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先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歌鹿鸣最新章节!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
内书堂,设在后宫御花园的西南角,两进四间大瓦房。
朱瞻基分枝拂柳,穿过曲廊。二月末的天气还很冷,池塘中仍结着薄冰,柳枝却已微微冒出了些绿意。随行的太监金英想要通传,朱瞻基示意他不要作声,轻手轻脚、立到了内书堂窗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朗朗的读书声,自房内传出来,声音甚是洪亮齐整。朱瞻基觑眼瞧瞧,房内大约坐着一百多人,大都是十几岁的小内侍,也有些年纪更大,和几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
瑈璇立在前中台阶上的案几之后,身着蓝衫头戴唐巾,风流儒雅。朱瞻基看了心中一动,她这身打扮,正是二人在桃叶渡初遇时的模样。可瞥眼再看,不由好笑,瑈璇手上握的不再是折扇,竟是根七寸六分长的戒尺。
自这内书堂设立之后,大明的宦官开始了识字学文化。有些史学家认为,这是后来明朝宦官弄权祸国的原因。理由是如果不识字,你坏就坏得有限,坏不到哪儿去。
这个推论未免牵强。
识字读书,学得是忠孝节义礼仪廉耻。宦官当权,却是皇权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皇帝一个人忙不过来、或者不想忙、或者想与朝臣百官抗衡,自然便依赖宦官。识字不识字,影响恐怕不大。
自明太祖起,宦官便被看作皇帝家人,有关宦官的制度规定是记载在《皇明祖训》中,这是给皇帝后代子孙看的。而不是像其它朝纲,记在《会典》《诸丝执掌》之类的规章中。皇帝一个人有困难时,自然是找这忠心顺从的家人宦官。
宦官干政,与内书堂、实在没有必然联系。终宣德皇帝一朝,太太平平。宣德皇帝此时站在堂边旁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后代子孙会被这些恭顺的宦官们控制了朝政,还有人将过错的因由怪在这内书堂。
瑈璇随意点了位小内侍:“张宏,你背一遍。”张宏看起来大约十一二岁,很机灵的模样,随即站起来,朗朗背了一遍,错了两个字,瑈璇纠正了,让他坐下。又点了一个:“李重,你背。”李重是个十五六岁的大人了,憨憨的象是个北方人,结结巴巴开始背起来。可是显然不怎么记得,丢词拉句,最后干脆想不起来了,愣愣地杵在当地。
瑈璇很生气:“这‘鹿鸣’学了六天了,交代你们每天回去背,怎么还不会?”
李重嗫嚅着道:“我,我记不住。”
瑈璇气道:“背书背书,就是要背才行。记不住就多背几遍呐!”说着一挥戒尺:“过来,打手心!”
李重蹭着脚步挪到瑈璇身旁,伸出手放到案上,倒是肥肥厚厚。瑈璇毫不客气,高高举起戒尺,重重打了下去。
“啪”得一记颇响,李重“哎呦”叫了一声,叫声更响。瑈璇不理不睬,继续挥尺击落,却明显轻了些。李重“哎呦” “哎呦” “哎呦”不绝,瑈璇继续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打了十记,板着脸道:“好了!今天打你十下,可记住了!回去接着背!”
李重憨笑着:“谢谢先生!先生下次再打重些。”停了停道:“先生打得重些,我便记得牢些。”
下面顿时哄堂大笑,瑈璇也掌不住笑了:“好了,去背书。”朱瞻基在窗外看到她这笑容如春花绽放,不由也笑,摇摇头转身踱步走开。金英问道:“陛下不进去了?”
朱瞻基笑道:“她教得正开心,不打扰她了。走,叫上荣冬荣夏,陪朕去趟逍遥城,看看二叔。”
汉王朱高煦投降认罪,朱瞻基网开一面,谋逆大罪也并未杀他,而是在西华门建了个逍遥城,将汉王囚禁在此。汉王妃及其他汉王家眷,朱瞻基将他们贬为庶人,发配到了云南。是念及骨肉之情,也算是践了当日瑈璇保她平安的诺言。
朱瞻基更借此机会,大力削夺藩王势力,自三叔赵王朱高燧开始、削除所有藩王的武装卫队。可以说,在宣德年间,大明的藩王基本转变为对皇权没有威胁的闲散藩王,成为彻底的寄生虫阶层。大明朝廷自担心藩王造反、转为发愁怎么养活藩王。
瑈璇罚过了李重,安排学生们抄写两遍,自己负手踱在案间,时时俯身看看写得如何、有无疑问。一瞥眼间,学堂后面,不知何时立了些女眷。
瑈璇这内书堂自开设以来,颇受欢迎。宫中得准的内侍积极上课,不相干的宫女侍卫、甚至命妇妃嫔也常常站在后面旁听。瑈璇堂堂两榜进士出身的翰林,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以及夫释道内外典籍,甚至稗官野史、九彝八荒之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朱瞻基有次带着几位朝臣悄悄在外听墙角,连杨士奇都攒眉浩叹,赞“此未曾有”。朱瞻基看看几人叹气的样子,明白他们的言下之意,好好的一个乙未科状元,如此才华横溢,可惜啊!真是可惜了!
瑈璇对女眷们微微颔首招呼,不以为意,回到前案,大笔一挥“君子”,朗声道:“今日,讲一讲君子。”环顾了一下学生。众人只觉得先生顾盼伟然,齐齐坐直了聆听。
“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哪三戒?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哪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内书堂的大门忽然“砰”地一声被大力踢开,众人吓了一跳,却见孙贵妃带了一群侍卫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瑈璇皱了皱眉:“畏圣人之言。”把这句朗声对学生们说完,才侧过头望向孙巧:“这是学堂,贵妃请止步。”
孙巧哼了一声,径直冲上来,吼道:“陈琙!你太阴险了!我弟弟不就是碰倒过你一次,你就要置他于死地?”
瑈璇莫名其妙:“什么?”
“你还装糊涂!工部怎么会管到附逆的事?还不是你授意的!那个蒯祥,不就是你的相好!诬陷我弟弟,你太毒了!” 孙巧咬牙切齿。
瑈璇眉头微蹙:“不知道贵妃说的什么。学堂在上课,贵妃请自重。”说着侧头示意,两个内书堂的侍卫便要拦住孙巧。
可是孙巧身边人多势众,几个侍卫一拥而上,反而将两个内书堂侍卫挡住。孙巧一个箭步冲到瑈璇面前,扬起手又要打她耳光。
瑈璇几年前在江南贡院门口挨过孙巧的耳光,一直视作平生糗事,脑中这个孙巧高举手掌的画面时常盘旋。回想得太多,躲避的方法便熟极而流,自然而然地往后一让。不想脚后恰是讲堂的台阶,瑈璇被台阶一絆,顿时摔倒在地。金砖地面硬邦邦的,这一下摔得极重,“咣当”一声巨响。孙巧尤不解气,飞步跨上,一脚踢在了瑈璇身上。
这一段争斗说起来长,其实也就一刹那的工夫。正在上课的学生们先是愣愣地看着,这时才反应过来,柴山叫道:“不能打先生!”第一个冲上来,抱住了孙巧。张宏李重跟着奔过来,拉住孙巧。所有的学生也都奔了过来:“不能打先生!”一百多人齐齐围住。
孙巧怒喝:“你们找死吗?”身不由己地已经被众人拉离了瑈璇,孙巧厉声高叫:“反了!反了!”,带来的侍卫见群情激愤、瑈璇已摔在地上不醒,一时也都手足无措。
海寿听到内书堂吵闹,大步跑了进来。一见这场面吓坏了,扑上前叫道:“姑娘!姑娘!”却叫不醒瑈璇。海寿急得跺脚:“快去喊太医!”“去请太后!”一边扶起瑈璇的头,后脑砸在地上,金砖地上血迹斑斑。海寿连忙撕下衣襟,将瑈璇的头包上。可一瞥眼,不禁浑身颤抖,只见瑈璇的蓝袍上,正一点点被血染红。
张太后匆匆赶到,先是对孙巧喝道:“你先回宫!”便急忙俯下身看视瑈璇。海寿扶着瑈璇,神色惨然,语声颤抖:“太后,陈姑娘怕是、怕是有孕在身。。”张太后头脑“嗡”得一声,急叫:“太医呢!太医在哪儿!快传华太医!”
朱瞻基自逍遥城回到宫中,一路思索。汉王在城中甚是憔悴,这么关着也不是事。过个几年,还是放出来的好。到底是至亲骨肉,皇祖父和父皇在天之灵,肯定是希望自己与汉王叔侄好好的。
思索间一路行来,感觉宫中气氛凝重,不少小内侍表情复杂,有伤心难过的、有担心焦虑的、有愤愤不平的。荣冬也察觉到,随手拉过一个小内侍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小内侍带着哭音道:“先生,先生被打了!”
朱瞻基一惊:“什么先生被打了?被谁打了?”
“就是先生被打了。贵妃,是贵妃打的。头摔破了,身上、身上也出了好多血。太后接到清宁宫去了。” 小内侍说着说着流下泪来。荣冬荣夏对望一眼,荣夏面色惨然,几年前贡院门口一幕瞬时蹦入脑海:又打了?
朱瞻基面色大变,一跺脚,发足疾奔。金英在后急叫:“陛下!慢点!陛下!”朱瞻基又恨又悔、又气又急,面色铁青一路狂奔进了清宁宫。门口几个太监宫女本想通传,见了皇帝的面色急忙避开,朱瞻基一口气直冲到榻前,一眼看去,顿时透心冰凉。
瑈璇躺在榻上,面无血色,头上裹着白布,双目紧闭,竟是昏迷不醒。朱瞻基叫声“瑈璇!”靠在她身前,握起瑈璇一只手、冰凉冰凉,整个人竟没有一丝热气。张太后胡皇后围在榻边,神情紧张。屏风后悉悉簌簌,当是太医在忙碌。
张太后见皇帝几乎要哭出来的样子,劝慰道:“太医看了, 性命应该无碍。”朱瞻基不吭声,牙却咬得咯嘣直响,似乎在努力克制自己,不要与母亲冲突。
张太后接着道:“孩子、孩子怕是保不住。这有了孩子,怎么不说一声,还要教书呢?”
朱瞻基听这话里反而有责备之意,望望瑈璇苍白的小脸,终于忍不住,侧头怒道:“第一,孩儿不知道有了孩子。第二,就算不教书,躲在乾清宫、躲得过这顿打吗?那贱人被你纵容得无法无天,哪里管什么孩子!”
张太后见儿子肯说话了,倒松一口气:“巧儿我已经说了她了。其实也难怪她,她就那一个弟弟,孙重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老老实实的一个孩子。好好的这硬让工部栽他一个‘附逆’,也难怪巧儿生气。”维护孙巧之意甚是明显。
朱瞻基作声不得,面容扭曲,半响仰天“哈哈”笑了两声:“好!好!这就是如今的大明后宫!前朝的奏章消息走到后宫也就罢了;还要干政,还要妄加猜测,还要乱作文章!”
朱瞻基倏地站起,走到张太后面前,凝视着太后说道:“蒯祥本是工部侍郎,我大明朝臣。发现了附逆罪证,难道因为是贵妃家人,就要隐匿不报?母后你可知道,汉王府卫队长枚青来时,便已经招供孙重与朱瞻坦勾结! 瑈璇来北京路上被汉王劫持险些送命,就是从母后您这里、从孙重这里泄露的消息!汉王为什么要劫她害她?因为她在长江中拼死救我,我才能回到北京!可是你们,你们……”朱瞻基有些哽咽,停了停道:“瑈璇拦住我,事情已经过去、看在母后的份上就此算了,孩儿一直隐忍不言,难道反而错了?”
说着挥了挥手吩咐:“金英!将孙重的那些信件和枚青的供词取来,呈给太后!”
张太后呆呆站着,震惊之下,无语沉默。
朱瞻基凝视着母亲,接着道:“母后,孩儿只求您扪心自问!且不说她在做翰林时辛辛苦苦费尽心力扶助父皇,也不说她在占城在南京几次三番救孩儿性命,更不说她助孩儿平叛、不伤一兵一卒就收复了乐安;甚至不说她顾全大局宽厚待人,拦着孩儿不要处置孙重。只说孩儿再三求您,求您当她是您的媳妇,您做到了吗?她一再体谅您,您呢、当她是媳妇了吗?”
朱瞻基一口气说完,目中含泪,不等母亲回答也不再看母亲,叹一口气,双手抄起瑈璇,打横抱在怀中:“瑈璇倘若有个不测,孩儿、孩儿定不独生!”说到这里语声哽咽,轻轻地大步出了坤宁宫。
张太后跌坐在榻上,一时说不出话来,半晌侧头对皇后和太医怒道:“你们、还不快跟过去?真要连皇上一起害死吗!”
朱瞻基抱着瑈璇,往乾清宫走去,怕颠着她,朱瞻基走得极其轻缓。荣冬荣夏默然跟在皇帝身后,荣冬不再似往日笑眯眯地,荣夏冷冰冰的面容甚至有些扭曲。
白脚鹰忽然飞过来,扑棱着翅膀,掀起阵阵微风,却是看到朱瞻基抱着瑈璇、不敢再停在他肩上。荣冬招招手,伸臂让白脚鹰停下,长乐又不知从哪儿窜了出来,“吱吱吱吱”叫着, 跟在皇帝脚边,荣夏顺手捞起、搁在了肩头。
不知道是听到这一鹰一猴的声音,还是屋外的微风吹的,瑈璇慢慢睁开了眼睛,怔怔望着朱瞻基,有气没力地问道:“哥哥,我们、回南京了吗?”
朱瞻基见她神智不清,目光散乱浑无神采,不禁心如刀割,俯身贴住了她的面颊:“只要你好起来,我们就回南京。”知道北京在瑈璇的心中,大概一无可恋。当日她不肯来,自己硬要她来,果然今日遭此横祸!
瑈璇舒一口气,嘴角弯弯:“那就好。我,好想南京。哥哥,一起,还有我们的孩子。”
朱瞻基轻声问道:“你知道有孩子?”见她神智渐渐有些清醒,心中更痛:倒不如睡着无知无觉的好!而她若知道有孩子,又如何承受失去之痛?
瑈璇低低道:“是,我早上知道的。想着今晚告诉你。”忽然皱眉蜷了蜷:“哥哥,我怕。”
朱瞻基搂紧了她:“别怕,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别怕,我再也不离开你半步!别怕……”说着说着,有些哽咽。自己枉为皇太孙、枉为皇帝,唯一心爱的女人,却一再被打!就连唯一的孩子、也要保不住!
瑈璇不答,软软地往朱瞻基身上靠了又靠,似是疼痛、又更似是恐惧。朱瞻基心痛如绞,紧紧搂住了她。荣冬荣夏在皇帝身侧,也不禁心中恻然。
忽然飞奔的脚步声响,朱瞻基皱了皱眉,后宫之中如此奔跑,绝无好事。“交趾八百里加急战报!” “交趾八百里加急战报!”一声声高叫传过来。
朱瞻基继续往前走,不想理这战报。瑈璇迷迷糊糊地,却低声道:“小皓,小皓不知怎样了?”
朱瞻基怔了怔,俯身亲了亲她的面颊:“你歇歇,别想这些。小皓不会有事的。”侧头望向荣冬,目中示意:战报,偷偷收下!
荣冬会意,转身正欲悄悄处理了,送战报的却已远远望见皇帝,高叫:“陛下!交趾战报!崒洞之役,成山伯大败!”
朱瞻基心中震惊:王通这一败再败,可如何是好?回头吩咐:“送去文渊阁。”让内阁大佬们先议着吧。
怀中的瑈璇动了动,却没有声息。朱瞻基见瑈璇眼睛又闭上、昏迷不醒、面色煞白,不由抱紧了她、心如刀割。身后一阵忙乱的脚步声,“陛下!”是华不为领着几个太医。朱瞻基气急败坏:“救好陈姑娘!否则,否则……”
否则如何?却自己也不知道。孝友英明的宣德皇帝,望着怀中心爱的女人,一片惶惑茫然。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
内书堂,设在后宫御花园的西南角,两进四间大瓦房。
朱瞻基分枝拂柳,穿过曲廊。二月末的天气还很冷,池塘中仍结着薄冰,柳枝却已微微冒出了些绿意。随行的太监金英想要通传,朱瞻基示意他不要作声,轻手轻脚、立到了内书堂窗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朗朗的读书声,自房内传出来,声音甚是洪亮齐整。朱瞻基觑眼瞧瞧,房内大约坐着一百多人,大都是十几岁的小内侍,也有些年纪更大,和几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
瑈璇立在前中台阶上的案几之后,身着蓝衫头戴唐巾,风流儒雅。朱瞻基看了心中一动,她这身打扮,正是二人在桃叶渡初遇时的模样。可瞥眼再看,不由好笑,瑈璇手上握的不再是折扇,竟是根七寸六分长的戒尺。
自这内书堂设立之后,大明的宦官开始了识字学文化。有些史学家认为,这是后来明朝宦官弄权祸国的原因。理由是如果不识字,你坏就坏得有限,坏不到哪儿去。
这个推论未免牵强。
识字读书,学得是忠孝节义礼仪廉耻。宦官当权,却是皇权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皇帝一个人忙不过来、或者不想忙、或者想与朝臣百官抗衡,自然便依赖宦官。识字不识字,影响恐怕不大。
自明太祖起,宦官便被看作皇帝家人,有关宦官的制度规定是记载在《皇明祖训》中,这是给皇帝后代子孙看的。而不是像其它朝纲,记在《会典》《诸丝执掌》之类的规章中。皇帝一个人有困难时,自然是找这忠心顺从的家人宦官。
宦官干政,与内书堂、实在没有必然联系。终宣德皇帝一朝,太太平平。宣德皇帝此时站在堂边旁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后代子孙会被这些恭顺的宦官们控制了朝政,还有人将过错的因由怪在这内书堂。
瑈璇随意点了位小内侍:“张宏,你背一遍。”张宏看起来大约十一二岁,很机灵的模样,随即站起来,朗朗背了一遍,错了两个字,瑈璇纠正了,让他坐下。又点了一个:“李重,你背。”李重是个十五六岁的大人了,憨憨的象是个北方人,结结巴巴开始背起来。可是显然不怎么记得,丢词拉句,最后干脆想不起来了,愣愣地杵在当地。
瑈璇很生气:“这‘鹿鸣’学了六天了,交代你们每天回去背,怎么还不会?”
李重嗫嚅着道:“我,我记不住。”
瑈璇气道:“背书背书,就是要背才行。记不住就多背几遍呐!”说着一挥戒尺:“过来,打手心!”
李重蹭着脚步挪到瑈璇身旁,伸出手放到案上,倒是肥肥厚厚。瑈璇毫不客气,高高举起戒尺,重重打了下去。
“啪”得一记颇响,李重“哎呦”叫了一声,叫声更响。瑈璇不理不睬,继续挥尺击落,却明显轻了些。李重“哎呦” “哎呦” “哎呦”不绝,瑈璇继续高高举起,却轻轻落下,打了十记,板着脸道:“好了!今天打你十下,可记住了!回去接着背!”
李重憨笑着:“谢谢先生!先生下次再打重些。”停了停道:“先生打得重些,我便记得牢些。”
下面顿时哄堂大笑,瑈璇也掌不住笑了:“好了,去背书。”朱瞻基在窗外看到她这笑容如春花绽放,不由也笑,摇摇头转身踱步走开。金英问道:“陛下不进去了?”
朱瞻基笑道:“她教得正开心,不打扰她了。走,叫上荣冬荣夏,陪朕去趟逍遥城,看看二叔。”
汉王朱高煦投降认罪,朱瞻基网开一面,谋逆大罪也并未杀他,而是在西华门建了个逍遥城,将汉王囚禁在此。汉王妃及其他汉王家眷,朱瞻基将他们贬为庶人,发配到了云南。是念及骨肉之情,也算是践了当日瑈璇保她平安的诺言。
朱瞻基更借此机会,大力削夺藩王势力,自三叔赵王朱高燧开始、削除所有藩王的武装卫队。可以说,在宣德年间,大明的藩王基本转变为对皇权没有威胁的闲散藩王,成为彻底的寄生虫阶层。大明朝廷自担心藩王造反、转为发愁怎么养活藩王。
瑈璇罚过了李重,安排学生们抄写两遍,自己负手踱在案间,时时俯身看看写得如何、有无疑问。一瞥眼间,学堂后面,不知何时立了些女眷。
瑈璇这内书堂自开设以来,颇受欢迎。宫中得准的内侍积极上课,不相干的宫女侍卫、甚至命妇妃嫔也常常站在后面旁听。瑈璇堂堂两榜进士出身的翰林,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以及夫释道内外典籍,甚至稗官野史、九彝八荒之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朱瞻基有次带着几位朝臣悄悄在外听墙角,连杨士奇都攒眉浩叹,赞“此未曾有”。朱瞻基看看几人叹气的样子,明白他们的言下之意,好好的一个乙未科状元,如此才华横溢,可惜啊!真是可惜了!
瑈璇对女眷们微微颔首招呼,不以为意,回到前案,大笔一挥“君子”,朗声道:“今日,讲一讲君子。”环顾了一下学生。众人只觉得先生顾盼伟然,齐齐坐直了聆听。
“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哪三戒?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哪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内书堂的大门忽然“砰”地一声被大力踢开,众人吓了一跳,却见孙贵妃带了一群侍卫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瑈璇皱了皱眉:“畏圣人之言。”把这句朗声对学生们说完,才侧过头望向孙巧:“这是学堂,贵妃请止步。”
孙巧哼了一声,径直冲上来,吼道:“陈琙!你太阴险了!我弟弟不就是碰倒过你一次,你就要置他于死地?”
瑈璇莫名其妙:“什么?”
“你还装糊涂!工部怎么会管到附逆的事?还不是你授意的!那个蒯祥,不就是你的相好!诬陷我弟弟,你太毒了!” 孙巧咬牙切齿。
瑈璇眉头微蹙:“不知道贵妃说的什么。学堂在上课,贵妃请自重。”说着侧头示意,两个内书堂的侍卫便要拦住孙巧。
可是孙巧身边人多势众,几个侍卫一拥而上,反而将两个内书堂侍卫挡住。孙巧一个箭步冲到瑈璇面前,扬起手又要打她耳光。
瑈璇几年前在江南贡院门口挨过孙巧的耳光,一直视作平生糗事,脑中这个孙巧高举手掌的画面时常盘旋。回想得太多,躲避的方法便熟极而流,自然而然地往后一让。不想脚后恰是讲堂的台阶,瑈璇被台阶一絆,顿时摔倒在地。金砖地面硬邦邦的,这一下摔得极重,“咣当”一声巨响。孙巧尤不解气,飞步跨上,一脚踢在了瑈璇身上。
这一段争斗说起来长,其实也就一刹那的工夫。正在上课的学生们先是愣愣地看着,这时才反应过来,柴山叫道:“不能打先生!”第一个冲上来,抱住了孙巧。张宏李重跟着奔过来,拉住孙巧。所有的学生也都奔了过来:“不能打先生!”一百多人齐齐围住。
孙巧怒喝:“你们找死吗?”身不由己地已经被众人拉离了瑈璇,孙巧厉声高叫:“反了!反了!”,带来的侍卫见群情激愤、瑈璇已摔在地上不醒,一时也都手足无措。
海寿听到内书堂吵闹,大步跑了进来。一见这场面吓坏了,扑上前叫道:“姑娘!姑娘!”却叫不醒瑈璇。海寿急得跺脚:“快去喊太医!”“去请太后!”一边扶起瑈璇的头,后脑砸在地上,金砖地上血迹斑斑。海寿连忙撕下衣襟,将瑈璇的头包上。可一瞥眼,不禁浑身颤抖,只见瑈璇的蓝袍上,正一点点被血染红。
张太后匆匆赶到,先是对孙巧喝道:“你先回宫!”便急忙俯下身看视瑈璇。海寿扶着瑈璇,神色惨然,语声颤抖:“太后,陈姑娘怕是、怕是有孕在身。。”张太后头脑“嗡”得一声,急叫:“太医呢!太医在哪儿!快传华太医!”
朱瞻基自逍遥城回到宫中,一路思索。汉王在城中甚是憔悴,这么关着也不是事。过个几年,还是放出来的好。到底是至亲骨肉,皇祖父和父皇在天之灵,肯定是希望自己与汉王叔侄好好的。
思索间一路行来,感觉宫中气氛凝重,不少小内侍表情复杂,有伤心难过的、有担心焦虑的、有愤愤不平的。荣冬也察觉到,随手拉过一个小内侍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小内侍带着哭音道:“先生,先生被打了!”
朱瞻基一惊:“什么先生被打了?被谁打了?”
“就是先生被打了。贵妃,是贵妃打的。头摔破了,身上、身上也出了好多血。太后接到清宁宫去了。” 小内侍说着说着流下泪来。荣冬荣夏对望一眼,荣夏面色惨然,几年前贡院门口一幕瞬时蹦入脑海:又打了?
朱瞻基面色大变,一跺脚,发足疾奔。金英在后急叫:“陛下!慢点!陛下!”朱瞻基又恨又悔、又气又急,面色铁青一路狂奔进了清宁宫。门口几个太监宫女本想通传,见了皇帝的面色急忙避开,朱瞻基一口气直冲到榻前,一眼看去,顿时透心冰凉。
瑈璇躺在榻上,面无血色,头上裹着白布,双目紧闭,竟是昏迷不醒。朱瞻基叫声“瑈璇!”靠在她身前,握起瑈璇一只手、冰凉冰凉,整个人竟没有一丝热气。张太后胡皇后围在榻边,神情紧张。屏风后悉悉簌簌,当是太医在忙碌。
张太后见皇帝几乎要哭出来的样子,劝慰道:“太医看了, 性命应该无碍。”朱瞻基不吭声,牙却咬得咯嘣直响,似乎在努力克制自己,不要与母亲冲突。
张太后接着道:“孩子、孩子怕是保不住。这有了孩子,怎么不说一声,还要教书呢?”
朱瞻基听这话里反而有责备之意,望望瑈璇苍白的小脸,终于忍不住,侧头怒道:“第一,孩儿不知道有了孩子。第二,就算不教书,躲在乾清宫、躲得过这顿打吗?那贱人被你纵容得无法无天,哪里管什么孩子!”
张太后见儿子肯说话了,倒松一口气:“巧儿我已经说了她了。其实也难怪她,她就那一个弟弟,孙重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老老实实的一个孩子。好好的这硬让工部栽他一个‘附逆’,也难怪巧儿生气。”维护孙巧之意甚是明显。
朱瞻基作声不得,面容扭曲,半响仰天“哈哈”笑了两声:“好!好!这就是如今的大明后宫!前朝的奏章消息走到后宫也就罢了;还要干政,还要妄加猜测,还要乱作文章!”
朱瞻基倏地站起,走到张太后面前,凝视着太后说道:“蒯祥本是工部侍郎,我大明朝臣。发现了附逆罪证,难道因为是贵妃家人,就要隐匿不报?母后你可知道,汉王府卫队长枚青来时,便已经招供孙重与朱瞻坦勾结! 瑈璇来北京路上被汉王劫持险些送命,就是从母后您这里、从孙重这里泄露的消息!汉王为什么要劫她害她?因为她在长江中拼死救我,我才能回到北京!可是你们,你们……”朱瞻基有些哽咽,停了停道:“瑈璇拦住我,事情已经过去、看在母后的份上就此算了,孩儿一直隐忍不言,难道反而错了?”
说着挥了挥手吩咐:“金英!将孙重的那些信件和枚青的供词取来,呈给太后!”
张太后呆呆站着,震惊之下,无语沉默。
朱瞻基凝视着母亲,接着道:“母后,孩儿只求您扪心自问!且不说她在做翰林时辛辛苦苦费尽心力扶助父皇,也不说她在占城在南京几次三番救孩儿性命,更不说她助孩儿平叛、不伤一兵一卒就收复了乐安;甚至不说她顾全大局宽厚待人,拦着孩儿不要处置孙重。只说孩儿再三求您,求您当她是您的媳妇,您做到了吗?她一再体谅您,您呢、当她是媳妇了吗?”
朱瞻基一口气说完,目中含泪,不等母亲回答也不再看母亲,叹一口气,双手抄起瑈璇,打横抱在怀中:“瑈璇倘若有个不测,孩儿、孩儿定不独生!”说到这里语声哽咽,轻轻地大步出了坤宁宫。
张太后跌坐在榻上,一时说不出话来,半晌侧头对皇后和太医怒道:“你们、还不快跟过去?真要连皇上一起害死吗!”
朱瞻基抱着瑈璇,往乾清宫走去,怕颠着她,朱瞻基走得极其轻缓。荣冬荣夏默然跟在皇帝身后,荣冬不再似往日笑眯眯地,荣夏冷冰冰的面容甚至有些扭曲。
白脚鹰忽然飞过来,扑棱着翅膀,掀起阵阵微风,却是看到朱瞻基抱着瑈璇、不敢再停在他肩上。荣冬招招手,伸臂让白脚鹰停下,长乐又不知从哪儿窜了出来,“吱吱吱吱”叫着, 跟在皇帝脚边,荣夏顺手捞起、搁在了肩头。
不知道是听到这一鹰一猴的声音,还是屋外的微风吹的,瑈璇慢慢睁开了眼睛,怔怔望着朱瞻基,有气没力地问道:“哥哥,我们、回南京了吗?”
朱瞻基见她神智不清,目光散乱浑无神采,不禁心如刀割,俯身贴住了她的面颊:“只要你好起来,我们就回南京。”知道北京在瑈璇的心中,大概一无可恋。当日她不肯来,自己硬要她来,果然今日遭此横祸!
瑈璇舒一口气,嘴角弯弯:“那就好。我,好想南京。哥哥,一起,还有我们的孩子。”
朱瞻基轻声问道:“你知道有孩子?”见她神智渐渐有些清醒,心中更痛:倒不如睡着无知无觉的好!而她若知道有孩子,又如何承受失去之痛?
瑈璇低低道:“是,我早上知道的。想着今晚告诉你。”忽然皱眉蜷了蜷:“哥哥,我怕。”
朱瞻基搂紧了她:“别怕,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别怕,我再也不离开你半步!别怕……”说着说着,有些哽咽。自己枉为皇太孙、枉为皇帝,唯一心爱的女人,却一再被打!就连唯一的孩子、也要保不住!
瑈璇不答,软软地往朱瞻基身上靠了又靠,似是疼痛、又更似是恐惧。朱瞻基心痛如绞,紧紧搂住了她。荣冬荣夏在皇帝身侧,也不禁心中恻然。
忽然飞奔的脚步声响,朱瞻基皱了皱眉,后宫之中如此奔跑,绝无好事。“交趾八百里加急战报!” “交趾八百里加急战报!”一声声高叫传过来。
朱瞻基继续往前走,不想理这战报。瑈璇迷迷糊糊地,却低声道:“小皓,小皓不知怎样了?”
朱瞻基怔了怔,俯身亲了亲她的面颊:“你歇歇,别想这些。小皓不会有事的。”侧头望向荣冬,目中示意:战报,偷偷收下!
荣冬会意,转身正欲悄悄处理了,送战报的却已远远望见皇帝,高叫:“陛下!交趾战报!崒洞之役,成山伯大败!”
朱瞻基心中震惊:王通这一败再败,可如何是好?回头吩咐:“送去文渊阁。”让内阁大佬们先议着吧。
怀中的瑈璇动了动,却没有声息。朱瞻基见瑈璇眼睛又闭上、昏迷不醒、面色煞白,不由抱紧了她、心如刀割。身后一阵忙乱的脚步声,“陛下!”是华不为领着几个太医。朱瞻基气急败坏:“救好陈姑娘!否则,否则……”
否则如何?却自己也不知道。孝友英明的宣德皇帝,望着怀中心爱的女人,一片惶惑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