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末路详解——兼答刘国重先生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步蒂斯文集最新章节!
起笔之先,正好在百度贴吧看见了某网友覺生先生的话,我觉得应该有必要引用一下。这位先生说“作为最有影响的华文作家,金庸的成就怎么评价也不过分。”当然,还有必要做个简单的解释的是,引用,并不是觉得这话就多么地有其道理或者多么地权威,而是我觉得,这话代表了当今中国绝大多数金庸读者对于金庸作品的评价,反映了对于他的作品的一种民意——假若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恰当的话。换了另外一种说法,也就是代表了金庸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基本价值和地位。
我的金学末路系列的两篇文字,只是课余时间里读了国内不少所谓金庸研究者的文章之后所生发的一点小小的感想。有人谬赞,以为是我的金庸研究云;这在我是万万不敢承当的。其基本意思也不过是说,国内的金庸研究现状,要么如孔庆东先生般地停滞不前重复着自己和很多人的话语,要么如刘国重先生般地以金庸作品为敲门砖和垫脚石而作了其他方面可以说比较成功的阐释,要么就如很多网站的很多网友般地肆意“意淫”金庸作品,以此得出了“金学就必然走上末路”的结论。
自然,这样的观点,在很多人看来也是算得“夫江始出于岷山”起了某种滥觞的作用的。所以也就难免得着了不少的非议。个人觉得,对于我的观点还是很有必要做下解释的,同时对于某些网友的辩驳也有必要做点小小的辩驳。这便是这篇文字的全部意义。此外要说还含有什么,那是一点也没有的。——自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研究了。
在金学末路之二——走火入魔一文里,我确是将现今的金庸研究者分成了所谓上中下三等的。这或许也就像j5210155网友所说的那样,是不恰当的,不负责任的:“用上梁中梁下梁这样的提法来分类金庸小说研究者,是对研究者的不尊重”“水平有高低,文章有好坏,但是研究者本身哪有什么上中下之分啊?”确然如此。当时所以有了这么个提法,只是我觉得,国内的金学研究的所以走上了末路,在总体上有一个影响与被影响作用与被作用的趋向。这也就是我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在这里的“委派”上梁中梁下梁也并不是就“研究者本身”来划分的,而恰恰在于“水平有高低,文章有好坏”的,如果再加上比较低俗一点的原因,那么还包括他们的所谓“知名度”诚然,上梁委派给了孔庆东先生,这是包括j5210155先生在内的很多朋友所不满意的,以为孔庆东先生根本不能代表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他之上,更有严家炎冯其庸陈墨等所谓金学权威存在。这样的说法我并无异议。但是,我所以选择了孔庆东而非严家炎冯其庸陈墨诸先生作为金学的“上梁”正是因为上文的说法,这代表了“一种民意”在很多读者那里,孔庆东先生的知名度要远高于以上提到的诸先生。这样的一个“上梁”的“委派”实在地说并不单单是我个人的意思,其实有一定的代表性。j5210155先生质问“就因为他上过百家讲坛吗”我的回答是,上过百家讲坛确实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之所以是孔庆东而不是其他人在百家讲坛讲金庸,这也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就是他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很多人的眼里是一流的。而这里的“很多人”也就是我所谓的“下梁”亦即作为金学的最大组成部分的金庸的读者。
而关于“下梁”我说“正是他们的态度,决定了金学的最终走向”“正是见了他们的文本阅读之后,我才生出了真正的金学末路的叹息。”前一句我相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并没有发现对于这一句的指责。问题在于后一句:我以为他们的“意淫”金庸文本“一旦成势,一旦成为金学最大的组成部分的共同的阅读方式,就只能说金学已经走上了它的末路了。”关于这个观点的批评,我赞成金庸江湖的斑竹曾阿牛先生的说法。他以为这是“杞人忧天”并且从学术界规则层面进行了论证,证明它之不可能“成势”曾阿牛先生指责我的对于“学术界规则”的“陌生”确然如此,对之我确实是很陌生的。但愿能够如曾阿牛先生从学理层面上的论证那般,这种“瞎掰”不足以成势吧,如此,则是万幸了。
我们中国的民间向来只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中梁”这个概念是我生生捏造的,并且将之“委派”给了刘国重先生。关于刘国重先生金庸解读方法,我一直坚持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这也就是金学末路之二——走火入魔一文里我的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为了解说的方便,干脆复制过来吧:
他(刘国重先生)的文章以金庸为出发点,旁征博引,一下子可以引申出很多东西,读来确实让人如坐春风,甚而至于心旷神怡觉得别有一番天地在。然而读完了细想,就能发现,这些东西其实是与武侠的精髓没有任何的联系之处的,他所说的,只是武侠以外的事情,武侠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此外不再具有任何的意义。武侠本身最动人的地方,他没有抓住任何一点,是游离于武侠研究之外的另外一种文字。——自然,更是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将他的文字称为另外的某一种分类,或许是大成功,但相对于金庸研究,则是最大的失败。在这个“中梁”这里,就更不用谈什么金学了。
这段文字,是曾阿牛先生以为“对刘国重解读方法的弊端,可谓一语中的”而刘国重先生以为有“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的,并且为了证明这个“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而加给了我一个“偷换概念”的罪名,质问曰“金学末路之二——走火入魔一篇宏文,题目说的是金学,前文谈的也是金学,谈到老刘这,怎么感觉变了味道捏?”并且紧接着就又来了一句被某yulianzhan先生赞为“犀利”的质问曰“谈了一年多金庸,写了几十万字,居然都是‘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还‘自然’呐——俺这算天才?还是白痴?”
今敢谨敬答曰,有“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的,我相信并不是我,因为有一句话根本就是被刘国重先生忽略了或者说视而不见的:“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此外不再具有任何的意义”所以“题目说的是金学,前文谈的也是金学”而“谈到老刘这”这味道也确实需要变上一变了,因为刘国重先生的金学研究本身就“变了味道捏”的,他所研究的已经不是金学了,而是“另外的某一种分类”刘国重先生那句“犀利”的质问,我想有个逻辑其实尽人皆知,就是有些人说了一辈子的话,而没有一句是人话,何以就能保证“谈了一年多金庸,写了几十万字,”而就不可能“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呢?就譬如我的几篇文字被称作了“金庸研究”其实我倒觉得这与金庸研究实在扯不上什么联系的,而要说“研究”“金庸研究者”倒还是稍稍靠了边的。要说“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其实倒是这句“犀利”的质问大值得商榷的。
说到这里,倒有必要对于上文的“刘国重先生的金学研究”几字做下解释了,因为“金学”这两个字,刘国重先生是深深地鄙视的,以至于在“不配”两个字后面需要加上一个感叹号,并且特加解释曰“不是金庸不配,而是深感自己不配”以此他的文字里所以提到“金学”二字,全是“入乡随俗,讨论起来方便些”既然号称“平生不识刘国重,便称金迷也枉然”的这位先生也“深感自己不配”何况于我哉?我之提到这俩字,虽非“入乡随俗”却也同样是为了“讨论起来方便些”的。试想,谈论着金学末路,而又要“深感自己不配”地避口不言“金学”而字,这谈论又怎么可能进行?沽名钓誉的事,我倒还是很不屑于去做的。而刘国重先生说“(对于金学)我感觉目前尚处于草创时期,只怕还没‘上路’,何谈‘末路’?步蒂斯兄的超前眼光、忧患意识,着实令俺钦佩。”我想,还没“上路”而就走上了“末路”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试观当年的李自成“李学”何?还没“上路”而就走上了另外的一条路,不是“末路”而是死路,绝路,死绝之路。
关于我的“金庸作品确然有着红楼梦的伟大”刘国重先生是很不屑的,以为“金庸十五部小说加在一块,价值仍远不及曹翁半(或2/3)部红楼”——虽然又总在宣称着“仅仅是我个人感觉,不敢夸称麻衣神相铁口直断,也还不曾将中国衡器协会的那把铁尺,握在自己手里。”我想,这就用得上本文开头所引用的某网友覺生先生的话了,这个刘国重先生是很不屑的“宏论”并不是我的原创,而是代表了网络世界里金庸的读者的一种普遍的评价。我实在无意于去做这样的一种比较,且不说这样的比较的无意义,而况我的手里也并没有握着“中国衡器协会的那把铁尺”的。口口声声在进行着这样的比较的,倒正是刘国重先生。
我的以为刘国重先生的金庸解读法存在的弊端——武侠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武侠本身最动人的地方,他没有抓住任何一点,是游离于武侠研究之外的另外一种文字,刘国重先生的解释也正是通过了这样的比较来加以解释的:“红楼梦虽‘大旨谈情’,不是言情小说。金瓶梅满篇渲染奸淫之事,不是色情小说。水浒传饱蘸笔墨描写杀人越货,不是‘诲盗’小说。”以此刘国重先生得出结论“金庸十五部作品通通滴在讲‘武’述‘侠’,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包含了另外的太多内涵的其他的小说,所谓“是中国小说史上最优秀、最杰出的几部作品”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内涵,所以才有了刘国重先生的金庸解读法。他试图挖掘出其中的内涵。
这样的解释乍看起来确实是那么回事,让人觉着无可辩驳的。但我以为,这只是给金庸作品的一个高帽子,我相信金庸写作这些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如刘国重先生解释和挖掘得那般想到那么多的内涵并且就将这些内涵潜藏于自己的作品中的。这只是刘国重先生的借助于金庸作品来阐述自己的某种理念时给自己找到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绝对佩服刘国重先生的别一种理念——譬如自己的政治见解——的阐释,但是他的这样的为了阐释自己的理念的文章可以有很多的表达方式,甚至可以以专论来阐释,为什么就一定要在金庸的身上打转呢?这是我所不明白的,也是我说的“更是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这句话的由来。我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也就是“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此外不再具有任何的意义”
此外关于马甲一事,刘国重先生以为“步兄立马起兴”其实是没有的。我向来不反对一个人有着自己的一个或多个马甲。人总是不甘于寂寞的,写出了一篇文章,希望得着别人好的或者坏而中肯的评价,自己换了马甲来抛砖引玉,这我是绝对地支持的。就算自己想着拍自己的两下马屁,也是人情之常。我说“严重怀疑楼上是某刘兄之马甲”只是回复j5210155先生的回复时随手带出来的一句话。“当然,怀疑而已,结论是不敢妄下的。怀疑对了呢,谈不上就有什么好;倘错了,还望楼上和某刘兄不要见怪。”我自然不坚持j5210155先生就一定是刘国重先生的马甲,当然也并不会因为这两位先生都有了不是马甲的澄清而就相信他们一定没有什么联系。这本来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在这里提所以一下,只是对刘国重先生对于我的“立马起兴”的“寒冬已届”而赠馈“崭崭新的马甲”的谢意稍稍地客气下,如此而已。
刘国重先生文后附“,以后再聊”八字,期待先生好文。
起笔之先,正好在百度贴吧看见了某网友覺生先生的话,我觉得应该有必要引用一下。这位先生说“作为最有影响的华文作家,金庸的成就怎么评价也不过分。”当然,还有必要做个简单的解释的是,引用,并不是觉得这话就多么地有其道理或者多么地权威,而是我觉得,这话代表了当今中国绝大多数金庸读者对于金庸作品的评价,反映了对于他的作品的一种民意——假若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恰当的话。换了另外一种说法,也就是代表了金庸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基本价值和地位。
我的金学末路系列的两篇文字,只是课余时间里读了国内不少所谓金庸研究者的文章之后所生发的一点小小的感想。有人谬赞,以为是我的金庸研究云;这在我是万万不敢承当的。其基本意思也不过是说,国内的金庸研究现状,要么如孔庆东先生般地停滞不前重复着自己和很多人的话语,要么如刘国重先生般地以金庸作品为敲门砖和垫脚石而作了其他方面可以说比较成功的阐释,要么就如很多网站的很多网友般地肆意“意淫”金庸作品,以此得出了“金学就必然走上末路”的结论。
自然,这样的观点,在很多人看来也是算得“夫江始出于岷山”起了某种滥觞的作用的。所以也就难免得着了不少的非议。个人觉得,对于我的观点还是很有必要做下解释的,同时对于某些网友的辩驳也有必要做点小小的辩驳。这便是这篇文字的全部意义。此外要说还含有什么,那是一点也没有的。——自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研究了。
在金学末路之二——走火入魔一文里,我确是将现今的金庸研究者分成了所谓上中下三等的。这或许也就像j5210155网友所说的那样,是不恰当的,不负责任的:“用上梁中梁下梁这样的提法来分类金庸小说研究者,是对研究者的不尊重”“水平有高低,文章有好坏,但是研究者本身哪有什么上中下之分啊?”确然如此。当时所以有了这么个提法,只是我觉得,国内的金学研究的所以走上了末路,在总体上有一个影响与被影响作用与被作用的趋向。这也就是我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在这里的“委派”上梁中梁下梁也并不是就“研究者本身”来划分的,而恰恰在于“水平有高低,文章有好坏”的,如果再加上比较低俗一点的原因,那么还包括他们的所谓“知名度”诚然,上梁委派给了孔庆东先生,这是包括j5210155先生在内的很多朋友所不满意的,以为孔庆东先生根本不能代表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他之上,更有严家炎冯其庸陈墨等所谓金学权威存在。这样的说法我并无异议。但是,我所以选择了孔庆东而非严家炎冯其庸陈墨诸先生作为金学的“上梁”正是因为上文的说法,这代表了“一种民意”在很多读者那里,孔庆东先生的知名度要远高于以上提到的诸先生。这样的一个“上梁”的“委派”实在地说并不单单是我个人的意思,其实有一定的代表性。j5210155先生质问“就因为他上过百家讲坛吗”我的回答是,上过百家讲坛确实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之所以是孔庆东而不是其他人在百家讲坛讲金庸,这也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就是他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很多人的眼里是一流的。而这里的“很多人”也就是我所谓的“下梁”亦即作为金学的最大组成部分的金庸的读者。
而关于“下梁”我说“正是他们的态度,决定了金学的最终走向”“正是见了他们的文本阅读之后,我才生出了真正的金学末路的叹息。”前一句我相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并没有发现对于这一句的指责。问题在于后一句:我以为他们的“意淫”金庸文本“一旦成势,一旦成为金学最大的组成部分的共同的阅读方式,就只能说金学已经走上了它的末路了。”关于这个观点的批评,我赞成金庸江湖的斑竹曾阿牛先生的说法。他以为这是“杞人忧天”并且从学术界规则层面进行了论证,证明它之不可能“成势”曾阿牛先生指责我的对于“学术界规则”的“陌生”确然如此,对之我确实是很陌生的。但愿能够如曾阿牛先生从学理层面上的论证那般,这种“瞎掰”不足以成势吧,如此,则是万幸了。
我们中国的民间向来只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说法“中梁”这个概念是我生生捏造的,并且将之“委派”给了刘国重先生。关于刘国重先生金庸解读方法,我一直坚持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这也就是金学末路之二——走火入魔一文里我的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为了解说的方便,干脆复制过来吧:
他(刘国重先生)的文章以金庸为出发点,旁征博引,一下子可以引申出很多东西,读来确实让人如坐春风,甚而至于心旷神怡觉得别有一番天地在。然而读完了细想,就能发现,这些东西其实是与武侠的精髓没有任何的联系之处的,他所说的,只是武侠以外的事情,武侠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此外不再具有任何的意义。武侠本身最动人的地方,他没有抓住任何一点,是游离于武侠研究之外的另外一种文字。——自然,更是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将他的文字称为另外的某一种分类,或许是大成功,但相对于金庸研究,则是最大的失败。在这个“中梁”这里,就更不用谈什么金学了。
这段文字,是曾阿牛先生以为“对刘国重解读方法的弊端,可谓一语中的”而刘国重先生以为有“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的,并且为了证明这个“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而加给了我一个“偷换概念”的罪名,质问曰“金学末路之二——走火入魔一篇宏文,题目说的是金学,前文谈的也是金学,谈到老刘这,怎么感觉变了味道捏?”并且紧接着就又来了一句被某yulianzhan先生赞为“犀利”的质问曰“谈了一年多金庸,写了几十万字,居然都是‘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还‘自然’呐——俺这算天才?还是白痴?”
今敢谨敬答曰,有“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的,我相信并不是我,因为有一句话根本就是被刘国重先生忽略了或者说视而不见的:“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此外不再具有任何的意义”所以“题目说的是金学,前文谈的也是金学”而“谈到老刘这”这味道也确实需要变上一变了,因为刘国重先生的金学研究本身就“变了味道捏”的,他所研究的已经不是金学了,而是“另外的某一种分类”刘国重先生那句“犀利”的质问,我想有个逻辑其实尽人皆知,就是有些人说了一辈子的话,而没有一句是人话,何以就能保证“谈了一年多金庸,写了几十万字,”而就不可能“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呢?就譬如我的几篇文字被称作了“金庸研究”其实我倒觉得这与金庸研究实在扯不上什么联系的,而要说“研究”“金庸研究者”倒还是稍稍靠了边的。要说“逻辑问题”和“思维紊乱”其实倒是这句“犀利”的质问大值得商榷的。
说到这里,倒有必要对于上文的“刘国重先生的金学研究”几字做下解释了,因为“金学”这两个字,刘国重先生是深深地鄙视的,以至于在“不配”两个字后面需要加上一个感叹号,并且特加解释曰“不是金庸不配,而是深感自己不配”以此他的文字里所以提到“金学”二字,全是“入乡随俗,讨论起来方便些”既然号称“平生不识刘国重,便称金迷也枉然”的这位先生也“深感自己不配”何况于我哉?我之提到这俩字,虽非“入乡随俗”却也同样是为了“讨论起来方便些”的。试想,谈论着金学末路,而又要“深感自己不配”地避口不言“金学”而字,这谈论又怎么可能进行?沽名钓誉的事,我倒还是很不屑于去做的。而刘国重先生说“(对于金学)我感觉目前尚处于草创时期,只怕还没‘上路’,何谈‘末路’?步蒂斯兄的超前眼光、忧患意识,着实令俺钦佩。”我想,还没“上路”而就走上了“末路”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试观当年的李自成“李学”何?还没“上路”而就走上了另外的一条路,不是“末路”而是死路,绝路,死绝之路。
关于我的“金庸作品确然有着红楼梦的伟大”刘国重先生是很不屑的,以为“金庸十五部小说加在一块,价值仍远不及曹翁半(或2/3)部红楼”——虽然又总在宣称着“仅仅是我个人感觉,不敢夸称麻衣神相铁口直断,也还不曾将中国衡器协会的那把铁尺,握在自己手里。”我想,这就用得上本文开头所引用的某网友覺生先生的话了,这个刘国重先生是很不屑的“宏论”并不是我的原创,而是代表了网络世界里金庸的读者的一种普遍的评价。我实在无意于去做这样的一种比较,且不说这样的比较的无意义,而况我的手里也并没有握着“中国衡器协会的那把铁尺”的。口口声声在进行着这样的比较的,倒正是刘国重先生。
我的以为刘国重先生的金庸解读法存在的弊端——武侠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武侠本身最动人的地方,他没有抓住任何一点,是游离于武侠研究之外的另外一种文字,刘国重先生的解释也正是通过了这样的比较来加以解释的:“红楼梦虽‘大旨谈情’,不是言情小说。金瓶梅满篇渲染奸淫之事,不是色情小说。水浒传饱蘸笔墨描写杀人越货,不是‘诲盗’小说。”以此刘国重先生得出结论“金庸十五部作品通通滴在讲‘武’述‘侠’,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包含了另外的太多内涵的其他的小说,所谓“是中国小说史上最优秀、最杰出的几部作品”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内涵,所以才有了刘国重先生的金庸解读法。他试图挖掘出其中的内涵。
这样的解释乍看起来确实是那么回事,让人觉着无可辩驳的。但我以为,这只是给金庸作品的一个高帽子,我相信金庸写作这些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如刘国重先生解释和挖掘得那般想到那么多的内涵并且就将这些内涵潜藏于自己的作品中的。这只是刘国重先生的借助于金庸作品来阐述自己的某种理念时给自己找到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绝对佩服刘国重先生的别一种理念——譬如自己的政治见解——的阐释,但是他的这样的为了阐释自己的理念的文章可以有很多的表达方式,甚至可以以专论来阐释,为什么就一定要在金庸的身上打转呢?这是我所不明白的,也是我说的“更是与金庸没有什么联系的”这句话的由来。我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也就是“这个文本本身只是他的垫脚石和敲门砖,此外不再具有任何的意义”
此外关于马甲一事,刘国重先生以为“步兄立马起兴”其实是没有的。我向来不反对一个人有着自己的一个或多个马甲。人总是不甘于寂寞的,写出了一篇文章,希望得着别人好的或者坏而中肯的评价,自己换了马甲来抛砖引玉,这我是绝对地支持的。就算自己想着拍自己的两下马屁,也是人情之常。我说“严重怀疑楼上是某刘兄之马甲”只是回复j5210155先生的回复时随手带出来的一句话。“当然,怀疑而已,结论是不敢妄下的。怀疑对了呢,谈不上就有什么好;倘错了,还望楼上和某刘兄不要见怪。”我自然不坚持j5210155先生就一定是刘国重先生的马甲,当然也并不会因为这两位先生都有了不是马甲的澄清而就相信他们一定没有什么联系。这本来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在这里提所以一下,只是对刘国重先生对于我的“立马起兴”的“寒冬已届”而赠馈“崭崭新的马甲”的谢意稍稍地客气下,如此而已。
刘国重先生文后附“,以后再聊”八字,期待先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