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高欢:巩固内务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最新章节!
535年,十二月,晋阳。
司马子如偷袭华州失败之后,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东西魏之间相对比较平静。宇文泰在关西紧锣密鼓发展内政,高欢也在抓紧时间解决东魏的内部问题。
概括来说,这段时间高欢主要做了六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平定了兖州樊子鹄的叛乱。
樊子鹄是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起兵叛乱的,当时高欢任命娄昭为东道大都督,领兵去兖州讨伐。
樊子鹄是尔朱集团中的老资格,早在尔朱荣活着的时候,就做到了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封南阳郡开国公,跟斛斯椿、朱瑞基本属于同一档的,比贺拔胜、叱列延庆的爵位还要高一点儿。对比而言,当时的高欢只不过是第三领民酋长,连个正经的爵位都没有,属于根本搭不上话那种。
尔朱荣死后,尔朱世隆曾经召集樊子鹄跟自己一起对抗皇帝元子攸,但樊子鹄不想趟这个浑水,他请求元子攸把自己外派到河南当刺史,企图置身事外。元子攸见尔朱集团中难得有个中立的,也很高兴,当即把他任命为豫州刺史。
没想到樊子鹄刚走到半路,尔朱兆就杀进了洛阳。樊子鹄一看风头不对,不敢去上任了,赶紧去找边上的尔朱仲远寻求谅解,之后又被尔朱兆叫回了洛阳。
樊子鹄本来很忐忑,不知道尔朱兆这个愣头青会如何对付自己。好在他算是老前辈,尔朱兆还是给留了些面子,只是没收了他的兵权,随口骂了几句,这事就算过去了。
之后樊子鹄因为母亲去世,申请辞官守孝。等他复出的时候,高欢已经在韩陵击败了尔朱氏。樊子鹄见尔朱氏大势已去,于是又改变立场,积极参与了对尔朱仲远的追捕。
当时元修为了制衡高欢,开始有意笼络提拔尔朱氏的旧部,樊子鹄也属于重点拉拢对象,他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东南道大行台,负责镇守河南兖州一带,接管了原来尔朱仲远的大部分家底。
应该说,樊子鹄本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否则也不会得到尔朱荣的认可。他不仅行军打仗非常勇敢,作为地方官员也很出色。这几年他在河南抵挡南梁的入侵,平定境内的叛乱,整肃辖区内的贪官污吏,很有一些政绩。
但樊子鹄的问题是他原来的地位太高了,心态始终纠正不过来,无法容忍当年的小兵高欢爬到自己头上,所以他表现出来的姿态一直是跟着皇帝走,从来没有表示服从于高欢。
等到元修逃亡长安之后,高欢已经完全掌控了东魏的政权。但樊子鹄还是接受不了现实,他毅然据州反叛,坚决不向高欢低头。
樊子鹄最初规划得还算周密,他积极联络边上几个州的刺史,企图建立攻守同盟,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高欢。没想到高欢去年采用离间计,轻松搞定了齐州刺史侯渊,又借侯渊之手,干掉了青州刺史元贵平,彻底瓦解了樊子鹄的盟军。现在还跟樊子鹄站在一起的,只有他的老同事南青州刺史大野拔。为了集中兵力,大野拔领着部队赶到兖州,协助樊子鹄一起守城。
娄昭的大军杀到兖州之后,很快就把周边几个郡城都打了下来,最后合围了瑕丘。但樊子鹄和大野拔都久经沙场,战斗力很强悍,娄昭的部队强攻了多次,损兵折将无数,始终打不下来。
娄昭急了,正面搞不定就改用水攻,他下令把瑕丘边上的泗水拦起来,引水灌城。
前后又折腾了很久,瑕丘城依旧岿然不动。樊子鹄准备得很充分,铁了心要跟围城部队耗下去。
高欢知道战况之后,决定改变策略,他以皇帝元善见的名义,派散骑常侍陆琛和黄门郎张景征拿着诏书到达瑕丘,苦口婆心地劝樊子鹄等人投降。
樊子鹄心意已决,连使者的面都不想见。但他下面的将领没他这么坚定,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算现在守得住,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拖到后期依旧是死路一条。本来是骑虎难下的事情,没想到高欢居然给了活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岂不是智商有问题?
大家不敢跟樊子鹄谈,只好去找大野拔。
大野拔反复权衡,还是兄弟们的性命更重要,只能对不起老领导了。他偷偷跟使者见了面谈妥了条件,之后借议事之机,派部下突然发难砍死樊子鹄,开城投降。樊子鹄的这次叛乱终于被平定。
第二件事,是清剿了云阳谷内的步落稽割据势力。
娄昭在南边对付樊子鹄的时候,高欢本人也没闲着,他在这段时间里彻底解决掉了北面的刘蠡升。
年初的时候,高欢亲自领兵北上击溃了步落稽叛军的主力,但没有抓住刘蠡升本人。等他的大军撤回晋阳,刘蠡升那边收拾收拾,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
高欢觉得完全靠硬打解决问题成本太高,不如用点儿计策。于是在三月份的时候,他派人去跟刘蠡升讲和,约定双方睦邻友好,以后不再打仗了。为表示诚意,高欢还主动要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刘蠡升的太子。
小小的稽胡首领,有什么资格让东魏的大丞相主动来和亲,这摆明了就是个骗局。但刘蠡升没什么文化,一点儿都没看出来。他见高欢主动示好,居然信以为真,当即下令把各处隘口上的守备都撤掉,等着迎接儿媳妇过来。
刘蠡升没想到的是,高欢表面上派人来讲和,背地里却做好了进攻的准备,而且还偷偷策反了自己的部下。
等叛军的守备撤掉之后,高欢命令部队突然发起攻击。直到东魏部队出现在眼前,刘蠡升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他正手忙脚乱指挥抵抗的时候,被手下的北部王一刀砍死,拎着首级投降了高欢。
叛军的残余力量逃进深山,拥立刘蠡升的儿子南海王为新的首领,打算继续对抗。这回高欢不再姑息了,他下令趁热打铁,全军进山剿匪。这一战共抓获各级官员后妃共四百多人,汉人胡人共五万多户,终于把这伙盘踞了十余年的叛军一网打尽。
兖州和云阳谷平定之后,东魏内部的反叛势力基本上清理得差不多了,高欢亲自赶到邺城面见皇帝元善见去汇报工作。此外,高欢的大女儿,也就是元修的皇后高氏目前还寡居在家,高欢到了邺城之后,安排把女儿改嫁给了彭城王元韶。
第三件事,是彻底解决了侯渊。
娄昭攻打兖州的过程中,边上的青州刺史侯渊一直很老实,没敢轻举妄动。但高欢对他还是不放心,他安排封隆之的弟弟封延之去做青州刺史,让侯渊回朝等待新的安排。
这下把侯渊给吓毛了。他眼见着尔朱派系的老同事一个一个被干掉,自己现在虽然摆出了投降的姿态,但高欢会不会就此放过自己还真不好说,这次撤掉自己的刺史职位,搞不好就是要下手了。
侯渊本来已经领着部曲离开青州赶往邺城,结果走到广州(今河南鲁山县一带)附近的时候,越想越怕,终于崩溃了。左右都是死,不如索性反了吧。侯渊头脑一热,不往西走了,先是跑到了大东边的光州,抢了库府里的兵器宣布造反,之后又杀回青州,在周边的郡县四处劫掠。
高欢得到报告,立刻派边上的济州刺史蔡俊领兵去讨伐。结果蔡俊的部队还在路上,侯渊这边自己就垮了。
天下大乱的时候造反还情有可原,现在大局已定,再瞎折腾不是自己找死么。侯渊的部下也不是笨蛋,知道等官军过来肯定被灭。众人偷偷商量了一下,决定尽早弃暗投明跟侯渊划清关系,没准还能活命。于是几个督将领头,大家呆在原地静候官军,不再听侯渊的调遣。
侯渊发现部下都开始反水,知道大势已去不能硬撑了,只好带着贴身的亲兵狼狈出逃。他本打算南下去投奔萧衍,结果到达南青州境内的时候,亲兵也跑得一干二净。落魄至此,再英雄也没用了,侯渊最后被路边卖水的商贩所杀,首级被送到邺城。
樊子鹄和侯渊挂了之后,原来尔朱氏的余党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河南和山东一带的隐患也基本排除。
就在高欢刚要松口气的时候,没想到南边的梁朝又开始搞事情。
梁武帝萧衍的脑回路比较奇特,北朝这些年无穷无尽的内部折腾,他一直在南边岁月静好,从来没想着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倾尽全力收回中原。萧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派一些小规模的部队过来趁火打劫,赢了就占点儿小便宜,输了也没啥大损失。最近他又任命信武将军元庆和为北道总督、假魏王,领兵北上侵扰边境。
之所以还有个假魏王的称号,是因为元庆和也是北魏的宗族子弟。
元庆和是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的曾孙,八年前他还是北魏的东豫州刺史,当时南梁也是趁着北魏内乱打秋风,派兵偷袭东豫州,把元庆和围在治所广陵(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附近)城内。当时北魏政府已经派兵过来支援,但元庆和天生胆小,看到城外的梁军声势浩大,直接放下武器投降了,那次萧衍算是占了个大便宜,没费刀兵就拿下了东豫州。
由于是北魏的宗室,又是主动投降的,所以萧衍对元庆和非常热情。这次他封元庆和为假魏王,是希望他能效法元颢,杀回北朝争夺皇帝的位置。
可惜当年元颢能够一路开挂杀进洛阳,一是有陈庆之帮忙,二是自身的影响力尚可,但这两个优势元庆和都不具备。更要命的是,元庆和实在太胆小了,无论干啥第一反应就是保命。其实他本来在去年十月就已经出兵,趁着东西魏掐架的时候,勉强打下了边境小城赖乡(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附近),之后在那里耗了半年多不敢继续北上。这次是被萧衍催得急了,没奈何才继续出兵。
东魏现在内部稳固,兵精粮足,岂能再挨南梁的欺负?高欢当即命令河南各州加强戒备,同时派高敖曹、窦泰、侯景各领精兵三万,南下去找元庆和干仗。
梁军本来第一个进攻目标是东边的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城父村),结果还没开打,就听说窦泰要领兵过来支援,元庆和吓坏了,不敢继续攻打城父,转身去偷袭西边的项城(今河南省项城市)。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就听说高敖曹的部队正在气势汹汹地杀过来,元庆和又不敢打了,下令全军赶紧撤退,跑慢了万一被高敖曹这个阎王爷逮到就麻烦了。
萧衍很郁闷,心说这个元庆和怎么谁都怕,一点儿北方胡人的彪悍之气都没有,这样下去还打啥仗啊。他严令元庆和赶紧出兵,再磨蹭就治你的罪。
元庆和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又去入侵南兖州,结果被过来支援的洛州刺史韩贤给赶了出去。元庆和改攻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结果又被豫州刺史尧雄击败。
萧衍气坏了,他活了七十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废柴的家伙,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碰到一点儿困难就打退堂鼓,南梁部队都快被折腾废了。
萧衍一怒之下派人去给元庆和传话,痛骂他“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所谓胆小如鼠就源于这里。
元庆和也不用回建康了,他直接被贬到了大南边越州的合浦郡(今广西北部湾沿海附近)。
有多远走多远,萧衍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他。
高欢这边已经摆好了架势准备打仗,没想到梁军居然退兵了,很不过瘾。因此他顺便做了第四件事:收复荆州。
荆州自从去年年底被独孤如愿偷袭占领之后,高欢一直没顾得上处理,这次正好大部队被派到了南边,向西拐个弯就是荆州。
于是高欢命令侯景和高敖曹率领大军杀奔荆州。
收复荆州的过程没什么悬念,侯景和高敖曹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将,带领的又都是精兵,独孤如愿手下的人马太少,宇文泰离这里又太远,想派兵过来帮忙也不赶趟。
独孤如愿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挡不住侯景和高敖曹的进攻,而且回关中的路也被封上了。独孤如愿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带着杨忠和宇文虬放弃荆州,投奔了萧衍。荆州又重新回到了高欢的手里。
高欢做的第五件事,是重新启用了杨愔。
杨愔是杨津的儿子,很有才能。四年前杨椿杨津家族被尔朱世隆满门抄斩的时候,杨愔侥幸逃脱,跑到信都投奔了高欢,先后担任行台郎中和大行台右丞。当时军国事务繁忙,杨愔是高欢身边最重要的笔杆子。
后来杨愔的一个堂兄杨幼卿因为直言进谏被元修所杀,杨愔悲痛成疾,申请到雁门温泉疗养。同僚郭秀嫉妒他的才能,谎称高欢要把他交给元修,劝他赶紧逃走。杨愔信以为真,于是伪造出投水而死的假象,先是躲到嵩山,后来又跑到光州田横岛,以教书为业。
高欢本来以为杨愔真的自杀了,深感痛惜,两年之后才知道杨愔其实没死,而是躲在海边教书。他立刻命令光州刺史把杨愔送回来,任命他为太原公(高欢的次子高洋)开府司马,后来又恢复为自己的大行台右丞。
第六件事,是重视外交拉拢柔然。
现在柔然的领导还是阿那瑰,自称头兵可汗。阿那瑰当年虽然因为饥荒到北魏境内抢过粮,最终导致了六镇之乱,但之后他又出兵帮北魏击败了破六韩拔陵的叛军,双方算是扯平了。之后的这十来年里,双方相处的还比较融洽。
元修还在洛阳的时候,阿那瑰曾经主动找过来请北魏给自己的长子找个媳妇。当时双方已经谈好了,可惜还没等落实,元修就逃亡到了长安。
现在东西魏已经分裂,柔然作为举足轻重的第三方力量,支持哪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高欢一向很关注外交,他几个月前就派人去跟阿那瑰联系,阿那瑰也很上道,最近主动到邺城朝贡,同时旧事重提,请求继续和亲。东魏最终决定把常山王元昭的妹妹乐安公主嫁过去,封号也升了一档,改为兰陵郡长公主。
高欢对这次和亲超级重视,不仅为公主准备了非常贵重的嫁妆,又亲自带队把公主送到楼烦之北。他非常清楚政治和外交在决定战争成败中的重要作用件,如果能够得到柔然的支持,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
535年,十二月,晋阳。
司马子如偷袭华州失败之后,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东西魏之间相对比较平静。宇文泰在关西紧锣密鼓发展内政,高欢也在抓紧时间解决东魏的内部问题。
概括来说,这段时间高欢主要做了六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平定了兖州樊子鹄的叛乱。
樊子鹄是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起兵叛乱的,当时高欢任命娄昭为东道大都督,领兵去兖州讨伐。
樊子鹄是尔朱集团中的老资格,早在尔朱荣活着的时候,就做到了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封南阳郡开国公,跟斛斯椿、朱瑞基本属于同一档的,比贺拔胜、叱列延庆的爵位还要高一点儿。对比而言,当时的高欢只不过是第三领民酋长,连个正经的爵位都没有,属于根本搭不上话那种。
尔朱荣死后,尔朱世隆曾经召集樊子鹄跟自己一起对抗皇帝元子攸,但樊子鹄不想趟这个浑水,他请求元子攸把自己外派到河南当刺史,企图置身事外。元子攸见尔朱集团中难得有个中立的,也很高兴,当即把他任命为豫州刺史。
没想到樊子鹄刚走到半路,尔朱兆就杀进了洛阳。樊子鹄一看风头不对,不敢去上任了,赶紧去找边上的尔朱仲远寻求谅解,之后又被尔朱兆叫回了洛阳。
樊子鹄本来很忐忑,不知道尔朱兆这个愣头青会如何对付自己。好在他算是老前辈,尔朱兆还是给留了些面子,只是没收了他的兵权,随口骂了几句,这事就算过去了。
之后樊子鹄因为母亲去世,申请辞官守孝。等他复出的时候,高欢已经在韩陵击败了尔朱氏。樊子鹄见尔朱氏大势已去,于是又改变立场,积极参与了对尔朱仲远的追捕。
当时元修为了制衡高欢,开始有意笼络提拔尔朱氏的旧部,樊子鹄也属于重点拉拢对象,他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东南道大行台,负责镇守河南兖州一带,接管了原来尔朱仲远的大部分家底。
应该说,樊子鹄本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否则也不会得到尔朱荣的认可。他不仅行军打仗非常勇敢,作为地方官员也很出色。这几年他在河南抵挡南梁的入侵,平定境内的叛乱,整肃辖区内的贪官污吏,很有一些政绩。
但樊子鹄的问题是他原来的地位太高了,心态始终纠正不过来,无法容忍当年的小兵高欢爬到自己头上,所以他表现出来的姿态一直是跟着皇帝走,从来没有表示服从于高欢。
等到元修逃亡长安之后,高欢已经完全掌控了东魏的政权。但樊子鹄还是接受不了现实,他毅然据州反叛,坚决不向高欢低头。
樊子鹄最初规划得还算周密,他积极联络边上几个州的刺史,企图建立攻守同盟,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高欢。没想到高欢去年采用离间计,轻松搞定了齐州刺史侯渊,又借侯渊之手,干掉了青州刺史元贵平,彻底瓦解了樊子鹄的盟军。现在还跟樊子鹄站在一起的,只有他的老同事南青州刺史大野拔。为了集中兵力,大野拔领着部队赶到兖州,协助樊子鹄一起守城。
娄昭的大军杀到兖州之后,很快就把周边几个郡城都打了下来,最后合围了瑕丘。但樊子鹄和大野拔都久经沙场,战斗力很强悍,娄昭的部队强攻了多次,损兵折将无数,始终打不下来。
娄昭急了,正面搞不定就改用水攻,他下令把瑕丘边上的泗水拦起来,引水灌城。
前后又折腾了很久,瑕丘城依旧岿然不动。樊子鹄准备得很充分,铁了心要跟围城部队耗下去。
高欢知道战况之后,决定改变策略,他以皇帝元善见的名义,派散骑常侍陆琛和黄门郎张景征拿着诏书到达瑕丘,苦口婆心地劝樊子鹄等人投降。
樊子鹄心意已决,连使者的面都不想见。但他下面的将领没他这么坚定,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算现在守得住,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拖到后期依旧是死路一条。本来是骑虎难下的事情,没想到高欢居然给了活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岂不是智商有问题?
大家不敢跟樊子鹄谈,只好去找大野拔。
大野拔反复权衡,还是兄弟们的性命更重要,只能对不起老领导了。他偷偷跟使者见了面谈妥了条件,之后借议事之机,派部下突然发难砍死樊子鹄,开城投降。樊子鹄的这次叛乱终于被平定。
第二件事,是清剿了云阳谷内的步落稽割据势力。
娄昭在南边对付樊子鹄的时候,高欢本人也没闲着,他在这段时间里彻底解决掉了北面的刘蠡升。
年初的时候,高欢亲自领兵北上击溃了步落稽叛军的主力,但没有抓住刘蠡升本人。等他的大军撤回晋阳,刘蠡升那边收拾收拾,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
高欢觉得完全靠硬打解决问题成本太高,不如用点儿计策。于是在三月份的时候,他派人去跟刘蠡升讲和,约定双方睦邻友好,以后不再打仗了。为表示诚意,高欢还主动要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刘蠡升的太子。
小小的稽胡首领,有什么资格让东魏的大丞相主动来和亲,这摆明了就是个骗局。但刘蠡升没什么文化,一点儿都没看出来。他见高欢主动示好,居然信以为真,当即下令把各处隘口上的守备都撤掉,等着迎接儿媳妇过来。
刘蠡升没想到的是,高欢表面上派人来讲和,背地里却做好了进攻的准备,而且还偷偷策反了自己的部下。
等叛军的守备撤掉之后,高欢命令部队突然发起攻击。直到东魏部队出现在眼前,刘蠡升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他正手忙脚乱指挥抵抗的时候,被手下的北部王一刀砍死,拎着首级投降了高欢。
叛军的残余力量逃进深山,拥立刘蠡升的儿子南海王为新的首领,打算继续对抗。这回高欢不再姑息了,他下令趁热打铁,全军进山剿匪。这一战共抓获各级官员后妃共四百多人,汉人胡人共五万多户,终于把这伙盘踞了十余年的叛军一网打尽。
兖州和云阳谷平定之后,东魏内部的反叛势力基本上清理得差不多了,高欢亲自赶到邺城面见皇帝元善见去汇报工作。此外,高欢的大女儿,也就是元修的皇后高氏目前还寡居在家,高欢到了邺城之后,安排把女儿改嫁给了彭城王元韶。
第三件事,是彻底解决了侯渊。
娄昭攻打兖州的过程中,边上的青州刺史侯渊一直很老实,没敢轻举妄动。但高欢对他还是不放心,他安排封隆之的弟弟封延之去做青州刺史,让侯渊回朝等待新的安排。
这下把侯渊给吓毛了。他眼见着尔朱派系的老同事一个一个被干掉,自己现在虽然摆出了投降的姿态,但高欢会不会就此放过自己还真不好说,这次撤掉自己的刺史职位,搞不好就是要下手了。
侯渊本来已经领着部曲离开青州赶往邺城,结果走到广州(今河南鲁山县一带)附近的时候,越想越怕,终于崩溃了。左右都是死,不如索性反了吧。侯渊头脑一热,不往西走了,先是跑到了大东边的光州,抢了库府里的兵器宣布造反,之后又杀回青州,在周边的郡县四处劫掠。
高欢得到报告,立刻派边上的济州刺史蔡俊领兵去讨伐。结果蔡俊的部队还在路上,侯渊这边自己就垮了。
天下大乱的时候造反还情有可原,现在大局已定,再瞎折腾不是自己找死么。侯渊的部下也不是笨蛋,知道等官军过来肯定被灭。众人偷偷商量了一下,决定尽早弃暗投明跟侯渊划清关系,没准还能活命。于是几个督将领头,大家呆在原地静候官军,不再听侯渊的调遣。
侯渊发现部下都开始反水,知道大势已去不能硬撑了,只好带着贴身的亲兵狼狈出逃。他本打算南下去投奔萧衍,结果到达南青州境内的时候,亲兵也跑得一干二净。落魄至此,再英雄也没用了,侯渊最后被路边卖水的商贩所杀,首级被送到邺城。
樊子鹄和侯渊挂了之后,原来尔朱氏的余党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河南和山东一带的隐患也基本排除。
就在高欢刚要松口气的时候,没想到南边的梁朝又开始搞事情。
梁武帝萧衍的脑回路比较奇特,北朝这些年无穷无尽的内部折腾,他一直在南边岁月静好,从来没想着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倾尽全力收回中原。萧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派一些小规模的部队过来趁火打劫,赢了就占点儿小便宜,输了也没啥大损失。最近他又任命信武将军元庆和为北道总督、假魏王,领兵北上侵扰边境。
之所以还有个假魏王的称号,是因为元庆和也是北魏的宗族子弟。
元庆和是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的曾孙,八年前他还是北魏的东豫州刺史,当时南梁也是趁着北魏内乱打秋风,派兵偷袭东豫州,把元庆和围在治所广陵(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附近)城内。当时北魏政府已经派兵过来支援,但元庆和天生胆小,看到城外的梁军声势浩大,直接放下武器投降了,那次萧衍算是占了个大便宜,没费刀兵就拿下了东豫州。
由于是北魏的宗室,又是主动投降的,所以萧衍对元庆和非常热情。这次他封元庆和为假魏王,是希望他能效法元颢,杀回北朝争夺皇帝的位置。
可惜当年元颢能够一路开挂杀进洛阳,一是有陈庆之帮忙,二是自身的影响力尚可,但这两个优势元庆和都不具备。更要命的是,元庆和实在太胆小了,无论干啥第一反应就是保命。其实他本来在去年十月就已经出兵,趁着东西魏掐架的时候,勉强打下了边境小城赖乡(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附近),之后在那里耗了半年多不敢继续北上。这次是被萧衍催得急了,没奈何才继续出兵。
东魏现在内部稳固,兵精粮足,岂能再挨南梁的欺负?高欢当即命令河南各州加强戒备,同时派高敖曹、窦泰、侯景各领精兵三万,南下去找元庆和干仗。
梁军本来第一个进攻目标是东边的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城父村),结果还没开打,就听说窦泰要领兵过来支援,元庆和吓坏了,不敢继续攻打城父,转身去偷袭西边的项城(今河南省项城市)。没想到刚走到半路,就听说高敖曹的部队正在气势汹汹地杀过来,元庆和又不敢打了,下令全军赶紧撤退,跑慢了万一被高敖曹这个阎王爷逮到就麻烦了。
萧衍很郁闷,心说这个元庆和怎么谁都怕,一点儿北方胡人的彪悍之气都没有,这样下去还打啥仗啊。他严令元庆和赶紧出兵,再磨蹭就治你的罪。
元庆和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又去入侵南兖州,结果被过来支援的洛州刺史韩贤给赶了出去。元庆和改攻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结果又被豫州刺史尧雄击败。
萧衍气坏了,他活了七十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废柴的家伙,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碰到一点儿困难就打退堂鼓,南梁部队都快被折腾废了。
萧衍一怒之下派人去给元庆和传话,痛骂他“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所谓胆小如鼠就源于这里。
元庆和也不用回建康了,他直接被贬到了大南边越州的合浦郡(今广西北部湾沿海附近)。
有多远走多远,萧衍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他。
高欢这边已经摆好了架势准备打仗,没想到梁军居然退兵了,很不过瘾。因此他顺便做了第四件事:收复荆州。
荆州自从去年年底被独孤如愿偷袭占领之后,高欢一直没顾得上处理,这次正好大部队被派到了南边,向西拐个弯就是荆州。
于是高欢命令侯景和高敖曹率领大军杀奔荆州。
收复荆州的过程没什么悬念,侯景和高敖曹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将,带领的又都是精兵,独孤如愿手下的人马太少,宇文泰离这里又太远,想派兵过来帮忙也不赶趟。
独孤如愿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挡不住侯景和高敖曹的进攻,而且回关中的路也被封上了。独孤如愿没有办法,最后只好带着杨忠和宇文虬放弃荆州,投奔了萧衍。荆州又重新回到了高欢的手里。
高欢做的第五件事,是重新启用了杨愔。
杨愔是杨津的儿子,很有才能。四年前杨椿杨津家族被尔朱世隆满门抄斩的时候,杨愔侥幸逃脱,跑到信都投奔了高欢,先后担任行台郎中和大行台右丞。当时军国事务繁忙,杨愔是高欢身边最重要的笔杆子。
后来杨愔的一个堂兄杨幼卿因为直言进谏被元修所杀,杨愔悲痛成疾,申请到雁门温泉疗养。同僚郭秀嫉妒他的才能,谎称高欢要把他交给元修,劝他赶紧逃走。杨愔信以为真,于是伪造出投水而死的假象,先是躲到嵩山,后来又跑到光州田横岛,以教书为业。
高欢本来以为杨愔真的自杀了,深感痛惜,两年之后才知道杨愔其实没死,而是躲在海边教书。他立刻命令光州刺史把杨愔送回来,任命他为太原公(高欢的次子高洋)开府司马,后来又恢复为自己的大行台右丞。
第六件事,是重视外交拉拢柔然。
现在柔然的领导还是阿那瑰,自称头兵可汗。阿那瑰当年虽然因为饥荒到北魏境内抢过粮,最终导致了六镇之乱,但之后他又出兵帮北魏击败了破六韩拔陵的叛军,双方算是扯平了。之后的这十来年里,双方相处的还比较融洽。
元修还在洛阳的时候,阿那瑰曾经主动找过来请北魏给自己的长子找个媳妇。当时双方已经谈好了,可惜还没等落实,元修就逃亡到了长安。
现在东西魏已经分裂,柔然作为举足轻重的第三方力量,支持哪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高欢一向很关注外交,他几个月前就派人去跟阿那瑰联系,阿那瑰也很上道,最近主动到邺城朝贡,同时旧事重提,请求继续和亲。东魏最终决定把常山王元昭的妹妹乐安公主嫁过去,封号也升了一档,改为兰陵郡长公主。
高欢对这次和亲超级重视,不仅为公主准备了非常贵重的嫁妆,又亲自带队把公主送到楼烦之北。他非常清楚政治和外交在决定战争成败中的重要作用件,如果能够得到柔然的支持,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