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2部 万国来朝_第二章 帝王的荣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明朝那些事儿(全)最新章节!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都绝对算不上一个好人,这个人冷酷、残忍、权欲熏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不想和这样的一个人做朋友。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一个皇帝从不需要用个人的良好品格来证明自己的英明,恰恰相反,在历史上干皇帝这行的人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好人干不了皇帝,朱允炆就是铁证。
一个人从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所得到的就绝不仅仅是权位而已,还有许许多多的敌人,他不但要和天斗和地斗,还要和自己身边的几乎每一个人斗,大臣、太监、老婆(很多)、老婆的亲戚(也很多)、兄弟姐妹,甚至还有父母(如果都还活着的话),他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如果不拿出点手段,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人找到空子踢下皇位。而历史证明,被踢下皇位的皇帝生存率是很低的。
为了皇位,为了性命,必须学会权谋诡计,必须六亲不认,他要比最强横的恶霸更强横,比最无赖的流氓更无赖,他不能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认为,孤家寡人实在是对皇帝最好的称呼。
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恶霸无赖,同时也是一个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每天干到很晚,不停地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他的统治下,明朝变得越来越强大。荒地被开垦,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仓库堆满了粮食和钱币。经济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他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很好地执行了这些政策,使得明朝更为强大,如果要具体说明,还可以列出一大堆经济数字,这些都是套话,具体内容可参考历代历史教科书。我不愿意多写,相信大家也不愿意多看,但值得思考的是,这些举措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做过,也取得过不错的效果,为什么朱棣却可以超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公认的伟大皇帝呢?
这是因为他做到了别的皇帝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
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位伟大皇帝的功绩,就如同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他用惊人的天赋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业,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并在六百多年后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当之无愧。
修书
说起修书这件事,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吧,把自己的努力化为书籍确实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而对于某些没有能力写书的人而言,要出版一本书还是有办法的。比如我原先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的一些教务人员(不教书的)眼红教研室的人出书,想写书却没本事,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到四处抄来一些名人名言,居然搞出了一本书出版。当然,其销量也是可以预料的。
说来很难让人相信,早在几百年前的朱棣时代,也有人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做这件事情的就是朱棣。
我们之前说过,朱棣文化修养有限,他自己应该是写不出什么传世名著的,所以他只能指示手下的人修书,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哪个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呢?以往的很多皇帝修了很多书,修书其实是一件并不稀罕的事情,但朱棣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要修的是一部前无古人的书,他要做的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我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让千年之后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和荣耀!”
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册、流芳千古的伟大书籍——《永乐大典》。
但就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决策者,无论决策多么英明,没有人执行也是不行的,按照朱棣的构想,他要修一部包含有史以来所有科目、所有类别的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担任总编官,这个人必须有广博的学问、清晰的辨别能力、无比的耐心、兼容并包的思想。
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实在是很难找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朱棣也确实找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而这个人的一生也和《永乐大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命运如同《永乐大典》这部书一样,跌宕起伏,却又充满传奇。
所以,在我们介绍《永乐大典》之前,必须先介绍这位伟大的总编官。
命运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指挥纪纲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张的时候,纪纲并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给这位囚犯饮用,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饮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经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
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
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起点
解缙,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聪明好学,被同乡之人称为才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举考中了进士,由于在家乡时他的名声已经很大,甚至传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对他也十分重视,百忙之中还抽空接见了他。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让所有的人都认为,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升起。
当时正是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之时,胡惟庸已经案发,法司各级官员不断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为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真可谓腥风血雨,变化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大臣成了逍遥派,遇事睁只眼闭只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但解缙注定是个出人意料的人,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恶劣政治环境中,他没有退却,畏缩,而是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勇敢。
他勇敢地向朱元璋本人上书,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戮,并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详细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为朱元璋勾画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图画,并对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见和批评。
朱元璋的性格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你不去惹他,他都会来找你麻烦,可是这位解大胆居然敢摸老虎屁股,这实在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解缙疯了,因为只有疯子才敢去惹疯子。
解缙疯没疯不好考证,但至少他没死。朱元璋一反常态,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评,也没有找他的麻烦,当时的人们被惊呆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解缙还能活下来,于是这位敢说真话的解缙开始名满天下。
出了名后,烦恼也就来了。固然有人赞赏他的这种勇敢行为,但也有人说他在搞政治投机,是看准机会才上书的。但解缙用他的行为粉碎了所谓投机的说法。他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这件事情有着很深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大臣们都很清楚,断然不敢多说一句话。可是永不畏惧的解缙又开始行动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书朱元璋,为李善长申辩。
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恼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缙写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这件事情给了解缙一个错误的信号,他认为,朱元璋是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
解缙继续他的这种极为危险的游戏,他胸怀壮志,不畏权威,敢于说真话,然而他根本不明白,这种举动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不久,他就得到了处罚。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缙赶回了家,并丢给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用。”
于是,解缙沿着三年前他进京赶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荣华富贵只是美梦一场,沿路的景色并没有什么变化,然而解缙的心却变了。
他始终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就受到了这样的处罚,读书人做官不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吗,不就是为国家效力吗?这是什么道理!
那些整天不干正事,遇到难题就让,遇到障碍就倒的无耻之徒牢牢地把握着权位,自己这样全心为国效力的人却得到这样的待遇,这不公平。
罢官的日子是苦闷的,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京城的繁华,众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这些以往的场景时刻缠绕在解缙的心头。
在故乡的日子,他一直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才学?度量?
不,不是这些,终于有一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涂,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场是个什么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没有市场的,要想获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权谋手段,把握每一个机会,不断地升迁,提高自己的地位!
解缙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开始转变。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时距解缙回家已经过去了七年,虽然还没有到十年的约定之期,但解缙还是开始行动了,他很明白,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会有官做的,要想当官,只能靠自己!
他依靠先前的关系网,不断向高官和皇帝上书,要求获得官职,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建文帝虽然知道他很有才能,却不愿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官。把他远远地打发到遥远的西部。幸好他反应快,马上找人疏通关系,终于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
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他终于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丑恶,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收下了他的灵魂,黑暗的世界给了他一次机会。
转折
靖难开始了,建文帝眼看就要失败,朱棣已经胜利在望,在这关键时刻,解缙和他的两位好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三个年轻人确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这里,我们要先介绍解缙的两位好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胡广、王艮。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缙这样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实际上,这两个人的来头并不比解缙小。
说来也巧,他们三个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乡关系,也算是个老乡会吧,解缙是出名的才子,我们前面说过,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高考成绩至少是全国前几十名,可和另两个人比起来,他就差得远了。
为什么呢?因为此二人分别是建文二年(1400)高考的状元、榜眼。另外还要说一下,第三名叫李贯,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但由于他没有参加这次的谈话,所以并没有提到他。确实厉害,头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揽,让人惊叹此地的教育之发达,足以媲美今日之黄冈中学。
大家都是同乡,又是饱学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眼下建文帝这个老板就要完蛋了,他们要坐下来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这三个人都是邻居,而他们谈话的地点选在了另一个邻居吴溥的家里。
在他们说出自己的志向前,我们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缙、胡广、王艮、李贯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们对时局的态度很能反映当时朝臣的看法。但四人中王艮比较特殊,他最有理由对皇帝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建文二年(1400)的那次科举考试中,他才是真正的状元!
此人经过会试后,参加了殿试,在殿试中,他的策论考了第一名,本来状元应该是他的。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建文帝嫌他长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给了胡广(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就这样,到手的状元飞了,按说他应该对建文帝十分不满才对,可这个世界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真诚。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话题自然不会扯到诗词书画上,老板下台自己该怎么办,何去何从?三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是在心底作出的。
三人表现如下:
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谈话结束后的表现:
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
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
然后他从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地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成员的下落。
李贯: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儿吧。”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惹事的正是这个李贯,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没有,从来也没有。”然后摆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是一个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祸,他从未上过类似的奏章。
现在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回报,不过,是以他绝对预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走到李贯面前,突然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脸上,厉声说道:
“你还引以为荣吗?你领国家的俸禄,当国家的官员,危急时刻,你作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
全身发抖的李贯缩成一团,他没有想到,无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这之后,他因为犯法被关进监狱,最后死于狱中,在他临死时,终于悔悟了自己的行为,失声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没脸去见你啊。”
胡广:之后一直官运亨通,因为文章写得好,有一定处理政务的能力,与解缙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后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人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他还创造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个获得谥号的文臣,他的谥号叫做“文穆”。
综观他的一生,此人没有吃过什么亏,似乎还过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的品行终归是会暴露出来的。
当年胡广和解缙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们是同乡,关系还很好,便有意让他们成为亲家,但当时解缙虽然已经有了儿子,胡广的老婆却是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言:“一定是女的。”
结果胡广的老婆确实生了个女孩,所以说领导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务活动之余对妇产科这种副业有如此深的造诣。事后证明,这个女孩也确实不简单,可惜我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肯定姓胡。
这个女孩如约与解缙之子完婚,两家都财大气粗,是众人羡慕的佳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解缙后来被关进监狱,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辽东,此时胡广又露出了他两面三刀的本性,亲家一倒霉掉进井里,他就立刻四处找石头,勒令自己的女儿与对方离婚。
在那个时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这位被朱棣赐婚的女孩很有几分朱棣的霸气,她干出了足以让自己的父亲羞愧汗颜的行为。胡广几次逼迫劝说,毫无效果,最后他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最终态度,不是分离的文书,而是一只耳朵。
她的女儿为表明绝不分离的决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志,还怒斥父亲:“我的亲事虽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应过的,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宁死不分!”
这位壮烈女子的行为引起了轰动,众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广的面目,而解缙的儿子最终也获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边。
胡广,羞愧吧,你虽饱读诗书,官运亨通,气节却不如一个普通女子!
还是那句话,人心自有公论。
飞腾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多么豪壮的话语和愿望!请大家不要小看修书这件事,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后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因为当年也没有出版后送一本给图书馆的习惯,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点和现在差不多),极易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书。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
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我们可以想到,当朱棣将这项工作交给解缙时,他是把希望和重担一起赋予了这个年仅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来无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缙那里却成了一项“一般任务”。
解缙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他天真地以为,这不过是皇帝一时的兴趣,想编本书玩儿一玩儿。于是在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献大成》。应该说这套初稿也是花费了解缙很多心血的,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心血换来的是朱棣的一顿痛骂。
解缙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务,倒是让朱棣十分高兴,可当他看到解缙送上来的书时,才明白这位书呆子根本就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于是他狠狠地斥责了解缙一顿,然后摆出了大阵势。
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今天我们说的总裁),此五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跛子也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脚能走得动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撰,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还在全国各个州县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找的是什么人呢?
答案是:字写得好的人。
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采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写,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并没有电脑排版技术,在编撰过程中只有找人用手来写。
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要体面,书籍的字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面前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啊。那年头啊,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总动员,可以说朱棣是集中了全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修书也能充分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是因为你要召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来为你修书,你就得在招聘广告上写明:包食宿,按月发工资。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干义务劳动,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他雷厉风行地解决了问题。他将编撰的总部设在了文渊阁,并给这些编书的人安排了住处,要吃饭时自然有光禄寺的人来送饭,编书的人啥也不用管,编好你的书就行了。
看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没有钱,没有很多的钱,这书能修成吗?
贫穷的王朝整日只能疲于奔命,一点国库收入拿来吃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修书?
盛世修书,实非虚言。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外,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个帮手,和他共同主编此书。这个人说是帮手,实际上应该是监工,因为在此之前,他只做过一次二把手,不巧的是,一把手正是朱棣。
这个监工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不但精于权谋,还十分有才学,明朝初年第一学者宋濂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而那个时候,解缙还在穿开裆裤呢。
把这样的一个重量级人物放在解缙身边,朱棣的决心可想而知。
当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势摆出这样一副豪华阵容时,解缙才终于明白,自己将要完成的是一件多么宏大、光荣的事情。如果不能完成或是完成不好,那就不仅仅是丢官的问题了。
啥也别说了,开始玩儿命干吧!
在经过领导批示后,解缙同志终于端正了态度,沿着领导指示的方向前进,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学,他合理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采购、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当这上千人的编撰队伍在他的手中有序运转,所修大典不断接近完成和完善时,解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他不再是怀才不遇的书生,而是国家的栋梁。
在修撰大典的过程中,朱棣还不断地给予帮助和关照,永乐四年(1406)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探望了日夜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员,并亲切地询问解缙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难,解缙感谢领导的关心,并表示一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以报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负全国知识分子的期望。最后他提出,大典经史部分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但子集部分还有很多缺憾。
朱棣当即表示,哪里有困难,就来找我,一定能够解决,不就是缺书吗,给你钱,去买,要多少给多少!之后他立刻责成有关部门(礼部)派人出去买书。
有了这样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支持,再加上解缙的得力指挥和安排,无数勤勤恳恳的知识分子日夜不休地工作着,他们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笔耕不辍,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娱乐,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其中有不少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只为了完成这部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著作。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因为大部分人只是平凡的抄写员,编撰人,在当时,他们也都只是普通的读书人而已。他们的人生似乎和伟大这两个字扯不上任何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却是一件伟大的事。历史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但这部伟大著作的每一页、每一行都流淌着他们的心血。
所以不管是累得吐血的编撰,还是整日埋头抄书的书者,他们都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每一个人都是。
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
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
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为难得的是,以解缙为首的明代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现在,我终于可以说,在我的统治下,编成了一部有史以来最大、最全、最完美的书!终有一天,我会老去,但这部书的光荣将永远光耀着后代的人们,告诉他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光荣!但这绝不仅仅是朱棣的光荣,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光荣!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屈膝受辱,几经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引领着我们顽强地站立起来。
《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要感谢这部书,因为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今天的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
如果要给这些书开个书单,恐怕会很长,在此我们只列举其中一些书目,让大家了解此书的重要意义,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上。
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在这场建筑中国文化金字塔的工程中,解缙是一个出色的总工程师和设计师。他的功劳其实并不亚于征伐开疆的徐达、蓝玉。他虽然没有万军之中攻城拔寨的豪迈,也没有大漠挥刀、金戈铁马的风光,但他也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笔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无数辛勤的知识分子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识,让我们了解了那光荣的过往和先人的伟大。
事实证明,那些常常被我们嘲笑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和读书人,他们也有力量,他们也很强壮,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投机
《永乐大典》是解缙一生的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最高点,然而在此书完结时,那些欢欣雀跃的人中却没有解缙的身影,因为此时,他已经从人生的高峰跌落下来,被贬到了当时人迹罕至的广西。为什么才高八斗、功勋卓著的解缙会落到如此境地呢?谁又该对此负责呢?
其实解缙落到这步田地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咎由自取。
因为他做了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投机。
要说到投机,解缙并不是生手,我们之前介绍过他拒绝了建文帝方面低微的官职的诱惑,排除万难毅然奔赴朱棣身边的光辉事迹,当然,他的这一举动是有着充分理由的。因为朱棣需要他,而他也需要朱棣。解缙有名气和才能,朱棣有权和钱,互相利用而已。
读书种子方孝孺已经被杀掉了,为了证明天下的读书人并非都是硬骨头,为了证明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愿意和新皇帝合作,朱棣自然把主动投靠的解缙当成宝贝。他不但任命解缙为《永乐大典》和第二版太祖实录的总编,还在政治上对他委以重任,在明朝的首任内阁中给他留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此任内阁总共七人,个个都是精英,后来为明朝“仁宣盛世”作出巨大贡献的“三杨”中的两杨都在此内阁中担任要职。
除此之外,朱棣还经常在下班(散朝)之后单独找解缙谈话,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叫“重点培养”。朱棣不止一次在大臣们面前说:“得到解缙,真是上天垂怜于我啊!”
解缙以政治上的正直直言出名,却因政治投机得益,这真是一种讽刺。
解缙终于满足了,他似乎意识到,自己多年来没有成功,只是因为当年政治上的幼稚,为什么一定要说那么多违背皇帝意志的话呢,那不是难为自己吗?
而这次政治投机的成功也让他认定,今后不要再关心那些与己无关的事情,只有积极投身政治,看准政治方向,并放下自己的政治筹码,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于是,当年的那个一心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单纯的读书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跃跃欲试、胸有城府的政客。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也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罢了,但问题在于,解缙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忘记了一个重要而简单的原则,而正是这个简单的原则断送了他的一生。
这条原则就是: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梦想,长大之后要干这个、干那个,现在的小孩想干什么职业我不知道,但在我的那个年代,科学家绝对是第一选择。我当年也曾经憧憬过自己拿着试剂瓶在实验室里不停地摇晃,摇什么并不重要,只是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但在长大之后,那些梦想的少年们却并没有真的成为科学家,至少大多数没有。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数的人、无数的事都明确无误地告诉他:“别做梦了,你不是这块料!”
这句话倒不一定是打击,在很多情况下,它是真诚的劝诫。
上天是很公平的,它会把不同的天赋赋予不同的人,有人擅长这些,有人擅长那些,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综合解缙的一生来看,他所擅长的是做学问,而不是搞政治。
可是这位本该埋头做学问的人从政治投机中尝到甜头,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便天真地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政治高手,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很不幸的是,他跳入的还不是一般的漩涡,而是关系到帝国根本的最大漩涡——继承人问题。
战争年代,武将造反频繁,原因无他,权位而已,要获得权位,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当皇帝,但这一方法难度太大(参见朱元璋同志发展史),于是很多武将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够拥立一个新的皇帝,自己将来就是开国功臣,新老板自然不会忘记穷兄弟,多少是要给点好处的,虽然这行也有风险,比如你遇上的老板不姓赵而是姓朱,那就完蛋了。但和可能的收益比起来,收益还是大于成本的。
和平年代就不能这么干了,造反的成本太大,而且十分不容易成功(可参考朱棣同志的生平经历),但一步登天、青云直上是每一个人都梦想的事。于是诸位大臣们退而求其次,寻找将来皇位的继承者。因为皇帝总有一天是要死掉的,如果在他死掉之前成为继承人的心腹,将来必能被委以重任。但这一行也有风险,因为考虑到皇帝的特殊身份和兴趣爱好,以及我国长期以来男女不平等的状况,在很多情况下,皇帝的儿子数量皆为N(N大于等于2)。而如果你遇到一个精力旺盛的皇帝(比如康熙),那就麻烦了。
所以说拥立继承人可实在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可以比做一场赌博,万一你押错了宝,下错了筹码,新君并非你所拥立的那位,那就等着倒霉吧,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你的主子都完蛋了,你还能有出头之日吗?
可是解缙决心赌一把,应该说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虽然朱棣现在信任他,但朱棣会老,会死,要想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早作打算,解缙经过长期观察,终于选定了自己的目标。
永乐二年(1404),他在一位皇子的名下押下了自己所有的筹码——朱高炽。
关于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权位之争,我们后面还要专门介绍,这里只说与解缙有关的一些事情。
其实这二位殿下的矛盾从靖难之时起就已经存在了,大臣们心中都有数,朱棣心里也明白。其实就其本心而言,确实是想传位给朱高煦的,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眼睛还有点问题,要当国家领导人,形象上确实差点。
但是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的意见。不出所料,大部分参加过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一条战线上打过仗,有个战友的名头将来好办事。
有一个人反对。
这个人叫金忠,时任兵部尚书,和那些支持朱高煦的公侯勋贵们比起来,他这个二品官实在算不得什么。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人影响了最后的结果。
这倒不是因为他本人的能力,而是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在支持着他。而这个身影就是那位不见踪影却又似乎无处不在的姚广孝。
如果我们翻开金忠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和姚广孝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正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了他,而此人的主要能力和姚广孝如出一辙,都是占卜、谋划、机断这些玩意。很多人甚至怀疑,他就是姚广孝的学生。
此人一反常态,面对无数人的攻击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见,并向朱棣建议,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如去问当朝的大臣。
这真是高明之极,当朝和皇帝最亲近的大臣还有谁呢,不就是那七个人吗?而他们大都是读书人,立长的正统观念十分强烈,且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已经和姚广孝搭上了关系,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证实了,正是金忠的这一建议,使得原先一边倒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实在有理由怀疑,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就是那位表面上看起来不问世事的姚广孝,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这位“黑衣宰相”,他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插入一脚,是十足的不安定因素,哪里有他出没,哪里就不太平。十处敲锣,九处有他,他活在这个时代,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下面就轮到我们的解缙先生出场了,他正是被询问的对象之一,在这次历史上著名的谈话中,他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他明代第一才子的评价并非虚妄,而事实证明,也正是他的那一番话(确切地说是三个字)奠定了大局。
双方开门见山。
朱棣问:“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答:“世子(指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朱棣不说话了。但解缙明白,这是一种否定的表示,他并没有慌乱,因为他还有杀手锏,只要把下一个理由说出来,大位非朱高炽莫属!
解缙再拜道:“好圣孙!”
朱棣笑了,解缙也笑了,事情就此定局。
所谓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聪慧,深得朱棣喜爱,解缙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为朱高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解缙充分发挥了他扎实的才学和心理学知识,在这件帝国第一大事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一贡献是相对于朱高炽而言的。
朱高炽了解此事后十分感激解缙,他跛着脚来到解缙的住处,亲自向他道谢。
朱高炽放心了,解缙也放心了,一个放心皇位在手,一个放心权位不变。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太乐观了。朱高炽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讲,这里先讲解缙,解缙的问题在于他根本不明白,所谓的大局已定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朱棣一天不死,朱高炽就只能做他的太子,而太子不过是皇位的继承人,并不是所有者,也无法保证解缙的地位和安全。
更为严重的是,解缙拥护朱高炽的行为已经使他成为了朱高煦的眼中钉肉中刺。而解缙并不清楚:朱高煦就算解决不了朱高炽,解决一个小小的解缙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解缙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太自大了,他似乎认为自己搞权谋手段的能力并不亚于做学问。但他错了,他的那两下子在政治老手面前简直就是小孩子把戏。一场灾难即将向解缙袭来。
来得还真快。
永乐二年(1404)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事情并没有像解缙所预料的那样进行下去,他也远远低估了朱高煦的政治力量。事实上,随着朱高煦政治力量的不断发展,他的地位和势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子一党。而且他的行为也日渐猖獗,所用的礼仪已经可以赶得上太子了。
此时,解缙作出了他人生中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他去向朱棣打了小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应该立刻制止朱高煦的越礼行为,否则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真是笑话,朱高煦用什么礼仪自然有人管,你解缙不姓朱,也不是朱棣的什么亲戚,管得着么?此时的解缙脑海中都是那些朱棣对他的正面评价,如“我一天也离不开解缙,解缙是上天赐给我的”之类肉麻的话。在他看来,朱棣是对他是言听计从的。
然而这次朱棣只是冷冷地告诉他:知道了。
解缙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朱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说话是不能信的,你对他有用时或他有求于你时,他会对你百依百顺,恨不得叫你爷爷。但事情办完后,你就会立刻恢复孙子的身份。很明显,解缙搞错了辈分。
朱棣给了解缙几分颜色,解缙就准备开染坊了,还忘了向朱棣要经营许可证。
这件事情发生后,解缙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顶帽子——干涉家庭内政。你解缙是什么东西?第一家庭的内部事务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
此后解缙的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对朱棣出兵讨伐安南(今越南,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此事),使得朱棣更加讨厌他。于是,这位当年的第一宠臣,《永乐大典》、太祖实录的主编在朱棣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赞许,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斥责和批评。
朱棣讨厌他,不希望再看到这个人,只想让他走远一点,越远越好。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因为他还需要解缙为他做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如果此时把解缙赶走,大典的完成必然会受到影响,想到这里,朱棣把一口恶气暂时压在了肚子里。
可叹的是,解缙对此一无所知,他还沉浸在天子第一宠臣的美梦中,仍旧我行我素。朱棣终于无法继续忍耐了,解缙实在过于嚣张、不知进退了,于是,在永乐五年(1407)二月,忍无可忍的朱棣终于把还在编书的解缙赶出了朝廷,远远地打发到了广西当参议。
这对于解缙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好端端的书不能编了,翰林学士、内阁成员也干不成了,居然要打起背包去落后地区搞扶贫(当时广西比较荒凉),第一大臣的美梦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灭了吗?
解缙并没有抗旨(也不敢),老老实实地去了广西,此时的解缙心中充满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没有绝望,因为类似的情况他之前已经遇到过一次,他相信机会还会来临的,上天是不会抛弃他的。
毕竟自己还只有三十八岁,朝廷还会起用我的。
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饷的工作,督饷就督饷吧,平平安安过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缙偏偏就要搞出点事来,这一搞就把自己给搞到牢里去了。
事情是这样的,永乐九年(1411),解缙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进京汇报督饷情况,一个偏远地区的官员能够捞到这么个进城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按说四处逛逛、买点土特产,回去后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闹出什么事情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解缙同志不一样,他是从城里出来的,见过大场面,此刻重新见识京城的繁华,引起了他的无限遐思,就开始忘乎所以了。偏巧朱棣此刻正带着五十万人在蒙古出差未归(远征鞑靼),解缙没事干,加上他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
真是糊涂啊,朱高炽家是什么地方?能够随便去的吗?
解缙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他私自拜见太子之后,居然不等朱棣回来,也不报告,就这么走了!解缙真是晕了头啊。
果然,等到朱棣回来后,朱高煦立刻向朱棣报告了此事,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便下令逮捕解缙,就这样,一代大才子解缙偷鸡不着蚀把米,官也做不成了,变成了监狱里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缙终于断绝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帮不了他,这下是彻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虽经历坎坷,却能够转危为安,更上一层楼,百官推崇,万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现在呢,除了整日不见光的黑牢、脚上的镣铐和牢房里那令人窒息的恶臭,自己已经一无所有。输了,彻底输了,愿赌就要服输。
解缙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自己并不缺乏政治斗争的权谋手段,却落得这个下场,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在解缙之前和之后,有无数与他类似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但他们都没有找到答案,我们也只能说,解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赌局。从才子到囚徒,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
终点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解缙也许会作为一个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狱,当一个老百姓,找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糊口,但上天注定要让他的一生有一个悲剧的结局,以吸引后来的人们更多的目光。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纪纲向朱棣上报囚犯名单,朱棣在翻看时找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他说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话:“解缙还在吗?”(缙犹在耶?)
缙犹在耶?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问纪纲为什么这个人还活着,但同时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他不应该还活着。
朱棣是擅长暗语的高手,在此之前的永乐七年(1409),他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而那句话的对象是平安。
事情的经过十分类似,朱棣在翻看官员名录时看到了平安的名字,便说了一句:“平安还在吗?”(平保儿尚在耶?)
平安是一个很自觉的人,听到朱棣的话后便自杀了。
平安是可怜的,解缙比他更可怜,因为他连自杀的权利都没有。
长年干特务工作的纪纲对这种暗语是非常精通的,加上他一直以来就和解缙有矛盾,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解缙就在雪地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洁白的大雪掩盖了解缙的尸体和他那不再洁白的心,当年那个正义直言的解缙大概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
无论如何,解缙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是错还是对,都无法掩盖他的功绩。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一直保留至今,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宝贵典籍时,我们应该记得,有一个叫解缙的人曾为此费尽心力,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赢得我们后世之人的尊重。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都绝对算不上一个好人,这个人冷酷、残忍、权欲熏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不想和这样的一个人做朋友。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一个皇帝从不需要用个人的良好品格来证明自己的英明,恰恰相反,在历史上干皇帝这行的人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好人干不了皇帝,朱允炆就是铁证。
一个人从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所得到的就绝不仅仅是权位而已,还有许许多多的敌人,他不但要和天斗和地斗,还要和自己身边的几乎每一个人斗,大臣、太监、老婆(很多)、老婆的亲戚(也很多)、兄弟姐妹,甚至还有父母(如果都还活着的话),他成为了所有人的目标。如果不拿出点手段,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人找到空子踢下皇位。而历史证明,被踢下皇位的皇帝生存率是很低的。
为了皇位,为了性命,必须学会权谋诡计,必须六亲不认,他要比最强横的恶霸更强横,比最无赖的流氓更无赖,他不能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认为,孤家寡人实在是对皇帝最好的称呼。
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恶霸无赖,同时也是一个好皇帝。
他精力充沛,以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每天干到很晚,不停地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他的统治下,明朝变得越来越强大。荒地被开垦,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仓库堆满了粮食和钱币。经济科技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他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很好地执行了这些政策,使得明朝更为强大,如果要具体说明,还可以列出一大堆经济数字,这些都是套话,具体内容可参考历代历史教科书。我不愿意多写,相信大家也不愿意多看,但值得思考的是,这些举措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做过,也取得过不错的效果,为什么朱棣却可以超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公认的伟大皇帝呢?
这是因为他做到了别的皇帝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
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位伟大皇帝的功绩,就如同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却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他用惊人的天赋和能力成就了巨大的功业,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遗产,并在六百多年后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当之无愧。
修书
说起修书这件事,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吧,把自己的努力化为书籍确实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而对于某些没有能力写书的人而言,要出版一本书还是有办法的。比如我原先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的一些教务人员(不教书的)眼红教研室的人出书,想写书却没本事,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到四处抄来一些名人名言,居然搞出了一本书出版。当然,其销量也是可以预料的。
说来很难让人相信,早在几百年前的朱棣时代,也有人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做这件事情的就是朱棣。
我们之前说过,朱棣文化修养有限,他自己应该是写不出什么传世名著的,所以他只能指示手下的人修书,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哪个皇帝不想青史留名呢?以往的很多皇帝修了很多书,修书其实是一件并不稀罕的事情,但朱棣确实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要修的是一部前无古人的书,他要做的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我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让千年之后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和荣耀!”
他做到了,他修成了一部光耀史册、流芳千古的伟大书籍——《永乐大典》。
但就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决策者,无论决策多么英明,没有人执行也是不行的,按照朱棣的构想,他要修一部包含有史以来所有科目、所有类别的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担任总编官,这个人必须有广博的学问、清晰的辨别能力、无比的耐心、兼容并包的思想。
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实在是很难找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朱棣也确实找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而这个人的一生也和《永乐大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命运如同《永乐大典》这部书一样,跌宕起伏,却又充满传奇。
所以,在我们介绍《永乐大典》之前,必须先介绍这位伟大的总编官。
命运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指挥纪纲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张的时候,纪纲并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给这位囚犯饮用,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饮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经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
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
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起点
解缙,洪武二年(1369)出生,江西吉安府人,自幼聪明好学,被同乡之人称为才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洪武二十一年(1388),他一举考中了进士,由于在家乡时他的名声已经很大,甚至传到了京城,所以朱元璋对他也十分重视,百忙之中还抽空接见了他。朱元璋的这一举动让所有的人都认为,一颗政治新星即将升起。
当时正是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之时,胡惟庸已经案发,法司各级官员不断逮捕大臣,很多今天同朝为臣的人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真可谓腥风血雨,变化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大臣成了逍遥派,遇事睁只眼闭只眼,只求能活到退休。
但解缙注定是个出人意料的人,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恶劣政治环境中,他没有退却,畏缩,而是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勇敢。
他勇敢地向朱元璋本人上书,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戮,并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在此文中,他详细概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为朱元璋勾画了一幅太平天下的图画,并对目前的一些政治制度提出了意见和批评。
朱元璋的性格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你不去惹他,他都会来找你麻烦,可是这位解大胆居然敢摸老虎屁股,这实在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解缙疯了,因为只有疯子才敢去惹疯子。
解缙疯没疯不好考证,但至少他没死。朱元璋一反常态,居然接受了他的批评,也没有找他的麻烦,当时的人们被惊呆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解缙还能活下来,于是这位敢说真话的解缙开始名满天下。
出了名后,烦恼也就来了。固然有人赞赏他的这种勇敢行为,但也有人说他在搞政治投机,是看准机会才上书的。但解缙用他的行为粉碎了所谓投机的说法。他又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这件事情有着很深的政治背景,当时的大臣们都很清楚,断然不敢多说一句话。可是永不畏惧的解缙又开始行动了,他代自己的好友上书朱元璋,为李善长申辩。
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朱元璋十分恼火,他知道文章是解缙写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仍然没有对解缙怎么样,这件事情给了解缙一个错误的信号,他认为,朱元璋是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
解缙继续他的这种极为危险的游戏,他胸怀壮志,不畏权威,敢于说真话,然而他根本不明白,这种举动注定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不久,他就得到了处罚。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把解缙赶回了家,并丢给他一句话“十年之后再用。”
于是,解缙沿着三年前他进京赶考的路回到了自己的家,荣华富贵只是美梦一场,沿路的景色并没有什么变化,然而解缙的心却变了。
他始终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就受到了这样的处罚,读书人做官不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吗,不就是为国家效力吗?这是什么道理!
那些整天不干正事,遇到难题就让,遇到障碍就倒的无耻之徒牢牢地把握着权位,自己这样全心为国效力的人却得到这样的待遇,这不公平。
罢官的日子是苦闷的,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京城的繁华,众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这些以往的场景时刻缠绕在解缙的心头。
在故乡的日子,他一直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才学?度量?
不,不是这些,终于有一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幼稚,幼稚得一塌糊涂,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官场是个什么地方。信仰和正直在朝堂之上是没有市场的,要想获得成功,只能迎合皇帝,要使用权谋手段,把握每一个机会,不断地升迁,提高自己的地位!
解缙终于找到了他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他的一生就此开始转变。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了,此时距解缙回家已经过去了七年,虽然还没有到十年的约定之期,但解缙还是开始行动了,他很明白,就算到了十年之期,也不会有官做的,要想当官,只能靠自己!
他依靠先前的关系网,不断向高官和皇帝上书,要求获得官职,然而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建文帝虽然知道他很有才能,却不愿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官。把他远远地打发到遥远的西部。幸好他反应快,马上找人疏通关系,终于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
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他终于明白了政治的黑暗和丑恶,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收下了他的灵魂,黑暗的世界给了他一次机会。
转折
靖难开始了,建文帝眼看就要失败,朱棣已经胜利在望,在这关键时刻,解缙和他的两位好友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三个年轻人确定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这里,我们要先介绍解缙的两位好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胡广、王艮。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解缙这样的才子交朋友的,自然也不是寻常之辈,实际上,这两个人的来头并不比解缙小。
说来也巧,他们三个人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是老乡关系,也算是个老乡会吧,解缙是出名的才子,我们前面说过,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高考成绩至少是全国前几十名,可和另两个人比起来,他就差得远了。
为什么呢?因为此二人分别是建文二年(1400)高考的状元、榜眼。另外还要说一下,第三名叫李贯,也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也是此三人的好友。但由于他没有参加这次的谈话,所以并没有提到他。确实厉害,头三名居然被江西吉安府包揽,让人惊叹此地的教育之发达,足以媲美今日之黄冈中学。
大家都是同乡,又是饱学之士,自然有很多共同话题,眼下建文帝这个老板就要完蛋了,他们要坐下来商量一下自己的前途,这三个人都是邻居,而他们谈话的地点选在了另一个邻居吴溥的家里。
在他们说出自己的志向前,我们有必要先提一下,解缙、胡广、王艮、李贯都是建文帝的近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深受皇帝的信任,他们对时局的态度很能反映当时朝臣的看法。但四人中王艮比较特殊,他最有理由对皇帝不满,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建文二年(1400)的那次科举考试中,他才是真正的状元!
此人经过会试后,参加了殿试,在殿试中,他的策论考了第一名,本来状元应该是他的。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建文帝嫌他长得不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给了胡广(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就这样,到手的状元飞了,按说他应该对建文帝十分不满才对,可这个世界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真诚。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话题自然不会扯到诗词书画上,老板下台自己该怎么办,何去何从?三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是在心底作出的。
三人表现如下:
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谈话结束后的表现:
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
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
然后他从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地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他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一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成员的下落。
李贯: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儿吧。”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惹事的正是这个李贯,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没有,从来也没有。”然后摆出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他是一个精明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避祸,他从未上过类似的奏章。
现在他的聪明才智终于得到了回报,不过,是以他绝对预料不到的方式。
朱棣走到李贯面前,突然把奏章扔到了他的脸上,厉声说道:
“你还引以为荣吗?你领国家的俸禄,当国家的官员,危急时刻,你作为近侍竟然一句话都不说,我最厌恶的就是你这种人!”
全身发抖的李贯缩成一团,他没有想到,无耻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这之后,他因为犯法被关进监狱,最后死于狱中,在他临死时,终于悔悟了自己的行为,失声泣道:“王敬止(王艮字敬止),我没脸去见你啊。”
胡广:之后一直官运亨通,因为文章写得好,有一定处理政务的能力,与解缙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后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人死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他还创造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他是明朝第一个获得谥号的文臣,他的谥号叫做“文穆”。
综观他的一生,此人没有吃过什么亏,似乎还过得很不错,不过一个人的品行终归是会暴露出来的。
当年胡广和解缙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们是同乡,关系还很好,便有意让他们成为亲家,但当时解缙虽然已经有了儿子,胡广的老婆却是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言:“一定是女的。”
结果胡广的老婆确实生了个女孩,所以说领导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务活动之余对妇产科这种副业有如此深的造诣。事后证明,这个女孩也确实不简单,可惜我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她的名字,只知道她肯定姓胡。
这个女孩如约与解缙之子完婚,两家都财大气粗,是众人羡慕的佳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解缙后来被关进监狱,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辽东,此时胡广又露出了他两面三刀的本性,亲家一倒霉掉进井里,他就立刻四处找石头,勒令自己的女儿与对方离婚。
在那个时代,父母之命就是一切,然而这位被朱棣赐婚的女孩很有几分朱棣的霸气,她干出了足以让自己的父亲羞愧汗颜的行为。胡广几次逼迫劝说,毫无效果,最后他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最终态度,不是分离的文书,而是一只耳朵。
她的女儿为表明绝不分离的决心,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明志,还怒斥父亲:“我的亲事虽然不幸,但也是皇上做主,你答应过的,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宁死不分!”
这位壮烈女子的行为引起了轰动,众人也借此看清了胡广的面目,而解缙的儿子最终也获得了赦免,回到了那位女子的身边。
胡广,羞愧吧,你虽饱读诗书,官运亨通,气节却不如一个普通女子!
还是那句话,人心自有公论。
飞腾
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准确地判断出,解缙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朱棣郑重地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多么豪壮的话语和愿望!请大家不要小看修书这件事,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后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因为当年也没有出版后送一本给图书馆的习惯,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点和现在差不多),极易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前朝的史书。
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容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
大典之外,再无他书!
我们可以想到,当朱棣将这项工作交给解缙时,他是把希望和重担一起赋予了这个年仅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可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朱棣看来无比重要的事情,在解缙那里却成了一项“一般任务”。
解缙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他天真地以为,这不过是皇帝一时的兴趣,想编本书玩儿一玩儿。于是在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他就向皇帝呈送了初稿,名《文献大成》。应该说这套初稿也是花费了解缙很多心血的,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番心血换来的是朱棣的一顿痛骂。
解缙如此之快地完成任务,倒是让朱棣十分高兴,可当他看到解缙送上来的书时,才明白这位书呆子根本就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于是他狠狠地斥责了解缙一顿,然后摆出了大阵势。
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今天我们说的总裁),此五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二十个人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跛子也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脚能走得动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撰,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还在全国各个州县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找的是什么人呢?
答案是:字写得好的人。
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采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写,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并没有电脑排版技术,在编撰过程中只有找人用手来写。
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要体面,书籍的字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面前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啊。那年头啊,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总动员,可以说朱棣是集中了全国的精英知识分子来做这件事情。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修书也能充分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是因为你要召集这么多的知识分子来为你修书,你就得在招聘广告上写明:包食宿,按月发工资。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就会心甘情愿地干义务劳动,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朱棣是一个做事干脆的人,他雷厉风行地解决了问题。他将编撰的总部设在了文渊阁,并给这些编书的人安排了住处,要吃饭时自然有光禄寺的人来送饭,编书的人啥也不用管,编好你的书就行了。
看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没有钱,没有很多的钱,这书能修成吗?
贫穷的王朝整日只能疲于奔命,一点国库收入拿来吃饭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修书?
盛世修书,实非虚言。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外,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个帮手,和他共同主编此书。这个人说是帮手,实际上应该是监工,因为在此之前,他只做过一次二把手,不巧的是,一把手正是朱棣。
这个监工就是姚广孝。
姚广孝不但精于权谋,还十分有才学,明朝初年第一学者宋濂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而那个时候,解缙还在穿开裆裤呢。
把这样的一个重量级人物放在解缙身边,朱棣的决心可想而知。
当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势摆出这样一副豪华阵容时,解缙才终于明白,自己将要完成的是一件多么宏大、光荣的事情。如果不能完成或是完成不好,那就不仅仅是丢官的问题了。
啥也别说了,开始玩儿命干吧!
在经过领导批示后,解缙同志终于端正了态度,沿着领导指示的方向前进,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学,他合理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采购、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当这上千人的编撰队伍在他的手中有序运转,所修大典不断接近完成和完善时,解缙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他不再是怀才不遇的书生,而是国家的栋梁。
在修撰大典的过程中,朱棣还不断地给予帮助和关照,永乐四年(1406)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探望了日夜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员,并亲切地询问解缙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难,解缙感谢领导的关心,并表示一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以报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负全国知识分子的期望。最后他提出,大典经史部分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但子集部分还有很多缺憾。
朱棣当即表示,哪里有困难,就来找我,一定能够解决,不就是缺书吗,给你钱,去买,要多少给多少!之后他立刻责成有关部门(礼部)派人出去买书。
有了这样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支持,再加上解缙的得力指挥和安排,无数勤勤恳恳的知识分子日夜不休地工作着,他们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笔耕不辍,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娱乐,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其中有不少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只为了完成这部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著作。
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因为大部分人只是平凡的抄写员,编撰人,在当时,他们也都只是普通的读书人而已。他们的人生似乎和伟大这两个字扯不上任何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却是一件伟大的事。历史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但这部伟大著作的每一页、每一行都流淌着他们的心血。
所以不管是累得吐血的编撰,还是整日埋头抄书的书者,他们都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每一个人都是。
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
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
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
更为难得的是,以解缙为首的明代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现在,我终于可以说,在我的统治下,编成了一部有史以来最大、最全、最完美的书!终有一天,我会老去,但这部书的光荣将永远光耀着后代的人们,告诉他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
光荣!但这绝不仅仅是朱棣的光荣,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光荣!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屈膝受辱,几经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引领着我们顽强地站立起来。
《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要感谢这部书,因为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今天的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
如果要给这些书开个书单,恐怕会很长,在此我们只列举其中一些书目,让大家了解此书的重要意义,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上。
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在这场建筑中国文化金字塔的工程中,解缙是一个出色的总工程师和设计师。他的功劳其实并不亚于征伐开疆的徐达、蓝玉。他虽然没有万军之中攻城拔寨的豪迈,也没有大漠挥刀、金戈铁马的风光,但他也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他的笔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无数辛勤的知识分子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识,让我们了解了那光荣的过往和先人的伟大。
事实证明,那些常常被我们嘲笑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和读书人,他们也有力量,他们也很强壮,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投机
《永乐大典》是解缙一生的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最高点,然而在此书完结时,那些欢欣雀跃的人中却没有解缙的身影,因为此时,他已经从人生的高峰跌落下来,被贬到了当时人迹罕至的广西。为什么才高八斗、功勋卓著的解缙会落到如此境地呢?谁又该对此负责呢?
其实解缙落到这步田地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咎由自取。
因为他做了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投机。
要说到投机,解缙并不是生手,我们之前介绍过他拒绝了建文帝方面低微的官职的诱惑,排除万难毅然奔赴朱棣身边的光辉事迹,当然,他的这一举动是有着充分理由的。因为朱棣需要他,而他也需要朱棣。解缙有名气和才能,朱棣有权和钱,互相利用而已。
读书种子方孝孺已经被杀掉了,为了证明天下的读书人并非都是硬骨头,为了证明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愿意和新皇帝合作,朱棣自然把主动投靠的解缙当成宝贝。他不但任命解缙为《永乐大典》和第二版太祖实录的总编,还在政治上对他委以重任,在明朝的首任内阁中给他留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此任内阁总共七人,个个都是精英,后来为明朝“仁宣盛世”作出巨大贡献的“三杨”中的两杨都在此内阁中担任要职。
除此之外,朱棣还经常在下班(散朝)之后单独找解缙谈话,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叫“重点培养”。朱棣不止一次在大臣们面前说:“得到解缙,真是上天垂怜于我啊!”
解缙以政治上的正直直言出名,却因政治投机得益,这真是一种讽刺。
解缙终于满足了,他似乎意识到,自己多年来没有成功,只是因为当年政治上的幼稚,为什么一定要说那么多违背皇帝意志的话呢,那不是难为自己吗?
而这次政治投机的成功也让他认定,今后不要再关心那些与己无关的事情,只有积极投身政治,看准政治方向,并放下自己的政治筹码,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于是,当年的那个一心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单纯的读书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跃跃欲试、胸有城府的政客。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也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罢了,但问题在于,解缙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忘记了一个重要而简单的原则,而正是这个简单的原则断送了他的一生。
这条原则就是: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梦想,长大之后要干这个、干那个,现在的小孩想干什么职业我不知道,但在我的那个年代,科学家绝对是第一选择。我当年也曾经憧憬过自己拿着试剂瓶在实验室里不停地摇晃,摇什么并不重要,只是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但在长大之后,那些梦想的少年们却并没有真的成为科学家,至少大多数没有。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数的人、无数的事都明确无误地告诉他:“别做梦了,你不是这块料!”
这句话倒不一定是打击,在很多情况下,它是真诚的劝诫。
上天是很公平的,它会把不同的天赋赋予不同的人,有人擅长这些,有人擅长那些,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综合解缙的一生来看,他所擅长的是做学问,而不是搞政治。
可是这位本该埋头做学问的人从政治投机中尝到甜头,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便天真地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政治高手,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很不幸的是,他跳入的还不是一般的漩涡,而是关系到帝国根本的最大漩涡——继承人问题。
战争年代,武将造反频繁,原因无他,权位而已,要获得权位,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当皇帝,但这一方法难度太大(参见朱元璋同志发展史),于是很多武将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够拥立一个新的皇帝,自己将来就是开国功臣,新老板自然不会忘记穷兄弟,多少是要给点好处的,虽然这行也有风险,比如你遇上的老板不姓赵而是姓朱,那就完蛋了。但和可能的收益比起来,收益还是大于成本的。
和平年代就不能这么干了,造反的成本太大,而且十分不容易成功(可参考朱棣同志的生平经历),但一步登天、青云直上是每一个人都梦想的事。于是诸位大臣们退而求其次,寻找将来皇位的继承者。因为皇帝总有一天是要死掉的,如果在他死掉之前成为继承人的心腹,将来必能被委以重任。但这一行也有风险,因为考虑到皇帝的特殊身份和兴趣爱好,以及我国长期以来男女不平等的状况,在很多情况下,皇帝的儿子数量皆为N(N大于等于2)。而如果你遇到一个精力旺盛的皇帝(比如康熙),那就麻烦了。
所以说拥立继承人可实在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可以比做一场赌博,万一你押错了宝,下错了筹码,新君并非你所拥立的那位,那就等着倒霉吧,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你的主子都完蛋了,你还能有出头之日吗?
可是解缙决心赌一把,应该说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虽然朱棣现在信任他,但朱棣会老,会死,要想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早作打算,解缙经过长期观察,终于选定了自己的目标。
永乐二年(1404),他在一位皇子的名下押下了自己所有的筹码——朱高炽。
关于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权位之争,我们后面还要专门介绍,这里只说与解缙有关的一些事情。
其实这二位殿下的矛盾从靖难之时起就已经存在了,大臣们心中都有数,朱棣心里也明白。其实就其本心而言,确实是想传位给朱高煦的,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眼睛还有点问题,要当国家领导人,形象上确实差点。
但是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的意见。不出所料,大部分参加过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一条战线上打过仗,有个战友的名头将来好办事。
有一个人反对。
这个人叫金忠,时任兵部尚书,和那些支持朱高煦的公侯勋贵们比起来,他这个二品官实在算不得什么。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人影响了最后的结果。
这倒不是因为他本人的能力,而是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在支持着他。而这个身影就是那位不见踪影却又似乎无处不在的姚广孝。
如果我们翻开金忠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和姚广孝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正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了他,而此人的主要能力和姚广孝如出一辙,都是占卜、谋划、机断这些玩意。很多人甚至怀疑,他就是姚广孝的学生。
此人一反常态,面对无数人的攻击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见,并向朱棣建议,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如去问当朝的大臣。
这真是高明之极,当朝和皇帝最亲近的大臣还有谁呢,不就是那七个人吗?而他们大都是读书人,立长的正统观念十分强烈,且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已经和姚广孝搭上了关系,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证实了,正是金忠的这一建议,使得原先一边倒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实在有理由怀疑,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就是那位表面上看起来不问世事的姚广孝,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这位“黑衣宰相”,他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插入一脚,是十足的不安定因素,哪里有他出没,哪里就不太平。十处敲锣,九处有他,他活在这个时代,真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下面就轮到我们的解缙先生出场了,他正是被询问的对象之一,在这次历史上著名的谈话中,他展现了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他明代第一才子的评价并非虚妄,而事实证明,也正是他的那一番话(确切地说是三个字)奠定了大局。
双方开门见山。
朱棣问:“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答:“世子(指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朱棣不说话了。但解缙明白,这是一种否定的表示,他并没有慌乱,因为他还有杀手锏,只要把下一个理由说出来,大位非朱高炽莫属!
解缙再拜道:“好圣孙!”
朱棣笑了,解缙也笑了,事情就此定局。
所谓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聪慧,深得朱棣喜爱,解缙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为朱高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解缙充分发挥了他扎实的才学和心理学知识,在这件帝国第一大事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一贡献是相对于朱高炽而言的。
朱高炽了解此事后十分感激解缙,他跛着脚来到解缙的住处,亲自向他道谢。
朱高炽放心了,解缙也放心了,一个放心皇位在手,一个放心权位不变。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太乐观了。朱高炽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讲,这里先讲解缙,解缙的问题在于他根本不明白,所谓的大局已定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朱棣一天不死,朱高炽就只能做他的太子,而太子不过是皇位的继承人,并不是所有者,也无法保证解缙的地位和安全。
更为严重的是,解缙拥护朱高炽的行为已经使他成为了朱高煦的眼中钉肉中刺。而解缙并不清楚:朱高煦就算解决不了朱高炽,解决一个小小的解缙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解缙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太自大了,他似乎认为自己搞权谋手段的能力并不亚于做学问。但他错了,他的那两下子在政治老手面前简直就是小孩子把戏。一场灾难即将向解缙袭来。
来得还真快。
永乐二年(1404)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事情并没有像解缙所预料的那样进行下去,他也远远低估了朱高煦的政治力量。事实上,随着朱高煦政治力量的不断发展,他的地位和势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太子一党。而且他的行为也日渐猖獗,所用的礼仪已经可以赶得上太子了。
此时,解缙作出了他人生中最为错误的一个决定,他去向朱棣打了小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应该立刻制止朱高煦的越礼行为,否则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真是笑话,朱高煦用什么礼仪自然有人管,你解缙不姓朱,也不是朱棣的什么亲戚,管得着么?此时的解缙脑海中都是那些朱棣对他的正面评价,如“我一天也离不开解缙,解缙是上天赐给我的”之类肉麻的话。在他看来,朱棣是对他是言听计从的。
然而这次朱棣只是冷冷地告诉他:知道了。
解缙太天真了,他不知道朱棣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说话是不能信的,你对他有用时或他有求于你时,他会对你百依百顺,恨不得叫你爷爷。但事情办完后,你就会立刻恢复孙子的身份。很明显,解缙搞错了辈分。
朱棣给了解缙几分颜色,解缙就准备开染坊了,还忘了向朱棣要经营许可证。
这件事情发生后,解缙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顶帽子——干涉家庭内政。你解缙是什么东西?第一家庭的内部事务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
此后解缙的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对朱棣出兵讨伐安南(今越南,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此事),使得朱棣更加讨厌他。于是,这位当年的第一宠臣,《永乐大典》、太祖实录的主编在朱棣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赞许,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斥责和批评。
朱棣讨厌他,不希望再看到这个人,只想让他走远一点,越远越好。但他并没有急于动手,因为他还需要解缙为他做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如果此时把解缙赶走,大典的完成必然会受到影响,想到这里,朱棣把一口恶气暂时压在了肚子里。
可叹的是,解缙对此一无所知,他还沉浸在天子第一宠臣的美梦中,仍旧我行我素。朱棣终于无法继续忍耐了,解缙实在过于嚣张、不知进退了,于是,在永乐五年(1407)二月,忍无可忍的朱棣终于把还在编书的解缙赶出了朝廷,远远地打发到了广西当参议。
这对于解缙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好端端的书不能编了,翰林学士、内阁成员也干不成了,居然要打起背包去落后地区搞扶贫(当时广西比较荒凉),第一大臣的美梦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灭了吗?
解缙并没有抗旨(也不敢),老老实实地去了广西,此时的解缙心中充满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没有绝望,因为类似的情况他之前已经遇到过一次,他相信机会还会来临的,上天是不会抛弃他的。
毕竟自己还只有三十八岁,朝廷还会起用我的。
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饷的工作,督饷就督饷吧,平平安安过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缙偏偏就要搞出点事来,这一搞就把自己给搞到牢里去了。
事情是这样的,永乐九年(1411),解缙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进京汇报督饷情况,一个偏远地区的官员能够捞到这么个进城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按说四处逛逛、买点土特产,回去后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闹出什么事情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解缙同志不一样,他是从城里出来的,见过大场面,此刻重新见识京城的繁华,引起了他的无限遐思,就开始忘乎所以了。偏巧朱棣此刻正带着五十万人在蒙古出差未归(远征鞑靼),解缙没事干,加上他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去见了太子朱高炽。
真是糊涂啊,朱高炽家是什么地方?能够随便去的吗?
解缙的荒唐行为还不止于此,他私自拜见太子之后,居然不等朱棣回来,也不报告,就这么走了!解缙真是晕了头啊。
果然,等到朱棣回来后,朱高煦立刻向朱棣报告了此事,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便下令逮捕解缙,就这样,一代大才子解缙偷鸡不着蚀把米,官也做不成了,变成了监狱里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缙终于断绝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帮不了他,这下是彻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虽经历坎坷,却能够转危为安,更上一层楼,百官推崇,万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现在呢,除了整日不见光的黑牢、脚上的镣铐和牢房里那令人窒息的恶臭,自己已经一无所有。输了,彻底输了,愿赌就要服输。
解缙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最终会失败?自己并不缺乏政治斗争的权谋手段,却落得这个下场,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在解缙之前和之后,有无数与他类似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但他们都没有找到答案,我们也只能说,解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赌局。从才子到囚徒,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
终点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解缙也许会作为一个囚徒走完自己的一生,或者在某一次大赦中出狱,当一个老百姓,找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糊口,但上天注定要让他的一生有一个悲剧的结局,以吸引后来的人们更多的目光。
永乐十三年(1415),锦衣卫纪纲向朱棣上报囚犯名单,朱棣在翻看时找到了解缙的名字,于是他说出了一句水平很高的话:“解缙还在吗?”(缙犹在耶?)
缙犹在耶?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问纪纲为什么这个人还活着,但同时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他不应该还活着。
朱棣是擅长暗语的高手,在此之前的永乐七年(1409),他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而那句话的对象是平安。
事情的经过十分类似,朱棣在翻看官员名录时看到了平安的名字,便说了一句:“平安还在吗?”(平保儿尚在耶?)
平安是一个很自觉的人,听到朱棣的话后便自杀了。
平安是可怜的,解缙比他更可怜,因为他连自杀的权利都没有。
长年干特务工作的纪纲对这种暗语是非常精通的,加上他一直以来就和解缙有矛盾,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解缙就在雪地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洁白的大雪掩盖了解缙的尸体和他那不再洁白的心,当年那个正义直言的解缙大概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
无论如何,解缙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是错还是对,都无法掩盖他的功绩。由他主编的《永乐大典》一直保留至今,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知识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宝贵典籍时,我们应该记得,有一个叫解缙的人曾为此费尽心力,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赢得我们后世之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