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求你做官吧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隐士发明家最新章节!
跟随大军?沈器觉得很靠谱。
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去江陵的路!他下山才多久?这时代交通严重不发达,地图属于军事用品,另外江陵正乱着呢,恐怕很难雇到马车——关键是,他也没钱啊。
隐士能有什么钱,本来就不多,这段时间搞造物,材料是需要花钱购买的,早就被他折腾光了。
再者说了,他必须及时赶到江陵,至少不能比平叛大军晚。然而若是靠自己打听着走,万一走岔了路,搞不好等他抵达江陵,仗早已经打完了。
于是沈器行礼:“这样最好,多谢陛下体谅。”
景和帝点头:“少年人不狂妄自大,朕很欣慰。不过军队是有规矩的,正所谓令行禁止。随大军而行,必要有个名目,名不正则言不顺……”
沈器忽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景和帝挥手道:“朕便封你做个都头吧。”
“做官啊……”沈器脸一苦。
景和帝心中一阵憋屈,做官分明是好事,又不是要杀你的头,至于跟送你上刑场似的?
按大景朝的军制,都头是正儿八经的中层武官,麾下五百兵马,通常分十个“队”,每队五十人编制。都头之上,就是高级军官指挥使了。
千万别以为都头不起眼。
大多数武职,苦熬一辈子都不一定混成都头。
足足五百人的头儿呢。
民间对都头的俗称——将军。
和许多事物一样,战争也是发展变化的。以前两军对垒,并不是见面就全军拉上去开撕,而是先“斗将”——各自派出将领,在两军阵前对打。
是不是感觉有点像是某种比赛?
一方有超级强悍的武将,另一方搞不定他,则士气顿时大降,在接下来的混战中,往往就很容易认怂。
那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简单,过去人少。
兵士乃珍贵资源,一通混战耗光了岂不太可惜?要知道当时大家抓到俘虏,是真会直接收编的。没必要考虑忠心问题,将领才讲忠诚,小兵都是混饭吃的。
况且,将领就不能收编了?
玩三国游戏,招降将领是重要策略之一。
斗将降低敌人的士气,普通士兵不至于太拼命,从而降低伤亡率,保存更多兵力收编……
随着时代发展,斗将早已被淘汰。
或许是人多了不在乎损失,又或许是读书人所谓的“人心不古”,总之如今两军对战,大家都是直接开撕。
将军这个称呼还在,指的正是都头们。
斗将没了,都头自然也不必单独上场展示个人能力,而是带领麾下兵马在长官的指挥下冲阵。
但都头的个人武力依然很重要,因为他们和指挥使不同,并不参与战略战术决策,要带人马在第一线厮杀,做缩头乌龟行不通,实力不够真的会死人。
景和帝封官,一出手就是“将军”,绝对够豪爽。
一如从前破格提拔郑取玉,这事儿传开,官员们恐怕又得不服气好一阵子了。
“就是临时挂个名头。”身为帝王给人封官,居然还得委曲巴巴的劝对方接受,景和帝也是醉了,“朕会交代镇海王,不用你上阵杀敌。”
先给个武官套住沈器,再徐徐图之咯。
景和帝就不信,年轻人能对权位一点都没兴趣。
必须说明的是,武职并不低文职一等,景朝不讲文贵武贱那一套。另外,文武相互转职,也算不上太罕见。
这也是为什么,景和帝破格提拔郑取玉,传统读书人有怨言,也只能捏鼻子接受的原因。郑取玉可不仅精通文韬,武略同样十分牛,不逊于周定浪。
沈器想了想,问道:“有没有不用带兵的职位?”
做都头又不上阵,浪费麾下五百兵力不说,那些大头兵捞不着杀敌立功,会不会咒自己死?
景和帝沉吟:“有是有,例如随军参谋……”
古代真有参谋一职,且和现代参谋的作用基本相同,就像“马桶”也不是现代人发明的词汇。
“就它了!”沈器拍手。
景和帝一瞪眼:“敢不敢等朕把话说完?”
打断别人说话本就无礼,何况打断的还是个皇帝?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景和帝倒不至于和沈器一般见识,但他觉得有责任纠正沈器的行为。
沈器讪笑:“您说,您说。”
景和帝说道:“大军出征,通常要设置参谋军事。然而用不用他们,完全取决于主帅。镇海王乃名将,精于统军作战,是不需要参谋辅佐的。”
“那不是更完美?陛下也说了,挂个名头而已。”
景和帝心说,这样一来,你还怎么品尝权柄的美味,从而喜欢上大权在握的感觉,愿意为国效力?
不过心中的小算盘肯定不能明说,景和帝考虑片刻,点头道:“也罢,那你就暂且挂个参谋的职位。”
“我,呃,草……在下遵旨。”
景和帝笑道:“沈卿有了官身,该以臣子自称了。”
“好吧,臣谢陛下。”
自称什么的根本无所谓呀,又不是一旦做了官,这辈子就卖给了皇帝,还可以辞官嘛。皇帝不允许都没用,因为还有种行为叫“挂印而去”。
沈器告辞出宫,准备随军出行。
景和帝喝了内侍端来的药汤,坐在御案前皱眉沉思。
这时,周青樨来了。
景和帝挥手让人放周青樨进殿。
“父皇,沈器要去江陵?”周青樨问道。
景和帝一怔,随即沉下脸:“你是怎么知道的?”
先前他和沈器谈话,殿内可没旁人,若是这种情况下谈话内容都能传出去,皇宫还有秘密可言么?
“猜得呗。”周青樨没看出景和帝的想法,理直气壮道,“那家伙总说自己懒,结果什么事都要亲自出马,隐士嘛,根本不懂使唤人哒。我估计,他不会老实蹲在京城等消息。”
景和帝这才放下心来。
“你猜对了。”景和帝若有所思的看着闺女,“青樨呀,看来你很了解沈器嘛。”
“当然。”周青樨洋洋得意,“他一抬屁股……咳咳,女儿也要去。”
“什么?”
“我也要去江陵。”
景和帝断然道:“绝对不行!”
“为什么?”
“你是朕的公主,怎能以身涉险!”景和帝反问道,“朕倒是要问问你了,你去江陵,又是为了什么?”
周青樨说道:“为国出力,为父皇分忧咯。沈器查案,女儿可是全程参与的。他说过,我就是他的‘华生’,虽然我不知道华生是谁,但是感觉很重要的样子……”
跟随大军?沈器觉得很靠谱。
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去江陵的路!他下山才多久?这时代交通严重不发达,地图属于军事用品,另外江陵正乱着呢,恐怕很难雇到马车——关键是,他也没钱啊。
隐士能有什么钱,本来就不多,这段时间搞造物,材料是需要花钱购买的,早就被他折腾光了。
再者说了,他必须及时赶到江陵,至少不能比平叛大军晚。然而若是靠自己打听着走,万一走岔了路,搞不好等他抵达江陵,仗早已经打完了。
于是沈器行礼:“这样最好,多谢陛下体谅。”
景和帝点头:“少年人不狂妄自大,朕很欣慰。不过军队是有规矩的,正所谓令行禁止。随大军而行,必要有个名目,名不正则言不顺……”
沈器忽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景和帝挥手道:“朕便封你做个都头吧。”
“做官啊……”沈器脸一苦。
景和帝心中一阵憋屈,做官分明是好事,又不是要杀你的头,至于跟送你上刑场似的?
按大景朝的军制,都头是正儿八经的中层武官,麾下五百兵马,通常分十个“队”,每队五十人编制。都头之上,就是高级军官指挥使了。
千万别以为都头不起眼。
大多数武职,苦熬一辈子都不一定混成都头。
足足五百人的头儿呢。
民间对都头的俗称——将军。
和许多事物一样,战争也是发展变化的。以前两军对垒,并不是见面就全军拉上去开撕,而是先“斗将”——各自派出将领,在两军阵前对打。
是不是感觉有点像是某种比赛?
一方有超级强悍的武将,另一方搞不定他,则士气顿时大降,在接下来的混战中,往往就很容易认怂。
那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简单,过去人少。
兵士乃珍贵资源,一通混战耗光了岂不太可惜?要知道当时大家抓到俘虏,是真会直接收编的。没必要考虑忠心问题,将领才讲忠诚,小兵都是混饭吃的。
况且,将领就不能收编了?
玩三国游戏,招降将领是重要策略之一。
斗将降低敌人的士气,普通士兵不至于太拼命,从而降低伤亡率,保存更多兵力收编……
随着时代发展,斗将早已被淘汰。
或许是人多了不在乎损失,又或许是读书人所谓的“人心不古”,总之如今两军对战,大家都是直接开撕。
将军这个称呼还在,指的正是都头们。
斗将没了,都头自然也不必单独上场展示个人能力,而是带领麾下兵马在长官的指挥下冲阵。
但都头的个人武力依然很重要,因为他们和指挥使不同,并不参与战略战术决策,要带人马在第一线厮杀,做缩头乌龟行不通,实力不够真的会死人。
景和帝封官,一出手就是“将军”,绝对够豪爽。
一如从前破格提拔郑取玉,这事儿传开,官员们恐怕又得不服气好一阵子了。
“就是临时挂个名头。”身为帝王给人封官,居然还得委曲巴巴的劝对方接受,景和帝也是醉了,“朕会交代镇海王,不用你上阵杀敌。”
先给个武官套住沈器,再徐徐图之咯。
景和帝就不信,年轻人能对权位一点都没兴趣。
必须说明的是,武职并不低文职一等,景朝不讲文贵武贱那一套。另外,文武相互转职,也算不上太罕见。
这也是为什么,景和帝破格提拔郑取玉,传统读书人有怨言,也只能捏鼻子接受的原因。郑取玉可不仅精通文韬,武略同样十分牛,不逊于周定浪。
沈器想了想,问道:“有没有不用带兵的职位?”
做都头又不上阵,浪费麾下五百兵力不说,那些大头兵捞不着杀敌立功,会不会咒自己死?
景和帝沉吟:“有是有,例如随军参谋……”
古代真有参谋一职,且和现代参谋的作用基本相同,就像“马桶”也不是现代人发明的词汇。
“就它了!”沈器拍手。
景和帝一瞪眼:“敢不敢等朕把话说完?”
打断别人说话本就无礼,何况打断的还是个皇帝?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景和帝倒不至于和沈器一般见识,但他觉得有责任纠正沈器的行为。
沈器讪笑:“您说,您说。”
景和帝说道:“大军出征,通常要设置参谋军事。然而用不用他们,完全取决于主帅。镇海王乃名将,精于统军作战,是不需要参谋辅佐的。”
“那不是更完美?陛下也说了,挂个名头而已。”
景和帝心说,这样一来,你还怎么品尝权柄的美味,从而喜欢上大权在握的感觉,愿意为国效力?
不过心中的小算盘肯定不能明说,景和帝考虑片刻,点头道:“也罢,那你就暂且挂个参谋的职位。”
“我,呃,草……在下遵旨。”
景和帝笑道:“沈卿有了官身,该以臣子自称了。”
“好吧,臣谢陛下。”
自称什么的根本无所谓呀,又不是一旦做了官,这辈子就卖给了皇帝,还可以辞官嘛。皇帝不允许都没用,因为还有种行为叫“挂印而去”。
沈器告辞出宫,准备随军出行。
景和帝喝了内侍端来的药汤,坐在御案前皱眉沉思。
这时,周青樨来了。
景和帝挥手让人放周青樨进殿。
“父皇,沈器要去江陵?”周青樨问道。
景和帝一怔,随即沉下脸:“你是怎么知道的?”
先前他和沈器谈话,殿内可没旁人,若是这种情况下谈话内容都能传出去,皇宫还有秘密可言么?
“猜得呗。”周青樨没看出景和帝的想法,理直气壮道,“那家伙总说自己懒,结果什么事都要亲自出马,隐士嘛,根本不懂使唤人哒。我估计,他不会老实蹲在京城等消息。”
景和帝这才放下心来。
“你猜对了。”景和帝若有所思的看着闺女,“青樨呀,看来你很了解沈器嘛。”
“当然。”周青樨洋洋得意,“他一抬屁股……咳咳,女儿也要去。”
“什么?”
“我也要去江陵。”
景和帝断然道:“绝对不行!”
“为什么?”
“你是朕的公主,怎能以身涉险!”景和帝反问道,“朕倒是要问问你了,你去江陵,又是为了什么?”
周青樨说道:“为国出力,为父皇分忧咯。沈器查案,女儿可是全程参与的。他说过,我就是他的‘华生’,虽然我不知道华生是谁,但是感觉很重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