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南开学子(求推荐票)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大清之祸害、三千位面大抽奖、杀戮异形、象棋霸主、降临卡利姆多的道士、超科技狂潮、我不是变种人、王东吴巧儿、苏陌宫亦臣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中国体育人最新章节!
次长没想到,会有人抢自己的话头,可转头一看说话的是张伯苓,随即也就释然了。
近代的教育家可谓是灿若群星,但无论是资历和成就,张伯苓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放眼当时的民国的教育界,恐怕只有蔡元培能够和张伯苓相提并论。
这位教育部次长的官职虽然够大,但是在张伯苓面前,他也只能算是后辈。
张伯苓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于是次长笑着说道;“陈强,张校长也开口要你了,这样吧,去南开大学,还是去国立中央大学,还是你自己选吧!”
“我去南开大学!”陈强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国立中央大学和南开大学之间进行选择,陈强当然要选择南开大学。不为别的,单凭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校长,陈强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南开大学。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两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只有两个人在国际奥委会里有人脉关系,一个是王正廷,另一个就是张伯苓。
王正廷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不过他主要的工作还是放在外交事务上,他在外交上的贡献要大于在体育上的贡献。此时的王正廷是民国的外交部长,但“九一八”之后,王正廷便失了势,逐渐的淡出了民国外交事务的核心。
让一个失了势的外交官去支持自己参加奥运会,这力度肯定是不够的。
张伯苓便不同了,张伯苓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教育家,他直到60多岁才开始参与政治,而且还是被迫担任的官职。以张伯苓在教育界中的资历和地位,不被政府收编,不在政府里挂个职务,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便是受到张伯苓的鼎力支持。原本刘长春是错过了奥运会的报名时间,是因为张伯苓在国际奥组委中的运作,才让刘长春成功的报名参赛。
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陈强当然要去投靠张伯苓。一旦陈强成为了南开大学的学生,那么1932年奥运会的时候,张伯苓肯定会鼎力支持陈强参赛。
除此之外,南开大学的名气和资历,也完全不逊色的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
还有一个原因,在三十年代初的时候,国立中央大学经历了一次易长风波,两年间先后换了7任校长,这期间国立中央大学的管理非常混乱,也不利于陈强正常训练。
……
陈强收拾好行李,然后退了房租的押金,便直奔码头,买了一张去天津的船票。
当时的上海没有直达天津的火车,要是走陆路的话,陈强要先乘火车去南京,然后乘船过江,再乘坐火车去天津,这一路下来也要花费很多时间,火车票的价格还很贵。
走水路的话可以直接从上海抵达天津,虽然路程也很耗时,但是船舱里有床,陈强可以躺在床上睡觉。
对于陈强来说,睡觉就是进入到训练空间里训练,陈强宁愿选择走水路,这样也可以在途中进行训练。
抵达天津以后,陈强直奔南开大学。
此时南开大学还是私立的,当年张伯苓先生为了筹办南开大学,四处募捐,甚至得到了一个“化缘和尚”的外号。
南开大学的学生数量并不多,只有三四百人,可师资力量却非常雄厚,全校教职员有近百人,而且学校设有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当时的一所研究性质的大学。
而且由于校长张伯苓很重视体育教育,所以南开大学设有一个很大的运动场,虽然谈不上高端,但也是设施完备。
陈强报道以后,住进了南开大学的宿舍,然后被安排在了南开大学的预科班。
预科班是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在十八世纪时星期的一种教育制度,解放前的国内的大学,也在实行一年预科的制度。像是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有预科班。
当时有很多的民国大牛,也都上过预科班,特别是那种接受旧式教育的人,比如读私塾的,读旧学堂的,为了能够适应西方传来的新式教育,都会先从预科班读起。
陈强算是特招生,按照学校的安排,先读一年的预科,一年后参加考试,然后再根据考试的成绩报考相关的专业。
陈强并不打算再等一年,现在是六月份,等到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预科班就会举行考试,陈强觉得自己突击学习两个多月,应该能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于是陈强找来了课本,还找来了过去的预科班考试试题,开始进行考前的冲刺。
陈强曾经是体育大学的教授,能够成为教授的,肯定都是善于学习的人,无论是死记硬背也好,举一反三也好,都要胜于普通人。
就算是体育大学,也用不着教授去上赛场比赛或者训练,劳动筋骨的体力活是运动员和教练的事情,教授主要还是教学和搞科研。
陈强并不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再加上前世的知识储备,陈强通过两个多月的冲刺学习,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根据教育部制定规范,当时考大学主要考七个科目,首先是公民科目,这类似于后世的思想政治。然后是国文、英语和数学,也就是语数英三大主科。之后还有中外史地、理化、生物。科目设置和现代差不多。如果要是报考艺术类专业学科的话,还要考素描、绘画、雕塑、乐器等课程。
陈强看了一下历年的试题,公民科目的考试,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像是总理遗言、还有一些纲领性质的东西,都是固定答案,背下来就能过。
国文试题也不算难,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推行了白话文,所以考题也都是以白话文为主,作文题目是文言文白话文均可。当然也有一些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题目。除此之外像是解释成语,或者给一段话加标点符号,也是必考的题型。
数学考试对于陈强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考试内容局限在初等代数、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的范围内,没有高等代数和微积分,这难度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至于英语,陈强压根就不用去复习。不过英语不仅仅是出现在英文考卷里,像是历史和地理的试题,也会用英文出题。
历史和地理的试题都很简单,大多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个国家赢了,哪个国家输了,那个国家被割地了等等。
这些问题放在后世,是谁都知道的尝试,但是在这个时代,资讯并不畅通,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了解世界,很多人压根就分不清楚美英法德,所以外国的历史和地理,对于当时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
物理题、生物体和化学题就更简单了。
爱因斯坦都还没有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就根本不存在。电磁学、光学和热力学,此时还算是很深奥的科学,中国的物理课本里学的最多的也就是牛顿力学,大体上等于是初中的内容。
化学方面,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还在完善当中,这个时候的化学考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然后让考生用化学原理解释一下,比如为什么铁锅会生锈。
至于生物方面,当时的生物科学比物理和化学要落后的多,1930年的时候,兰德施泰纳刚刚凭借着发现人类血型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时代的生物科学,还处于探索与发现的阶段,像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对于当时的考大学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很难理解的内容了。
时代的优越性又一次的体现出来,在二三十年代,很多只有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东西,在后世不过是最基础的常识,随便一个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都有可能比这个时代大学教授所了解的更加专业。
……
两个月的复习过后,陈强申请了预科班的考试。
见到陈强来填考试的报名表,负责预科班考试的老师一脸的诧异。
陈强作为百米短跑亚洲纪录的保持者,被特招近了南开大学,这是全校都知道的事情,老师们也都认识陈强,知道他才来了两个多月。
很多人在预科班里待上一整年,都未必能够通过预科班的考试,而陈强只来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的申请预科班的考试,这在老师看来,简直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陈强同学,我觉得你还是等到明年再来报名吧,你毕竟才来了两个月,对学校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不用急于一时。”那位老师接着说道:“况且即便是你读预科班,学校也依旧会给你发放津贴的。”
“谢谢老师,但是我想试试。”陈强开口答道。
老师见劝不住,只得开口说道:“好吧,今年先考一次,也算是对考试内容有个了解。等明年努努力,说不定就能考过了。”
面对老师的这副说辞,陈强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
反正考试的日子就在最近,能不能考得上,马上便知。
求推荐票!
次长没想到,会有人抢自己的话头,可转头一看说话的是张伯苓,随即也就释然了。
近代的教育家可谓是灿若群星,但无论是资历和成就,张伯苓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放眼当时的民国的教育界,恐怕只有蔡元培能够和张伯苓相提并论。
这位教育部次长的官职虽然够大,但是在张伯苓面前,他也只能算是后辈。
张伯苓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于是次长笑着说道;“陈强,张校长也开口要你了,这样吧,去南开大学,还是去国立中央大学,还是你自己选吧!”
“我去南开大学!”陈强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国立中央大学和南开大学之间进行选择,陈强当然要选择南开大学。不为别的,单凭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校长,陈强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南开大学。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两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只有两个人在国际奥委会里有人脉关系,一个是王正廷,另一个就是张伯苓。
王正廷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不过他主要的工作还是放在外交事务上,他在外交上的贡献要大于在体育上的贡献。此时的王正廷是民国的外交部长,但“九一八”之后,王正廷便失了势,逐渐的淡出了民国外交事务的核心。
让一个失了势的外交官去支持自己参加奥运会,这力度肯定是不够的。
张伯苓便不同了,张伯苓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教育家,他直到60多岁才开始参与政治,而且还是被迫担任的官职。以张伯苓在教育界中的资历和地位,不被政府收编,不在政府里挂个职务,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便是受到张伯苓的鼎力支持。原本刘长春是错过了奥运会的报名时间,是因为张伯苓在国际奥组委中的运作,才让刘长春成功的报名参赛。
为了能够参加奥运会,陈强当然要去投靠张伯苓。一旦陈强成为了南开大学的学生,那么1932年奥运会的时候,张伯苓肯定会鼎力支持陈强参赛。
除此之外,南开大学的名气和资历,也完全不逊色的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
还有一个原因,在三十年代初的时候,国立中央大学经历了一次易长风波,两年间先后换了7任校长,这期间国立中央大学的管理非常混乱,也不利于陈强正常训练。
……
陈强收拾好行李,然后退了房租的押金,便直奔码头,买了一张去天津的船票。
当时的上海没有直达天津的火车,要是走陆路的话,陈强要先乘火车去南京,然后乘船过江,再乘坐火车去天津,这一路下来也要花费很多时间,火车票的价格还很贵。
走水路的话可以直接从上海抵达天津,虽然路程也很耗时,但是船舱里有床,陈强可以躺在床上睡觉。
对于陈强来说,睡觉就是进入到训练空间里训练,陈强宁愿选择走水路,这样也可以在途中进行训练。
抵达天津以后,陈强直奔南开大学。
此时南开大学还是私立的,当年张伯苓先生为了筹办南开大学,四处募捐,甚至得到了一个“化缘和尚”的外号。
南开大学的学生数量并不多,只有三四百人,可师资力量却非常雄厚,全校教职员有近百人,而且学校设有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当时的一所研究性质的大学。
而且由于校长张伯苓很重视体育教育,所以南开大学设有一个很大的运动场,虽然谈不上高端,但也是设施完备。
陈强报道以后,住进了南开大学的宿舍,然后被安排在了南开大学的预科班。
预科班是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在十八世纪时星期的一种教育制度,解放前的国内的大学,也在实行一年预科的制度。像是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有预科班。
当时有很多的民国大牛,也都上过预科班,特别是那种接受旧式教育的人,比如读私塾的,读旧学堂的,为了能够适应西方传来的新式教育,都会先从预科班读起。
陈强算是特招生,按照学校的安排,先读一年的预科,一年后参加考试,然后再根据考试的成绩报考相关的专业。
陈强并不打算再等一年,现在是六月份,等到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预科班就会举行考试,陈强觉得自己突击学习两个多月,应该能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于是陈强找来了课本,还找来了过去的预科班考试试题,开始进行考前的冲刺。
陈强曾经是体育大学的教授,能够成为教授的,肯定都是善于学习的人,无论是死记硬背也好,举一反三也好,都要胜于普通人。
就算是体育大学,也用不着教授去上赛场比赛或者训练,劳动筋骨的体力活是运动员和教练的事情,教授主要还是教学和搞科研。
陈强并不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再加上前世的知识储备,陈强通过两个多月的冲刺学习,通过预科班的考试。
根据教育部制定规范,当时考大学主要考七个科目,首先是公民科目,这类似于后世的思想政治。然后是国文、英语和数学,也就是语数英三大主科。之后还有中外史地、理化、生物。科目设置和现代差不多。如果要是报考艺术类专业学科的话,还要考素描、绘画、雕塑、乐器等课程。
陈强看了一下历年的试题,公民科目的考试,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像是总理遗言、还有一些纲领性质的东西,都是固定答案,背下来就能过。
国文试题也不算难,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推行了白话文,所以考题也都是以白话文为主,作文题目是文言文白话文均可。当然也有一些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题目。除此之外像是解释成语,或者给一段话加标点符号,也是必考的题型。
数学考试对于陈强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考试内容局限在初等代数、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的范围内,没有高等代数和微积分,这难度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至于英语,陈强压根就不用去复习。不过英语不仅仅是出现在英文考卷里,像是历史和地理的试题,也会用英文出题。
历史和地理的试题都很简单,大多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个国家赢了,哪个国家输了,那个国家被割地了等等。
这些问题放在后世,是谁都知道的尝试,但是在这个时代,资讯并不畅通,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了解世界,很多人压根就分不清楚美英法德,所以外国的历史和地理,对于当时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
物理题、生物体和化学题就更简单了。
爱因斯坦都还没有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就根本不存在。电磁学、光学和热力学,此时还算是很深奥的科学,中国的物理课本里学的最多的也就是牛顿力学,大体上等于是初中的内容。
化学方面,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还在完善当中,这个时候的化学考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给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然后让考生用化学原理解释一下,比如为什么铁锅会生锈。
至于生物方面,当时的生物科学比物理和化学要落后的多,1930年的时候,兰德施泰纳刚刚凭借着发现人类血型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时代的生物科学,还处于探索与发现的阶段,像是孟德尔遗传规律,对于当时的考大学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很难理解的内容了。
时代的优越性又一次的体现出来,在二三十年代,很多只有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东西,在后世不过是最基础的常识,随便一个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都有可能比这个时代大学教授所了解的更加专业。
……
两个月的复习过后,陈强申请了预科班的考试。
见到陈强来填考试的报名表,负责预科班考试的老师一脸的诧异。
陈强作为百米短跑亚洲纪录的保持者,被特招近了南开大学,这是全校都知道的事情,老师们也都认识陈强,知道他才来了两个多月。
很多人在预科班里待上一整年,都未必能够通过预科班的考试,而陈强只来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的申请预科班的考试,这在老师看来,简直是自寻死路的行为。
“陈强同学,我觉得你还是等到明年再来报名吧,你毕竟才来了两个月,对学校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不用急于一时。”那位老师接着说道:“况且即便是你读预科班,学校也依旧会给你发放津贴的。”
“谢谢老师,但是我想试试。”陈强开口答道。
老师见劝不住,只得开口说道:“好吧,今年先考一次,也算是对考试内容有个了解。等明年努努力,说不定就能考过了。”
面对老师的这副说辞,陈强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
反正考试的日子就在最近,能不能考得上,马上便知。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