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压力陡增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相宝最新章节!
中大与台北故宫的关系很好。
作为中大诸学院中对东方文化及历史研究最专业的新亚书院,因为钱穆老先生的关系,与台北故宫的关系,那更是没话说(有传闻,在新亚创立之初,台“总统府”每月资助新亚书院三千港币,持续三年之久)。
金耀基本人现在的户籍就在台岛,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毕业,“国立”台岛大学法学士,“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
这些学历烙印,无一不说明,他与台北的关系,很铁。
金院长接手新亚书院三年多时间,对书院的发展有相当的功绩。正是他的决策和坚持,新亚书院才得以搬迁到沙田中大的新校园内,让新亚书院的综合教学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他本人对学院的教学风气抓的很严,同时还很注重学生及教授的互动、实践教学等,这让新亚的名气直线上升。
学生们,还是很怕他的,连眼前这三位富家子弟,都有些“闻金色变”。
今天一大早,他就从报纸上发现一则事关新亚书院教授与学生参与的新闻。
《东方日报》《南洋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了新亚书院十来名教授,还有著名文物收藏家刘作筹先生的鉴定文书,那是两幅董其昌的小开册页的真品鉴定说明。
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
可媒体在副题的报道中,开始将目标锁定台北故宫,认为台北故宫藏假!
这就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两者一结合,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新亚书院教授,公开质疑台北故宫专家的权威。
金耀基赶到书院,就此事询问了那十多名参与鉴定的教授,逐渐将许佳闻、许家耀和罗大伟三人揪出来。
金耀基端着烟斗的手,一抖一抖的,眼睛扫过面前的三个学生,声音低沉的问道,“你们说说吧,今天媒体上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说清楚,过几天有人找来,学院可没办法帮你们担着哦!”
罗家的律师楼,是新亚书院的法律协助单位;许家耀所在的船王家族,大名鼎鼎;许佳闻家的小天星轮渡,港岛的交通支柱之一,这三家都是新亚书院的捐赠户。
而且,这三位学生,算得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品学兼优”,所以金院长都有印象,故此,他的语气,还算是温柔。
罗大伟瞅瞅许家耀,这件事组织工作,是由许家耀和许佳闻负责的,但当初在向学生会提出申请,举办“首届香江中大学子藏品交流会暨无底价小拍”活动时,是以三人名义共同提报的。
“报告院长,学生许家耀,谨记新亚校训,明诚为先,不敢胡言乱语。”许家耀与许佳闻对视一眼后,点点头,他率先发言。
金耀基不置可否,示意他继续说。
“事情这这样的。”
“本院的旁听生卢灿,就是在图书馆旁边开了家茶室的那位年轻人,院长应该也有印象。”
听许家耀的话,金耀基点点头,他确实有印象,那是老卢教授的孙子,当初路易斯.嘉里答应他来旁听,还是自己同意的。怎么这是和他也扯上关系了?
金耀基虽有疑问,但没打断许家耀的说话。
“卢灿喜欢收藏,因此与我们三人关系不错。那两幅董其昌的纪游册页,正是他收来的。他找我们三帮忙鉴定,我们的意见出现分歧。”
“许胖子,哦不,许佳闻认为这不可能是真品,因为他听说真品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我和大伟认为,这两幅画的风格、题跋、字体、钤印,无一不表明,这就是真品。”
“因为意见分歧,我们便找到校内多名教授,帮忙鉴定。”
“很荣幸,我获得胜利,教授们都认为,这是确凿无疑的真品。”
“因为这件事的讨论,让我、许佳闻还有罗大伟认识到,我们虽然在学校,学到一定知识,但真正鉴定,还欠缺很多。因此,联合卢灿的藏品、我们三人的藏品,想要举办这样一届藏品交流会。”
“至于媒体怎么知道?对不起,我不清楚怎么回事!”
许家耀不慌不忙的推出一套说辞,这套说辞自然是他们四人早已经编好的。
金耀基的眉头皱了起来,许家耀的说法,听起来很合乎逻辑,也符合学院提倡的“实践与学习结合”的教学理念,但偏偏他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尤其是媒体曝光这一环节——不可能这么多媒体,突然性的爆出相似的内容。
怎么看,都有人为推动的痕迹。
“你能保证,媒体方面不是你们的缘故?”金耀基的目光再度盯在发言的许家耀脸上。
“向上帝保证,我与媒体没有任何联系!”许家耀说的非常坦然。
呵呵,他玩了一个小小的字眼,“我”和“我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他确实与媒体没有任何联系,联系工作都是许佳闻做的。
许家耀所说的,与他今天所打听到的,基本差不多,金耀基一时间还真的被他蒙混过去。
面无表情,他挥挥手,将三人赶出办公室。
坐在办公室中,盘完着手中的烟斗,一时间他还没想好怎么处理这件事。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求真求实,这是新亚学院一贯倡导的。不可能因为这两幅画,涉及到台北故宫,就要强行按下本校教授与学生们的正确观点。
真要这样做,他在新亚书院也待不下去。
站起身来,他有点烦躁,转了两圈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位重要参与者——本院的旁听生,老卢的孙子卢灿。
金耀基本人是1970年进入新亚书院任教,与卢嘉锡有过五年的同事时间。虽然他教授的是社会学,与卢嘉锡的东方历史学,并非一系,平时交往不多,但毕竟还是认识的。
卢家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一些,对老卢家的遭遇很同情,故此,在路易斯提到让老卢的孙子进学校旁听,他没考虑就同意了。
这孩子在图书馆旁边,开了家茶室,他也进去过,布置得不错,那孩子也很安静,并不像喜欢生事的年轻人。
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这等眼力——能买到两张董其昌的册页。
去看看。
想到做到,金耀基执着烟斗,往图书馆方向走去。
新亚书院对晚自习的监管并不严格,很多同学喜欢蹲在图书馆。今天,小茶室一如往常,坐满了看书或者三两个聚在一起讨论的学生。
金耀基端着烟斗,走进去时,黄碧雲正在帮忙为门口的一拨人添茶水——新亚有不少同学喜欢功夫茶。
“院长,您好!”看见金耀基走进来,黄碧雲连忙放下茶壶,恭恭敬敬的双手拢于腹部,弯腰行礼。
黄碧雲家境贫寒,金耀基并不认识,不过也猜测是学校学生,点点头,温和的说道,“小卢在吗?我找他有点事。”
“在呢,我带您过去。”
黄碧雲领着金耀基,往柜台走去。茶室里面,顿时鸦雀无声——金耀基在学生中威望很高,许多学生站起身来行礼。
“你们看书吧。讨论的同学小声点,不要干扰其他人。”金耀基非常喜欢这种浓浓的学术味道,他虚按双手,低声说道。
卢灿坐在柜台后,面前摆着一本《近代欧美艺术纵论》,高高的柜台,挡住了他的身影。
上次与汪明旭一次短暂交锋后,他发现自己对近当代的欧美艺术,还欠缺火候,最近几天,都在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他还真的没注意到金耀基的到来。
“阿灿,阿灿!”黄碧雲轻声连喊两声,都没惊动他,从柜台上拿起茶单,戳戳他的胳膊,才让他抬起头来。
“嗯?金院长,您好!”一抬头,便看见金耀基笑眯眯站在黄碧雲的身边。
金耀基,他自然是认识的,不过,两人从没有打过交道,不知道他来这里有何贵干?
一时间,他还真的没想到金耀基是为了今天媒体的事情。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金耀基扫了眼那本摊开的书页。
“哦。伦敦艺术大学出版的是《近代欧美艺术纵论》,最近对近代欧洲艺术比较感兴趣。”卢灿挠挠头,将书本翻过来,露出封面。
金耀基对东方艺术有一定理解,至于西方艺术嘛,还真的不如卢灿。他点点头,对卢灿的治学认真,还是非常欣赏,“能耽误你几分钟吗?我找你单独聊点事情。”
卢灿将金耀基带到办公室,黄碧雲给他上了杯茶,很快关门退出去。
“听说,那两幅董其昌纪游册页,是你的?”金耀基呷了口茶水,感觉味道还不错,点点头后,才开口问道。
卢灿瞬间警觉起来。
“是的,乐古道一位平板车主清仓,偶然得到的。”
“哦…”金耀基点点,看不出他对此事的态度,“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拿到交流会,上小拍呢?你就没想过自己珍藏吗?”
“这个…家中有幅董其昌的大开卷轴,这两张小页嘛…就没打算留下。”
卢灿自然不能告诉他实情。他现在隐隐感觉到,金耀基来这里,怕是要阻止两幅画上拍,或者帮台北故宫做说客,让自己私下转让。
昨天许佳闻的话犹在耳边,今天,学院的院长亲自出面。
这压力,还真是不小。
中大与台北故宫的关系很好。
作为中大诸学院中对东方文化及历史研究最专业的新亚书院,因为钱穆老先生的关系,与台北故宫的关系,那更是没话说(有传闻,在新亚创立之初,台“总统府”每月资助新亚书院三千港币,持续三年之久)。
金耀基本人现在的户籍就在台岛,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毕业,“国立”台岛大学法学士,“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
这些学历烙印,无一不说明,他与台北的关系,很铁。
金院长接手新亚书院三年多时间,对书院的发展有相当的功绩。正是他的决策和坚持,新亚书院才得以搬迁到沙田中大的新校园内,让新亚书院的综合教学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他本人对学院的教学风气抓的很严,同时还很注重学生及教授的互动、实践教学等,这让新亚的名气直线上升。
学生们,还是很怕他的,连眼前这三位富家子弟,都有些“闻金色变”。
今天一大早,他就从报纸上发现一则事关新亚书院教授与学生参与的新闻。
《东方日报》《南洋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了新亚书院十来名教授,还有著名文物收藏家刘作筹先生的鉴定文书,那是两幅董其昌的小开册页的真品鉴定说明。
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
可媒体在副题的报道中,开始将目标锁定台北故宫,认为台北故宫藏假!
这就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两者一结合,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新亚书院教授,公开质疑台北故宫专家的权威。
金耀基赶到书院,就此事询问了那十多名参与鉴定的教授,逐渐将许佳闻、许家耀和罗大伟三人揪出来。
金耀基端着烟斗的手,一抖一抖的,眼睛扫过面前的三个学生,声音低沉的问道,“你们说说吧,今天媒体上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说清楚,过几天有人找来,学院可没办法帮你们担着哦!”
罗家的律师楼,是新亚书院的法律协助单位;许家耀所在的船王家族,大名鼎鼎;许佳闻家的小天星轮渡,港岛的交通支柱之一,这三家都是新亚书院的捐赠户。
而且,这三位学生,算得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品学兼优”,所以金院长都有印象,故此,他的语气,还算是温柔。
罗大伟瞅瞅许家耀,这件事组织工作,是由许家耀和许佳闻负责的,但当初在向学生会提出申请,举办“首届香江中大学子藏品交流会暨无底价小拍”活动时,是以三人名义共同提报的。
“报告院长,学生许家耀,谨记新亚校训,明诚为先,不敢胡言乱语。”许家耀与许佳闻对视一眼后,点点头,他率先发言。
金耀基不置可否,示意他继续说。
“事情这这样的。”
“本院的旁听生卢灿,就是在图书馆旁边开了家茶室的那位年轻人,院长应该也有印象。”
听许家耀的话,金耀基点点头,他确实有印象,那是老卢教授的孙子,当初路易斯.嘉里答应他来旁听,还是自己同意的。怎么这是和他也扯上关系了?
金耀基虽有疑问,但没打断许家耀的说话。
“卢灿喜欢收藏,因此与我们三人关系不错。那两幅董其昌的纪游册页,正是他收来的。他找我们三帮忙鉴定,我们的意见出现分歧。”
“许胖子,哦不,许佳闻认为这不可能是真品,因为他听说真品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我和大伟认为,这两幅画的风格、题跋、字体、钤印,无一不表明,这就是真品。”
“因为意见分歧,我们便找到校内多名教授,帮忙鉴定。”
“很荣幸,我获得胜利,教授们都认为,这是确凿无疑的真品。”
“因为这件事的讨论,让我、许佳闻还有罗大伟认识到,我们虽然在学校,学到一定知识,但真正鉴定,还欠缺很多。因此,联合卢灿的藏品、我们三人的藏品,想要举办这样一届藏品交流会。”
“至于媒体怎么知道?对不起,我不清楚怎么回事!”
许家耀不慌不忙的推出一套说辞,这套说辞自然是他们四人早已经编好的。
金耀基的眉头皱了起来,许家耀的说法,听起来很合乎逻辑,也符合学院提倡的“实践与学习结合”的教学理念,但偏偏他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尤其是媒体曝光这一环节——不可能这么多媒体,突然性的爆出相似的内容。
怎么看,都有人为推动的痕迹。
“你能保证,媒体方面不是你们的缘故?”金耀基的目光再度盯在发言的许家耀脸上。
“向上帝保证,我与媒体没有任何联系!”许家耀说的非常坦然。
呵呵,他玩了一个小小的字眼,“我”和“我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他确实与媒体没有任何联系,联系工作都是许佳闻做的。
许家耀所说的,与他今天所打听到的,基本差不多,金耀基一时间还真的被他蒙混过去。
面无表情,他挥挥手,将三人赶出办公室。
坐在办公室中,盘完着手中的烟斗,一时间他还没想好怎么处理这件事。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求真求实,这是新亚学院一贯倡导的。不可能因为这两幅画,涉及到台北故宫,就要强行按下本校教授与学生们的正确观点。
真要这样做,他在新亚书院也待不下去。
站起身来,他有点烦躁,转了两圈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位重要参与者——本院的旁听生,老卢的孙子卢灿。
金耀基本人是1970年进入新亚书院任教,与卢嘉锡有过五年的同事时间。虽然他教授的是社会学,与卢嘉锡的东方历史学,并非一系,平时交往不多,但毕竟还是认识的。
卢家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一些,对老卢家的遭遇很同情,故此,在路易斯提到让老卢的孙子进学校旁听,他没考虑就同意了。
这孩子在图书馆旁边,开了家茶室,他也进去过,布置得不错,那孩子也很安静,并不像喜欢生事的年轻人。
没想到他竟然还有这等眼力——能买到两张董其昌的册页。
去看看。
想到做到,金耀基执着烟斗,往图书馆方向走去。
新亚书院对晚自习的监管并不严格,很多同学喜欢蹲在图书馆。今天,小茶室一如往常,坐满了看书或者三两个聚在一起讨论的学生。
金耀基端着烟斗,走进去时,黄碧雲正在帮忙为门口的一拨人添茶水——新亚有不少同学喜欢功夫茶。
“院长,您好!”看见金耀基走进来,黄碧雲连忙放下茶壶,恭恭敬敬的双手拢于腹部,弯腰行礼。
黄碧雲家境贫寒,金耀基并不认识,不过也猜测是学校学生,点点头,温和的说道,“小卢在吗?我找他有点事。”
“在呢,我带您过去。”
黄碧雲领着金耀基,往柜台走去。茶室里面,顿时鸦雀无声——金耀基在学生中威望很高,许多学生站起身来行礼。
“你们看书吧。讨论的同学小声点,不要干扰其他人。”金耀基非常喜欢这种浓浓的学术味道,他虚按双手,低声说道。
卢灿坐在柜台后,面前摆着一本《近代欧美艺术纵论》,高高的柜台,挡住了他的身影。
上次与汪明旭一次短暂交锋后,他发现自己对近当代的欧美艺术,还欠缺火候,最近几天,都在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他还真的没注意到金耀基的到来。
“阿灿,阿灿!”黄碧雲轻声连喊两声,都没惊动他,从柜台上拿起茶单,戳戳他的胳膊,才让他抬起头来。
“嗯?金院长,您好!”一抬头,便看见金耀基笑眯眯站在黄碧雲的身边。
金耀基,他自然是认识的,不过,两人从没有打过交道,不知道他来这里有何贵干?
一时间,他还真的没想到金耀基是为了今天媒体的事情。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金耀基扫了眼那本摊开的书页。
“哦。伦敦艺术大学出版的是《近代欧美艺术纵论》,最近对近代欧洲艺术比较感兴趣。”卢灿挠挠头,将书本翻过来,露出封面。
金耀基对东方艺术有一定理解,至于西方艺术嘛,还真的不如卢灿。他点点头,对卢灿的治学认真,还是非常欣赏,“能耽误你几分钟吗?我找你单独聊点事情。”
卢灿将金耀基带到办公室,黄碧雲给他上了杯茶,很快关门退出去。
“听说,那两幅董其昌纪游册页,是你的?”金耀基呷了口茶水,感觉味道还不错,点点头后,才开口问道。
卢灿瞬间警觉起来。
“是的,乐古道一位平板车主清仓,偶然得到的。”
“哦…”金耀基点点,看不出他对此事的态度,“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拿到交流会,上小拍呢?你就没想过自己珍藏吗?”
“这个…家中有幅董其昌的大开卷轴,这两张小页嘛…就没打算留下。”
卢灿自然不能告诉他实情。他现在隐隐感觉到,金耀基来这里,怕是要阻止两幅画上拍,或者帮台北故宫做说客,让自己私下转让。
昨天许佳闻的话犹在耳边,今天,学院的院长亲自出面。
这压力,还真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