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众口难掩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武道仙雄最新章节!
“你这是干什么?”李铃儿看着手里的这一堆东西,糖葫芦、蜜枣、糖炒豆,有点搞不明白。
“这不都是孩子吃的吗?”李铃儿疑惑,买这些干嘛,自己虽然喜欢吃,也不用买这么多吧。
明之行手里也拿着一把零食,背上还背着个鼓鼓的包袱,一边嚼着糖豆,一边笑道:“这些东西买来当然不只是咱们自己吃的。”
李铃儿聪明,眼睛滴溜一转就明白了,忽然喜道:“你是想去村庄里,用这些东西套小孩子的话。”
明之行赶紧做了个手势示意她噤声,按捺下李铃儿激动的情绪,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人注意才狡黠一笑,道:“知我者,铃儿也。”
李铃儿瞥了瞥小嘴,暗自呸了他一声,却也没说什么。
明之行的动作很利索,直接带上一大包零食,抱着李铃儿,几个纵身便自镇上腾跃到了三四十里外的外郊。
这里一片荒野,冬天的冷瑟与秋天萧条在这里并存,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人家的房屋,还有不少孩子在村庄旁嬉戏打闹,这就是当时李茂兴发现人头娃娃的庄子,名叫金溪村。
据说这个村子以前有条小河,小河里时常能流出金沙,故而得名。
“来对了。”明之行看着小孩子们正在庄头,不禁一笑,拉起李铃儿便快步向着那边走去。
“小花鼓、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小槌敲破鼓,娘亲用线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笑声朗朗,阵阵童谣声传来。
一群孩子,大约都是五六岁的年纪,正在庄口嬉戏打闹,追逐歌唱,他们手里都拿着点小玩意儿,有的是沙包,有的是枝条,在蹦蹦跳跳地做游戏。
看着这样一群欢快的小孩子,连明之行都不禁暗叹一声自己老了。
“你怎么愁眉苦脸的?”李铃儿看着明之行的紧皱面相,疑惑道。
明之行单肩挎着包袱,忽然仰天一叹,道:“人当年少,心垂老矣。”
“噗呲~”李铃儿忍俊不禁,轻怕一下明之行的肩膀,笑如银铃般调侃道:“你才是猴精儿呢,还老了?骗谁呢......”
明之行嘿嘿一笑,不置可否,拉起李铃儿向着那边走去。
“哎哎,你们快看,那是谁?”一群孩子正在玩闹,忽听有人喊道,一下子围拢了过来。
张目眺望,空旷的山野之下,只见一个白衣少年人领着一个美如天仙的粉衣少女翩翩而来,少年肩上还背了一个大大的包袱。
“哇,不会又是来惹爹娘生气的吧?”一个灰衣毛头小孩子瞪大了眼睛,看着走来的两人,惊讶道。
有个大点儿的孩子就知道了,一拍那毛头小子,骂道:“那叫收税的。”
说罢,这个大点儿的孩子又想了想,颇为老成地指挥道:“你们在这里看着,不许他们过去,我去喊爹娘叔父来。”
说着,就撒腿跑进了庄里。
无奈,剩下的孩子虽然有点害怕,却也不敢离开,只能一堆人堵在那里,像一层矮矮的土墙,挡住明之行二人的去路。
“小朋友......”明之行下一句话还没说出来,就被小孩子异口同声地堵了回去:“我们没有粮食,我们没有粮食......”
小孩子们很天真,一边挥舞着双手,一边喊着挡住明之行。
明之行疑惑,我就是来问问情况,怎么被当成收税的差役了。
李铃儿也暗自惊讶,在她印象中,桓台应该一直都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的一个地方才对,怎么才离开了一年多,这里就变成这样了。
看这些孩子见到生人就这么激动,好像这个村子很缺食物,难道是桓台又有了什么新政令?
正在李铃儿疑惑的时候,明之行率先镇定下来,微微一笑,从包袱里拿出一包糖糕,俯下身来给这群小孩一人分了一块,笑道:“你们放心,我不是来征税的。叔叔只是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谁如果能答上来,我就多给他一块糖糕。”
小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这个高大的男子不明底细,虽然他们年幼,但是见惯了害人精,还是不敢轻易相信他人。
明之行也不急,就这么等着,大大的包袱就在他们眼前晃悠。终于,有个瘦弱的小孩子站了出来,怯怯地看着明之行,道:“我想要糖糕。”
明之行让自己的声音尽量柔和,问道:“那叔叔问你,你爹娘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一群小孩子一听明之行问这个,眼神立马警惕起来,神情无比明显地在防备着明之行。
不过那个小孩子想也没想便说道:“爹娘说今年的年收还将就,如果留下大半的话是够吃的。”
明之行疑惑:“怎么?你们不是留下的大半吗?”
明之行忽然发现,这都临近午间饭点儿了,居然没几户人家的烟筒生出炊烟的,而且一群孩子看上去面黄肌瘦,很明显就是吃不饱的面相。
酷吏?!明之行心底一沉,桓台的情况好像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爹娘说,官老爷们把粮食收上去自己吃,只给我们留下一点,我们就得少点儿吃。”小孩子眼睛很清澈,直言不讳道。
明之行默默地点了点头,拿出两块糖糕放在他手里,小孩子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小小的糖糕有婴儿的拳头般大小,里面只是些糖粉。
不过对于这些每顿饭吃不饱,常年不着一口的糖的农庄孩子们来说,这已经是山珍海味了。
其他孩子一见真的有糖糕吃,立马蜂拥上来,挣着要回答问题。
明之行安抚下来,一个一个开始问。
“你们这里,开春的时候,是不是有官兵来过?”明之行问道。
一个小孩子马上抢着答道:“有,有,好多人呢,都拿着刀跟枪。”
明之行给了一块糖糕,继续问道:“官兵来之前,你们这里有没有少什么人?比如,哪你大姑大姨家忽然少了个人什么的。”
“没有啊,大姑大姨他们都在,大舅大叔也都下地,还教我种瓜哩,夸我学得快。”小孩子说着,骄傲地一挺鼻子。
明之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足足问了七八个问题,才结束。
李铃儿就在旁边看着,不明白明之行为什么问这些小孩子,直接问大人岂不是更靠谱?
或许是大人们的心机太重了吧,也或许是泄露出太多,怕惊动了张王两家的人。李铃儿这样想着。
问题问完了。
看着孩子们希冀的眼神,李铃儿忽然觉得他们的神情像极了自己当年戏班讨生活时的样子,渴望与绝望的并存,现实与理想的脱离。
想着,不禁心底一软,一把拿过明之行肩上的包袱,伸手一拉,结扣打开,直接把东西都分发了下去。
“哇哇,这是唐麦豆哦。”
“还有蜜枣哩!”
一群孩子欢欢喜喜,蹦蹦跳跳地分发着零食,吃了起来。
明之行还在思考,手指轻轻拖着下巴,像是在考虑什么问题。忽然觉得肩上一轻,便看到东西已经分发了下去,再看看李铃儿,她正在看着那群孩子,眼睛里散发出的光芒就好像一个慈爱的母亲。
算了,本来还想再问几个问题的。明之行也不怪她,向着孩子们压了压手,笑道:“今天这件事不许告诉大人哦,要不然下次如果叔叔再来,就不给你们带好吃的了。”
说罢,明之行便拉着李铃儿急急离开,身后传来一群孩子欢天喜的答应声。
“你现在打算去哪儿?”李铃儿看着明之行脸色匆匆的样子,问道。
明之行边拉着李铃儿走,边头也不回道:“我刚才问那些孩子,忽然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那个布娃娃是出事之前,小女孩刚刚买的,而且价格出奇的便宜。”
“你是说......”李铃儿觉得似乎抓住了什么。
明之行一把抱起她,脚下生风,“腾~”一下飞到了空中,看着下面苍茫的田野,一边向着县镇上飞去一边严肃道:“娃娃是新的,里面的人头没有腐坏,这就说明很可能这个娃娃当初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陷害令尊。娃娃已经不可能找到了,不过缝制娃娃的人很可能还能找到,我们现在需要马上回县城。”(未完待续)
“你这是干什么?”李铃儿看着手里的这一堆东西,糖葫芦、蜜枣、糖炒豆,有点搞不明白。
“这不都是孩子吃的吗?”李铃儿疑惑,买这些干嘛,自己虽然喜欢吃,也不用买这么多吧。
明之行手里也拿着一把零食,背上还背着个鼓鼓的包袱,一边嚼着糖豆,一边笑道:“这些东西买来当然不只是咱们自己吃的。”
李铃儿聪明,眼睛滴溜一转就明白了,忽然喜道:“你是想去村庄里,用这些东西套小孩子的话。”
明之行赶紧做了个手势示意她噤声,按捺下李铃儿激动的情绪,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人注意才狡黠一笑,道:“知我者,铃儿也。”
李铃儿瞥了瞥小嘴,暗自呸了他一声,却也没说什么。
明之行的动作很利索,直接带上一大包零食,抱着李铃儿,几个纵身便自镇上腾跃到了三四十里外的外郊。
这里一片荒野,冬天的冷瑟与秋天萧条在这里并存,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人家的房屋,还有不少孩子在村庄旁嬉戏打闹,这就是当时李茂兴发现人头娃娃的庄子,名叫金溪村。
据说这个村子以前有条小河,小河里时常能流出金沙,故而得名。
“来对了。”明之行看着小孩子们正在庄头,不禁一笑,拉起李铃儿便快步向着那边走去。
“小花鼓、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小槌敲破鼓,娘亲用线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笑声朗朗,阵阵童谣声传来。
一群孩子,大约都是五六岁的年纪,正在庄口嬉戏打闹,追逐歌唱,他们手里都拿着点小玩意儿,有的是沙包,有的是枝条,在蹦蹦跳跳地做游戏。
看着这样一群欢快的小孩子,连明之行都不禁暗叹一声自己老了。
“你怎么愁眉苦脸的?”李铃儿看着明之行的紧皱面相,疑惑道。
明之行单肩挎着包袱,忽然仰天一叹,道:“人当年少,心垂老矣。”
“噗呲~”李铃儿忍俊不禁,轻怕一下明之行的肩膀,笑如银铃般调侃道:“你才是猴精儿呢,还老了?骗谁呢......”
明之行嘿嘿一笑,不置可否,拉起李铃儿向着那边走去。
“哎哎,你们快看,那是谁?”一群孩子正在玩闹,忽听有人喊道,一下子围拢了过来。
张目眺望,空旷的山野之下,只见一个白衣少年人领着一个美如天仙的粉衣少女翩翩而来,少年肩上还背了一个大大的包袱。
“哇,不会又是来惹爹娘生气的吧?”一个灰衣毛头小孩子瞪大了眼睛,看着走来的两人,惊讶道。
有个大点儿的孩子就知道了,一拍那毛头小子,骂道:“那叫收税的。”
说罢,这个大点儿的孩子又想了想,颇为老成地指挥道:“你们在这里看着,不许他们过去,我去喊爹娘叔父来。”
说着,就撒腿跑进了庄里。
无奈,剩下的孩子虽然有点害怕,却也不敢离开,只能一堆人堵在那里,像一层矮矮的土墙,挡住明之行二人的去路。
“小朋友......”明之行下一句话还没说出来,就被小孩子异口同声地堵了回去:“我们没有粮食,我们没有粮食......”
小孩子们很天真,一边挥舞着双手,一边喊着挡住明之行。
明之行疑惑,我就是来问问情况,怎么被当成收税的差役了。
李铃儿也暗自惊讶,在她印象中,桓台应该一直都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的一个地方才对,怎么才离开了一年多,这里就变成这样了。
看这些孩子见到生人就这么激动,好像这个村子很缺食物,难道是桓台又有了什么新政令?
正在李铃儿疑惑的时候,明之行率先镇定下来,微微一笑,从包袱里拿出一包糖糕,俯下身来给这群小孩一人分了一块,笑道:“你们放心,我不是来征税的。叔叔只是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谁如果能答上来,我就多给他一块糖糕。”
小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这个高大的男子不明底细,虽然他们年幼,但是见惯了害人精,还是不敢轻易相信他人。
明之行也不急,就这么等着,大大的包袱就在他们眼前晃悠。终于,有个瘦弱的小孩子站了出来,怯怯地看着明之行,道:“我想要糖糕。”
明之行让自己的声音尽量柔和,问道:“那叔叔问你,你爹娘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一群小孩子一听明之行问这个,眼神立马警惕起来,神情无比明显地在防备着明之行。
不过那个小孩子想也没想便说道:“爹娘说今年的年收还将就,如果留下大半的话是够吃的。”
明之行疑惑:“怎么?你们不是留下的大半吗?”
明之行忽然发现,这都临近午间饭点儿了,居然没几户人家的烟筒生出炊烟的,而且一群孩子看上去面黄肌瘦,很明显就是吃不饱的面相。
酷吏?!明之行心底一沉,桓台的情况好像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爹娘说,官老爷们把粮食收上去自己吃,只给我们留下一点,我们就得少点儿吃。”小孩子眼睛很清澈,直言不讳道。
明之行默默地点了点头,拿出两块糖糕放在他手里,小孩子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小小的糖糕有婴儿的拳头般大小,里面只是些糖粉。
不过对于这些每顿饭吃不饱,常年不着一口的糖的农庄孩子们来说,这已经是山珍海味了。
其他孩子一见真的有糖糕吃,立马蜂拥上来,挣着要回答问题。
明之行安抚下来,一个一个开始问。
“你们这里,开春的时候,是不是有官兵来过?”明之行问道。
一个小孩子马上抢着答道:“有,有,好多人呢,都拿着刀跟枪。”
明之行给了一块糖糕,继续问道:“官兵来之前,你们这里有没有少什么人?比如,哪你大姑大姨家忽然少了个人什么的。”
“没有啊,大姑大姨他们都在,大舅大叔也都下地,还教我种瓜哩,夸我学得快。”小孩子说着,骄傲地一挺鼻子。
明之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足足问了七八个问题,才结束。
李铃儿就在旁边看着,不明白明之行为什么问这些小孩子,直接问大人岂不是更靠谱?
或许是大人们的心机太重了吧,也或许是泄露出太多,怕惊动了张王两家的人。李铃儿这样想着。
问题问完了。
看着孩子们希冀的眼神,李铃儿忽然觉得他们的神情像极了自己当年戏班讨生活时的样子,渴望与绝望的并存,现实与理想的脱离。
想着,不禁心底一软,一把拿过明之行肩上的包袱,伸手一拉,结扣打开,直接把东西都分发了下去。
“哇哇,这是唐麦豆哦。”
“还有蜜枣哩!”
一群孩子欢欢喜喜,蹦蹦跳跳地分发着零食,吃了起来。
明之行还在思考,手指轻轻拖着下巴,像是在考虑什么问题。忽然觉得肩上一轻,便看到东西已经分发了下去,再看看李铃儿,她正在看着那群孩子,眼睛里散发出的光芒就好像一个慈爱的母亲。
算了,本来还想再问几个问题的。明之行也不怪她,向着孩子们压了压手,笑道:“今天这件事不许告诉大人哦,要不然下次如果叔叔再来,就不给你们带好吃的了。”
说罢,明之行便拉着李铃儿急急离开,身后传来一群孩子欢天喜的答应声。
“你现在打算去哪儿?”李铃儿看着明之行脸色匆匆的样子,问道。
明之行边拉着李铃儿走,边头也不回道:“我刚才问那些孩子,忽然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那个布娃娃是出事之前,小女孩刚刚买的,而且价格出奇的便宜。”
“你是说......”李铃儿觉得似乎抓住了什么。
明之行一把抱起她,脚下生风,“腾~”一下飞到了空中,看着下面苍茫的田野,一边向着县镇上飞去一边严肃道:“娃娃是新的,里面的人头没有腐坏,这就说明很可能这个娃娃当初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陷害令尊。娃娃已经不可能找到了,不过缝制娃娃的人很可能还能找到,我们现在需要马上回县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