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皇帝仁心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崇祯窃听系统最新章节!
不过,越是凶残,多尔衮就越是喜欢。如果能抓这个部族的人为大清所用,那以后在和明国交战的时候,也就能占优势,换句话说,这是非常好的兵源。
这么想着,多尔衮传令下去,准备集结人马再往北方去查探一番,看能否抓到这个部族的人。
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信使疾驰而至,盛京的圣旨到。
多尔衮一听,明国竟然大举进犯大清,这让他感到很奇怪。
虽然他打了一次败仗,可他心中也是清楚。大清的总体实力并没有从根本上受损,更何况,还有东部蒙古草原各部族的盟友。如果真得到了灭国之战的话,大清联合盟军,至少能有二十万大军,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精锐之军,是打了多年战事的。
明国得出动多少军队,才能打赢这场战事?进犯辽东的军队来少了根本不行,要是来多了,后勤怎么办?粮草物资怎么办?
以前的萨尔浒之战,为什么明军要五路人马进攻,就是因为一路人马无法集结太多人,必须要分开走才可以。而要想消灭大清二十万的明军,那数目至少要相当,二十万要吧。辽东这么贫瘠,明军能来这么多兵马么?
虽然他怀疑,可圣旨已到,这又不会是假的。于是,他连忙问起辽东细况。
这一问之下,他才知道,原来他走之后,是明国蓟辽总督洪承畴开始搞事情,想要威逼利诱草原蒙古各部,想要瓦解大清的盟军,因此,代善和其他亲王议定了将计就计之策,想要一网打尽到草原的明军。结果没想到,就在大清把骑军都抽掉出来投入草原的时候,明军就大举进犯辽东。
阴谋,这绝对是阴谋!多尔衮一听之下,就听出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明国从头到尾,应该就是在图谋辽东而已。这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他们怎么就看不破呢,还想着将计就计,大清迟早要亡在他们手中!
此时,多尔衮作为旁观者,发现自己看得异常清楚,为此,得到了调虎离山的结论。与此同时,他非常地担忧,明国要实施这调虎离山之计,必然要知道老虎什么时候离开。如今看来,肯定是有人泄密了。
这个人是谁,一定要查出来才行!多尔衮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人搞不好就是大清最高层的几个人之一!要不然,这个事情这么小心谨慎,明军要不是有人通风报信,绝对不可能如此踏准时机的吧?总不可能,刚好碰巧啊!
这么想着,他把这个事情藏在了心里,先领兵赶回去救援,打赢了明军再说。
…………
崇祯皇帝在山海关内,喝着茶,看着窃听系统反馈回来的各种消息。有从代善、多尔衮、阿济格他们三人那边传来的消息,也有图尔格、英俄尔岱和西林觉罗等中低层的建虏身上传来的消息。可以说,崇祯皇帝基本上对建虏的军事行动都已经了如指掌了。
这一日,他从窃听系统中看到草原上的建虏和蒙古的骑军已经进入辽东,其中三万多人,直接奔袭金州这边,想要截断勇卫营和磐石营联军的退路;另外三万骑军,又分成多路,半包围方式扑向辽东腹地正在翻江倒海的李定国所部骑军;还有两万左右的骑军,则直接奔袭金州。
建虏的这一次出手,还真是大手笔了。这么多骑军,这次真要是和建虏决战的话,肯定要吃大亏。要知道,骑军的机动性决定了在野外的战事中,是往往占据主动性,打不过就撤,你追不上,打得过,你都没法逃,能杀得你全军覆没为止。
也是因为建虏的骑军多,且拥有蒙古部族的这些盟友,因此关宁军基本上只能靠着坚城防御,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内的。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消息,心中一声冷笑道:“你们继续瞎忙吧,朕也该上场了,先剪除了那些蒙古帮凶再说!”
至于草原上暂时没有窃听种子可以窃取敌人的消息,也没多少关系。入关的蒙古骑军都这么多了,他们在部族中还能留下多少看守。骠骑营和京营骑军一共一万五千多骑,一路杀过去,又有哪个部族能挡?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下旨,骑军集结。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御驾亲征,离开京师,满朝文武都没有劝谏阻拦,可在这山海关,洪承畴却出来拦了。
只听洪承畴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次出征草原,在于一个快字,必须在建虏和蒙古骑军回援草原之前,破袭他们的老巢。如此一来,骑军怕是难得有休息的时候。微臣以为,不如让各路总兵出战即可,陛下坐镇山海关,必能听到凯旋捷报。”
一听这话,堂下各个总兵和监军都回过神来,顿时纷纷跟着劝谏了起来。要知道,这一次和上次的归化城之战不同。纯骑军出战,那就是要抢时间的,而上一次,是骠骑营日夜兼程,崇祯皇帝倒没有多少累到。
“陛下,末将等人出战即可,定能灭了那些鞑子营地的!”
“鞑子骑军主力已到辽东,陛下就等着末将等人的捷报即可!”
“陛下龙体要紧,万一累到了,奴婢等人忘死难辞其咎!”
“……”
看到他们纷纷劝谏起来,崇祯皇帝不由得摇摇头,伸出双手虚按,让他们安静下来。
洪承畴一见,明白崇祯皇帝还是坚持,不由得一咬牙,刚才大堂内安静下来了,便抢在崇祯皇帝说话之前奏道:“陛下,微臣请旨,就由微臣领军征讨草原吧!”
这次出征草原,是个人都能想到会有多累。因此,之前的时候,洪承畴压根就没想过他自己要去。
虽然他是带兵的文官不假,可他终归是文官,要做到像武将那样日夜行军,转战千里的,说真的,他真做不到。可是此时,皇帝要坚持去,那他身为臣子,自然要为君分忧,不去也得去了。
那些武将见了,都没有说话。不管怎么样,征讨草原,确实很苦。洪总督是文官,要是赞成他去的话,恐怕也不妥。不过他既然提出来了,那大军有一个总督统领坐镇,皇上应该也放心,就可以坐镇山海关就可以了。
而那些监军,则没有任何顾忌。在他们的眼里,皇帝就是他们的天,其他人,什么都不是。因此,纷纷附和起来。
“陛下,洪总督言之有理,由他统领足矣!”
“奴婢以为,洪总督领军打仗,沙场经验丰富,确实可以。奴婢附议!”
“……”
听到他们都在说话,崇祯皇帝还是摇了摇头,伸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淡淡地问道:“谁能比朕更能掌握战机,何时进攻,何时撤退?”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得哑然。
倒不是因为皇帝的身份摆在那里,不敢和皇帝去争。而是过往的一次次战事证明,皇上掌握战机的本事,那是绝对天下第一的。就连洪承畴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不过虽然如此,洪承畴还是开口奏道:“可是陛下龙体……”
这一次,没等他说完,崇祯皇帝便开口打断,严肃地说道:“朕的身体,朕心里有数。征讨草原,累肯定是会累,但是,朕从京师带出来的兵,就想着要把兵都带回去。虽然战死后能进忠烈祠,可朕更想着,我大明将士能活着回去,活着和家人团聚。把战功带来的荣耀,和家人去分享……”
听到这话,堂下所有人,特别是那些武将,还有锦衣卫校尉等等,全都肃然起敬,从心底涌出敬意,涌出感动。
都说上位者,视普通百姓如蝼蚁,视普通军卒性命为数字,根本就不会太在意。
但是,当今皇上,不但非常重视防灾救灾,以民为本,甚至连战场上,为了能让大明武夫从战场上活下来,宁可累到自己,这样的皇上,自古以来能有几个?
士为知己者死!不知为何,此时,大堂内的这些人,特别是这些武将,脑海中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因此,朕意已决,诸卿不用再说!”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一次,所有武将都没有在劝,而是异口同声地齐声抱拳应道:“末将遵旨!”
洪承畴看到这一幕,他知道,这一刻,皇上真得要这些武将去死,这些武将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而不是口头上说说的什么上刀山下火海的那种。
而崇祯皇帝之所以拒绝了洪承畴的建议,只是因为他不放心。有窃听系统存在的原因,只有他亲自领军出征,才能实时掌握关内八九万骑军的动态,知道他们何时回援草原,采用什么路线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大明这支骑军安全回归大明。
此时,他看到这些武将的言行举止,便知道自己有了意外的收获,心中也是挺高兴的。
如果说刚穿越过来的话,崇祯皇帝就算有心,怕也是无力。可他穿越过来已经有五年了,在这期间,并没有沉迷后宫,而是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还时常领兵出征,营养又跟得上,这身体绝对是一级棒。
累是肯定的,但他觉得自己能坚持。既然如此,这次出征草原的统帅,他自己就是不二人选了。
军议结束,所有总兵监军便回去准备,定于次日一早便出征。
不用说,总兵们回去之后,自然会给手下说军议的情况。于是,骠骑营和京营骑军的将士们,就全都知道了皇上的心意,知道皇上自己不辞劳苦,只是想要把他们都安全带回京师,顿时,感动就免不了的。
可以说,这一支骑军,如果有人想谋反,或者对崇祯皇帝图谋不轨的话,信不信只要透露出一丝有这个的意思,所有人都会先和他拼命!
不止是他们,包括山海关原驻军,他们也听到了军议上皇帝对他们这些武夫的态度之后,同样为自己有这样的好皇帝而自豪。
等到第二天,崇祯皇帝领军出征,在全军面前亮相的时候,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来得响亮!
崇祯皇帝心中明白这是为什么也很是高兴军队的士气这么高,当即旨意一下,一万五千多骑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出了长城,奔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在东部蒙古诸部中,离辽东最近的,要属于库伦族和科尔沁族。其中科尔沁族更靠东北方向一些,库伦族则靠近宁锦一点。
因此,崇祯皇帝领军到了草原上之后,立刻疾驰奔袭库伦族的大概位置。根据之前收集的消息,还有河流走向等等,有这些部族大概的游牧地点。也亏了建虏对他们划分了地盘,严禁他们越界,因此比较容易查找。
库伦族相对于科尔沁和敖汉部族来说,规模并不大。因此,崇祯皇帝做出进一步的部署,他领着京营五千余骑,围剿库伦族的营地,而上万骠骑营的骑军将士,则奉旨继续往北日夜兼程,奔袭科尔沁族牧地。
不可否认,骠骑营的将士会更累一些,他们在完成奔袭之后,还会绕一个大圈,在约定的大概日期内,从东和南两个方向攻打奈曼族的牧场,最后合并一处,攻打处于纳曼族西南方向的敖汉部族。
当然了,这一次的战事,攻打这四个部族,就已经是极限了,还有其他部族,则只能先算了。
崇祯皇帝的旨意一下,大明铁蹄,在草原踏响,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各部族留守的那点兵力,可能对付金国凤的疲惫之师,还是可以的。但是,精锐的骠骑营和京营骑军,出其不意,犹如狂风骤雨般地在草原上横扫而过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之力。
事实上,各族留守的兵力,大都在北方防御逃窜往北方的金国凤部,对于其他方向,压根就没想着会有敌人。因此,在崇祯皇帝的运筹帷幄之下,打起来也就非常轻松了。
每打下一个营地,青壮全都枭首,首级叠成京观,书写“血债血偿”四个字,绝不在废话。
()
不过,越是凶残,多尔衮就越是喜欢。如果能抓这个部族的人为大清所用,那以后在和明国交战的时候,也就能占优势,换句话说,这是非常好的兵源。
这么想着,多尔衮传令下去,准备集结人马再往北方去查探一番,看能否抓到这个部族的人。
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信使疾驰而至,盛京的圣旨到。
多尔衮一听,明国竟然大举进犯大清,这让他感到很奇怪。
虽然他打了一次败仗,可他心中也是清楚。大清的总体实力并没有从根本上受损,更何况,还有东部蒙古草原各部族的盟友。如果真得到了灭国之战的话,大清联合盟军,至少能有二十万大军,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精锐之军,是打了多年战事的。
明国得出动多少军队,才能打赢这场战事?进犯辽东的军队来少了根本不行,要是来多了,后勤怎么办?粮草物资怎么办?
以前的萨尔浒之战,为什么明军要五路人马进攻,就是因为一路人马无法集结太多人,必须要分开走才可以。而要想消灭大清二十万的明军,那数目至少要相当,二十万要吧。辽东这么贫瘠,明军能来这么多兵马么?
虽然他怀疑,可圣旨已到,这又不会是假的。于是,他连忙问起辽东细况。
这一问之下,他才知道,原来他走之后,是明国蓟辽总督洪承畴开始搞事情,想要威逼利诱草原蒙古各部,想要瓦解大清的盟军,因此,代善和其他亲王议定了将计就计之策,想要一网打尽到草原的明军。结果没想到,就在大清把骑军都抽掉出来投入草原的时候,明军就大举进犯辽东。
阴谋,这绝对是阴谋!多尔衮一听之下,就听出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明国从头到尾,应该就是在图谋辽东而已。这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他们怎么就看不破呢,还想着将计就计,大清迟早要亡在他们手中!
此时,多尔衮作为旁观者,发现自己看得异常清楚,为此,得到了调虎离山的结论。与此同时,他非常地担忧,明国要实施这调虎离山之计,必然要知道老虎什么时候离开。如今看来,肯定是有人泄密了。
这个人是谁,一定要查出来才行!多尔衮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人搞不好就是大清最高层的几个人之一!要不然,这个事情这么小心谨慎,明军要不是有人通风报信,绝对不可能如此踏准时机的吧?总不可能,刚好碰巧啊!
这么想着,他把这个事情藏在了心里,先领兵赶回去救援,打赢了明军再说。
…………
崇祯皇帝在山海关内,喝着茶,看着窃听系统反馈回来的各种消息。有从代善、多尔衮、阿济格他们三人那边传来的消息,也有图尔格、英俄尔岱和西林觉罗等中低层的建虏身上传来的消息。可以说,崇祯皇帝基本上对建虏的军事行动都已经了如指掌了。
这一日,他从窃听系统中看到草原上的建虏和蒙古的骑军已经进入辽东,其中三万多人,直接奔袭金州这边,想要截断勇卫营和磐石营联军的退路;另外三万骑军,又分成多路,半包围方式扑向辽东腹地正在翻江倒海的李定国所部骑军;还有两万左右的骑军,则直接奔袭金州。
建虏的这一次出手,还真是大手笔了。这么多骑军,这次真要是和建虏决战的话,肯定要吃大亏。要知道,骑军的机动性决定了在野外的战事中,是往往占据主动性,打不过就撤,你追不上,打得过,你都没法逃,能杀得你全军覆没为止。
也是因为建虏的骑军多,且拥有蒙古部族的这些盟友,因此关宁军基本上只能靠着坚城防御,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内的。
崇祯皇帝看着这些消息,心中一声冷笑道:“你们继续瞎忙吧,朕也该上场了,先剪除了那些蒙古帮凶再说!”
至于草原上暂时没有窃听种子可以窃取敌人的消息,也没多少关系。入关的蒙古骑军都这么多了,他们在部族中还能留下多少看守。骠骑营和京营骑军一共一万五千多骑,一路杀过去,又有哪个部族能挡?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下旨,骑军集结。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御驾亲征,离开京师,满朝文武都没有劝谏阻拦,可在这山海关,洪承畴却出来拦了。
只听洪承畴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次出征草原,在于一个快字,必须在建虏和蒙古骑军回援草原之前,破袭他们的老巢。如此一来,骑军怕是难得有休息的时候。微臣以为,不如让各路总兵出战即可,陛下坐镇山海关,必能听到凯旋捷报。”
一听这话,堂下各个总兵和监军都回过神来,顿时纷纷跟着劝谏了起来。要知道,这一次和上次的归化城之战不同。纯骑军出战,那就是要抢时间的,而上一次,是骠骑营日夜兼程,崇祯皇帝倒没有多少累到。
“陛下,末将等人出战即可,定能灭了那些鞑子营地的!”
“鞑子骑军主力已到辽东,陛下就等着末将等人的捷报即可!”
“陛下龙体要紧,万一累到了,奴婢等人忘死难辞其咎!”
“……”
看到他们纷纷劝谏起来,崇祯皇帝不由得摇摇头,伸出双手虚按,让他们安静下来。
洪承畴一见,明白崇祯皇帝还是坚持,不由得一咬牙,刚才大堂内安静下来了,便抢在崇祯皇帝说话之前奏道:“陛下,微臣请旨,就由微臣领军征讨草原吧!”
这次出征草原,是个人都能想到会有多累。因此,之前的时候,洪承畴压根就没想过他自己要去。
虽然他是带兵的文官不假,可他终归是文官,要做到像武将那样日夜行军,转战千里的,说真的,他真做不到。可是此时,皇帝要坚持去,那他身为臣子,自然要为君分忧,不去也得去了。
那些武将见了,都没有说话。不管怎么样,征讨草原,确实很苦。洪总督是文官,要是赞成他去的话,恐怕也不妥。不过他既然提出来了,那大军有一个总督统领坐镇,皇上应该也放心,就可以坐镇山海关就可以了。
而那些监军,则没有任何顾忌。在他们的眼里,皇帝就是他们的天,其他人,什么都不是。因此,纷纷附和起来。
“陛下,洪总督言之有理,由他统领足矣!”
“奴婢以为,洪总督领军打仗,沙场经验丰富,确实可以。奴婢附议!”
“……”
听到他们都在说话,崇祯皇帝还是摇了摇头,伸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淡淡地问道:“谁能比朕更能掌握战机,何时进攻,何时撤退?”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得哑然。
倒不是因为皇帝的身份摆在那里,不敢和皇帝去争。而是过往的一次次战事证明,皇上掌握战机的本事,那是绝对天下第一的。就连洪承畴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不过虽然如此,洪承畴还是开口奏道:“可是陛下龙体……”
这一次,没等他说完,崇祯皇帝便开口打断,严肃地说道:“朕的身体,朕心里有数。征讨草原,累肯定是会累,但是,朕从京师带出来的兵,就想着要把兵都带回去。虽然战死后能进忠烈祠,可朕更想着,我大明将士能活着回去,活着和家人团聚。把战功带来的荣耀,和家人去分享……”
听到这话,堂下所有人,特别是那些武将,还有锦衣卫校尉等等,全都肃然起敬,从心底涌出敬意,涌出感动。
都说上位者,视普通百姓如蝼蚁,视普通军卒性命为数字,根本就不会太在意。
但是,当今皇上,不但非常重视防灾救灾,以民为本,甚至连战场上,为了能让大明武夫从战场上活下来,宁可累到自己,这样的皇上,自古以来能有几个?
士为知己者死!不知为何,此时,大堂内的这些人,特别是这些武将,脑海中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因此,朕意已决,诸卿不用再说!”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一次,所有武将都没有在劝,而是异口同声地齐声抱拳应道:“末将遵旨!”
洪承畴看到这一幕,他知道,这一刻,皇上真得要这些武将去死,这些武将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而不是口头上说说的什么上刀山下火海的那种。
而崇祯皇帝之所以拒绝了洪承畴的建议,只是因为他不放心。有窃听系统存在的原因,只有他亲自领军出征,才能实时掌握关内八九万骑军的动态,知道他们何时回援草原,采用什么路线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大明这支骑军安全回归大明。
此时,他看到这些武将的言行举止,便知道自己有了意外的收获,心中也是挺高兴的。
如果说刚穿越过来的话,崇祯皇帝就算有心,怕也是无力。可他穿越过来已经有五年了,在这期间,并没有沉迷后宫,而是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还时常领兵出征,营养又跟得上,这身体绝对是一级棒。
累是肯定的,但他觉得自己能坚持。既然如此,这次出征草原的统帅,他自己就是不二人选了。
军议结束,所有总兵监军便回去准备,定于次日一早便出征。
不用说,总兵们回去之后,自然会给手下说军议的情况。于是,骠骑营和京营骑军的将士们,就全都知道了皇上的心意,知道皇上自己不辞劳苦,只是想要把他们都安全带回京师,顿时,感动就免不了的。
可以说,这一支骑军,如果有人想谋反,或者对崇祯皇帝图谋不轨的话,信不信只要透露出一丝有这个的意思,所有人都会先和他拼命!
不止是他们,包括山海关原驻军,他们也听到了军议上皇帝对他们这些武夫的态度之后,同样为自己有这样的好皇帝而自豪。
等到第二天,崇祯皇帝领军出征,在全军面前亮相的时候,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来得响亮!
崇祯皇帝心中明白这是为什么也很是高兴军队的士气这么高,当即旨意一下,一万五千多骑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出了长城,奔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在东部蒙古诸部中,离辽东最近的,要属于库伦族和科尔沁族。其中科尔沁族更靠东北方向一些,库伦族则靠近宁锦一点。
因此,崇祯皇帝领军到了草原上之后,立刻疾驰奔袭库伦族的大概位置。根据之前收集的消息,还有河流走向等等,有这些部族大概的游牧地点。也亏了建虏对他们划分了地盘,严禁他们越界,因此比较容易查找。
库伦族相对于科尔沁和敖汉部族来说,规模并不大。因此,崇祯皇帝做出进一步的部署,他领着京营五千余骑,围剿库伦族的营地,而上万骠骑营的骑军将士,则奉旨继续往北日夜兼程,奔袭科尔沁族牧地。
不可否认,骠骑营的将士会更累一些,他们在完成奔袭之后,还会绕一个大圈,在约定的大概日期内,从东和南两个方向攻打奈曼族的牧场,最后合并一处,攻打处于纳曼族西南方向的敖汉部族。
当然了,这一次的战事,攻打这四个部族,就已经是极限了,还有其他部族,则只能先算了。
崇祯皇帝的旨意一下,大明铁蹄,在草原踏响,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各部族留守的那点兵力,可能对付金国凤的疲惫之师,还是可以的。但是,精锐的骠骑营和京营骑军,出其不意,犹如狂风骤雨般地在草原上横扫而过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之力。
事实上,各族留守的兵力,大都在北方防御逃窜往北方的金国凤部,对于其他方向,压根就没想着会有敌人。因此,在崇祯皇帝的运筹帷幄之下,打起来也就非常轻松了。
每打下一个营地,青壮全都枭首,首级叠成京观,书写“血债血偿”四个字,绝不在废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