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八零三的邻居 第一节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诡异事件记事簿最新章节!
第一节
杜晓溪在市六中读书,相当有面儿,因为六中在全省都是重点中学中的佼佼者,每年的升学率在全省都排在前三,去年更是成功成为领头羊。国家一流高校每年都会给不同数量的保送名额,教学质量远超市里其他学校,L市因为这所学校的存在成了省里的重点教育市。
杜晓溪今年读高一,考进六中的时候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一设置了十八个班,每班设置五十人上限,当然也没有招不满的班。其中四个火箭班,十二个平行班,还有两个是提升班,提升班其实就是给各个拥有资源的家庭留的后花园。
当然提升班也不是毫无底线,在录取线下二十分以内可以通过特长生招生渠道进入,至于特长是什么,大家各显神通咯。
其实所有的重点学校都会有这种设置,毕竟社会形态如此,脱不了节。不过六中为了确保升学率,把提升班的招生数量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而已,同时也算是给其他重点学校保留社会资源。像隔壁市十七中的提升班足足有六个,每次考试平均分被拉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杜晓溪当时的入学考试成绩刚好卡在录取分数线,同时她也算是拥有社会资源的家庭,呃,严格说是,有,但不多。
杜晓溪踩线被录取了,这让父母都非常有面子,当然对外说起的时候并不会提及“踩线”二字。虽然这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谁也不会去戳穿。
父亲杜国华的上司罗平伟副市长家的孩子罗旭峰比她低了十二分就成了特长生么,特长么,大概是暑假里苦练了两个礼拜的游泳。
但是杜晓溪运气也不太好,因为她也被分到了提升班,因为踩线的同分数的学生有二十几个,所以学校突破了招生人数,多收了十几个学生,火箭班和平行班都满员了,踩线的这部分学生成绩都在悬崖边缘,放在提升班也无关紧要。
所以杜晓溪又和罗旭峰同班了,开学后一看,同班的熟人还不少,放学能组团回市政府家属大院的那种。
不过六中是有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开学第一次班会时班主任就向所有新生宣贯了调班制度,每个月的月考综合成绩排名,都会按各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划分梯队,也就是说进入前两百名就进火箭班,两百零一名到八百名就读于平行班,八百零一名之后进提升班。
不管你现在处于哪个班,月考成绩一出,该调班的就得收拾细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笑嘻嘻的看着新生学弟学妹们哀嚎声一片。
提升班的学生在这个学校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高中的孩子很多该懂的都懂了,家长里不乏脑子活泛的,在这种能快速累积人际资源的阶段如果不懂的把握,光是成绩好,以后的出路也就是个打工的,弄的不好连工作都找不到。
所以整个学校的互帮互助氛围是相当浓厚的,提升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多火箭班和平行班的好朋友可以给自己开小灶讲解知识点,甚至还可以从好朋友里面挑成绩好的。
杜晓溪虽然入学的时候运气不好被分到了提升班,但是相比另外十几个跟自己同分的同学,自己运气好的是开学短短一个月就拥有了好多火箭班的好朋友,甚至有不少是高年级的学姐,于是第一个月考成绩出来就被调到了平行班,不过想要再超越几百个同学的成绩进火箭班嘛,嗯,只能说学生有奋斗的目标总是好的。
杜晓溪是家中独女,因为她出生于计划生育时代,虽然近几年已经提倡了生育二胎,不过家中父母都是人民公仆,所以没那么多精力再生二胎了,她的成熟懂事也是父母的骄傲,所以他们时常对别人说,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胜过生育许多孩子。
所以杜晓溪算是被宠着长大的,从小就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房间里的布置也是按自己的喜好来,穿的衣服也是自己挑,可以说杜晓溪的要求基本没有被拒绝过,当然她也没有提过过分的要求,她甚至不爱吃零食,母亲都觉得她太瘦了。
杜晓溪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是市政府的干事了,所以她有记忆以来就住在市政府家属大院,这样的家庭条件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杜晓溪一直都很知足。
慢慢市里建设日益加快,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同学们都以能住上电梯公寓为豪,但是谁说要住电梯公寓只能买商品房?市政府大院里的高层是在六年前建成的,杜晓溪家买的是三栋的十八楼一号,两梯六户的户型。
杜晓溪父母从亲戚朋友处借了些钱还找了老家专门做装修的三伯来装修自家房子,经过四个月时间终于完工,房子又空置通风两个月以后父母才开始陆续买了新家具放进新家,对于旧家具要不要继续用的问题,父母常常在家里一讨论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还询问她的意见。磕磕绊绊总算在杜晓溪初中毕业的暑假结束前半个月搬进了新家,光是收拾屋子就用了半个月,杜晓溪为此又瘦了几斤。
杜晓溪家住进来的时候同层已经住了两户,分别是一八零四的市委秘书处副处长宋叔叔家和一八零六的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李阿姨家,一八零二正在装修,是市接待办主任曾叔叔家,另外还有一八零三和一八零五没动静。
杜晓溪家是一八零一,位于电梯间的东侧,东侧的三户是一八零一至一八零三,隔壁一八零二的曾叔叔家虽说在装修,但是到了下班时间以后,装修工人都退场了,并没有出现天天叮叮当当敲敲打打的吵闹声,对于杜晓溪来说完全没有影响,只不过经常在晚自习放学回家的时候碰见来看装修进度的曾叔叔一家人。
六中离市政府大院并不远,公交车三站地,每天到点就见一群政府大院的孩子结伴登上四路公交车去学校,晚上下了晚自习又结伴回家,本来全市公交车每天的收班时间是晚九点,但是市公交公司非常人性化,学校附近的班次都增加了夜班班次,晚十点半才收班。所以晚上九点半这班四路车基本算是六中学生的包车。
六中的校服上醒目标识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公交车上但凡看到穿着六中校服的孩子,就没有人不满脸笑容的,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经常有人带着还在读幼儿园的娃娃专门赶在上下学的时间段来坐公交偶遇六中学生,有的还让孩子上手摸,为的就是沾点文气,搞的六中学生们颇为无奈。为此,市政府还发过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不要干扰早晚高峰期市民的正常出行。
六中自己也有校车,但是只是针对初中部,而且校车数量有限,而且因为考虑到高峰期的路况,校车路线没法做到太全面,所以初中部也只有少数孩子能坐上校车。
这些具体的实际情况跟市政府家属大院的孩子关系不大,这些能进重点中学读书的孩子,其实已经站在了金字塔的上层,像普通人以为的富商和高干家庭养出来的都是纨绔子弟之类的桥段,那都是基层人士的自嗨罢了。
拥有更加丰富教育资源的家庭,怎么可能放养孩子,他们为了守住自己打下的江山,比谁都渴望自己孩子更优秀,比谁都害怕自家孩子太过单纯而被有心人算计,平时的教育除了学校的,更多的是对社会现状的分析和人性的理解,还有遇事后的应急处理能力。阶级划分就是这样出现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读书的天赋,高一就是很明显的分水岭,小学和初中,哪怕是不太会读书的孩子,靠着勤奋,成绩也能不错,但是到了高中,光靠勤奋已经不足以维持初中的好成绩了。
所以在市政府家属大院里,家长们也分了圈子,孩子还没读到高中的这部分,暗暗较劲的并不是谁家孩子读重点,而是谁家孩子是靠自己读的重点。而孩子已经上高中的这部分,家长们暗暗较劲的门槛就稍微放低了,能读六中的家长们都是常来常往笑意盈盈的世交,六中以外的,都是其他人。
而就读六中的孩子,目前市政府大院只有一位读火箭班,是一颗遥遥领先的指路明灯,其他人能脱离提升班的就是头部人物了,恰好,杜晓溪由于调进了平行班,在家更能受到礼遇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下压力更大了,要是哪次月考发挥失误又回到提升班,不光自己,家长们在圈子里的地位都会有微妙的改变,杜晓溪有些暗暗后悔,早知道不冲这么猛,这下把自己给卡住了。
杜晓溪本身并不太聪明,但是够努力,考试前能自我焦虑到睡不着觉,起来背书背一宿,平时也闷不吭声,无论走哪里都会带上书,在外不方便上手练的就背书,碎片时间是一点不浪费,用时间管理大师来形容都不算过分。
所以杜国华两口子对独生女是相当的满意,也不会对她有过多的限制,因为这孩子非常自律。
这层楼哪些房号住了哪些人还是在饭桌上杜国华两口子说起来的时候被杜晓溪听了一耳朵。不过与自己无关的事,杜晓溪听过就算了,转过头连房号和住户都对不上号,只记得自家房号。
杜晓溪不太爱说话,平时和同学一起也总是充当听众,如果有同学主动找到她说话了才会有回应。连拍照都喜欢站在角落。平时坐公交车的时候她通常会坐到最后一排,看着前面同学们的嬉笑打闹,仿佛一个局外人。
又是一个周四的晚自习下课,杜晓溪和往常一样跟着大院的同学一起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上车刷卡以后发现最后一排最靠右边窗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女生,出神的望着窗外,身上的校服跟自己身上的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校徽,走近一看是八中。
八中是L市排名第二的学校,说是第二,其实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六中是省重点,八中勉强有个市重点的名头,但是每次全市调研考试的时候,同年级的成绩里,八中的第一名分数只能在六中的提升班里勉强排到前三十名。
所以在市政府家属大院里,只要进不了六中,那就无论进其他什么学校都没差别了。
杜晓溪看了女生一眼就收回视线坐到了另一边靠窗的位置,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坐下,其他人似乎没有注意到八中的那名女生。跟杜晓溪平时走的最近的罗玲玲今天发烧没上晚自习,以往都是罗玲玲挨着自己坐在最后排,今天杜晓溪只得自己一个人坐。
三站地并不远,但是杜晓溪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窗边的女生,她能感受到女生身上散发出来的忧郁气息,很压抑。
跟着同学们下车以后,杜晓溪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那个女生也跟着下了车。杜晓溪跟上大队伍进了大院,大家纷纷告别回到自家楼栋,快到三栋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四个人,这四个人中有三人都是住在三栋的,包括杜晓溪,另外两人都住在其他楼层。
进电梯的时候,杜晓溪发现八中的女生也跟着进了电梯,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存在感极低。杜晓溪看了一眼就没再看,心里默默记忆里搜索家属大院里谁家孩子符合这个女生的特征,无果。
另外两个同学陆续下了电梯,因为十八楼是顶楼,现在电梯楼层按键只有十八层还亮着灯,八中的女生进电梯以后就没按楼层按键,也没跟着前面的同学下电梯。杜晓溪不禁又多看了她一眼。
女生察觉到她的注视,回以一个腼腆的微笑,但没说话,杜晓溪也有点尴尬的摸了下鼻子笑笑,也没说话。
电梯很快在十八楼停下,杜晓溪出了电梯,发现女生也出了电梯,跟自己一起往东侧走,杜晓溪掏出钥匙,开门的时候眼角余光看到女生也打开了一八零三的门,屋里很黑,什么也看不见。
自家的门也打开了,杜晓溪收回视线看到自家灯火通明的客厅抬腿跨了进去,转头关门的瞬间发现一八零三的门已经关上了,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第一节
杜晓溪在市六中读书,相当有面儿,因为六中在全省都是重点中学中的佼佼者,每年的升学率在全省都排在前三,去年更是成功成为领头羊。国家一流高校每年都会给不同数量的保送名额,教学质量远超市里其他学校,L市因为这所学校的存在成了省里的重点教育市。
杜晓溪今年读高一,考进六中的时候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一设置了十八个班,每班设置五十人上限,当然也没有招不满的班。其中四个火箭班,十二个平行班,还有两个是提升班,提升班其实就是给各个拥有资源的家庭留的后花园。
当然提升班也不是毫无底线,在录取线下二十分以内可以通过特长生招生渠道进入,至于特长是什么,大家各显神通咯。
其实所有的重点学校都会有这种设置,毕竟社会形态如此,脱不了节。不过六中为了确保升学率,把提升班的招生数量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而已,同时也算是给其他重点学校保留社会资源。像隔壁市十七中的提升班足足有六个,每次考试平均分被拉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杜晓溪当时的入学考试成绩刚好卡在录取分数线,同时她也算是拥有社会资源的家庭,呃,严格说是,有,但不多。
杜晓溪踩线被录取了,这让父母都非常有面子,当然对外说起的时候并不会提及“踩线”二字。虽然这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谁也不会去戳穿。
父亲杜国华的上司罗平伟副市长家的孩子罗旭峰比她低了十二分就成了特长生么,特长么,大概是暑假里苦练了两个礼拜的游泳。
但是杜晓溪运气也不太好,因为她也被分到了提升班,因为踩线的同分数的学生有二十几个,所以学校突破了招生人数,多收了十几个学生,火箭班和平行班都满员了,踩线的这部分学生成绩都在悬崖边缘,放在提升班也无关紧要。
所以杜晓溪又和罗旭峰同班了,开学后一看,同班的熟人还不少,放学能组团回市政府家属大院的那种。
不过六中是有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开学第一次班会时班主任就向所有新生宣贯了调班制度,每个月的月考综合成绩排名,都会按各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划分梯队,也就是说进入前两百名就进火箭班,两百零一名到八百名就读于平行班,八百零一名之后进提升班。
不管你现在处于哪个班,月考成绩一出,该调班的就得收拾细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笑嘻嘻的看着新生学弟学妹们哀嚎声一片。
提升班的学生在这个学校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高中的孩子很多该懂的都懂了,家长里不乏脑子活泛的,在这种能快速累积人际资源的阶段如果不懂的把握,光是成绩好,以后的出路也就是个打工的,弄的不好连工作都找不到。
所以整个学校的互帮互助氛围是相当浓厚的,提升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多火箭班和平行班的好朋友可以给自己开小灶讲解知识点,甚至还可以从好朋友里面挑成绩好的。
杜晓溪虽然入学的时候运气不好被分到了提升班,但是相比另外十几个跟自己同分的同学,自己运气好的是开学短短一个月就拥有了好多火箭班的好朋友,甚至有不少是高年级的学姐,于是第一个月考成绩出来就被调到了平行班,不过想要再超越几百个同学的成绩进火箭班嘛,嗯,只能说学生有奋斗的目标总是好的。
杜晓溪是家中独女,因为她出生于计划生育时代,虽然近几年已经提倡了生育二胎,不过家中父母都是人民公仆,所以没那么多精力再生二胎了,她的成熟懂事也是父母的骄傲,所以他们时常对别人说,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胜过生育许多孩子。
所以杜晓溪算是被宠着长大的,从小就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房间里的布置也是按自己的喜好来,穿的衣服也是自己挑,可以说杜晓溪的要求基本没有被拒绝过,当然她也没有提过过分的要求,她甚至不爱吃零食,母亲都觉得她太瘦了。
杜晓溪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是市政府的干事了,所以她有记忆以来就住在市政府家属大院,这样的家庭条件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杜晓溪一直都很知足。
慢慢市里建设日益加快,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同学们都以能住上电梯公寓为豪,但是谁说要住电梯公寓只能买商品房?市政府大院里的高层是在六年前建成的,杜晓溪家买的是三栋的十八楼一号,两梯六户的户型。
杜晓溪父母从亲戚朋友处借了些钱还找了老家专门做装修的三伯来装修自家房子,经过四个月时间终于完工,房子又空置通风两个月以后父母才开始陆续买了新家具放进新家,对于旧家具要不要继续用的问题,父母常常在家里一讨论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还询问她的意见。磕磕绊绊总算在杜晓溪初中毕业的暑假结束前半个月搬进了新家,光是收拾屋子就用了半个月,杜晓溪为此又瘦了几斤。
杜晓溪家住进来的时候同层已经住了两户,分别是一八零四的市委秘书处副处长宋叔叔家和一八零六的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李阿姨家,一八零二正在装修,是市接待办主任曾叔叔家,另外还有一八零三和一八零五没动静。
杜晓溪家是一八零一,位于电梯间的东侧,东侧的三户是一八零一至一八零三,隔壁一八零二的曾叔叔家虽说在装修,但是到了下班时间以后,装修工人都退场了,并没有出现天天叮叮当当敲敲打打的吵闹声,对于杜晓溪来说完全没有影响,只不过经常在晚自习放学回家的时候碰见来看装修进度的曾叔叔一家人。
六中离市政府大院并不远,公交车三站地,每天到点就见一群政府大院的孩子结伴登上四路公交车去学校,晚上下了晚自习又结伴回家,本来全市公交车每天的收班时间是晚九点,但是市公交公司非常人性化,学校附近的班次都增加了夜班班次,晚十点半才收班。所以晚上九点半这班四路车基本算是六中学生的包车。
六中的校服上醒目标识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公交车上但凡看到穿着六中校服的孩子,就没有人不满脸笑容的,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经常有人带着还在读幼儿园的娃娃专门赶在上下学的时间段来坐公交偶遇六中学生,有的还让孩子上手摸,为的就是沾点文气,搞的六中学生们颇为无奈。为此,市政府还发过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不要干扰早晚高峰期市民的正常出行。
六中自己也有校车,但是只是针对初中部,而且校车数量有限,而且因为考虑到高峰期的路况,校车路线没法做到太全面,所以初中部也只有少数孩子能坐上校车。
这些具体的实际情况跟市政府家属大院的孩子关系不大,这些能进重点中学读书的孩子,其实已经站在了金字塔的上层,像普通人以为的富商和高干家庭养出来的都是纨绔子弟之类的桥段,那都是基层人士的自嗨罢了。
拥有更加丰富教育资源的家庭,怎么可能放养孩子,他们为了守住自己打下的江山,比谁都渴望自己孩子更优秀,比谁都害怕自家孩子太过单纯而被有心人算计,平时的教育除了学校的,更多的是对社会现状的分析和人性的理解,还有遇事后的应急处理能力。阶级划分就是这样出现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读书的天赋,高一就是很明显的分水岭,小学和初中,哪怕是不太会读书的孩子,靠着勤奋,成绩也能不错,但是到了高中,光靠勤奋已经不足以维持初中的好成绩了。
所以在市政府家属大院里,家长们也分了圈子,孩子还没读到高中的这部分,暗暗较劲的并不是谁家孩子读重点,而是谁家孩子是靠自己读的重点。而孩子已经上高中的这部分,家长们暗暗较劲的门槛就稍微放低了,能读六中的家长们都是常来常往笑意盈盈的世交,六中以外的,都是其他人。
而就读六中的孩子,目前市政府大院只有一位读火箭班,是一颗遥遥领先的指路明灯,其他人能脱离提升班的就是头部人物了,恰好,杜晓溪由于调进了平行班,在家更能受到礼遇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下压力更大了,要是哪次月考发挥失误又回到提升班,不光自己,家长们在圈子里的地位都会有微妙的改变,杜晓溪有些暗暗后悔,早知道不冲这么猛,这下把自己给卡住了。
杜晓溪本身并不太聪明,但是够努力,考试前能自我焦虑到睡不着觉,起来背书背一宿,平时也闷不吭声,无论走哪里都会带上书,在外不方便上手练的就背书,碎片时间是一点不浪费,用时间管理大师来形容都不算过分。
所以杜国华两口子对独生女是相当的满意,也不会对她有过多的限制,因为这孩子非常自律。
这层楼哪些房号住了哪些人还是在饭桌上杜国华两口子说起来的时候被杜晓溪听了一耳朵。不过与自己无关的事,杜晓溪听过就算了,转过头连房号和住户都对不上号,只记得自家房号。
杜晓溪不太爱说话,平时和同学一起也总是充当听众,如果有同学主动找到她说话了才会有回应。连拍照都喜欢站在角落。平时坐公交车的时候她通常会坐到最后一排,看着前面同学们的嬉笑打闹,仿佛一个局外人。
又是一个周四的晚自习下课,杜晓溪和往常一样跟着大院的同学一起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上车刷卡以后发现最后一排最靠右边窗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女生,出神的望着窗外,身上的校服跟自己身上的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校徽,走近一看是八中。
八中是L市排名第二的学校,说是第二,其实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六中是省重点,八中勉强有个市重点的名头,但是每次全市调研考试的时候,同年级的成绩里,八中的第一名分数只能在六中的提升班里勉强排到前三十名。
所以在市政府家属大院里,只要进不了六中,那就无论进其他什么学校都没差别了。
杜晓溪看了女生一眼就收回视线坐到了另一边靠窗的位置,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坐下,其他人似乎没有注意到八中的那名女生。跟杜晓溪平时走的最近的罗玲玲今天发烧没上晚自习,以往都是罗玲玲挨着自己坐在最后排,今天杜晓溪只得自己一个人坐。
三站地并不远,但是杜晓溪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窗边的女生,她能感受到女生身上散发出来的忧郁气息,很压抑。
跟着同学们下车以后,杜晓溪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那个女生也跟着下了车。杜晓溪跟上大队伍进了大院,大家纷纷告别回到自家楼栋,快到三栋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四个人,这四个人中有三人都是住在三栋的,包括杜晓溪,另外两人都住在其他楼层。
进电梯的时候,杜晓溪发现八中的女生也跟着进了电梯,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存在感极低。杜晓溪看了一眼就没再看,心里默默记忆里搜索家属大院里谁家孩子符合这个女生的特征,无果。
另外两个同学陆续下了电梯,因为十八楼是顶楼,现在电梯楼层按键只有十八层还亮着灯,八中的女生进电梯以后就没按楼层按键,也没跟着前面的同学下电梯。杜晓溪不禁又多看了她一眼。
女生察觉到她的注视,回以一个腼腆的微笑,但没说话,杜晓溪也有点尴尬的摸了下鼻子笑笑,也没说话。
电梯很快在十八楼停下,杜晓溪出了电梯,发现女生也出了电梯,跟自己一起往东侧走,杜晓溪掏出钥匙,开门的时候眼角余光看到女生也打开了一八零三的门,屋里很黑,什么也看不见。
自家的门也打开了,杜晓溪收回视线看到自家灯火通明的客厅抬腿跨了进去,转头关门的瞬间发现一八零三的门已经关上了,没有发出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