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大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民国小斗民最新章节!
第十七章大喜
上次说的聘礼早在说定亲事的时候就送到黄家了,今天送的是彩礼。
其实聘礼和彩礼是有点区别的,聘礼是在说亲的时候,要聘请人家的女儿,为了感谢女方父母的感谢之恩而送的东西。
彩礼是在结婚的时候送给女方自己的,是有区别也有,没有区别也没问题,但是总之要分两次送是的了。
聘金六十六块大洋,喜饼一担五十公斤,各种干果喜糖混合一大箩筐六十斤,海参,鲍鱼,海米,鱿鱼四海味各一大包。
一对活鸡,一条大鱼,两坛美酒,茶叶斗米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好几担,此刻已经让周福叫人送到了黄家,贴着喜字盖着大红布头很是喜庆。
这些东西是用来明天黄家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用的,至于为什么女方招待客人要男方送东西,可能是别人女儿都给你了还要别人掏钱请客吗?
黄家老少也都齐聚一堂商量着明日的大事,请来了几家近亲的宗族人过来再次确认明日送亲的安排,吃着黄老太抓的干果,每个人都是笑嘻嘻的。
豆花儿穿着大红绸缎做的喜服,带着赤金头面很是漂亮,看到女儿明天就要出嫁成为别人家的人,豆花儿娘就又忍不住的红了眼睛。
“花,嫁了人就不同在家,虽说姑爷没有父母,但是你也要做好媳妇的本分。”豆花儿娘拿着金钗子给女儿插上。
又道:”看着姑爷的出手,想必家里是有钱的,你嫁过去是个享福的,不过也不能仗着从小认识就事事要姑爷的强,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伤了和气就留下疙瘩了,想要修复就难了。“
婚前的一个晚上豆花娘是和豆花儿睡的,作为过来人教导一些做媳妇的规矩。
实际上现在西式婚礼已经不稀奇了,但是这种在教堂结婚的都是一些进步青年,而在乡下或是小门小户还是都是按照传统习俗。
其实在周福听到周福要结婚的时候,巴特神父还说要做他们的主婚人,就在他的教堂举行,但是周福拒绝了,毕竟他的朋友都是一些小人物。
大多数人都没有来过教堂,他也不想弄点不同的开头,这样不利于他的生活,太独特容易惹人孤立不是吗。
为此巴特神父还大为叹息,说如果得到主的祝福肯定会更好的他们的婚姻。
噼里啪啦,街头响起了鞭炮声,周福骑着借来的高头大马,带着大红花在前面打头阵,后面是四人抬的大红花轿,满面红光的向着黄家走去。
新姑爷上门受到了极大的热情招待,经过亲朋好友并送上红包,周福拿着的红绸段牵着豆花儿从房里出来了。
拜别父母长辈,由着兄弟背上花桥,这时豆花儿和她娘开始大哭起来。
没有人劝阻,因为这时人们常说的“哭嫁,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样的习俗。”女儿哭则是舍不得父母亲人,感谢长辈兄嫂的养育之恩。
母亲哭则是十几年抚养的乖女从此成为他家妇,内心极为的不舍,还有一种说法是期盼亲娘脸上的泪珠变成“金珠”,让女儿过上好日子,不管怎么说,这哭嫁的习俗是不能改的,要是哪家嫁女儿没有人哭的话,就会惹来别人的议论
由于没有隔几条街,所以周福还特意绕了一个大圈子,一路上吹吹打打的好不热闹,拱手向着街道两旁道喜的人回礼。
这边周福热闹的迎娶新娘,家里这边也是人声鼎沸,欢聚一堂,喜气洋洋。
作为师娘,韩氏当仁不让的要过来帮衬的,这几天见天的来,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周福没有长辈兄弟,家里的事总的有人主事不是。
“小五子,你跟着这几位大哥去把桌椅板凳布置好。”
“老马,厨房的事情可得麻利点,新娘马上就到了。”不光自己来,还将家里的老马带过来当大厨,小五子招呼客人。
至于家里的那些徒弟们吗,今天放假一天,正好周福也给他们发了请柬,总要随一份礼过来吃顿酒吧。
李大李二两兄弟作为一个院里住的自然要比别人亲近一分,李大接待宾客送的贺礼,李二在一旁记账,十几文到几块大洋不等,一斤鸡蛋两斤白糖三尺红布也是不少,总之种类繁多。
街坊邻里也不在乎东西,今天别人送过来,明个你怎么送过去,添加多少随你自己的心意,没有人会怪罪的,都是礼尚往来图个热闹。
除了李大李二兄弟外,还有不少前街后巷的过来帮忙,男人们驮着自家的桌椅板凳,媳妇大婶则带着菜刀案板,过来洗洗涮涮的,烧个水摘个菜什么。
这些都是不用主家叫的,她们都是自发过来的,谁家没个大事,所以只要谁家有大事都会自发帮忙,这种互相帮衬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习俗更好一些。
今天黑山岛的葛家一大早就来到了,在半个月前他们接到周福专门送来的请柬时就在算着日子,等这一天一到,立马起早就来了。
作为岛民他们没有什么岸上的朋友,见周福亲自送请柬将他们当做正经亲戚看待,葛家很是欣喜,为此葛如海还存了好几天的鱼获。
一早就到就是为了为周福的婚宴上多添道菜,此刻葛如海正在堂屋说着话,葛大娘和她媳妇就在厨房隔壁的炕房和一众陪客的大娘们唠着。
本来就没有多少路,再怎么绕也不济于是,所以很快就到了家,看见新浪花轿临近,一旁的小子们马上就点燃了炮竹。
没有十里红妆那样夸张,也没有一百零八抬那样的豪气,黄家的嫁妆只能说不出众也不丢人吧。
两口樟木箱子,六床被子,一套百子千孙木桶,四个彩绘白瓷罐子,一张拔步床,一顶双开的立柜。
由于嫁妆不能空着,里面都装满着各种东西,像樟木箱子里是新娘的衣物,被子里有步步高升的喜糕,白瓷罐子里有糖果等。
迎亲队伍刚到巷口,这边就马上来人接嫁妆了,都是一群毛头小子,相互笑嘻嘻的,这接嫁妆可不是白接的,主家可是要给一个大红包的,还有被子里的喜糕等物品也是可以拿的。
这东西谁拿到就意味着谁明年会有大喜,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都是小子的原因了,红包事小主要是为了那喜糕。
等炮竹声一过,李氏连忙将喜糖喜果用大簸箕装了出来,让放炮竹的小子们散给看热闹的人吃。
哗哗啦啦的糖果从天而降,小孩大人等在地上抢作一团。
“黑子,这里多撒两把。”熟悉的人叫嚣道。
“好勒。”叫黑子的小子也不含糊,狠抓哦几把撒向熟人的方向。
这种不分老少抢喜糖的事情很多情况都会发生,例如新房上梁等,目的是为了热闹和抢福气之说,主家也因此更加的好。
在方媒婆的搀扶下,新娘跨过火盆,从黄豆花变成了周黄氏,这也意味着生是周家人,死是要入周家祖坟的。
拜堂是传统婚礼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些私奔得不到人们认可也是很重要因为这个。
司仪的声音洪亮有韵,整个院子都能听见。
“一拜天地”
敬天礼地,禀告先人他们后世子孙大喜之事,同时请他们做个见证,正所谓是天地为鉴,祖先在上,承认这桩婚姻的合理合法。
“二拜高堂”
表明新媳妇进家门,从此再无别家女,只有周氏妇,孝敬公婆遵循妇德。
都知道周福没有父母,所以周福将师傅师娘还老万头当做高堂来拜,于是乎韩氏坐在中间,老万头和韩慕侠一左一右。
“夫妻对拜”
对彼此身份相互认同,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送入洞房”
鞭炮声响,礼毕。
新娘被男方几个要好的媳妇送进了新房,新房处处贴囍见彩,香案上小孩手臂粗的龙凤红烛更是喜庆。
新娘子豆花儿坐在铺着大红绸缎的热炕上,炕上洒满了花生桂圆等象征着多子多福的干果,虽然有些咯人,但是却不能扫到一旁。
只有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扫开,等到第二天分给周边邻居,一同沾沾新人的喜气
在这期间周边的女人们都陆陆续续的进来看新娘子,讨要喜糖吃,而陪伴喜娘的媳妇早就准备好了,谁要说吉祥话就是一大把。
小孩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相信天真无邪的孩子话更加灵验。
院子和外面的街道上整齐的摆着桌子,男人们就现在哪里吃着花生瓜子唠着。
鞭炮响,这是正午到了,用来催促厨房开席用的催席响。
有荤有素,没有饭店的精致,但是胜在实在好味道,人们喝酒划拳话不快活。
周福首先到了堂屋首桌,给师傅师娘还有老万头等重要亲人敬酒,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教导之恩,之后挨个的敬酒,虽有旁边几个帮忙挡酒的,周福还是有些微醉了。
午饭结束还有晚上的席面,今天闹腾一天是躲不过的。
周福在晚上席面还没散就进房了,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不是。
闹洞房听墙角的当然少不了,嬉闹一番之后人们都会识趣的散开回家。
正所谓春光乍现,满屋一片春意盎然。
第十七章大喜
上次说的聘礼早在说定亲事的时候就送到黄家了,今天送的是彩礼。
其实聘礼和彩礼是有点区别的,聘礼是在说亲的时候,要聘请人家的女儿,为了感谢女方父母的感谢之恩而送的东西。
彩礼是在结婚的时候送给女方自己的,是有区别也有,没有区别也没问题,但是总之要分两次送是的了。
聘金六十六块大洋,喜饼一担五十公斤,各种干果喜糖混合一大箩筐六十斤,海参,鲍鱼,海米,鱿鱼四海味各一大包。
一对活鸡,一条大鱼,两坛美酒,茶叶斗米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好几担,此刻已经让周福叫人送到了黄家,贴着喜字盖着大红布头很是喜庆。
这些东西是用来明天黄家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用的,至于为什么女方招待客人要男方送东西,可能是别人女儿都给你了还要别人掏钱请客吗?
黄家老少也都齐聚一堂商量着明日的大事,请来了几家近亲的宗族人过来再次确认明日送亲的安排,吃着黄老太抓的干果,每个人都是笑嘻嘻的。
豆花儿穿着大红绸缎做的喜服,带着赤金头面很是漂亮,看到女儿明天就要出嫁成为别人家的人,豆花儿娘就又忍不住的红了眼睛。
“花,嫁了人就不同在家,虽说姑爷没有父母,但是你也要做好媳妇的本分。”豆花儿娘拿着金钗子给女儿插上。
又道:”看着姑爷的出手,想必家里是有钱的,你嫁过去是个享福的,不过也不能仗着从小认识就事事要姑爷的强,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伤了和气就留下疙瘩了,想要修复就难了。“
婚前的一个晚上豆花娘是和豆花儿睡的,作为过来人教导一些做媳妇的规矩。
实际上现在西式婚礼已经不稀奇了,但是这种在教堂结婚的都是一些进步青年,而在乡下或是小门小户还是都是按照传统习俗。
其实在周福听到周福要结婚的时候,巴特神父还说要做他们的主婚人,就在他的教堂举行,但是周福拒绝了,毕竟他的朋友都是一些小人物。
大多数人都没有来过教堂,他也不想弄点不同的开头,这样不利于他的生活,太独特容易惹人孤立不是吗。
为此巴特神父还大为叹息,说如果得到主的祝福肯定会更好的他们的婚姻。
噼里啪啦,街头响起了鞭炮声,周福骑着借来的高头大马,带着大红花在前面打头阵,后面是四人抬的大红花轿,满面红光的向着黄家走去。
新姑爷上门受到了极大的热情招待,经过亲朋好友并送上红包,周福拿着的红绸段牵着豆花儿从房里出来了。
拜别父母长辈,由着兄弟背上花桥,这时豆花儿和她娘开始大哭起来。
没有人劝阻,因为这时人们常说的“哭嫁,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样的习俗。”女儿哭则是舍不得父母亲人,感谢长辈兄嫂的养育之恩。
母亲哭则是十几年抚养的乖女从此成为他家妇,内心极为的不舍,还有一种说法是期盼亲娘脸上的泪珠变成“金珠”,让女儿过上好日子,不管怎么说,这哭嫁的习俗是不能改的,要是哪家嫁女儿没有人哭的话,就会惹来别人的议论
由于没有隔几条街,所以周福还特意绕了一个大圈子,一路上吹吹打打的好不热闹,拱手向着街道两旁道喜的人回礼。
这边周福热闹的迎娶新娘,家里这边也是人声鼎沸,欢聚一堂,喜气洋洋。
作为师娘,韩氏当仁不让的要过来帮衬的,这几天见天的来,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周福没有长辈兄弟,家里的事总的有人主事不是。
“小五子,你跟着这几位大哥去把桌椅板凳布置好。”
“老马,厨房的事情可得麻利点,新娘马上就到了。”不光自己来,还将家里的老马带过来当大厨,小五子招呼客人。
至于家里的那些徒弟们吗,今天放假一天,正好周福也给他们发了请柬,总要随一份礼过来吃顿酒吧。
李大李二两兄弟作为一个院里住的自然要比别人亲近一分,李大接待宾客送的贺礼,李二在一旁记账,十几文到几块大洋不等,一斤鸡蛋两斤白糖三尺红布也是不少,总之种类繁多。
街坊邻里也不在乎东西,今天别人送过来,明个你怎么送过去,添加多少随你自己的心意,没有人会怪罪的,都是礼尚往来图个热闹。
除了李大李二兄弟外,还有不少前街后巷的过来帮忙,男人们驮着自家的桌椅板凳,媳妇大婶则带着菜刀案板,过来洗洗涮涮的,烧个水摘个菜什么。
这些都是不用主家叫的,她们都是自发过来的,谁家没个大事,所以只要谁家有大事都会自发帮忙,这种互相帮衬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习俗更好一些。
今天黑山岛的葛家一大早就来到了,在半个月前他们接到周福专门送来的请柬时就在算着日子,等这一天一到,立马起早就来了。
作为岛民他们没有什么岸上的朋友,见周福亲自送请柬将他们当做正经亲戚看待,葛家很是欣喜,为此葛如海还存了好几天的鱼获。
一早就到就是为了为周福的婚宴上多添道菜,此刻葛如海正在堂屋说着话,葛大娘和她媳妇就在厨房隔壁的炕房和一众陪客的大娘们唠着。
本来就没有多少路,再怎么绕也不济于是,所以很快就到了家,看见新浪花轿临近,一旁的小子们马上就点燃了炮竹。
没有十里红妆那样夸张,也没有一百零八抬那样的豪气,黄家的嫁妆只能说不出众也不丢人吧。
两口樟木箱子,六床被子,一套百子千孙木桶,四个彩绘白瓷罐子,一张拔步床,一顶双开的立柜。
由于嫁妆不能空着,里面都装满着各种东西,像樟木箱子里是新娘的衣物,被子里有步步高升的喜糕,白瓷罐子里有糖果等。
迎亲队伍刚到巷口,这边就马上来人接嫁妆了,都是一群毛头小子,相互笑嘻嘻的,这接嫁妆可不是白接的,主家可是要给一个大红包的,还有被子里的喜糕等物品也是可以拿的。
这东西谁拿到就意味着谁明年会有大喜,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都是小子的原因了,红包事小主要是为了那喜糕。
等炮竹声一过,李氏连忙将喜糖喜果用大簸箕装了出来,让放炮竹的小子们散给看热闹的人吃。
哗哗啦啦的糖果从天而降,小孩大人等在地上抢作一团。
“黑子,这里多撒两把。”熟悉的人叫嚣道。
“好勒。”叫黑子的小子也不含糊,狠抓哦几把撒向熟人的方向。
这种不分老少抢喜糖的事情很多情况都会发生,例如新房上梁等,目的是为了热闹和抢福气之说,主家也因此更加的好。
在方媒婆的搀扶下,新娘跨过火盆,从黄豆花变成了周黄氏,这也意味着生是周家人,死是要入周家祖坟的。
拜堂是传统婚礼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些私奔得不到人们认可也是很重要因为这个。
司仪的声音洪亮有韵,整个院子都能听见。
“一拜天地”
敬天礼地,禀告先人他们后世子孙大喜之事,同时请他们做个见证,正所谓是天地为鉴,祖先在上,承认这桩婚姻的合理合法。
“二拜高堂”
表明新媳妇进家门,从此再无别家女,只有周氏妇,孝敬公婆遵循妇德。
都知道周福没有父母,所以周福将师傅师娘还老万头当做高堂来拜,于是乎韩氏坐在中间,老万头和韩慕侠一左一右。
“夫妻对拜”
对彼此身份相互认同,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送入洞房”
鞭炮声响,礼毕。
新娘被男方几个要好的媳妇送进了新房,新房处处贴囍见彩,香案上小孩手臂粗的龙凤红烛更是喜庆。
新娘子豆花儿坐在铺着大红绸缎的热炕上,炕上洒满了花生桂圆等象征着多子多福的干果,虽然有些咯人,但是却不能扫到一旁。
只有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扫开,等到第二天分给周边邻居,一同沾沾新人的喜气
在这期间周边的女人们都陆陆续续的进来看新娘子,讨要喜糖吃,而陪伴喜娘的媳妇早就准备好了,谁要说吉祥话就是一大把。
小孩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相信天真无邪的孩子话更加灵验。
院子和外面的街道上整齐的摆着桌子,男人们就现在哪里吃着花生瓜子唠着。
鞭炮响,这是正午到了,用来催促厨房开席用的催席响。
有荤有素,没有饭店的精致,但是胜在实在好味道,人们喝酒划拳话不快活。
周福首先到了堂屋首桌,给师傅师娘还有老万头等重要亲人敬酒,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教导之恩,之后挨个的敬酒,虽有旁边几个帮忙挡酒的,周福还是有些微醉了。
午饭结束还有晚上的席面,今天闹腾一天是躲不过的。
周福在晚上席面还没散就进房了,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不是。
闹洞房听墙角的当然少不了,嬉闹一番之后人们都会识趣的散开回家。
正所谓春光乍现,满屋一片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