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难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丑姑传最新章节!
还别说, 宁二这一改教学方式, 宁家村的孩子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其实这么大的孩子, 记忆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教他们不求甚解的背书,教一句背一句, 他们都能很好的完成。孩子们根本就不需要懂得这些话的意思,只要死记硬背。
但每天背几句, 个个孩子回家都能摇头晃脑的背书,孩子们也高兴没压力, 觉得自己学会了。并且家长们听了也很满意, 觉得孩子们学到东西了。
而且上课时, 躲在外面也能听到宁二清俊的声音,在带着孩子们读书。再听听孩子们一阵阵整齐的读书声,家长们就更满意了。
最重量的是,等大家都背会了几则书,宁二就开始给他们讲这些道理和规则。孩子们也变得有礼貌了,对他也尊敬起来, 连带着村子里的风气都好起来了。
宁二也很满意这个效果,丑姑也很满意, 说:“你这个法子真不错啊, 我觉得你完全可以开个私熟,以后专门教书育人呢。”
其实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开始也是学些儿歌什么的, 天天跟着老师念, 天天跟着老师唱, 一段时间过去后,孩子们都会背几首儿歌了。宁二这个教法,其实就与现代的幼儿园类似。对于那些完全没基础的孩子来说,效果当然就很明显了。显然宁二是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现代幼儿教育呢。
“不行,不行。”宁二连连摇头。
“为什么不行?收几个学生,给大家启蒙,你这水平完全足够了啊。”丑姑不解的问。
“我虽然是个秀才的身份,但开私熟,恐怕能力还是不够,而且我年纪太轻了,起码也得到三十岁才能这样做。”宁二说。
他是担心自己太年轻,家长不认可他的能力与功底。而且在这个穷地方开私熟,能收到几个钱啊?学生也收不到两个,还不如直接不收钱,想教就教,不想教就不教,自己压力也轻。
丑姑看看他还显稚嫩的脸盘,比姑娘家还俊俏的模样,确实觉得不大象夫子的模样,只能遗憾的摇了摇头,说:“我还想着,你不如专门教书,就不用下田干活了呢。”
“怎么可能,这里如此穷,哪家有钱交束脩,我是要收一两呢,还是五百钱呢?只怕收到的钱还不如我种田赚到的多呢。还劳心劳力的,最怕的是,村民们还认为我太刻薄,只认钱呢。”宁二解释道。
“哎哟,早知道就不该答应教大家的。”丑姑后悔的说。这完全是给宁二挖了个坑啊,不教都不行,教不好也不行,完全是做白功,还会得到埋怨。
“话也不能这么说,其实也不是没好处的啊。比如现在大家对我尊敬了不少,而且我现在就收到了不少东西啊,虽说不值当学费,但我闲着也是闲着,而且也赚了不少东西回来,不愁吃喝了。”宁二笑道。
他倒是蛮想得开,有收获就好,不要太纠结于得失了。宁家村的人也和姜吴村的人一样,送了柴草,粮食,鸡及蛋等物品过来。每家有孩子来上学的人都送了,不过是有多有少而已。其实送到吴家的,也大半是送给他的。光是这些东西,就足够他们这个冬天过得很好。
丑姑哑然失笑,发觉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赶不上宁二的境界。确实别人也不是没有付出的,家家户户都拿了东西过来。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确实也是付出啊,最重要的是人多了,你送一点他送一点,和起来就不算少了。如果宁二真正开办收束脩的私熟,收不到两个学生,得到的钱财,只怕也不比现在多。而且村民们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尊敬他。
实际上,宁二已经潜移默化的给大家灌输了不少礼仪规矩呢。整个村子的风气有了变化,对他们自己以后的生活也有好处。
“所以,你是打算,闲月时就教孩子们读书,忙时依旧下地种田打猎喽。”丑姑笑道。
“是啊。不种田打猎,哪里能养得起一家人啊。而且柱子越发年纪大了,我和老爷子都想给他寻个媳妇儿。”宁二提到柱子的事情,就难过的直叹气。
在他心目中,柱子是个很有用处的人,可是柱子又是个需要人不停指挥的人,正常人肯定不想嫁给他。但是找个有开残疾的人,他又觉得委屈柱子了。最重要的是,他还觉得周围的姑娘家都配不上柱子。他还想给柱子找个能干而又真心对柱子的人。
丑姑愣了片刻,才说:“柱子也要找媳妇儿了啊。”
她还真没朝这方面想过,毕竟柱子就象个小孩子似的。虽然他们经常在精心教他,但柱子顶天就是个七八岁的智商,勉强能生活自理,如果没有个贴心的人照顾和带着他干活,他搞不好都生存不下去呢。
这样的柱子,又有哪个正常的姑娘家愿意嫁呢?只要是稍微疼爱女儿的家庭,都不可能为了银子把女儿嫁给柱子。再说了,宁二也拿不出大笔的银子啊。这可不是五两八两能解决问题的呢。最重要的是,如果找的媳妇人品不好,不仅柱子受欺负,大家还跟着呕气。
“是啊,我希望能找个真心爱护他的姑娘。多出点银子给她家都行啊,怕就是怕人家图了钱,又不把柱子当数,尽是欺负他。”宁二苦恼的说。
“嗯,毕竟柱子这个年纪也是可以娶媳妇儿。我们慢慢寻吧。”丑姑安慰道,她不能说柱子这种情况不适应成亲,毕竟古代人是极重视子嗣的。而且柱子不是天生的傻,是后天烧伤了脑子的,他的后代子孙应该没问题。
“哪里好寻哦,姜吴村和宁家村适龄的姑娘家,没订亲的不多。况且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把女儿嫁给柱子。我和他爷爷都是想就近找个姑娘,一来可以看到她家是个什么情况,人品心性也有个了解,二来,也可以让她先和柱子熟悉熟悉,免得柱子还不肯。”宁二又说。
柱子是小孩子心性,冒冒然给他娶个陌生人过来,还得花好长时间才认识人家呢。女儿家脸皮薄,也不知道要过多久,两人才能成事作正式夫妻。生孩子岂不是遥遥无期了。
老爷子还巴不得柱子快点成亲生子,他还能帮着照顾着,不然,过好几年才有孩子,老爷子老了也没能力照顾小婴儿了,他们又怕柱子无法照顾妻儿。
“不如我和村长家的婶子说说,让她给寻个姑娘。”丑姑提议,村长媳妇是个兼职的媒婆,并且她做的媒都还蛮靠谱。
“不行,不行。”宁二又连连反对。
“为什么?”丑姑不解的反问。
“这样一来,大家不都知道柱子是个傻子了啊。我可不想让外人都对他指指点点的。”宁二说。
熟悉柱子的人,都已经接受他了,并且柱子无害还很会干活,大家下意识的就认为他不过是小孩子心性了些,最多认为他有些蠢笨了一些,没有人认为他是个傻子。傻子和蠢笨一些,有着千差万别啊。
这下子丑姑无话可说了,就是她自己都受不了别人指着柱子叫傻子。
“算了,别提这事儿。”宁二自己转移了话题,开始和丑姑商量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
姜吴村的学习风气很浓,孩子们的进步很快。以至于吴氏都着急了,她一向就不认为女子无才就是德。况且她自己也沾了读过书,识过字的好处,自然更加明白孩子要从小学起。
于是,吴氏也开始教云珊,其实云珊三岁了,放在现代也可以上幼儿园了,正经知识当然不用学,但学几首儿歌,数个数也是正常的。所以丑姑也没阻止吴氏,并且会时不时的教教云珊。
三岁的孩子嘛,毕竟还年纪小,学得自然慢,吴氏和丑姑天天教她,搞得云珊还没学会,反倒是天天和她们在一起的姜春花,在这个过程中,居然全部学会了。
这天,姜春花听到柱子在念念有词的算一道算术题,七加二再减三,柱子算了半天,又是数小棍子,又是摸脑袋,姜春花脱口而出说:“等于六啊。”
柱子正好也算出来了,高兴的把答案写出来了,听到她的答案,开心的笑道:“嘿嘿,是六哦。我作对了。”
丑姑不由的心一动,开始有意的考姜春花,发现她几乎能对答如流。可见虽然她从来没有学过,但有些简单的算术,其实在生活中姜春花已经自己会算了。再加上现在天天听大家学天天听大家算,这计算水平简直进步神速呢。
“哎,不错哦。春花姐,你这水平只怕比得上明儿了。”丑姑笑道。
“怎么可能,我又不会写一个字,这些算的东西,平时也是要用的啊。”姜春花不以为然的说。她跟着丑姑后,用到计算的地方确实很多,比如干菊花多少斤,一斤多少钱,卖了多少钱。这些她听丑姑算,早就不知不觉的算会了。
这就跟村民们一样,大人们基本都会算,哪个不要交个粮税,哪不要卖点日用品啊。大家就在卖几个蛋,可以换回一斤盐的这种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就会算术了。
“你只是没学过写字,其实你已经识得不少字了。”吴氏也说。
“真的吗?”姜春花不太相信的问。
“怎么不是啊。”说着,丑姑把自制的几张硬纸片拿出来,上面写着最简单的字画着很形象的图案,这是专门是拿给云珊认的。
丑姑一个个字指着让姜春花读,她果然一个字也没说错。接着丑姑又拿了一本书来,挑出这些字让她认,姜春花也一个都没读错。证明她早就认得这些字了,并且记在心里了。而不是象云珊一样,中根据上面画的图案识的字,把字放到别处去,她就不认识了。
“怎么样?我说你现在水平不低了,你还不相信呢。”丑姑说着和吴氏都笑了起来。
姜春花欣喜的说:“哎哟,没想到我还沾了这么大的光呢,居然跟着学会了些字。”
丑姑想到她只是认识不会写,也不好,干脆说:“我来教你写字,把你认识的字都学会,你以后也可以记个帐啊什么的。而且你以后有了孩子,还可以教孩子们呢。”
“我,不行的不行的。我连笔都没拿过呢。”姜春花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她年纪大了,并且又是个女人,村里来上学可都是男孩子呢。
“试试啊。反正这里又不愁笔纸的。”吴氏连忙劝道。她在读书识字上面还是很坚持的,所以云珊即使才三岁,她都开始教她念一些诗歌什么的了。如果云珊再大点,她都得要宁二正经教云珊了呢。
在两个人的坚持与鼓励下,姜春花拿起了笔,一开始她写的字确实很差,羞得满脸通红,不过丑姑和吴氏都说:“一开始写字都是这样的,有的人就学了很长时间字也写得差呢。”
“就是的,你看我写的字,还不如小弟呢,还不是经常被他们笑话。宁二都不敢看我写的字呢。”丑姑笑道。
“你也该多练练,字就自然写得好看了。”吴氏说着提笔写了几个字。不得不说,她写的字还不错的,显然是下过苦功夫练过的。
姜春花更是羡慕不已,自然就更加勤学苦练了。就这样,姜春花的字越写越好,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反倒还能偶尔帮一下那些学的慢的孩子了。渐渐的姜春花读书识字的事就传到村里去了。
众女子又是羡慕又是觉得她不务正业,倒是姜奶奶听到了,马上又动了心思。
姜大牛因宁二在吴家办个学堂,心里不得劲了好多天。他本来也可以来学习的,其实还学的孩子也是有大有小,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有比他大的呢。
但他成亲了,并且他和吴家多少有些嫌隙,肯定不可能来学啊。但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学,都在识字,就他这一家没人学,他又是羡慕又是着急。姜奶奶和他媳妇也一样明白他的心情,而且也觉得自己家没沾这个便宜,心里不得劲的很。
可现在姜春花会了,他们就完全可以让姜春花来教姜大牛了,并且也不用承了吴家的人情。
还别说, 宁二这一改教学方式, 宁家村的孩子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其实这么大的孩子, 记忆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教他们不求甚解的背书,教一句背一句, 他们都能很好的完成。孩子们根本就不需要懂得这些话的意思,只要死记硬背。
但每天背几句, 个个孩子回家都能摇头晃脑的背书,孩子们也高兴没压力, 觉得自己学会了。并且家长们听了也很满意, 觉得孩子们学到东西了。
而且上课时, 躲在外面也能听到宁二清俊的声音,在带着孩子们读书。再听听孩子们一阵阵整齐的读书声,家长们就更满意了。
最重量的是,等大家都背会了几则书,宁二就开始给他们讲这些道理和规则。孩子们也变得有礼貌了,对他也尊敬起来, 连带着村子里的风气都好起来了。
宁二也很满意这个效果,丑姑也很满意, 说:“你这个法子真不错啊, 我觉得你完全可以开个私熟,以后专门教书育人呢。”
其实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开始也是学些儿歌什么的, 天天跟着老师念, 天天跟着老师唱, 一段时间过去后,孩子们都会背几首儿歌了。宁二这个教法,其实就与现代的幼儿园类似。对于那些完全没基础的孩子来说,效果当然就很明显了。显然宁二是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现代幼儿教育呢。
“不行,不行。”宁二连连摇头。
“为什么不行?收几个学生,给大家启蒙,你这水平完全足够了啊。”丑姑不解的问。
“我虽然是个秀才的身份,但开私熟,恐怕能力还是不够,而且我年纪太轻了,起码也得到三十岁才能这样做。”宁二说。
他是担心自己太年轻,家长不认可他的能力与功底。而且在这个穷地方开私熟,能收到几个钱啊?学生也收不到两个,还不如直接不收钱,想教就教,不想教就不教,自己压力也轻。
丑姑看看他还显稚嫩的脸盘,比姑娘家还俊俏的模样,确实觉得不大象夫子的模样,只能遗憾的摇了摇头,说:“我还想着,你不如专门教书,就不用下田干活了呢。”
“怎么可能,这里如此穷,哪家有钱交束脩,我是要收一两呢,还是五百钱呢?只怕收到的钱还不如我种田赚到的多呢。还劳心劳力的,最怕的是,村民们还认为我太刻薄,只认钱呢。”宁二解释道。
“哎哟,早知道就不该答应教大家的。”丑姑后悔的说。这完全是给宁二挖了个坑啊,不教都不行,教不好也不行,完全是做白功,还会得到埋怨。
“话也不能这么说,其实也不是没好处的啊。比如现在大家对我尊敬了不少,而且我现在就收到了不少东西啊,虽说不值当学费,但我闲着也是闲着,而且也赚了不少东西回来,不愁吃喝了。”宁二笑道。
他倒是蛮想得开,有收获就好,不要太纠结于得失了。宁家村的人也和姜吴村的人一样,送了柴草,粮食,鸡及蛋等物品过来。每家有孩子来上学的人都送了,不过是有多有少而已。其实送到吴家的,也大半是送给他的。光是这些东西,就足够他们这个冬天过得很好。
丑姑哑然失笑,发觉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赶不上宁二的境界。确实别人也不是没有付出的,家家户户都拿了东西过来。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确实也是付出啊,最重要的是人多了,你送一点他送一点,和起来就不算少了。如果宁二真正开办收束脩的私熟,收不到两个学生,得到的钱财,只怕也不比现在多。而且村民们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尊敬他。
实际上,宁二已经潜移默化的给大家灌输了不少礼仪规矩呢。整个村子的风气有了变化,对他们自己以后的生活也有好处。
“所以,你是打算,闲月时就教孩子们读书,忙时依旧下地种田打猎喽。”丑姑笑道。
“是啊。不种田打猎,哪里能养得起一家人啊。而且柱子越发年纪大了,我和老爷子都想给他寻个媳妇儿。”宁二提到柱子的事情,就难过的直叹气。
在他心目中,柱子是个很有用处的人,可是柱子又是个需要人不停指挥的人,正常人肯定不想嫁给他。但是找个有开残疾的人,他又觉得委屈柱子了。最重要的是,他还觉得周围的姑娘家都配不上柱子。他还想给柱子找个能干而又真心对柱子的人。
丑姑愣了片刻,才说:“柱子也要找媳妇儿了啊。”
她还真没朝这方面想过,毕竟柱子就象个小孩子似的。虽然他们经常在精心教他,但柱子顶天就是个七八岁的智商,勉强能生活自理,如果没有个贴心的人照顾和带着他干活,他搞不好都生存不下去呢。
这样的柱子,又有哪个正常的姑娘家愿意嫁呢?只要是稍微疼爱女儿的家庭,都不可能为了银子把女儿嫁给柱子。再说了,宁二也拿不出大笔的银子啊。这可不是五两八两能解决问题的呢。最重要的是,如果找的媳妇人品不好,不仅柱子受欺负,大家还跟着呕气。
“是啊,我希望能找个真心爱护他的姑娘。多出点银子给她家都行啊,怕就是怕人家图了钱,又不把柱子当数,尽是欺负他。”宁二苦恼的说。
“嗯,毕竟柱子这个年纪也是可以娶媳妇儿。我们慢慢寻吧。”丑姑安慰道,她不能说柱子这种情况不适应成亲,毕竟古代人是极重视子嗣的。而且柱子不是天生的傻,是后天烧伤了脑子的,他的后代子孙应该没问题。
“哪里好寻哦,姜吴村和宁家村适龄的姑娘家,没订亲的不多。况且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把女儿嫁给柱子。我和他爷爷都是想就近找个姑娘,一来可以看到她家是个什么情况,人品心性也有个了解,二来,也可以让她先和柱子熟悉熟悉,免得柱子还不肯。”宁二又说。
柱子是小孩子心性,冒冒然给他娶个陌生人过来,还得花好长时间才认识人家呢。女儿家脸皮薄,也不知道要过多久,两人才能成事作正式夫妻。生孩子岂不是遥遥无期了。
老爷子还巴不得柱子快点成亲生子,他还能帮着照顾着,不然,过好几年才有孩子,老爷子老了也没能力照顾小婴儿了,他们又怕柱子无法照顾妻儿。
“不如我和村长家的婶子说说,让她给寻个姑娘。”丑姑提议,村长媳妇是个兼职的媒婆,并且她做的媒都还蛮靠谱。
“不行,不行。”宁二又连连反对。
“为什么?”丑姑不解的反问。
“这样一来,大家不都知道柱子是个傻子了啊。我可不想让外人都对他指指点点的。”宁二说。
熟悉柱子的人,都已经接受他了,并且柱子无害还很会干活,大家下意识的就认为他不过是小孩子心性了些,最多认为他有些蠢笨了一些,没有人认为他是个傻子。傻子和蠢笨一些,有着千差万别啊。
这下子丑姑无话可说了,就是她自己都受不了别人指着柱子叫傻子。
“算了,别提这事儿。”宁二自己转移了话题,开始和丑姑商量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
姜吴村的学习风气很浓,孩子们的进步很快。以至于吴氏都着急了,她一向就不认为女子无才就是德。况且她自己也沾了读过书,识过字的好处,自然更加明白孩子要从小学起。
于是,吴氏也开始教云珊,其实云珊三岁了,放在现代也可以上幼儿园了,正经知识当然不用学,但学几首儿歌,数个数也是正常的。所以丑姑也没阻止吴氏,并且会时不时的教教云珊。
三岁的孩子嘛,毕竟还年纪小,学得自然慢,吴氏和丑姑天天教她,搞得云珊还没学会,反倒是天天和她们在一起的姜春花,在这个过程中,居然全部学会了。
这天,姜春花听到柱子在念念有词的算一道算术题,七加二再减三,柱子算了半天,又是数小棍子,又是摸脑袋,姜春花脱口而出说:“等于六啊。”
柱子正好也算出来了,高兴的把答案写出来了,听到她的答案,开心的笑道:“嘿嘿,是六哦。我作对了。”
丑姑不由的心一动,开始有意的考姜春花,发现她几乎能对答如流。可见虽然她从来没有学过,但有些简单的算术,其实在生活中姜春花已经自己会算了。再加上现在天天听大家学天天听大家算,这计算水平简直进步神速呢。
“哎,不错哦。春花姐,你这水平只怕比得上明儿了。”丑姑笑道。
“怎么可能,我又不会写一个字,这些算的东西,平时也是要用的啊。”姜春花不以为然的说。她跟着丑姑后,用到计算的地方确实很多,比如干菊花多少斤,一斤多少钱,卖了多少钱。这些她听丑姑算,早就不知不觉的算会了。
这就跟村民们一样,大人们基本都会算,哪个不要交个粮税,哪不要卖点日用品啊。大家就在卖几个蛋,可以换回一斤盐的这种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就会算术了。
“你只是没学过写字,其实你已经识得不少字了。”吴氏也说。
“真的吗?”姜春花不太相信的问。
“怎么不是啊。”说着,丑姑把自制的几张硬纸片拿出来,上面写着最简单的字画着很形象的图案,这是专门是拿给云珊认的。
丑姑一个个字指着让姜春花读,她果然一个字也没说错。接着丑姑又拿了一本书来,挑出这些字让她认,姜春花也一个都没读错。证明她早就认得这些字了,并且记在心里了。而不是象云珊一样,中根据上面画的图案识的字,把字放到别处去,她就不认识了。
“怎么样?我说你现在水平不低了,你还不相信呢。”丑姑说着和吴氏都笑了起来。
姜春花欣喜的说:“哎哟,没想到我还沾了这么大的光呢,居然跟着学会了些字。”
丑姑想到她只是认识不会写,也不好,干脆说:“我来教你写字,把你认识的字都学会,你以后也可以记个帐啊什么的。而且你以后有了孩子,还可以教孩子们呢。”
“我,不行的不行的。我连笔都没拿过呢。”姜春花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她年纪大了,并且又是个女人,村里来上学可都是男孩子呢。
“试试啊。反正这里又不愁笔纸的。”吴氏连忙劝道。她在读书识字上面还是很坚持的,所以云珊即使才三岁,她都开始教她念一些诗歌什么的了。如果云珊再大点,她都得要宁二正经教云珊了呢。
在两个人的坚持与鼓励下,姜春花拿起了笔,一开始她写的字确实很差,羞得满脸通红,不过丑姑和吴氏都说:“一开始写字都是这样的,有的人就学了很长时间字也写得差呢。”
“就是的,你看我写的字,还不如小弟呢,还不是经常被他们笑话。宁二都不敢看我写的字呢。”丑姑笑道。
“你也该多练练,字就自然写得好看了。”吴氏说着提笔写了几个字。不得不说,她写的字还不错的,显然是下过苦功夫练过的。
姜春花更是羡慕不已,自然就更加勤学苦练了。就这样,姜春花的字越写越好,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反倒还能偶尔帮一下那些学的慢的孩子了。渐渐的姜春花读书识字的事就传到村里去了。
众女子又是羡慕又是觉得她不务正业,倒是姜奶奶听到了,马上又动了心思。
姜大牛因宁二在吴家办个学堂,心里不得劲了好多天。他本来也可以来学习的,其实还学的孩子也是有大有小,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有比他大的呢。
但他成亲了,并且他和吴家多少有些嫌隙,肯定不可能来学啊。但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在学,都在识字,就他这一家没人学,他又是羡慕又是着急。姜奶奶和他媳妇也一样明白他的心情,而且也觉得自己家没沾这个便宜,心里不得劲的很。
可现在姜春花会了,他们就完全可以让姜春花来教姜大牛了,并且也不用承了吴家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