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西拓:连云郡 上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1255再铸鼎最新章节!
1263年,6月5日,小暑12日,临沂。
小暑时节雨水充足,前几日公审之后,接连几天都下着大雨。不过这不意味着工程队可以休息了,恰恰相反,连日大雨使得周边河流水位暴涨,不少地方都有洪水的危险,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走出去收集水情,以便为运河工程提供决策依据。所以这几天,不少干部和工程师都带着人冒着大雨在各地奔波,而今天雨一停,更是趁着大水没有完全消退开始了大规模勘探的进程。
马原和赵浩初两人,走在一段积了雨水的古运河河道边,一边考察河水流向,一边对着最近的一些事件吐槽着。
“嘿,赵哥,你知道吗?这下了几天雨,就有些村民嚼舌头,说这是有冤情呢。”
“哈,冤情?什么冤情?难道那些贪污犯还冤屈了不成?”
“不是,他们是说,是我们判得太轻了,老天看不下去了。”
“哈啊哈哈哈哈……真是无聊。不是我说,现在这帮子人也太迷信了点。”
“这可不是小事啊,迷信迷信,他们入迷了可是真信的,这对我们的工作不利啊。”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还能来个破四旧不成?……我看,给他们解释也解释不通,干脆让文化部那杜松林他们派点人来,以神棍攻神棍,让他们迷我们的信算了,还容易控制点。”
“呃,赵哥,你这思想很危险的啊……”
正当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的时候,一封信件突然送了过来,交到了马原手上。
马原翻看了一下,无奈地说道:“初一的信,从郡城送来的,看来是下雨耽搁了。唉,真误事啊,要是通了电报就好了。”
东海版本的电报技术经过屡次迭代,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实际上这电报本来就原理简单没什么花头,突破之后很容易做得比较可靠。虽说如此,电报业务也没有在东海国境内全面铺开,主要是因为成本太高——不是铺设成本高,而是运营成本高。
明晃晃的电线架在外面,就算不含铜,饥渴的乡民也会在几天内给你偷个一干二净。想保住线路,必须投入大量安保力量时刻巡查才行,这费用就海了去了。
所以就算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东海商社投入运营的电报线路也只有中央-东海和莱芜-临淄两条,前者是熟地,有足够的力量监察,后者是荒郊野外,不用担心有人来偷,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地方,短期之内就别想了。
不过,据悉建设交通部有个胶沂(马拉)铁路的宏伟计划,若是能成的话,那么借铁路巡查的庇护,顺路架设一个电报线路还是很可行的,甚至还能把铁轨本身用作通信导体。那样的话,西南与本土无疑将能结成更紧密的整体,真正的可谓天涯若比邻,《东海新闻》又有个新题材可吹了。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他们需要关注的还是当下。
赵浩初关心地问道:“连云的信?重要吗?”
马原已经拆开信读了起来:“是关于军方的,徐云找我……啊,初八的船,该死,耽搁这几天真误事啊。赵哥,那我得赶紧回连云了,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行,你去忙吧。嗯,你手下那个叫蒋开诚的小学生挺能干的,别带回去,留这儿给我打个下手吧。”
在现在的东海,“小学生”可不是骂人的词,相反是个相当令人尊敬的称呼。毕竟就算是小学生也要经过三年五年的学习才能出师,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北地相当了不起了。
这个蒋开诚就是东海商社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高级小学毕业生之一,毕业后被财政部抢了过来,经过几年的奋斗也成了部内劳工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前不久被孔嘉谊带到了连云(海州城的新名字),现在派来协助马原,表现得还不错。
“行,稍后我就让他来找你报到。”马原对此没什么意见,匆匆应了,便回去收拾东西往连云港赶了。
连云郡人口稀疏、道路荒废,若是走陆路回去,可能就要在荒郊野外露宿几晚了,所以马原没有直接骑马过去,而是带着亲随去了临沂东部沭水边的“临沭堡”。此地是沂水-沭水之间陆路交通的端点,从沂水转运来的货物在这里装船进入沭水,海军在此修建了码头设施和一个棱堡。由于是物资集散地,临沭堡这一年来也吸引了不少人气,一些临近的商人和乡民移居至此,有了发展成一个小镇的倾向。马原准备在此搭船前往海边,虽然要绕个弯,但是顺流而下速度很快,耗时比走陆路还少些。
他们在河边等了一会儿,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过来遗憾地说道:“报告首长,今天没有客船,最近的是一艘运铁的私营货船,您要不要等一等?”
马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还可以接受,便说道:“不用了,就这艘吧。马你们收着,给我开个单子。”
“……行,那您辛苦了。”
事情紧急,马原也没摆派头,直接上了这艘简易的运铁船。
这船确实不能再简易了,连甲板都没有,就是一艘放大了的渔船,全船就一个敞口的大船舱,莱芜来的生铁放在底部,上面铺了一层秸秆,再上面零零散散放着些麻袋,大概是些粮食之类的大宗货物。
这船虽然简易,运营方却不简单,是临沂大户刘员外家的产业。因为这些生铁虽不起眼货值却不低,要是随便托运给一般船户,半路携货跑了怎么办?所以就只能委托给有名望有资产的大户运营了,出了差错就得担起来。
当然,委托给大户,他们下面再怎么分包给小户托运、控制风险,就不需要上面操心了。现在这艘船的船主,就是挂靠在刘员外家下面的一个普通船户,当他从临沭堡海军那里听说搭船的是个“大人物”之后,又惊又怕,对着马原连连点头哈腰,很是拘谨的样子。
马原对此倒是无所谓,掏出一些铜钱塞给船主作为旅费,然后看看船里的秸秆还算干净,便带着亲随找地方坐了下去,招呼船主快快开船,开始了前往连云的旅程。
船上的船员配置是一男二女。其中男人是船主,看上去年纪不小了,现在正读着风操纵帆向——当前是向南顺流而下,尚能利用东南来的侧风。另有一个年级同样不小的壮妇在后面摇橹,加快起步的速度,等到航速起来了,便只是偶尔摇一下控制方向。还有一个看发式是已经出嫁了的年轻女性在她旁边帮忙,但其实没什么好帮的,只是因为船上有外人而不敢到前面去,低着头不敢看马原他们。
马原看到这个团队,有些意外,这年头女性在船上可不多见啊,左右无事,便与船主攀谈起来。
“老人家,不知如何称呼?您这控船的手艺颇为精湛啊。”
“啊,东家可是喊我?不敢不敢,东家喊我郭船夫便行了。嘿,没办法,咱就是吃这行饭的,手艺不行早就没人要了。”
“哦,你做这水上生意有些年头了吧?”
“是啊,打记事起就在船上了,如今都四十年了。”
“失敬失敬,您这工龄在我们那,都退休好几年了。郭老汉家住何方啊?”
“东家说笑了,我们吃水上饭的,船就是家啊!”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后面的是老汉的家人了?”
“嗯,老婆子和小儿媳妇。我家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分家,盘了艘船自己干了,小儿子不愿意干这行,去年冬天临沂招兵,便应了征去了甚么‘海军’。唉,不还是在水上讨生活?不都……啊,东家别误会,我不是说当兵不好……总之,小儿子去当了兵,之前讨下的媳妇不能跟着去,便留在船上打打下手。呸,也帮不上什么忙,还白添了一张嘴吃饭,像这样又丑又穷的丫头,也就咱这样的穷苦人家能看上了……”
闹了半天,原来还是个军属啊。看着他拼命抹黑儿媳妇省得被官爷们惦记上的样子,马原感觉有些想笑,不过也不好说破,随便聊了几句,便不再往船尾的方向看,让郭老汉安心下来,转头朝前面看向两岸的风景。
陈龙他们对连云定下的开发策略是“实外虚内”,也就是优先开发作为边界的沭水沿岸地区。这一带虽然地处边界,离连云较远,但有水路交通,时空上的距离反而更近。而且外面是宋统区,安全问题不大,相反开发边界有助于加强东海国对此地的控制,防止宋朝官府渗透过来,甚至还能反渗透将影响力扩张出去、吸引移民过来。至于沭水内部的广阔区域,就留着作为储备地区慢慢开发吧。
当然,沭水时常泛滥,沿河而居肯定是不行的,肯定需要寻找一些地势相对较高、又有支流通向沭水主干的安全地块优先开发。之前工作组已经选定了几个目标,现在马原有机会沿沭水再走一边,又适逢暴雨过后水位较高的时期,所以正好可以再考察一遍。
小船行驶了一段之后,沿途看到的情景其实是高于马原的预期的。连年的战乱使得连云荒废的同时,也给了生态环境以喘息之机。在几十年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各种野草、灌木、速生林木在荒野上迅速地扩张着,现在沿岸随处可见密集的森林和丛林。它们在阻碍了道路通行的同时,也稳固了水土,使得沭水泛滥的情形不再那么可怕,刚刚的一场暴雨,似乎并没有对两岸造成太大的破坏。
这样看来,沭水开发计划无疑有着一个良好的基础。
“哈,现在战乱结束,局势和平,这里很快就会成为千里沃土……”马原满意地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引得亲随们连连赞同,就连郭老汉也讨好地应和起来。
然后,他不禁又开始思考起了更远的未来。
“然后人口滋生、耕地密布、环境破坏……水患再次横行。这到底是水祸害人,还是人祸害水?所谓王朝兴衰,不外如是吧。”
1263年,6月5日,小暑12日,临沂。
小暑时节雨水充足,前几日公审之后,接连几天都下着大雨。不过这不意味着工程队可以休息了,恰恰相反,连日大雨使得周边河流水位暴涨,不少地方都有洪水的危险,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走出去收集水情,以便为运河工程提供决策依据。所以这几天,不少干部和工程师都带着人冒着大雨在各地奔波,而今天雨一停,更是趁着大水没有完全消退开始了大规模勘探的进程。
马原和赵浩初两人,走在一段积了雨水的古运河河道边,一边考察河水流向,一边对着最近的一些事件吐槽着。
“嘿,赵哥,你知道吗?这下了几天雨,就有些村民嚼舌头,说这是有冤情呢。”
“哈,冤情?什么冤情?难道那些贪污犯还冤屈了不成?”
“不是,他们是说,是我们判得太轻了,老天看不下去了。”
“哈啊哈哈哈哈……真是无聊。不是我说,现在这帮子人也太迷信了点。”
“这可不是小事啊,迷信迷信,他们入迷了可是真信的,这对我们的工作不利啊。”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还能来个破四旧不成?……我看,给他们解释也解释不通,干脆让文化部那杜松林他们派点人来,以神棍攻神棍,让他们迷我们的信算了,还容易控制点。”
“呃,赵哥,你这思想很危险的啊……”
正当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的时候,一封信件突然送了过来,交到了马原手上。
马原翻看了一下,无奈地说道:“初一的信,从郡城送来的,看来是下雨耽搁了。唉,真误事啊,要是通了电报就好了。”
东海版本的电报技术经过屡次迭代,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实际上这电报本来就原理简单没什么花头,突破之后很容易做得比较可靠。虽说如此,电报业务也没有在东海国境内全面铺开,主要是因为成本太高——不是铺设成本高,而是运营成本高。
明晃晃的电线架在外面,就算不含铜,饥渴的乡民也会在几天内给你偷个一干二净。想保住线路,必须投入大量安保力量时刻巡查才行,这费用就海了去了。
所以就算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东海商社投入运营的电报线路也只有中央-东海和莱芜-临淄两条,前者是熟地,有足够的力量监察,后者是荒郊野外,不用担心有人来偷,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地方,短期之内就别想了。
不过,据悉建设交通部有个胶沂(马拉)铁路的宏伟计划,若是能成的话,那么借铁路巡查的庇护,顺路架设一个电报线路还是很可行的,甚至还能把铁轨本身用作通信导体。那样的话,西南与本土无疑将能结成更紧密的整体,真正的可谓天涯若比邻,《东海新闻》又有个新题材可吹了。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他们需要关注的还是当下。
赵浩初关心地问道:“连云的信?重要吗?”
马原已经拆开信读了起来:“是关于军方的,徐云找我……啊,初八的船,该死,耽搁这几天真误事啊。赵哥,那我得赶紧回连云了,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行,你去忙吧。嗯,你手下那个叫蒋开诚的小学生挺能干的,别带回去,留这儿给我打个下手吧。”
在现在的东海,“小学生”可不是骂人的词,相反是个相当令人尊敬的称呼。毕竟就算是小学生也要经过三年五年的学习才能出师,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北地相当了不起了。
这个蒋开诚就是东海商社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高级小学毕业生之一,毕业后被财政部抢了过来,经过几年的奋斗也成了部内劳工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前不久被孔嘉谊带到了连云(海州城的新名字),现在派来协助马原,表现得还不错。
“行,稍后我就让他来找你报到。”马原对此没什么意见,匆匆应了,便回去收拾东西往连云港赶了。
连云郡人口稀疏、道路荒废,若是走陆路回去,可能就要在荒郊野外露宿几晚了,所以马原没有直接骑马过去,而是带着亲随去了临沂东部沭水边的“临沭堡”。此地是沂水-沭水之间陆路交通的端点,从沂水转运来的货物在这里装船进入沭水,海军在此修建了码头设施和一个棱堡。由于是物资集散地,临沭堡这一年来也吸引了不少人气,一些临近的商人和乡民移居至此,有了发展成一个小镇的倾向。马原准备在此搭船前往海边,虽然要绕个弯,但是顺流而下速度很快,耗时比走陆路还少些。
他们在河边等了一会儿,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过来遗憾地说道:“报告首长,今天没有客船,最近的是一艘运铁的私营货船,您要不要等一等?”
马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还可以接受,便说道:“不用了,就这艘吧。马你们收着,给我开个单子。”
“……行,那您辛苦了。”
事情紧急,马原也没摆派头,直接上了这艘简易的运铁船。
这船确实不能再简易了,连甲板都没有,就是一艘放大了的渔船,全船就一个敞口的大船舱,莱芜来的生铁放在底部,上面铺了一层秸秆,再上面零零散散放着些麻袋,大概是些粮食之类的大宗货物。
这船虽然简易,运营方却不简单,是临沂大户刘员外家的产业。因为这些生铁虽不起眼货值却不低,要是随便托运给一般船户,半路携货跑了怎么办?所以就只能委托给有名望有资产的大户运营了,出了差错就得担起来。
当然,委托给大户,他们下面再怎么分包给小户托运、控制风险,就不需要上面操心了。现在这艘船的船主,就是挂靠在刘员外家下面的一个普通船户,当他从临沭堡海军那里听说搭船的是个“大人物”之后,又惊又怕,对着马原连连点头哈腰,很是拘谨的样子。
马原对此倒是无所谓,掏出一些铜钱塞给船主作为旅费,然后看看船里的秸秆还算干净,便带着亲随找地方坐了下去,招呼船主快快开船,开始了前往连云的旅程。
船上的船员配置是一男二女。其中男人是船主,看上去年纪不小了,现在正读着风操纵帆向——当前是向南顺流而下,尚能利用东南来的侧风。另有一个年级同样不小的壮妇在后面摇橹,加快起步的速度,等到航速起来了,便只是偶尔摇一下控制方向。还有一个看发式是已经出嫁了的年轻女性在她旁边帮忙,但其实没什么好帮的,只是因为船上有外人而不敢到前面去,低着头不敢看马原他们。
马原看到这个团队,有些意外,这年头女性在船上可不多见啊,左右无事,便与船主攀谈起来。
“老人家,不知如何称呼?您这控船的手艺颇为精湛啊。”
“啊,东家可是喊我?不敢不敢,东家喊我郭船夫便行了。嘿,没办法,咱就是吃这行饭的,手艺不行早就没人要了。”
“哦,你做这水上生意有些年头了吧?”
“是啊,打记事起就在船上了,如今都四十年了。”
“失敬失敬,您这工龄在我们那,都退休好几年了。郭老汉家住何方啊?”
“东家说笑了,我们吃水上饭的,船就是家啊!”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后面的是老汉的家人了?”
“嗯,老婆子和小儿媳妇。我家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分家,盘了艘船自己干了,小儿子不愿意干这行,去年冬天临沂招兵,便应了征去了甚么‘海军’。唉,不还是在水上讨生活?不都……啊,东家别误会,我不是说当兵不好……总之,小儿子去当了兵,之前讨下的媳妇不能跟着去,便留在船上打打下手。呸,也帮不上什么忙,还白添了一张嘴吃饭,像这样又丑又穷的丫头,也就咱这样的穷苦人家能看上了……”
闹了半天,原来还是个军属啊。看着他拼命抹黑儿媳妇省得被官爷们惦记上的样子,马原感觉有些想笑,不过也不好说破,随便聊了几句,便不再往船尾的方向看,让郭老汉安心下来,转头朝前面看向两岸的风景。
陈龙他们对连云定下的开发策略是“实外虚内”,也就是优先开发作为边界的沭水沿岸地区。这一带虽然地处边界,离连云较远,但有水路交通,时空上的距离反而更近。而且外面是宋统区,安全问题不大,相反开发边界有助于加强东海国对此地的控制,防止宋朝官府渗透过来,甚至还能反渗透将影响力扩张出去、吸引移民过来。至于沭水内部的广阔区域,就留着作为储备地区慢慢开发吧。
当然,沭水时常泛滥,沿河而居肯定是不行的,肯定需要寻找一些地势相对较高、又有支流通向沭水主干的安全地块优先开发。之前工作组已经选定了几个目标,现在马原有机会沿沭水再走一边,又适逢暴雨过后水位较高的时期,所以正好可以再考察一遍。
小船行驶了一段之后,沿途看到的情景其实是高于马原的预期的。连年的战乱使得连云荒废的同时,也给了生态环境以喘息之机。在几十年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各种野草、灌木、速生林木在荒野上迅速地扩张着,现在沿岸随处可见密集的森林和丛林。它们在阻碍了道路通行的同时,也稳固了水土,使得沭水泛滥的情形不再那么可怕,刚刚的一场暴雨,似乎并没有对两岸造成太大的破坏。
这样看来,沭水开发计划无疑有着一个良好的基础。
“哈,现在战乱结束,局势和平,这里很快就会成为千里沃土……”马原满意地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引得亲随们连连赞同,就连郭老汉也讨好地应和起来。
然后,他不禁又开始思考起了更远的未来。
“然后人口滋生、耕地密布、环境破坏……水患再次横行。这到底是水祸害人,还是人祸害水?所谓王朝兴衰,不外如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