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千头万绪 第八十一节 产能挖潜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制造为王最新章节!
黛西笑着说:“哈哈!说出来可能会让你倍感压力。目前你们还在努力达成计划产量完成率,而我却希望把计划产量提高,特别是1号组装线。这条线所做的产品最近需求特别大,按目前的产能已经没有办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了。所以在上一次的管理会议上,我把这个问题向张总提出来了。后来管理层决定责成焦正良负责研究1号组装线的工序能力,希望能够挖一下潜力。”
田东想起来了:“哦,这事啊!我记得焦工跟我说过,他最近一直在收集这方面的数据,并进行技术分析。对我来说,其实这是一件好事,通过工艺改善,用同样的设备、场地、人员却可以做出更多的产品,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公司将会从中获利,员工也可以跟着受益。”
“你这么想我真是太高兴了!你知道吗?为了这个项目,老冯差点跟焦正良打起来了。”
“哦?为什么会打起来?”
“按老冯的想法,那个时候的计划产量完成率本身就已经很低了,再让我提高计划数量,对他来说不就等于是雪上加霜了吗?当焦正良去生产现场收集数据的时候,他就认为焦工在给他落井下石。”
“居然有这么奇葩的想法?难怪这些工程师都不愿意搭理他。”
“是的,张总也知道了这个事情。为此,他还把冯建国和焦正良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沟通了很长时间。可是老冯就那个脾气,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既然你也支持这个挖潜的项目,要不我们三个人一起讨论一下?”
“好的,没问题,我打电话让焦工回办公室一趟。”
三个人坐在一起的时候,黛西说明了来意并询问焦正良目前的进度。焦正良介绍说:“目前我的工作思路是收集各个工序的节拍时间,分析瓶颈工序所在;再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提高瓶颈工序的利用率,最大化瓶颈工序的有效产出。然后通过ECRS法则平衡生产线各个工序的节拍时间,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平衡生产线节拍时间的意义是什么?”显然黛西对此非常感兴趣。
“可以提高作业员和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减少工序之间的在制品数量,真正实现‘一个流’。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焦正良回答说。
“你说的ECRS法则指的是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田东问道。
“是的,田主管。应该取消不合理、多余的动作或工序;对于无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人员、时间、地点三个要素进行重排;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序,再考虑能否
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或设备替代,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焦正良回答说。
“目前的数据收集工作做得怎么样?” 黛西问道。
焦正良叹了一口气,回答说:“说实话,进度很慢,阻力很大。虽然我尝试通过我自己经常加班来加快工作进度,但是收效不大。本来我今天就想跟田主管谈这个问题的,正好你们找我了。”
田东感到很奇怪:“是什么原因造成进度慢?为什么你感到阻力很大?”
“生产线的领班对我收集数据的行动缺乏了解,合作意愿不高。只要我一出现在生产线现场,他们就有意无意地让员工改变作业速度,我测量到的数据就不真实了。而且,一旦生产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他们习惯用增加作业员数量的办法来弥补;生产线补进新员工时,由于新员工对工作不熟悉,熟练度不足,又造成了巨大的不平衡,使产量大幅下降,同时对新员工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
黛西看了一眼田东:“我没有说错吧?”
“我知道了,下周我跟你一起在生产线现场进行测量。”
“谢谢田主管。”焦正良非常感激田东的大力支持。
黛西问道:“从你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来看,你知道1号组装线的瓶颈工序是在什么地方了吗?”
“虽然目前我所掌握到的数据还不是非常精确,但我已经得出了初步的结论:瓶颈工序是在整条生产线的中部,压大齿轮工序。根据我的测算,这个工序目前的节拍时间大约是129.6秒左右;按照每个班八个小时计算,可用的生产时间是480分钟, 28800秒,也就是说,它的最大的理论产能是220多台。”
“这个数据跟我手中的资料是一致的。我们计划部门会根据理论产能再打九折左右安排生产计划,所以每天给你们的生产计划是200台。”黛西补充说。
田东把他们两人刚才提到的几个数据写在笔记本上,拿计算器进行了一一复核,然后说:“目前我们每个班实际产量是195台左右。我相信从下周开始,我们能够稳定在200台。黛西,从订单来看,每天需要生产多少台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每天至少300台,而且是在八个小时不加班的情况下完成。因为平时的加班时间是用来应对紧急订单,和留给重点客户的缓冲。”黛西回答说。
田东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每天300台,按九折的计划缓冲计算,理论产能需要达到333台。“也就是说……请等一下,我计算一下……也就是说,这个瓶颈工序的节拍时间要小于86.4秒。焦工,你觉得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工序从129.6秒降到86.4秒?”
“我曾经在这个工序观察了整整一个
班没有离开过。经过我的测算,压大齿轮的压机的节拍时间只有85秒。理论上说,如果让这台机器不停地工作,是可以满足每一个每天300台的需求的。”焦正良回答道。
“那么,你测到这个工序总的节拍时间是129.6秒,多余的44.6秒,都花在哪些地方?”田东问道。
“主要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说从上一工序拿半成品、检查前工序的质量状况。然后准备本工序的物料,拆包、清洁、检查等等。”
黛西突然间有了一个主意:“如果我们在这个工序增加一名作业员,把辅助性的工作全部做了,原来的那名作业员只要专心地操作压机,给压机上料、下料,这个工序是不是就能够下降到85秒左右?”
焦正良对增加人员的做法显得没有信心:“理论上来说,确实是的!只是要增加一名员工,每个月要多话将近7000块钱,我不知道张总会不会同意?”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增加了这一名作业员以后,整条线的有效产出从原来的200台变成了300台,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50%,我相信这个交易是绝对划算的!让我来说服张总。”黛西满怀信心地说。
“黛西姐,你先别忙着高兴,让我们继续研究一下。焦工,如果压大齿轮工序不再是瓶颈,用85秒的节拍时间去看整条线,还会有其他的瓶颈工序吗?”田东问道。
“目前最终检验工序是96秒,除了最终检验工序还是超过85秒以外,其他工序通过ECRS法则平衡之后应该没有问题了。”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降低最终检验工序的节拍时间,让它降到85秒以下?”田东继续追问。
“这个……目前我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这个节拍时间是由设备工作时间来决定的,增加人员没有用。你知道吗?那台综合测试仪很贵的,如果我跟老板说我们想再买一台,他肯定不会同意的。”
黛西说:“我想到了一个笨办法。96秒的意思,就是最大理论产能可以完成300台,一点计划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但是,你们想过了没有?最终检验工序是整条线的最后一道工序,哪怕它完成不了当天的产能,我可以接受在制品的堆积,然后想办法通过平时加班,或者周末加班去消化。这样一来,每天300台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田东笑着说:“你这个招数有点损!又在浪费我的地方。焦工,下个星期我跟你一起确认一下这些数据,看看这种做法是否可行,然后再与张总沟通。如果可以的话,改善计划完成之后,让计划部门逐步把计划产量从200台提高到300台。”
“老弟,你太给力了!”黛西高兴地说。
黛西笑着说:“哈哈!说出来可能会让你倍感压力。目前你们还在努力达成计划产量完成率,而我却希望把计划产量提高,特别是1号组装线。这条线所做的产品最近需求特别大,按目前的产能已经没有办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了。所以在上一次的管理会议上,我把这个问题向张总提出来了。后来管理层决定责成焦正良负责研究1号组装线的工序能力,希望能够挖一下潜力。”
田东想起来了:“哦,这事啊!我记得焦工跟我说过,他最近一直在收集这方面的数据,并进行技术分析。对我来说,其实这是一件好事,通过工艺改善,用同样的设备、场地、人员却可以做出更多的产品,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公司将会从中获利,员工也可以跟着受益。”
“你这么想我真是太高兴了!你知道吗?为了这个项目,老冯差点跟焦正良打起来了。”
“哦?为什么会打起来?”
“按老冯的想法,那个时候的计划产量完成率本身就已经很低了,再让我提高计划数量,对他来说不就等于是雪上加霜了吗?当焦正良去生产现场收集数据的时候,他就认为焦工在给他落井下石。”
“居然有这么奇葩的想法?难怪这些工程师都不愿意搭理他。”
“是的,张总也知道了这个事情。为此,他还把冯建国和焦正良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沟通了很长时间。可是老冯就那个脾气,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既然你也支持这个挖潜的项目,要不我们三个人一起讨论一下?”
“好的,没问题,我打电话让焦工回办公室一趟。”
三个人坐在一起的时候,黛西说明了来意并询问焦正良目前的进度。焦正良介绍说:“目前我的工作思路是收集各个工序的节拍时间,分析瓶颈工序所在;再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提高瓶颈工序的利用率,最大化瓶颈工序的有效产出。然后通过ECRS法则平衡生产线各个工序的节拍时间,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平衡生产线节拍时间的意义是什么?”显然黛西对此非常感兴趣。
“可以提高作业员和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减少工序之间的在制品数量,真正实现‘一个流’。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焦正良回答说。
“你说的ECRS法则指的是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田东问道。
“是的,田主管。应该取消不合理、多余的动作或工序;对于无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人员、时间、地点三个要素进行重排;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序,再考虑能否
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或设备替代,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焦正良回答说。
“目前的数据收集工作做得怎么样?” 黛西问道。
焦正良叹了一口气,回答说:“说实话,进度很慢,阻力很大。虽然我尝试通过我自己经常加班来加快工作进度,但是收效不大。本来我今天就想跟田主管谈这个问题的,正好你们找我了。”
田东感到很奇怪:“是什么原因造成进度慢?为什么你感到阻力很大?”
“生产线的领班对我收集数据的行动缺乏了解,合作意愿不高。只要我一出现在生产线现场,他们就有意无意地让员工改变作业速度,我测量到的数据就不真实了。而且,一旦生产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他们习惯用增加作业员数量的办法来弥补;生产线补进新员工时,由于新员工对工作不熟悉,熟练度不足,又造成了巨大的不平衡,使产量大幅下降,同时对新员工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
黛西看了一眼田东:“我没有说错吧?”
“我知道了,下周我跟你一起在生产线现场进行测量。”
“谢谢田主管。”焦正良非常感激田东的大力支持。
黛西问道:“从你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来看,你知道1号组装线的瓶颈工序是在什么地方了吗?”
“虽然目前我所掌握到的数据还不是非常精确,但我已经得出了初步的结论:瓶颈工序是在整条生产线的中部,压大齿轮工序。根据我的测算,这个工序目前的节拍时间大约是129.6秒左右;按照每个班八个小时计算,可用的生产时间是480分钟, 28800秒,也就是说,它的最大的理论产能是220多台。”
“这个数据跟我手中的资料是一致的。我们计划部门会根据理论产能再打九折左右安排生产计划,所以每天给你们的生产计划是200台。”黛西补充说。
田东把他们两人刚才提到的几个数据写在笔记本上,拿计算器进行了一一复核,然后说:“目前我们每个班实际产量是195台左右。我相信从下周开始,我们能够稳定在200台。黛西,从订单来看,每天需要生产多少台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每天至少300台,而且是在八个小时不加班的情况下完成。因为平时的加班时间是用来应对紧急订单,和留给重点客户的缓冲。”黛西回答说。
田东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每天300台,按九折的计划缓冲计算,理论产能需要达到333台。“也就是说……请等一下,我计算一下……也就是说,这个瓶颈工序的节拍时间要小于86.4秒。焦工,你觉得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工序从129.6秒降到86.4秒?”
“我曾经在这个工序观察了整整一个
班没有离开过。经过我的测算,压大齿轮的压机的节拍时间只有85秒。理论上说,如果让这台机器不停地工作,是可以满足每一个每天300台的需求的。”焦正良回答道。
“那么,你测到这个工序总的节拍时间是129.6秒,多余的44.6秒,都花在哪些地方?”田东问道。
“主要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说从上一工序拿半成品、检查前工序的质量状况。然后准备本工序的物料,拆包、清洁、检查等等。”
黛西突然间有了一个主意:“如果我们在这个工序增加一名作业员,把辅助性的工作全部做了,原来的那名作业员只要专心地操作压机,给压机上料、下料,这个工序是不是就能够下降到85秒左右?”
焦正良对增加人员的做法显得没有信心:“理论上来说,确实是的!只是要增加一名员工,每个月要多话将近7000块钱,我不知道张总会不会同意?”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增加了这一名作业员以后,整条线的有效产出从原来的200台变成了300台,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50%,我相信这个交易是绝对划算的!让我来说服张总。”黛西满怀信心地说。
“黛西姐,你先别忙着高兴,让我们继续研究一下。焦工,如果压大齿轮工序不再是瓶颈,用85秒的节拍时间去看整条线,还会有其他的瓶颈工序吗?”田东问道。
“目前最终检验工序是96秒,除了最终检验工序还是超过85秒以外,其他工序通过ECRS法则平衡之后应该没有问题了。”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降低最终检验工序的节拍时间,让它降到85秒以下?”田东继续追问。
“这个……目前我还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这个节拍时间是由设备工作时间来决定的,增加人员没有用。你知道吗?那台综合测试仪很贵的,如果我跟老板说我们想再买一台,他肯定不会同意的。”
黛西说:“我想到了一个笨办法。96秒的意思,就是最大理论产能可以完成300台,一点计划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但是,你们想过了没有?最终检验工序是整条线的最后一道工序,哪怕它完成不了当天的产能,我可以接受在制品的堆积,然后想办法通过平时加班,或者周末加班去消化。这样一来,每天300台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田东笑着说:“你这个招数有点损!又在浪费我的地方。焦工,下个星期我跟你一起确认一下这些数据,看看这种做法是否可行,然后再与张总沟通。如果可以的话,改善计划完成之后,让计划部门逐步把计划产量从200台提高到300台。”
“老弟,你太给力了!”黛西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