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上海人读书有多“疯狂”?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浦江东最新章节!
正当西晒。太阳直射在的确良T恤上,身上闷热不已。
不断有人加入进来,队伍越排越长。尽管天热,大家都有条不紊地站着耐心等候。
小毛和小花却有一种隐隐的兴奋:排队的人越多,说明这次肯定是真有好书。
过一会儿,前前后后开始有人搭讪说话。
当然,说来说去,主要讨论的还是关于买书读书的事情。
前面的一位老者感叹:“记得当年那套售价20元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出来,南京东路的门市部还挤碎了八只玻璃柜台。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说起来当年也曾排在书店门口的长龙里排队买书的状况,许多人都有同感,彷佛历历在目。
“我拐几个弯到南京东路排队,一直拐到江西路还是河南路,反正是拐得很长。不过秩序还好,不断往后延伸。”
“后来只好到山东路仓库边上拉开一个口子,让大家排队,都要排两三条马路了。”
“有一次礼拜天开门,轰动成怎样?大家排队进,书店里门面里面都是人,好像参观展览会一样。那日我穿着毛线衣,衣服全都湿透了的。”
“不管烈日、下雨我都觉得不在话下,最难忘的是通宵排队。那种狂热,现在应该是没有了。”
老者想了想,又说道:“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南京东路门市部排队购书的读者最多一天达到1.6万人次的。”
“对的啊,还有,书店总要抽调一些男同志在外面做纠察,维持秩序。最紧张的时候,派出所里的民警也只好来帮助维持秩序。”
“还有门市部的主任,站在高凳子上对着我们不停地喊,‘请书店员工自觉,其他读者都是从昨晚就开始排队了’。”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海进入一个全民阅读时代。
当时上海人读书有多“疯狂”?
从十年“wen/ge”里走来的那一代青年人,当他们走到改革开放的门口就像走出茫茫沙漠一样,把书店当成了生命的绿洲。
人们争先恐后地买书、看书,用阅读来充实自己。这一不可再复制的场景,在当时来说,却是再普通不过。
那一本本的文学名著给了那个年代的人一份精神上的富足和希望,支撑了许多年轻人的日日夜夜,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点上了一盏明亮的灯。
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些年里,本来店面就少,又由于当时供给每个新华书店的图书数量有限,这对读者来说更加造成了一种紧张的感觉。
所以,经历了“书荒”年代的人们一听说有文学名著要上市,就总会在新华书店门前排起见首不见尾的长队。有时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名著,只好天还没亮就去排队,甚至要排通宵。
可能对那些疯狂买书的记忆回想起来记忆犹新,老者接着说道:“这可能是我这一生当中,或者说是现在人读书活动的一个高潮啊。”
当时这种一书难求的情况,还产生了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是自然地催生了“黄牛党”。每当发售新书好书的时候,一边是书店门口排着长队,一边是四周就经常会有“黄牛”拿着书加价卖。
站小毛前面一个穿花格子衣服的女士抱怨:“直到今朝,我也没有搞明白,那些‘黄牛’们到底是怎么买到书的。”
二是,当时上海的这股读书热潮,竟然还直接影响到了正在谈婚论嫁的男女青年们。
年轻人看学历重文凭成为择偶的重要指标。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只要还没有恋爱、结婚,很自然地成为择偶的理想人选。
其实,说来也可以理解。
那个时候,各家的家庭情况基本上都差不多,谈朋友呢,当然就只好多讲讲兴趣爱好了。
所以,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很多人彼此心中都藏着一把衡量对方的尺子,那就是要不要读书,爱不爱学习。
这样一来,当时上海的青年男女谈恋爱,常常是以“书为媒”:一本书一借一还就理所当然地要见两次面了。世界名著常常成为他们之间的话题,名著里的爱情故事也影响着那一代人的爱情观。
小毛没有过这样排长队买书的经历,但是仔细听前后的人说起这些,也非常感兴趣。
他站在在小花身后,不响。只是笑着看这些人声音越说越大,参与话题讨论的也越来越多。
说过一阵,有人开始打探:“也不知道今朝会有什么好书?”
话刚说完,就有人打趣道:“都不知道卖什么书,你来排啥队?”
这一下,就有许多接连问:“你竟然知道,那你说说看看?”
一阵七嘴八舌的声音。
只听得有声音小心地说道:“据内部可靠消息,是加印的《斯巴达克斯》重新到货了。”
一听这话,周围的人群中响起来一阵阵欢呼声。
排队的人彷佛捡到宝被,以一传十,全都会心一笑。
实际上,讲起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斯巴达克斯》这本书,就话长了。
改革开放不久,国家文化部决定恢复外国文学的出版工作。当时在全国只有两家出版社能够出版外国文学著作,一家是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另一家就是上海译文出版社。
得到文化部的指示后,上海译文出版社精选了35本中外经典小说,叫“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其中出版的第一本外国文学名著,就是《斯巴达克斯》。
让出版社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甫一上市,就立马遭到了疯抢。
有的人买起书来不是一本一本地买,而是一叠一叠地买。
由于大家都在抢购这些中外名著,使得市场上的供应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甚至连印刷的纸张都成了紧俏物品,用“洛阳纸贵”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甚至连在出版社工作的内部职工,这时候想要买到一本《斯巴达克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套书的名气很大,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书荒”。一版再版,到最后总共发行了150万册。
出的书少,看的人多。因此,爱书人中间在新华书店门口自发地形成一个换书市场:大家拿着自己看过的书,在这里交换。
这时候,有一个明显是外地口音的中年人接话,说:“上海人蛮聪明的,会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实现了共享。”
有人接话:“我有一本书,来这里交换,都已经看了五六本书了。”
又有人说道:“我觉得这样非常温馨。阿拉上海人读书读到这个程度,应该说也是空前绝后的了。”
……
正说着话,队伍最前头有传来一阵响动。原来是新华书店的大门重新打开,开始售书。
正当西晒。太阳直射在的确良T恤上,身上闷热不已。
不断有人加入进来,队伍越排越长。尽管天热,大家都有条不紊地站着耐心等候。
小毛和小花却有一种隐隐的兴奋:排队的人越多,说明这次肯定是真有好书。
过一会儿,前前后后开始有人搭讪说话。
当然,说来说去,主要讨论的还是关于买书读书的事情。
前面的一位老者感叹:“记得当年那套售价20元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出来,南京东路的门市部还挤碎了八只玻璃柜台。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说起来当年也曾排在书店门口的长龙里排队买书的状况,许多人都有同感,彷佛历历在目。
“我拐几个弯到南京东路排队,一直拐到江西路还是河南路,反正是拐得很长。不过秩序还好,不断往后延伸。”
“后来只好到山东路仓库边上拉开一个口子,让大家排队,都要排两三条马路了。”
“有一次礼拜天开门,轰动成怎样?大家排队进,书店里门面里面都是人,好像参观展览会一样。那日我穿着毛线衣,衣服全都湿透了的。”
“不管烈日、下雨我都觉得不在话下,最难忘的是通宵排队。那种狂热,现在应该是没有了。”
老者想了想,又说道:“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南京东路门市部排队购书的读者最多一天达到1.6万人次的。”
“对的啊,还有,书店总要抽调一些男同志在外面做纠察,维持秩序。最紧张的时候,派出所里的民警也只好来帮助维持秩序。”
“还有门市部的主任,站在高凳子上对着我们不停地喊,‘请书店员工自觉,其他读者都是从昨晚就开始排队了’。”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海进入一个全民阅读时代。
当时上海人读书有多“疯狂”?
从十年“wen/ge”里走来的那一代青年人,当他们走到改革开放的门口就像走出茫茫沙漠一样,把书店当成了生命的绿洲。
人们争先恐后地买书、看书,用阅读来充实自己。这一不可再复制的场景,在当时来说,却是再普通不过。
那一本本的文学名著给了那个年代的人一份精神上的富足和希望,支撑了许多年轻人的日日夜夜,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点上了一盏明亮的灯。
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些年里,本来店面就少,又由于当时供给每个新华书店的图书数量有限,这对读者来说更加造成了一种紧张的感觉。
所以,经历了“书荒”年代的人们一听说有文学名著要上市,就总会在新华书店门前排起见首不见尾的长队。有时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名著,只好天还没亮就去排队,甚至要排通宵。
可能对那些疯狂买书的记忆回想起来记忆犹新,老者接着说道:“这可能是我这一生当中,或者说是现在人读书活动的一个高潮啊。”
当时这种一书难求的情况,还产生了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是自然地催生了“黄牛党”。每当发售新书好书的时候,一边是书店门口排着长队,一边是四周就经常会有“黄牛”拿着书加价卖。
站小毛前面一个穿花格子衣服的女士抱怨:“直到今朝,我也没有搞明白,那些‘黄牛’们到底是怎么买到书的。”
二是,当时上海的这股读书热潮,竟然还直接影响到了正在谈婚论嫁的男女青年们。
年轻人看学历重文凭成为择偶的重要指标。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只要还没有恋爱、结婚,很自然地成为择偶的理想人选。
其实,说来也可以理解。
那个时候,各家的家庭情况基本上都差不多,谈朋友呢,当然就只好多讲讲兴趣爱好了。
所以,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很多人彼此心中都藏着一把衡量对方的尺子,那就是要不要读书,爱不爱学习。
这样一来,当时上海的青年男女谈恋爱,常常是以“书为媒”:一本书一借一还就理所当然地要见两次面了。世界名著常常成为他们之间的话题,名著里的爱情故事也影响着那一代人的爱情观。
小毛没有过这样排长队买书的经历,但是仔细听前后的人说起这些,也非常感兴趣。
他站在在小花身后,不响。只是笑着看这些人声音越说越大,参与话题讨论的也越来越多。
说过一阵,有人开始打探:“也不知道今朝会有什么好书?”
话刚说完,就有人打趣道:“都不知道卖什么书,你来排啥队?”
这一下,就有许多接连问:“你竟然知道,那你说说看看?”
一阵七嘴八舌的声音。
只听得有声音小心地说道:“据内部可靠消息,是加印的《斯巴达克斯》重新到货了。”
一听这话,周围的人群中响起来一阵阵欢呼声。
排队的人彷佛捡到宝被,以一传十,全都会心一笑。
实际上,讲起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斯巴达克斯》这本书,就话长了。
改革开放不久,国家文化部决定恢复外国文学的出版工作。当时在全国只有两家出版社能够出版外国文学著作,一家是北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另一家就是上海译文出版社。
得到文化部的指示后,上海译文出版社精选了35本中外经典小说,叫“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其中出版的第一本外国文学名著,就是《斯巴达克斯》。
让出版社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甫一上市,就立马遭到了疯抢。
有的人买起书来不是一本一本地买,而是一叠一叠地买。
由于大家都在抢购这些中外名著,使得市场上的供应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甚至连印刷的纸张都成了紧俏物品,用“洛阳纸贵”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甚至连在出版社工作的内部职工,这时候想要买到一本《斯巴达克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套书的名气很大,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书荒”。一版再版,到最后总共发行了150万册。
出的书少,看的人多。因此,爱书人中间在新华书店门口自发地形成一个换书市场:大家拿着自己看过的书,在这里交换。
这时候,有一个明显是外地口音的中年人接话,说:“上海人蛮聪明的,会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实现了共享。”
有人接话:“我有一本书,来这里交换,都已经看了五六本书了。”
又有人说道:“我觉得这样非常温馨。阿拉上海人读书读到这个程度,应该说也是空前绝后的了。”
……
正说着话,队伍最前头有传来一阵响动。原来是新华书店的大门重新打开,开始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