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史前纪事 > 第十三章 生存成为当务之急

第十三章 生存成为当务之急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大清之祸害三千位面大抽奖杀戮异形象棋霸主降临卡利姆多的道士超科技狂潮我不是变种人王东吴巧儿苏陌宫亦臣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史前纪事最新章节!

    地震过后22天过去了。现在,空间站成为粒子实验室唯一的通讯出路。李伟书记分别给管理局、指挥中心、政务院办公厅打电话,所有单位都无法接通。发射场又被摧毁。许多信息都是通过空间站获得的。实验室应该感谢空间站,海啸在第一时间出现的时候,空间站检测到了它,并对实验室提出了预警。否则,发射场和实验室会全军覆没。那些不听预告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高达130多米的海啸横扫日本,使日本遭受灭顶之灾。空间站惊呼:日本沉没,日本沉没!自由女神像、天安门、红场、古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美国白宫、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德国科隆大教堂、雅典卫城、马来西亚双塔、泰姬陵、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麦加大清真寺,全部沉入水底。哈利法塔(迪拜塔)、台北101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双子塔、帝国大厦、********广场等著名建筑悉数被震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均发生了强烈的海啸,所有的沿海城市都经受海啸的狂扫,至少50亿人死于非命,连同地震造成的损失,至少80亿人受灾,占总人口的80%——但是,人们并不知道,灭顶之灾还没有到来。

    倾盆大雨一直没停,是张振中教授始料不及的。鉴于很多科学家年老,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实验室的医务室也只有一些常规药物,这些老科学家带在身上的药却很少。现在,地震和海啸破坏了家园,这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加上入冬了,很多人还是一身秋衣,让他们去哪里找过冬的衣服?

    大家彻夜未眠,纷纷议论着出路。这时候,张振中到洞口视察发现,本该天亮,却没大亮,一片灰蒙。外面只有倾盆的大雨。还有,张振中觉察到了,气温突然下降了很多。实验室的仪器显示,地震后的22天,也就是2028年11月13日,北风呼啸,气温是零下13℃,以往从来没有过低于零下的,大家都很惊诧、很恐惧。凌晨9点多,还没有天亮,天空依旧灰蒙一片。白昼没有如期出现,难道是火山尘埃遮云蔽日?本来张振中与李伟对整个事件已有很足够的认识,他们也知道目前的困境,不可能等来救援,一切都要靠自己。虽然他们在实验室搞起“温室”,但是使用汽油实在太多,不得不作罢。他们还计划洪水消退后,种植作物,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他们甚至准备好种子,发射场还找来了曾经搭载过太空飞船的“太空种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没有了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又是如此的寒冷,该怎么办?

    张振中说:“这类似于南极的‘极夜’”。因为寻找最佳实验室,张振中曾经去过南极——他们本计划把实验室建在南极,综合考量后才决定在这里。张振中记得,在漫漫长夜中,除中午略有光亮外,即使是“白天”也要开着电灯才能工作!在“极夜”里,太阳始终不会升上地平线来,星星也一直在黑洞洞的天空闪烁。这种奇特的景象,在北极中央地带要从九月底直到第二年三月中旬,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

    而生存于南极洲的生物,都是耐黑暗、抗低温、耐高盐、抗干的物种。在维多利亚地的一个淡水湖里,有一种“湖藻”能忍受4个月的极夜。有一种名叫轮虫的生物,它可以不吃不喝地休眠4个月,度过漫长的极夜。还有一种名叫“冰雪藻”的生物,有阳光时,它变成绿色,黑暗时变成蓝绿色,依靠这变换,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光合作用而生存下去。但是,他们也要这样生活吗?他们能够这样生活吗?几个月不吃不喝,还能活着?

    在李伟书记的主持下,粒子实验室举行首次全体会议。看得出大家伤心欲绝,家人生死未卜,他们又被困在这里。前途是如此的看不透,很多人灰心丧气,无精打采。

    在会上,后勤科科长吴世勋对大家说:“坐吃山空,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了。我们目前有庞大的181人,有12人受伤了,14人病了,由于要做实验,我们有便携式核发电机,足够用一年。水是没问题的;但是食品只够109多天了。由于有警卫排和发射场的人员进入,还不排除其他因素,可能食物会维持得更少时间。我们曾希望种植能早收获的农作物,像30来天的小白菜,50来天的番茄,60来天的菠菜,100来天的土豆,等等。可是现在又没有太阳了。”

    吴世勋说:“由于地震,我们这里有8人,其中警卫排3人遭遇截肢,一名科学家居然被疼死了,每天我们要服侍这些伤员,就是吃饭,我们也要给他们带回去。”确实,警卫排受伤的三人缺手断脚,都要服侍。

    大家一片哗然。

    李伟书记说:“我们要节约。我要告诉你们,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太猛烈,天要什么时候才亮?我们不知道,我不知道还有什么灾难在等着我们。而且,我们得知,不单我们,全世界都遭到地震和海啸的袭击,特别是沿海地区,已经遭受灭顶之灾。我们等不来救援,而且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全断了,除了空间站。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李伟书记说:“而这一切,都是M国和U国的冲突引起的。如果悲观的话,也许,世界走到了尽头。”

    大家三三两两地议论起来。

    李伟书记说:“现在电力中断,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洪水滔天,我们要自救。一个人要维持目前的体重,每天每公斤体重必须吃进30至35大卡的热量。一个50公斤的人,每天吃进1500大卡至2000大卡能量。从今天开始,除了伤病员,我们采取食物定量供给,每人每天200克米,由原来的一日三餐变为一日两餐,杜绝浪费。”李伟书记最后说:“上帝保佑我们吧!”

    相对地说,张振中没有那么悲观,他对大家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什么可以难得到我们的。”由于是全体会议,朱莉她们全程参加。面对张振中那慷慨激昂的面容,朱莉看到了一种力量,她暂时陶醉了。

    不过她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被设备科科长陈孝正看在眼里。陈孝正看着这个年轻的女孩,心里五味杂陈。坦白地说,尽管有“性爱机器人”,但人类的欲望永不消亡。从第一眼看到朱莉,陈孝正就被朱莉深地吸引了。陈孝正年方31,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陈孝正并没有机会接触太多的女生,所以他尚未娶妻。但一切都不能阻挡他对科学的热情,他勤奋好学,以至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部门的负责人。

    但是,现在是灾难时期,陈孝正用他聪明的大脑思考,意识到他们正处在极度危险之中。虽然张振中在安慰着大家,陈孝正明白,其实,他们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

    张振中说:“现在全球火山喷发,按照经验,会带出来很多有毒气体,大家不要往外面跑。”

    天气越来越冷,又比昨天低了3℃,已经是零下31℃了。为了抵御严寒,在会上人们就打开了空调的制暖功能,这大大的加快了用电量。李伟书记屡屡把它停了,说:“没事的话,大家尽量不要浪费,不要浪费电。”他的举动,引起了嘘声一片。警卫排长张亚飞拍拍手中的抢,吆喝两声,没有人出声了。

    一散会,人们嗡地炸起锅来。平常小看了140多位科学家,现在在大灾难前面,都已原形毕露。很多人泪水长流,有人骂骂咧咧,有人沉默寡言,整个实验室乱成一锅粥,

    会议室继续召开领导会议,参加的有警卫排和发射场的领导。在领导会议上,除了李伟书记的开场白,大家一言不发。显然,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每个人都心里无底。发射场燃料科的曹大东说:“主要有食物,我们就不会饿死,只要有电,我们就不会冻死。也许,我们的实验没有用了,当务之急是如何制作更多的能源和食物。”

    除了陈孝正,大家都鼓掌起来。在陈孝正的脑子,全是朱莉的影子,挥之不去。当然,他也想起了父母,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里,父母的信息更加没有踪影了。他轻叹一口气,摇摇头,沉默起来了。

    张振中回到办公室,又想起妻子和女儿,心里充满了惆怅。朱莉有些不合时宜地溜进了张振中的办公室。食物短缺让张振中焦头烂额,他毕竟是实验室的二把手,责任很大。所以,他有些不高兴地对朱莉说:“你有事吗?”

    朱莉突然间张口结舌,说不出来。很久,她说:“我想看看你。”

    看着和女儿张红苗一样大的朱莉,张振中突然涌起一股柔情。她们一进来就遇上这样的事,现在出不去进不来,成了一座孤岛,她们的父母呢?会有多担心。也确实难忘这小姑娘了。于是他说:“我很好。你呢?”

    朱莉又想起了父母,眼里噙着泪水。

    张振中叹口气,对朱莉说:“这场灾难,我不知什么时候结束,情况太复杂,我们现在要自救,很多事情在等着我。”

    朱莉说:“我明白你的职责。”

    张振中说:“对不起你们了。”

    朱莉说:“千万不要这样想。”说罢,她定定地看了张振中一眼,出去了。

    迷迷糊糊之中,他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说:大约7万年前,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有两千多人,而且全部在非洲。目前地球上的60多亿人口,其实全都是这两千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

    张振中惊出一身冷汗。

    李伟变身一个励志大师,说一些鸡汤话,却没有引起共鸣,他说:“不要怕,能说的立即说,能做的马上做,不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你今天不做的,或许就是永久的心结;不要悔,路是自己选择的,走过的,错过的,都是自己的情愿。你要学会一笑置之,你要学会超然待之,你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然后,他对张振中说:“张教授,你任重道远,食物,能源,出路,那些被截肢的人,就交给你了。”

    ;

本站推荐:吞噬星空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豪婿韩三千这个大佬画风不对快穿:女主驾到,女配速退散!快穿100式乖宠万界圆梦师同时穿越了99个世界恣妄

史前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朱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枸并收藏史前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