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史前纪事 > 第二章 地下粒子实验室

第二章 地下粒子实验室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大清之祸害三千位面大抽奖杀戮异形象棋霸主降临卡利姆多的道士超科技狂潮我不是变种人王东吴巧儿苏陌宫亦臣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史前纪事最新章节!

    右边才是。

    张振中教授的飞机继续开了几分钟,出现了一处建筑。张振中在这里下降,拿起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带着记三名者下机,他们来到一处门前,那里没有任何的标志,但是同样有荷枪实弹的两名武警和机器人把守。尽管张振中向警卫介绍了三人,他们还是遭遇机器人和真人严格的搜查才放行。张振中他们进入电梯,乘坐急速电梯下行、穿过层层戒备、瞳孔识别门禁……和朱莉想象不同,从交叉路口乘车10分钟左右,便到达实验室入口。进门后换上防尘衣物,没走几步,手机信号随即彻底消失。实验室不大,走过十多米的走廊,便可看到各种管道、仪器和扶梯环绕的实验核心装置,好似一个层层包裹、白白胖胖的大胶囊。为尽可能祛除干扰,除实验室上方的天然岩石层外,实验核心装置外还安装了由铜、聚乙烯、铅块组成的多个屏蔽层,以此将实验室中的中子、伽马射线等阻挡在探测器外。

    现在,我要向你们介绍张振中教授的工作了,不然你们可能有些费解。又是荒凉的原野,又是戒备森严的工作环境,一切都像是故弄玄虚的。其实,张振中教授工作的地点是“物理粒子实验室”,他们工作的地方,设在一个废弃的采矿场里,对外面完全不公开,因此,很多人知道张振中公开的身份,是大学的一个老师。其实,张振中是这个实验室的二号人物——粒子实验室主任。为什么说他是二号人物呢?在他的前面,还有一个李伟,党书记。

    一直以来,特别是大学、硕士、博士期间,张振中牢记“君子不党”的古训,没有加入任何组织,一心做他的实验。不但如此,实验室的许多人都没有加入任何组织。他时常说,“死党”、“结党营私”、“狐朋狗党”、“党同伐异”、“朋党之争”都是与“党”有关的,所以他对“党”敬而远之,也没有任何兴趣。也许是张振中的病患,让他对外界没有兴趣。

    显然,张振中是过虑了,对于那些存在明显的问题的不健康的“党”,我认为一个君子自然还是应该拒绝加入才好。但是,对于健康的追求高尚的组织严明的“党”,我认为君子应该积极加入才对,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这样吗?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张振中他们要做新的试验,所要做的是关于幽灵粒子的。什么是幽灵粒子?顾名思义,它轻得像幽灵,穿过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却感觉不到,幽灵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个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过地球。说它神秘,还因科学家猜想,宇宙中的中微子,像一个幽灵在飘荡,怎么也捉不到它。甚至,每天可能有数以万计的幽灵粒子穿过我们的身体,但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实验室为这个试验做了大量的准备。欧洲一队科学家称发现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灵粒子”、“上帝粒子”,同样的时间内,在长达730公里的隧道里,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具体算下来,每秒钟比光速多“跑”6公里。实验表明,中微子的速度达到了299798454米/秒,光速为299792458米/秒。

    怎么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没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对论”。如果超越光速的物质真的存在,是不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要被颠覆?然而,试验人员言之凿凿。

    但大多专家不太相信超光速的中微子存在。就是这个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都不认同,他们认为,如果超光速中微子存在,而爱因斯坦认为任何物质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这就说明我们以前都错了?那现在已经被实验检验是正确的科学理论又是怎么回事?所以,当实验室决定要重做这个实验时,几乎没有人反对。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全球不少科学家都持谨慎怀疑态度。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说:“目前,对中微子发表评论还言之过早,必须进行更多实验及澄清工作。”澳洲物理学家科斯特拉也说,实验室可能在计算上出错。

    实验室表示,不可能算错,他们考虑到各种客观因素。一开始他们也不敢相信,于是,他们在三年内总共进行了1.5万次试验,每一次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一些科学家这次表现谨慎,没人完全否认结果的可能性。不过,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爱因斯坦的经典理论——相对论将被改写。为了研究中微子的性质,各国建造了大量探测设施,比较著名的有日本神冈町的地下中微子探测装置、意大利的“宏观”、俄罗斯在贝加尔湖建造的水下中微子探测设施以及美国在南极地区建造的中微子观测装置。

    但是,这个实验为什么要搁置那么久呢?事实上,是因为实力,一是因为机器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比探月工程还大。要知道,探月工程一期总经费是2.5亿美元,但分三到四年使用,每年最多几千万,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或者两三公里地铁的造价。二是要准备很长的时间,张振中他们就准备了4年;三是因为建造实验室需要很长时间,尽管有人走在前头,他们也花了几年时间建设,实验室建在地下700米深处,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实验室。

    为什么把这个实验放在这里,是因为中微子对辐射也十分敏感,一旦外面有辐射,就探测不到。实验室上方2.4公里厚的岩石层可拦截大部分穿透力极强的宇宙射线,使其数量降至地面水平的亿分之一。同时地下岩洞构成岩石主要是大理石,不存在多少辐射材料,且远离会导致错误信号的辐射源。所以对“滤声”而言,这里的条件得天独厚。而在这个废弃矿井的地下,周边50公里都是完整的花岗岩,把探测器放置地下,厚厚的花岗岩可以挡住这些辐射干扰,让探测器安静捕捉中微子信号。另外,由于地下实验室要深700米、直径50米,花岗岩地质更稳定。按照规划,中微子探测器都将被埋藏在深达700米的地下洞室里面。其中,中微子探测器占地直径达50米、高80米,被建在一个大水池中,这里正符合要求。

    现在,在科学家们十几年的努力下,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也是张振中教授在百忙之中休息两天,回家祭祖的原因。看来,关键还是祖宗保佑啊!

    其实,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们一直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但是,近年来,科学认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组成的,而灵魂就是中微子组成的。而在科学届,人们熟知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人的灵魂有21克(好像也不对啊,中微子不是质量微乎其微吗)。故事说得活灵活现,说,1987年墨西哥的一位心灵学家在所公布的病人死亡前一刹那的照片上发现有一道白色的东西从身体内冲向上面。心灵学家解释说,这就是死者的“灵魂素粒子“刚要离开,为了证实灵魂是否存在,有一群由7个灵魂学权威的医师、心理学家、科学家组织的研究团体,制造了一套“灵魂测定器“。1996年秋天,这群“灵魂学权威”测试了一百位死者的体重变化,得到以下“结论”:人体死前与死后的重量相差三十五公克,所以,灵魂的重量应该就是三十五公克。而美国麻省的大夫,邓肯.麦克道高于1907年4月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称人在死亡后,重量下降了4分之3安士(21.26克),这个著名的21克就诞生了,并被无数人引用。一名中国作家甚至用《灵魂21克》为题,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数十万字“科普”文章,让人啼笑皆非。

    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研究。科学界有人认为,人类灵魂是空间反物质结构的负宇宙粒子,灵魂的虚拟物质粒子不能够作用于地球的引力场,但它可以任意的在地球与宇宙之间任意的穿梭(所以有人说,那么多死去的灵魂一直漂在大气层之上,以致世界越来越热)。不管如何,有人大胆推测,灵魂就是由“幽灵粒子”组成的,重量微乎其微,以前的实验是错的!大家多么想知道,幽灵粒子是否比光每秒多“走”6公里。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就可以把人的躯体和灵魂分离出来。所以,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张振中一反常态邀请三名记者,《科学》杂志和《未来》网站也派出记者跟踪这个实验,就是这个原因。

    来到了如此偏僻、戒备森严的地方,《科学》杂志和《未来》网站的记者很不习惯。《科学》的记者朱莉甚至已经向总部发出他们的第一篇报道:我们在一片荒凉的地方穿行,像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我们将在这里见证他们“最伟大的实验”……

    不管怎么样,科学家们对记者的到来很兴奋。一大群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未来》记者发回了他们的报道:我们受到了“科学家”们的热烈欢迎,他们热切的眼神,使我们觉得看到的不是一群严谨的搞科学的人,而是MBA联赛里面一支狂热的啦啦队。在这里,他们将开创伟大的未来。我们,仅仅是一个见证人……

    ;

本站推荐:吞噬星空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豪婿韩三千这个大佬画风不对快穿:女主驾到,女配速退散!快穿100式乖宠万界圆梦师同时穿越了99个世界恣妄

史前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朱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枸并收藏史前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