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以大明养朱家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大明:我成了皇长孙最新章节!
“好,好啊,不愧是我老朱家的种,就应该有这气性!”
四子夺位朱元璋忍了,毕竟朱允炆这小子做得太过,皇叔还在呢,就想着夺权了?这轮到谁身上谁也忍不下去啊。
而且,四儿子也算是好皇帝,那什么永乐盛世就是最好的证明。
“哈哈,英儿你说的对,等朕百年之后,就把不和亲、不赔偿、不割地、不纳贡写到祖训中,哈哈!”
祖训?我的亲爷爷啊,你是不知道你的祖训坑死了多少朱家子弟,因为祖训中是这样说的:
其中之一条是说大明政府要善待朱姓皇族,本意是好的,朱元璋辛辛苦苦地打下了江山,自然也就想着子孙后代可以跟着他一起享福。
所以,为了自己百年之后新上任的皇帝不亏待朱家人,朱元璋特意地写下这么一条祖训。
而且还要求每一个朱姓子孙,都不能外出谋生,也不能自己外出谋生,必须要明政府养着。
于是,每年,户部除了应付大笔的军饷、朝臣俸禄以及灾害赈灾之外,还要每年给朱家子孙拨一大笔白银白白养着他们。
随着一代代帝王的更替,朱家子孙越来越多,一个个惊人的记录就这样诞生,特别是明弘治五年的山西庆成王朱钟镒一脉最为突出。
按着当时山西巡抚的奏章描述,朱钟镒共生育了94名,他的儿子们则是生育了163人;孙子们则生育数量达到510人。
按着这个比例,每一代,朱家子孙都会在前一代的数量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五十之多。
明朝两百七十多年,朱元璋一人的子孙就已经繁衍接近一百多万人,这数量简直就是恐怖。
巨增的人数使得户部的负担越来越重,即使大明随着时间的发展经济越来越好,但一个朝廷也养不起这么庞大的家族。
宦官、士大夫以及各代皇帝的骄奢淫逸,在种种的矛盾下,这条祖训自然也就引起了不满。
慢慢地,不仅是朝廷,就连同一血脉的皇帝也开始了敷衍。
既然白银不足了,那就索性直接给画个底线,每年就这么多钱,咱轮着领钱。
要是还不行,那就给他们发大明宝钞,反正大明宝钞也是大明朝正规的货币,只要按时给这些人发一定的数目也就算是遵守了祖训。
至于大明宝钞有没有贬值,还能不能花出去,这就不是当政者该思考的了。
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朱家旁系彻底地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祖训规定,不能种地,不能经商,不能科举,又因为他们姓朱,后世的皇帝们也不让他们从军。
俸禄,俸禄没有;出路,出路没有;
这些人为了活下去那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什么隐姓瞒名,什么堕入空门,甚至还有的故意犯罪,为的就是能被抓进大牢吃上一口饱饭。
更有的,因为后代人数太多,朱元璋规定的族谱早就用完,更多的宗室子弟,出生之后连一个正规的名字都没有。
可悲可叹,这就是典型的了祖宗坑死了子孙事例。
“那个,爷爷,孙儿觉得,祖训还是撤了比较好。”
犹豫间,朱雄英还是将心里思考良久的话说了出来。
“嗯?!”
朱元璋还在高兴自己祖训又能加一条呢,孙儿竟然说祖训这东西不应该存在?!
“爷爷,孙儿知道你的好心,但是很多东西都是随着时间发展的,就比如说你规定的后代要靠朝廷供养,孙儿知道你是为了让孙子们可以好好享福,不用为了生计担忧。
但是爷爷,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他们每天无事可做,久而久之会不会学坏?或者后代会不会越来越多?”
朱雄英这说的已经很委婉了,要是直接告诉他你的祖训坑死了不少的后代子孙,朱元璋也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来一个原地自闭。
“越来越多?这不好吗?”
朱元璋很疑惑,现在人的思想还是多子多福,一点也没有多子之后负担越重的想法。
“爷爷,这个多也是要有一个限制的,要是我们朱家人数达到一百多万人,你说大明还能能力供养吗?”
“一百多万?!这么多?”
按着朱元璋现在祖训中的规定,亲王一万石、群王二千石,依次递减,就连最低级的宗室每年也有二百石的俸禄。
而朱元璋对官员俸禄的规定是这样的,一个七品县官每年俸禄是九十石。
大明一石等于一百八十斤,两者相比,一个最低级的乡君一年是三万六千斤俸禄,一个七品官是一万六千二百斤俸禄,足足一倍的差距,这就是朱元璋对自己后代的偏爱。
就是这偏爱慢慢成了溺爱,又慢慢地将这些人直接坑死。
“…”
朱元璋脸色不好看了,他清楚,一百多万的朱家子孙那一年光俸禄朝堂就要发五六百万石,这么庞大的数量,一个朝廷已经承担不起了。
“爷爷,难道你没有发现孙儿这辈的人数已经很多了吗?”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族谱上已经有二十一个儿子,而孙儿数量也已经来到了十四。
按着历史记载,朱元璋一生有儿子二十六个,孙儿一百二十八个。
在位七十一年,他一共见过二十六个儿子,五十二个孙子,一个曾孙,这数量已经翻了两番。
这就是一个预兆。
朱元璋也很聪明,很快就在脑子里将大概的数量计算了出来。
儿子二十多个,按着一个儿子十多孙儿计算,那就是二百多人,以此计算,曾孙就是两千。
朱元璋倒抽一口气,这人数还真不是孙儿危言耸听。
“那,那你觉得怎么办?”
朱元璋有些丧气,明明自己是出于好意,但无奈好心办坏事,竟然逼得子孙后代们走上了蹲大牢,吃牢饭的地步,这比起自己要饭都不如啊。
“爷爷,还是那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味地供养只会让他们丧失生存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擅长的地方,皇爷爷要是真想为后代子孙做点什么的话,还不如直接教导他们掌握一门技术。
“好,好啊,不愧是我老朱家的种,就应该有这气性!”
四子夺位朱元璋忍了,毕竟朱允炆这小子做得太过,皇叔还在呢,就想着夺权了?这轮到谁身上谁也忍不下去啊。
而且,四儿子也算是好皇帝,那什么永乐盛世就是最好的证明。
“哈哈,英儿你说的对,等朕百年之后,就把不和亲、不赔偿、不割地、不纳贡写到祖训中,哈哈!”
祖训?我的亲爷爷啊,你是不知道你的祖训坑死了多少朱家子弟,因为祖训中是这样说的:
其中之一条是说大明政府要善待朱姓皇族,本意是好的,朱元璋辛辛苦苦地打下了江山,自然也就想着子孙后代可以跟着他一起享福。
所以,为了自己百年之后新上任的皇帝不亏待朱家人,朱元璋特意地写下这么一条祖训。
而且还要求每一个朱姓子孙,都不能外出谋生,也不能自己外出谋生,必须要明政府养着。
于是,每年,户部除了应付大笔的军饷、朝臣俸禄以及灾害赈灾之外,还要每年给朱家子孙拨一大笔白银白白养着他们。
随着一代代帝王的更替,朱家子孙越来越多,一个个惊人的记录就这样诞生,特别是明弘治五年的山西庆成王朱钟镒一脉最为突出。
按着当时山西巡抚的奏章描述,朱钟镒共生育了94名,他的儿子们则是生育了163人;孙子们则生育数量达到510人。
按着这个比例,每一代,朱家子孙都会在前一代的数量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五十之多。
明朝两百七十多年,朱元璋一人的子孙就已经繁衍接近一百多万人,这数量简直就是恐怖。
巨增的人数使得户部的负担越来越重,即使大明随着时间的发展经济越来越好,但一个朝廷也养不起这么庞大的家族。
宦官、士大夫以及各代皇帝的骄奢淫逸,在种种的矛盾下,这条祖训自然也就引起了不满。
慢慢地,不仅是朝廷,就连同一血脉的皇帝也开始了敷衍。
既然白银不足了,那就索性直接给画个底线,每年就这么多钱,咱轮着领钱。
要是还不行,那就给他们发大明宝钞,反正大明宝钞也是大明朝正规的货币,只要按时给这些人发一定的数目也就算是遵守了祖训。
至于大明宝钞有没有贬值,还能不能花出去,这就不是当政者该思考的了。
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朱家旁系彻底地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祖训规定,不能种地,不能经商,不能科举,又因为他们姓朱,后世的皇帝们也不让他们从军。
俸禄,俸禄没有;出路,出路没有;
这些人为了活下去那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什么隐姓瞒名,什么堕入空门,甚至还有的故意犯罪,为的就是能被抓进大牢吃上一口饱饭。
更有的,因为后代人数太多,朱元璋规定的族谱早就用完,更多的宗室子弟,出生之后连一个正规的名字都没有。
可悲可叹,这就是典型的了祖宗坑死了子孙事例。
“那个,爷爷,孙儿觉得,祖训还是撤了比较好。”
犹豫间,朱雄英还是将心里思考良久的话说了出来。
“嗯?!”
朱元璋还在高兴自己祖训又能加一条呢,孙儿竟然说祖训这东西不应该存在?!
“爷爷,孙儿知道你的好心,但是很多东西都是随着时间发展的,就比如说你规定的后代要靠朝廷供养,孙儿知道你是为了让孙子们可以好好享福,不用为了生计担忧。
但是爷爷,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他们每天无事可做,久而久之会不会学坏?或者后代会不会越来越多?”
朱雄英这说的已经很委婉了,要是直接告诉他你的祖训坑死了不少的后代子孙,朱元璋也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来一个原地自闭。
“越来越多?这不好吗?”
朱元璋很疑惑,现在人的思想还是多子多福,一点也没有多子之后负担越重的想法。
“爷爷,这个多也是要有一个限制的,要是我们朱家人数达到一百多万人,你说大明还能能力供养吗?”
“一百多万?!这么多?”
按着朱元璋现在祖训中的规定,亲王一万石、群王二千石,依次递减,就连最低级的宗室每年也有二百石的俸禄。
而朱元璋对官员俸禄的规定是这样的,一个七品县官每年俸禄是九十石。
大明一石等于一百八十斤,两者相比,一个最低级的乡君一年是三万六千斤俸禄,一个七品官是一万六千二百斤俸禄,足足一倍的差距,这就是朱元璋对自己后代的偏爱。
就是这偏爱慢慢成了溺爱,又慢慢地将这些人直接坑死。
“…”
朱元璋脸色不好看了,他清楚,一百多万的朱家子孙那一年光俸禄朝堂就要发五六百万石,这么庞大的数量,一个朝廷已经承担不起了。
“爷爷,难道你没有发现孙儿这辈的人数已经很多了吗?”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族谱上已经有二十一个儿子,而孙儿数量也已经来到了十四。
按着历史记载,朱元璋一生有儿子二十六个,孙儿一百二十八个。
在位七十一年,他一共见过二十六个儿子,五十二个孙子,一个曾孙,这数量已经翻了两番。
这就是一个预兆。
朱元璋也很聪明,很快就在脑子里将大概的数量计算了出来。
儿子二十多个,按着一个儿子十多孙儿计算,那就是二百多人,以此计算,曾孙就是两千。
朱元璋倒抽一口气,这人数还真不是孙儿危言耸听。
“那,那你觉得怎么办?”
朱元璋有些丧气,明明自己是出于好意,但无奈好心办坏事,竟然逼得子孙后代们走上了蹲大牢,吃牢饭的地步,这比起自己要饭都不如啊。
“爷爷,还是那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味地供养只会让他们丧失生存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擅长的地方,皇爷爷要是真想为后代子孙做点什么的话,还不如直接教导他们掌握一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