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座上客(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夺明最新章节!
ju花厅内,座上客不多,计有礼部左侍郎夏新权,都察院监察御史江日彩,给事中杨涟,广东举子袁崇焕,北直隶河间府举子杨澜,魏好古。
杨澜自然是随夏新权而来,魏好古则是随江日彩而来。
万历四十二年,江日彩从江西金溪知县的位置上赴京应科道官考选,第二年,他担任了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在任上,他向朝廷呈递了请求开释流放浙江的犯官,广开选拔贤能官员的奏疏,魏好古父亲的一位之交好友因此而被开释,因为这件事情,同样身为监察御史的魏父与江日彩走到了一起。
这一年的五月,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挺击案。
在挺击案中,时任京官还未外放的魏父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广大朝臣的这一边,通过这件事情,他和江日彩成为了知交好友,魏好古进京赶考,江日彩自然要将这个世侄多多提携了。
这次江日彩之所以要设宴招待杨涟和夏新权,为的就是向他们介绍袁崇焕和魏好古两人。
夏新权是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本科大比的主考官就翰林院,且在礼部兼职,夏新权对其文风非常的了解,当然,江日彩并没有科场舞弊的意思,不过,让袁崇焕和魏好古在夏新权面前混个脸熟也好啊!
杨涟之所以成为江日彩的座上客,却又是另一番原因了。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初任常熟知县,因考选清官第一,入朝任给事中。
杨涟是湖广人,却非楚党人士,而是东林党一员。
所谓东林党乃顾宪成所创,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遇东林讲会,他一定千方百计赶到无锡,与东林诸君子探讨性理之学,共商治国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江日彩,杨涟,夏新权三人年龄相仿,又都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出身,又同在东林一党,三人都是自律清廉之辈,故而私交甚好。这次江日彩宴请诸人,除了向杨涟和夏新权介绍袁崇焕和魏好古之外,也是想借这个机会聚上一聚,最近,因为辽东战事,作为兵部给事中的杨涟忙得是不可开交,三人已经很久没有聚会了。
待夏新权,杨澜落座之后,江日彩就唤小二入内,开始上酒上菜了,酒菜备齐之后,江日彩就端起了酒杯,行了个祝酒词,不一会,席间就热闹了起来。
说是热闹,自然不是像凡夫俗子那样挽起衣袖,露出手臂,划拳鼓噪,也不像楼下那群举子一般,高谈阔论,大声高气,唯恐旁人不知,所谓热闹,只是不冷场而已,大家都有话题可讲。
一开始只是提及到袁崇焕,魏好古,杨澜三人的学业,江日彩,夏新权,杨涟三个科场前辈向他们讲述自己参加会试时的情况,要注意哪些事情?要避讳哪些事情?该如何选择答题的时间等等。
后来,话题就转到了现在正在进行的辽东战事。
杨涟虽然是兵部给事中,然而,他却不通武事,身为监察御史的江日彩年少时读过几本兵书,对战事的了解也仅此而已,夏新权身为礼部左侍郎,在这些人中间官位最高,但是,对于武事他最为一窍不通。
于是,这就给了袁崇焕,魏好古,杨澜三人表现的机会了。
三人之中,魏好古最是沉不住气,谈到辽东战事,他按捺不住,最先开口说话,话音一起,就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魏好古并非沉不住气的人,然而,不晓得为什么,一见到杨澜,他便有些失去常态,虽然,他在和杨澜交谈时,脸上都是带着微笑,其实,心里面却在咬牙切齿。在他看来,对于辽东战事,杨澜恐怕是一无所知,在这件事情上能压杨澜一头,他感到无比的兴奋。
所以,他抢先开口说话了。
对于辽东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魏好古的了解不多,对于武事他擅长的也只是纸上谈兵,他在席间慷慨陈词,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种表现吧?
通过对敌我双方实力的对比,魏好古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辽事不足虑,数十万训练精良的大军压境,蛮夷头子除了选择跪地求饶,俯首称臣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听了他的一席话,江日彩,夏新权,杨涟三人面带微笑,拂着下颌的长须,连连点头,不过,他们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魏好古说出自己的见解之后,就轮到杨澜和袁崇焕了。
两人用目光礼让了一番,最后,还是由杨澜先开口说话。
杨澜将今早对夏新权所说的那番话重新组织了一下,然后道了出来,在他说话的时候,魏好古脸上的神色非常精彩,忽青忽白,就像在上演一场变脸表演一般。他没有想到杨澜居然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和杨澜的表述相比,刚才他话里的内容未免就有些大而不当了,只有空言,全无实质。
难道自己真的不如对方?
魏好古在心中多了这一个疑问,他感到异常的沮丧,脑袋内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杨澜表达完自己的观念后,就轮到袁崇焕了。
杨澜望着袁崇焕,心中暗暗寻思,这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后世,关于袁崇焕的评价,褒贬不一,最初,他是书本记载的民族英雄,岳武穆一般的人物,后来,某位大能写了一本叫做“窃明”的架空历史小说,他从英雄的神坛上被推dao,变为了一个罪有应得的庸才,甚至被某些激进的人称为卖国贼。
对于这两种说法,杨澜都不相信,先前说过,他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情,至于书本史籍上的记载,无非是一纸荒唐言。
既然,自己到了这个时空,自然要好好观察袁崇焕其人,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观察,也是一种乐趣啊!
杨澜原以为袁崇焕会慷慨陈词,提出他自己的平辽策,不管是作为英雄,还是喜好权力善于钻营的小人,都不好放过眼前这个机会吧?要不然,他干嘛穿一身能够让人行动利落的衣衫呢?这难道不是表明他的志向,他愿意做一个班超班定远一般的人物?
然而,袁崇焕的表现却出乎杨澜的意外。
他站起来,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是的,只是一句,而且非常的简短。
“学生不才,不曾亲赴辽东,对于山川地理,人情风俗全都一无所知,对于敌酋和自家的实力同样一无所知,故而不敢妄言!”
随后,他补充了一句,这时,面上的神情由沉郁变为激昂起来。
“若来日有暇,学生必定匹马游辽东,到时,自有平贼之策送上!”
说罢,他坦然落座。
一时间,席上出现了冷场,没有人说话,因为他的这一席话,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夏新权,杨涟,江日彩对袁崇焕这番话皆极为赞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虽然这句话的说法有时会不一样,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通过这番话,他们见识到了袁崇焕的沉稳和谨慎,皆对其另眼相看,与之相比,杨澜,魏好古两人的表现便差了许多。
对魏好古来说,他的心情便有些矛盾了。
一方面,他有些嫉恨袁崇焕,因为对方的表现比他优秀,搞得他刚才的陈述就像是耍猴戏的猴子;另一方面,他又暗自高兴,因为袁崇焕的表现胜过杨澜,这无疑让他心情舒爽了许多。
至于杨澜?
他面带微笑望着袁崇焕,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赏,是的!这就是他心中的真实感受!不管袁崇焕是哪种人,至少,在这个酒席上,他的表现可谓完美,对于聪明人,不管他是同伴,还是对手,杨澜都是非常欣赏的。
希望你以后会常常给我这样的惊喜!
杨澜笑了笑,端起酒杯,向众人敬酒,高声说道。
“袁兄此言,当浮一大白!”
(兄弟们,此章码得极其辛苦,还望大家票票支援,梧桐已经快冲榜上掉下去了!呜呜!)(未完待续)
ju花厅内,座上客不多,计有礼部左侍郎夏新权,都察院监察御史江日彩,给事中杨涟,广东举子袁崇焕,北直隶河间府举子杨澜,魏好古。
杨澜自然是随夏新权而来,魏好古则是随江日彩而来。
万历四十二年,江日彩从江西金溪知县的位置上赴京应科道官考选,第二年,他担任了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在任上,他向朝廷呈递了请求开释流放浙江的犯官,广开选拔贤能官员的奏疏,魏好古父亲的一位之交好友因此而被开释,因为这件事情,同样身为监察御史的魏父与江日彩走到了一起。
这一年的五月,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挺击案。
在挺击案中,时任京官还未外放的魏父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广大朝臣的这一边,通过这件事情,他和江日彩成为了知交好友,魏好古进京赶考,江日彩自然要将这个世侄多多提携了。
这次江日彩之所以要设宴招待杨涟和夏新权,为的就是向他们介绍袁崇焕和魏好古两人。
夏新权是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本科大比的主考官就翰林院,且在礼部兼职,夏新权对其文风非常的了解,当然,江日彩并没有科场舞弊的意思,不过,让袁崇焕和魏好古在夏新权面前混个脸熟也好啊!
杨涟之所以成为江日彩的座上客,却又是另一番原因了。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初任常熟知县,因考选清官第一,入朝任给事中。
杨涟是湖广人,却非楚党人士,而是东林党一员。
所谓东林党乃顾宪成所创,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杨涟的青年时代,正是“东林”方兴的时期,他对于顾宪成等人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势、敢于訾议朝政的气节非常敬佩,每遇东林讲会,他一定千方百计赶到无锡,与东林诸君子探讨性理之学,共商治国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渐成为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江日彩,杨涟,夏新权三人年龄相仿,又都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出身,又同在东林一党,三人都是自律清廉之辈,故而私交甚好。这次江日彩宴请诸人,除了向杨涟和夏新权介绍袁崇焕和魏好古之外,也是想借这个机会聚上一聚,最近,因为辽东战事,作为兵部给事中的杨涟忙得是不可开交,三人已经很久没有聚会了。
待夏新权,杨澜落座之后,江日彩就唤小二入内,开始上酒上菜了,酒菜备齐之后,江日彩就端起了酒杯,行了个祝酒词,不一会,席间就热闹了起来。
说是热闹,自然不是像凡夫俗子那样挽起衣袖,露出手臂,划拳鼓噪,也不像楼下那群举子一般,高谈阔论,大声高气,唯恐旁人不知,所谓热闹,只是不冷场而已,大家都有话题可讲。
一开始只是提及到袁崇焕,魏好古,杨澜三人的学业,江日彩,夏新权,杨涟三个科场前辈向他们讲述自己参加会试时的情况,要注意哪些事情?要避讳哪些事情?该如何选择答题的时间等等。
后来,话题就转到了现在正在进行的辽东战事。
杨涟虽然是兵部给事中,然而,他却不通武事,身为监察御史的江日彩年少时读过几本兵书,对战事的了解也仅此而已,夏新权身为礼部左侍郎,在这些人中间官位最高,但是,对于武事他最为一窍不通。
于是,这就给了袁崇焕,魏好古,杨澜三人表现的机会了。
三人之中,魏好古最是沉不住气,谈到辽东战事,他按捺不住,最先开口说话,话音一起,就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魏好古并非沉不住气的人,然而,不晓得为什么,一见到杨澜,他便有些失去常态,虽然,他在和杨澜交谈时,脸上都是带着微笑,其实,心里面却在咬牙切齿。在他看来,对于辽东战事,杨澜恐怕是一无所知,在这件事情上能压杨澜一头,他感到无比的兴奋。
所以,他抢先开口说话了。
对于辽东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魏好古的了解不多,对于武事他擅长的也只是纸上谈兵,他在席间慷慨陈词,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种表现吧?
通过对敌我双方实力的对比,魏好古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辽事不足虑,数十万训练精良的大军压境,蛮夷头子除了选择跪地求饶,俯首称臣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听了他的一席话,江日彩,夏新权,杨涟三人面带微笑,拂着下颌的长须,连连点头,不过,他们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魏好古说出自己的见解之后,就轮到杨澜和袁崇焕了。
两人用目光礼让了一番,最后,还是由杨澜先开口说话。
杨澜将今早对夏新权所说的那番话重新组织了一下,然后道了出来,在他说话的时候,魏好古脸上的神色非常精彩,忽青忽白,就像在上演一场变脸表演一般。他没有想到杨澜居然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和杨澜的表述相比,刚才他话里的内容未免就有些大而不当了,只有空言,全无实质。
难道自己真的不如对方?
魏好古在心中多了这一个疑问,他感到异常的沮丧,脑袋内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杨澜表达完自己的观念后,就轮到袁崇焕了。
杨澜望着袁崇焕,心中暗暗寻思,这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后世,关于袁崇焕的评价,褒贬不一,最初,他是书本记载的民族英雄,岳武穆一般的人物,后来,某位大能写了一本叫做“窃明”的架空历史小说,他从英雄的神坛上被推dao,变为了一个罪有应得的庸才,甚至被某些激进的人称为卖国贼。
对于这两种说法,杨澜都不相信,先前说过,他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情,至于书本史籍上的记载,无非是一纸荒唐言。
既然,自己到了这个时空,自然要好好观察袁崇焕其人,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观察,也是一种乐趣啊!
杨澜原以为袁崇焕会慷慨陈词,提出他自己的平辽策,不管是作为英雄,还是喜好权力善于钻营的小人,都不好放过眼前这个机会吧?要不然,他干嘛穿一身能够让人行动利落的衣衫呢?这难道不是表明他的志向,他愿意做一个班超班定远一般的人物?
然而,袁崇焕的表现却出乎杨澜的意外。
他站起来,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是的,只是一句,而且非常的简短。
“学生不才,不曾亲赴辽东,对于山川地理,人情风俗全都一无所知,对于敌酋和自家的实力同样一无所知,故而不敢妄言!”
随后,他补充了一句,这时,面上的神情由沉郁变为激昂起来。
“若来日有暇,学生必定匹马游辽东,到时,自有平贼之策送上!”
说罢,他坦然落座。
一时间,席上出现了冷场,没有人说话,因为他的这一席话,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夏新权,杨涟,江日彩对袁崇焕这番话皆极为赞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虽然这句话的说法有时会不一样,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通过这番话,他们见识到了袁崇焕的沉稳和谨慎,皆对其另眼相看,与之相比,杨澜,魏好古两人的表现便差了许多。
对魏好古来说,他的心情便有些矛盾了。
一方面,他有些嫉恨袁崇焕,因为对方的表现比他优秀,搞得他刚才的陈述就像是耍猴戏的猴子;另一方面,他又暗自高兴,因为袁崇焕的表现胜过杨澜,这无疑让他心情舒爽了许多。
至于杨澜?
他面带微笑望着袁崇焕,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赏,是的!这就是他心中的真实感受!不管袁崇焕是哪种人,至少,在这个酒席上,他的表现可谓完美,对于聪明人,不管他是同伴,还是对手,杨澜都是非常欣赏的。
希望你以后会常常给我这样的惊喜!
杨澜笑了笑,端起酒杯,向众人敬酒,高声说道。
“袁兄此言,当浮一大白!”
(兄弟们,此章码得极其辛苦,还望大家票票支援,梧桐已经快冲榜上掉下去了!呜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