对待自己的妻子是如此的深情款款,对待自己的兄弟也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在其名作水调歌头的开篇,便明确的写出,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一个人于狂欢之际,总是会忘记很多人,而苏轼却能于大醉的状态中,念念不忘自己的兄弟苏辙。其情不能不令人称颂。其词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正是依仗着这等不俗的阅历和胸襟,苏轼百折不挠,历经万苦心不死。纵观苏轼一生曾受到两次极为严重的政治迫害。
其一是在四十五岁那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乌台诗案”是政治阴谋的产物,是不学无术之人歪曲诗意构陷忠臣的产物,不提也罢。倒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表现值得称道。
站在黄州冈上的苏轼面向惊涛拍岸的浪涛,心生激荡,难以抑制心中的豪情,朗然吟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一种大胸襟大抱负才能造就的旷世词章。
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由于不曾带的雨具,结果被淋的一塌糊涂。这样的遭遇本是人生小事,随处可见。可是在东坡的眼中却全然不是小事,而是感悟人生真谛的绝佳机遇,于是有了流传千年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只有经过了大磨难,大是非的人,才能体味出人生百味真谛,才能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
苏轼一生中的另一场惨痛的劫难是在其晚年。
59岁的时候,他被贬往惠州,当时的惠州乃是蛮荒之地,道路不通,语言不畅。苏轼面对这样的苦境,依然能够泰然处之,并留下了同样传唱千古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我仿佛看见已经老的掉牙的苏轼口含荔枝故作逍遥的样子,在惠州的蛮荒之野等着皇帝的恩泽。可是就在苏轼以为苦难的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命运再次向苏轼亮起来了黄牌。
62岁的时候。苏轼又被朝廷贬谪到更加愚昧更加无知更加蛮荒的海南岛。平生极爱朋友极爱热闹的苏轼,不得不一个人远走他乡,托着残缺的躯体,乘着一只小小木筏,度过茫茫海峡,向瞻州进发。这样的贬谪,一贬便是六年,在瞻州的六年时间里,苏东坡大力发展教育,带领瞻州百姓拓荒辟野,使瞻州的百姓脱离了愚昧无知的状态。至今尚有东坡书院传世,可以说东坡居士对海南岛的贡献卓著,其功足以彪炳千古。
苏轼65岁的时候,朝廷终于想起来还有一个苏轼尚在蛮远的海南苦度余生。于是朝廷良心发现降诏赦免苏轼,让其北归故里。
可是这份苏轼苦等的诏书来的太晚了。公元1101年,苏轼终于无法承受俗世的苦难,驾鹤西归而去了。去世前苏轼曾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瞻州。”
3、
天才和白痴是人类的两端,却拥有相同的尴尬处境,两者同样的孤独,同样的少知音。天才的孤独是因为自己太优秀了,俗人庸才难以企及。而白痴的孤独是因为他不自知,不明白自己的处境而疯言疯语。
毋庸置疑,李白和苏轼都是天才的典范。而且都是悲剧性天才的典范。两人都拥有震古烁今的才华。都因为拥有一副傲绝当时的傲骨,而难以被俗世所见容,故而两人拥有差相仿佛的命运格局。
李白是唐诗的极致,苏轼是宋词的极致。两者通过文学的交流,走到了极致的行列,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两人都立志要为百姓立命,为国家立威,做着一场关乎千秋家国的春梦。可是到头来却被自己挚爱的王朝弃如敝履。这是封建文人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因为封建帝国不会容忍一个异姓人做一场家国梦。所以,梦从一开始便就注定了破灭的结局。李白是这样,苏轼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