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晨客文集最新章节!
也许真有写一点文字的必要了。
我向来极少说话,更别说是将思虑付诸于文字了。我向来信奉“道可道,非常道”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一旦将思想表述出来,它们就不能成为永恒的“道”了。我没有这样狂妄的想法。我的意思是,由于语言能力的贫乏,我无法将它们详细清晰的表述。也就是说,这对我而言实际却是“道,能道?非道。”
还有另外一种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带有十足的中国式的幽默。一个古代笑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道家的名字中带有个“道”字。古人是讲究避讳的,于是他的门徒见到这个字,便要用其它字来代替。偏有一个门徒总是忘记这一点,因此吃了不少苦头。他终于胆战心惊,见到这个字时便脱口而出成“不敢说”于是一次朗诵道德经时“道可道,非常道”便被读成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编写这个笑话的人以这样的方式来调侃老子的这句玄之又玄的道德经开篇之句。
但这却给了我一个机会,把“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作成了我的辞不达意的最佳遮盖物,作成了我懦弱性格的绝好挡箭牌。
然而这次,却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十年了。
从20岁到30岁,我在教育岗位上,已整整十年了。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这十年过去了,我不该好好回顾和反思一下吗?
十年的第一年是轻松的一年,却也是我游离于教育大环境的一年。我把教育理论当作了教育理想,又把教育理想当作了现实,从而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直到第一年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我才发现,原来期末考试不仅仅是考学生的!
接下来的两年便是在现实中不情愿地打拼的两年。尽管不情愿作个现实主义者,却最终接受了现实,并努力去弥补第一年不现实而付出的代价。
反思起来,我教的第一届学生的三年,是我思想不成熟的三年。这三年我是不自觉的,那时我对教育的理解与现实如此格格不入。因此,我没有明确的目标,我是被迫融入教育大环境的,是被动的和不情愿的,因而结果也就平平庸庸。
接下来的三年是我重拾信心,努力尝试的三年,是自觉的,目标明确的,奋发而又希望有为的三年。这三年中我担任了班主任,我的目标是:要带出一个努力向上的班级,要让他们懂得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注:原文在这两句后还有两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本意是叫人不要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里断章取义,反其意而用之。),我经常用这样的名言警句来激励他们,甚至还用上了非常俗套的口号“为理想而奋斗”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尽管这三年非常辛苦,却往往不觉其苦。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些辛苦是非常值得的。就我这样一个不善言谈,性格有些古怪的教师而言,有许多学生毕业后还经常来看我,实在是过于幸运了。可以说这三年是我教师生涯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实与以后几年相比,这三年我获得的奖状并不多。但奖状是冷冰冰的,而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使得他们始终能够努力上进,不是比什么都要好吗?什么才是教育?这不就是教育最好的目标吗?而也许正是这三年,我才能说得出“不枉当过教师”这句话了。当然,这三年也有许多遗憾,不过幸运之神已经眷顾于我了,我又岂能要求更多呢?
再接下来的两年,我的心态非常的好。这两年任教初二、初三,我的教学成绩并不好,但我能坦然面对之。因为我知道,除了主观原因外,还有许多客观原因。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我没有给自己太多压力。最后的结果也不算太糟。
而最后的两年却是我教书生涯中最为痛苦的两年。所谓痛苦者,表现有二,其一是思想上。这两年正是新课程实施的两年。按理说,新课程承载着中国教育的希望,我们应该欢欣鼓舞迎接并努力实施它,何来痛苦二字!可实际全然不是这样一回事。在兴奋与劳累过后,我们马上发现有太多的形式,太多的花哨。考试制度的岿然不动成了禁锢教育创造力的巨锁。考试成绩依然是教师和学生不得全力应付的一道坎,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教师和学生承担了太多的压力。这两年,也有许多令人鼓舞的希望,但不论这希望能坚持多久,却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新课程实施来的两年,我们发现,我们获得的奖状多了,可我们身上的枷锁也多了。一份奖状,就是一道枷锁。新课程给了我们希望,但这希望却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所死死禁锢着。很多时候,我根本无法理解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教师职称制度、对民办学校的政策、对公立学校的定位等等等等)。我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思想是否日趋反动?我只是如行尸走肉般游荡于教育体制中,麻木不仁的履行着我所谓的职责。思想是痛苦的,行动在思想的支配下会有什么乐趣?思想要超脱,而我的性格决定了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超脱,我的能力决定了我无法去超脱。于是,希望与现实是游离的,两个自我是分离的。我曾经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忽然发现我生命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前方的路,在哪里呢?
我凝神细瞧,却只见深重的黑暗和恐惧,在我四周,冷不丁地来袭我。我将我的眼睛瞪得溜圆啊,我将我的渴望穿透过去,忽然眼前一亮,不知多远的黑暗中溜起一阵火花,接着一阵爆炸,现出了一幅虚幻的画,画中有人。咦,那不正是我自己吗?
我自己在那里跳着、跑着、走着,我却在这黑暗的恐怖中窒息;我自己在那里笑着、说着,我却在这里哭着、流泪;我自己呵,升上了天空,俯瞰了大地,遥望了山河,我却在这里品味黑暗。我不是我自己啊!
我自己是在升腾着,虚幻的色彩笼罩了我自己;我自己是在自由着,空旷的宇宙任游荡;我自己是在逍遥着,在幻化与空虚的快乐着;而我自己也正是在死亡着,在一片被黑暗所笼罩了的图画中,刺亮的一溜火花闪现,虚幻之后无影无踪。
我也就更加苦痛着,因着我自己虚幻的快乐的失落。我更重重跌落在冷冷的厚重的黑暗中,无声无语。
王国维在一首词中写道:“欲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仿佛一位得道者超脱于世俗之外,有时漫不经心的向“红尘”一瞥,他看到了什么?“可怜身是眼中人”原来他自己也是芸芸众生中苦恼挣扎徘徊中的一个!唉,可怜身是眼中人!
痛苦之二乃是心态上的。这两年心态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总觉得有无限压力。所带班级有非常好的方面,也有许多问题。但我总是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这些常常勾起我颤抖的心弦。我总是急于处理和解决问题,却又常常不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小事化大。与学生不愿意去沟通,对他们更多的是训斥。而这些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另外,在对待学校对班级进行的检查评比上,我心态也不对。每次经过学校检查评分栏时,心里总有一番煎熬。若是评分结果不错,固然内心一番欣喜;但若是结果差了点,恐怕一天的心情便毁了。其实,我以前当班主任时,并非如此。为何现在竟会变成这样?
而现在,这一切就要结束了。我将离开教师岗位,告别这十年的教书生涯。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可以作为我此刻心情的一个注脚。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胡言乱语地写了这么多,其实何尝能准确表述我的思想和心情。正如开头所讲的一样“道可道,非常道”我的低微的语言能力和懦弱的性格又怎能表述出我这十年教学生涯之万一!我又怎能期望人人能理解我的思想和心情呢?不过,佛经有“拈花微笑”的典故。我自然不敢做那“拈花”之人,却也希望“微笑”会在我及其他人脸上出现。
已不知所云!管他呢,反正本文既出,作者已死!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2005年7月2日
也许真有写一点文字的必要了。
我向来极少说话,更别说是将思虑付诸于文字了。我向来信奉“道可道,非常道”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一旦将思想表述出来,它们就不能成为永恒的“道”了。我没有这样狂妄的想法。我的意思是,由于语言能力的贫乏,我无法将它们详细清晰的表述。也就是说,这对我而言实际却是“道,能道?非道。”
还有另外一种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带有十足的中国式的幽默。一个古代笑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道家的名字中带有个“道”字。古人是讲究避讳的,于是他的门徒见到这个字,便要用其它字来代替。偏有一个门徒总是忘记这一点,因此吃了不少苦头。他终于胆战心惊,见到这个字时便脱口而出成“不敢说”于是一次朗诵道德经时“道可道,非常道”便被读成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编写这个笑话的人以这样的方式来调侃老子的这句玄之又玄的道德经开篇之句。
但这却给了我一个机会,把“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作成了我的辞不达意的最佳遮盖物,作成了我懦弱性格的绝好挡箭牌。
然而这次,却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十年了。
从20岁到30岁,我在教育岗位上,已整整十年了。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这十年过去了,我不该好好回顾和反思一下吗?
十年的第一年是轻松的一年,却也是我游离于教育大环境的一年。我把教育理论当作了教育理想,又把教育理想当作了现实,从而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直到第一年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我才发现,原来期末考试不仅仅是考学生的!
接下来的两年便是在现实中不情愿地打拼的两年。尽管不情愿作个现实主义者,却最终接受了现实,并努力去弥补第一年不现实而付出的代价。
反思起来,我教的第一届学生的三年,是我思想不成熟的三年。这三年我是不自觉的,那时我对教育的理解与现实如此格格不入。因此,我没有明确的目标,我是被迫融入教育大环境的,是被动的和不情愿的,因而结果也就平平庸庸。
接下来的三年是我重拾信心,努力尝试的三年,是自觉的,目标明确的,奋发而又希望有为的三年。这三年中我担任了班主任,我的目标是:要带出一个努力向上的班级,要让他们懂得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注:原文在这两句后还有两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本意是叫人不要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里断章取义,反其意而用之。),我经常用这样的名言警句来激励他们,甚至还用上了非常俗套的口号“为理想而奋斗”由于有明确的目标,尽管这三年非常辛苦,却往往不觉其苦。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些辛苦是非常值得的。就我这样一个不善言谈,性格有些古怪的教师而言,有许多学生毕业后还经常来看我,实在是过于幸运了。可以说这三年是我教师生涯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实与以后几年相比,这三年我获得的奖状并不多。但奖状是冷冰冰的,而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使得他们始终能够努力上进,不是比什么都要好吗?什么才是教育?这不就是教育最好的目标吗?而也许正是这三年,我才能说得出“不枉当过教师”这句话了。当然,这三年也有许多遗憾,不过幸运之神已经眷顾于我了,我又岂能要求更多呢?
再接下来的两年,我的心态非常的好。这两年任教初二、初三,我的教学成绩并不好,但我能坦然面对之。因为我知道,除了主观原因外,还有许多客观原因。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我没有给自己太多压力。最后的结果也不算太糟。
而最后的两年却是我教书生涯中最为痛苦的两年。所谓痛苦者,表现有二,其一是思想上。这两年正是新课程实施的两年。按理说,新课程承载着中国教育的希望,我们应该欢欣鼓舞迎接并努力实施它,何来痛苦二字!可实际全然不是这样一回事。在兴奋与劳累过后,我们马上发现有太多的形式,太多的花哨。考试制度的岿然不动成了禁锢教育创造力的巨锁。考试成绩依然是教师和学生不得全力应付的一道坎,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教师和学生承担了太多的压力。这两年,也有许多令人鼓舞的希望,但不论这希望能坚持多久,却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新课程实施来的两年,我们发现,我们获得的奖状多了,可我们身上的枷锁也多了。一份奖状,就是一道枷锁。新课程给了我们希望,但这希望却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所死死禁锢着。很多时候,我根本无法理解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教师职称制度、对民办学校的政策、对公立学校的定位等等等等)。我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思想是否日趋反动?我只是如行尸走肉般游荡于教育体制中,麻木不仁的履行着我所谓的职责。思想是痛苦的,行动在思想的支配下会有什么乐趣?思想要超脱,而我的性格决定了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超脱,我的能力决定了我无法去超脱。于是,希望与现实是游离的,两个自我是分离的。我曾经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忽然发现我生命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前方的路,在哪里呢?
我凝神细瞧,却只见深重的黑暗和恐惧,在我四周,冷不丁地来袭我。我将我的眼睛瞪得溜圆啊,我将我的渴望穿透过去,忽然眼前一亮,不知多远的黑暗中溜起一阵火花,接着一阵爆炸,现出了一幅虚幻的画,画中有人。咦,那不正是我自己吗?
我自己在那里跳着、跑着、走着,我却在这黑暗的恐怖中窒息;我自己在那里笑着、说着,我却在这里哭着、流泪;我自己呵,升上了天空,俯瞰了大地,遥望了山河,我却在这里品味黑暗。我不是我自己啊!
我自己是在升腾着,虚幻的色彩笼罩了我自己;我自己是在自由着,空旷的宇宙任游荡;我自己是在逍遥着,在幻化与空虚的快乐着;而我自己也正是在死亡着,在一片被黑暗所笼罩了的图画中,刺亮的一溜火花闪现,虚幻之后无影无踪。
我也就更加苦痛着,因着我自己虚幻的快乐的失落。我更重重跌落在冷冷的厚重的黑暗中,无声无语。
王国维在一首词中写道:“欲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仿佛一位得道者超脱于世俗之外,有时漫不经心的向“红尘”一瞥,他看到了什么?“可怜身是眼中人”原来他自己也是芸芸众生中苦恼挣扎徘徊中的一个!唉,可怜身是眼中人!
痛苦之二乃是心态上的。这两年心态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总觉得有无限压力。所带班级有非常好的方面,也有许多问题。但我总是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这些常常勾起我颤抖的心弦。我总是急于处理和解决问题,却又常常不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小事化大。与学生不愿意去沟通,对他们更多的是训斥。而这些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另外,在对待学校对班级进行的检查评比上,我心态也不对。每次经过学校检查评分栏时,心里总有一番煎熬。若是评分结果不错,固然内心一番欣喜;但若是结果差了点,恐怕一天的心情便毁了。其实,我以前当班主任时,并非如此。为何现在竟会变成这样?
而现在,这一切就要结束了。我将离开教师岗位,告别这十年的教书生涯。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可以作为我此刻心情的一个注脚。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胡言乱语地写了这么多,其实何尝能准确表述我的思想和心情。正如开头所讲的一样“道可道,非常道”我的低微的语言能力和懦弱的性格又怎能表述出我这十年教学生涯之万一!我又怎能期望人人能理解我的思想和心情呢?不过,佛经有“拈花微笑”的典故。我自然不敢做那“拈花”之人,却也希望“微笑”会在我及其他人脸上出现。
已不知所云!管他呢,反正本文既出,作者已死!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2005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