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1980之他来自未来 >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战斗民族是吓不倒的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战斗民族是吓不倒的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1980之他来自未来最新章节!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斗民族是吓不倒的
无人机残骸很快被秘密运回了苏联,并立刻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虽然此时北极熊早已是重病缠身,但红色帝国的底蕴却依旧不可小视,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一支精干的研究团队很快就组建起来,开始对这些残骸展开最为专业的研究与破解。
在坠落的过程中,两个镜头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损坏的只是外壳和镜片,内部的核心构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而图传模块因为有相对更为坚固的外壳保护,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成为了残骸中唯一还保存完好的部件。
也就是这个图传系统,其初步的检测结果立刻又让研究小组的密保等级再次提升,成为了与核工程同等重要的最高机密。
检测工作并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仅仅只是为了弄清楚这些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就耗费了研究组整整三天的时间——这可是集结了整个苏联最尖端的科研力量的团队!而检测所得出的答案,却让这些国宝级的专家陷入了集体的癫狂,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他们又不得不花了一周的时间来反复验证这一答案,以确定并不是自己弄错了。
不怪得他们这样失态,依照仪器检测和众多专家分析的结果,这块比香烟盒还小的部件,居然包含着图像采集,图像数据化转换,以及电子信号的传输这三大功能模块,而同样的功能,如果要用苏联的技术来实现的话,即便是在完全不考虑成本和量产化生产的前题下,其成品体积至少也得有一个床头柜的大小,并且各方面的性能还要远远低于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
这就很吓人了!
无论是图像的数据化转换还是无线电传输,这些技术单独拿出来都不算稀奇,最简单的例子:电视,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技术和原理,但为什么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把这些技术应用在无人机上?难道那么多专家都看不出这种技术在军事上的用途?
答案很简单,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没办法做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没办法将这些设备的体积缩小到可以用无人机来搭载的地步。
想像一下,一个烟盒大小的系统模块,只需要一架翼展一米左右的飞行器,就足以将它送上天空,甚至再小一些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样的重量和体积根本不会给飞行器带来太大的负担,可如果是一个床头柜那样庞大,重量至少也有十几二十斤的设备呢?搭载它的飞行器又得增大到什么程度?
不仅如此,更小的体积也代表着更低的能耗,烟盒大小的系统,用一块电池就能轻松的供电,但如果要让一个柜子大小的设备运行起来,其所需的电量和电压恐怕就得用一台发电机才能带得动了——这七七八八的设备加起来,最后结果就是飞行器的体积也一增再增,最后设计师一看:咦,还多点空间,得了,正好加个驾驶舱……什么?这是无人机,不需要驾驶舱?这么庞大的机体,这么昴贵的造价,你确定真的不需要给它配备一名机师吗?
这已经不单单只是一架无人机先进与否的问题了,如此巨大的差距,所代表的几乎就是整个电子技术和相关制造领域的整体落后,从设计,到理念,从材料,到制造,只有全方位的落后,才有可能形成如此强烈的对比。
用一名苏联权威专家的话说,光是这些零件上已经检测和验证出的技术,就已经比苏联先进了至少三十年,而这三十年,还是最保守的说法。
为什么说保守?因为这三十年,指的是苏联在已经获得了这些设备样品,并从这些零件与材料上了解了技术发展的方向,然后再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与其同等的技术水平所需的时间——但事实上,对于真正的先行者而言,他们是不可能有什么参照物的。面对无尽的未知,他们只能凭经验和智慧,再加上一点运气和足够的勇气去一步步摸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十倍以上的艰辛,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将苏联甩出这样远的距离,那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可就令人不寒而悸了。
技术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如此先进的电子技术,当然不可能只是用来制造无人机,它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的领域:比如导弹,如果能大规模的缩小电子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哪怕是其他方面的技术毫无进步,那节省出来的空间和重量也足够让同一款导弹的射程变得更远,或是搭载威力更大的弹头;又比如战机,同样的道理,各国新一代的战机在飞行性能上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就算有,也只是针对各自的需求和战术而作出的取舍,并不存在谁能碾压谁的情况,而一款战机性能的高低,作战能力的强弱,至少有一半是取决于它所搭载的电子系统:雷达,火控,各种飞行参数,战场环境的识别,通讯的保障,甚至是机体的控制辅助,这都是需要极其复杂的电子设备来实现的,而这些技术,在这架无人机的残骸上都能得到体现。
美国在技术上要领先于苏联,这不是什么秘密,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但专家们却无法接受双方的差距竟然会这么大,如果美国的电子技术真有如此强大,并且能大规模应用的话,那他们的常规军事力量几乎就可以在战场上对苏联军队形成碾压——军方当然不会承认这点,他们会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单单只是武器性能的数据,还有士兵的勇敢和将军的智谋,等等,但科学家可不会认同这些唯心的说法,他们只认数据,也只相信数据。
“那么,我们需要多久才能破解这些东西上面的技术,另外,这种无人机在军事上确实能发挥极大的价值,我们是否能够进行仿制?就算是性能达不到这种效果,稍微降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视查研究工作的进展时,一名对技术并没有太多了解,也懒得去看那些厚厚的技术文件的将军对主管工程师问道,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只可惜,他这次的期待却注定要失望了。
看了他一眼,总工程师的表情有些怪异,反问道:“您是在开玩笑?还是说,您根本就没听我刚才的说明?”
“怎么了?”将军有些不满,在他看来,他的要求完全是合情合理,也是对方应该做到的。
叹了口气,总工程师认真的说道:“仿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别说仿制,我们现在甚至连想要逆推出这些零件的线路结构图都做不到。”
将军惊了:“这怎么可能?东西就在你们手上,画个图纸能有多难?”
总工程师翻了个白眼,都懒得跟这个技术白痴去解释,好在一旁的另一名工程师替他解围,苦笑着说道:“因为技术的代差实在太大了!他们使用的这种集成封装技术,无论是封装的技术还是内部的结构,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已知的极限。通过对仅有的几个已经损坏的零件的拆解,我们发现这里面的线路和元件甚至都超出了肉眼所能分辨的极限,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一块比指甲大不了多少的集成块,里面的元件数量甚至有可能超过了上万个单元,如果要绘制它的结构图,就只能进行破坏性的研究,用高精度的磨床一层一层的打磨,然后拍照存档,而这样的方式,单是绘制一块集成块的时间恐怕就得超过半年,甚至是一年都未必能够完成,而且就算绘制出了图纸,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加工出这样的集成块。”
“居然有这么大的差距?”
在工程师的解释下,将军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美国人的技术真的先进到了这种地步,那就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恐怕连很多重大的国策都得作出相应的调整了……说得夸张些,要不是有核武器这个共同毁灭的底牌在,弄不好苏联就得再打一场卫国战争了——作为苏联的死敌,如果美国真有这么大的技术优势,他们是绝对不会介意把冷战变成热战,用一场战争来终结自己的对手的。
“但这不合理啊……如果美国人的技术真的先进到了这种水平,为什么我们的情报部门从来没有发现过相关的迹象?这种程度的技术,他们不可能只用在这么一款无人机上面吧?如果是大规模的应用,我们是不可能一点情报都收不到的!”
回过神来,将军毕竟还是习惯于从军事与情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越想越不能劲,而他这个疑问,却显然不是在场的这些专家能给他解答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斗民族是吓不倒的
无人机残骸很快被秘密运回了苏联,并立刻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虽然此时北极熊早已是重病缠身,但红色帝国的底蕴却依旧不可小视,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一支精干的研究团队很快就组建起来,开始对这些残骸展开最为专业的研究与破解。
在坠落的过程中,两个镜头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损坏的只是外壳和镜片,内部的核心构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而图传模块因为有相对更为坚固的外壳保护,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成为了残骸中唯一还保存完好的部件。
也就是这个图传系统,其初步的检测结果立刻又让研究小组的密保等级再次提升,成为了与核工程同等重要的最高机密。
检测工作并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仅仅只是为了弄清楚这些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就耗费了研究组整整三天的时间——这可是集结了整个苏联最尖端的科研力量的团队!而检测所得出的答案,却让这些国宝级的专家陷入了集体的癫狂,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他们又不得不花了一周的时间来反复验证这一答案,以确定并不是自己弄错了。
不怪得他们这样失态,依照仪器检测和众多专家分析的结果,这块比香烟盒还小的部件,居然包含着图像采集,图像数据化转换,以及电子信号的传输这三大功能模块,而同样的功能,如果要用苏联的技术来实现的话,即便是在完全不考虑成本和量产化生产的前题下,其成品体积至少也得有一个床头柜的大小,并且各方面的性能还要远远低于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
这就很吓人了!
无论是图像的数据化转换还是无线电传输,这些技术单独拿出来都不算稀奇,最简单的例子:电视,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技术和原理,但为什么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把这些技术应用在无人机上?难道那么多专家都看不出这种技术在军事上的用途?
答案很简单,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没办法做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没办法将这些设备的体积缩小到可以用无人机来搭载的地步。
想像一下,一个烟盒大小的系统模块,只需要一架翼展一米左右的飞行器,就足以将它送上天空,甚至再小一些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样的重量和体积根本不会给飞行器带来太大的负担,可如果是一个床头柜那样庞大,重量至少也有十几二十斤的设备呢?搭载它的飞行器又得增大到什么程度?
不仅如此,更小的体积也代表着更低的能耗,烟盒大小的系统,用一块电池就能轻松的供电,但如果要让一个柜子大小的设备运行起来,其所需的电量和电压恐怕就得用一台发电机才能带得动了——这七七八八的设备加起来,最后结果就是飞行器的体积也一增再增,最后设计师一看:咦,还多点空间,得了,正好加个驾驶舱……什么?这是无人机,不需要驾驶舱?这么庞大的机体,这么昴贵的造价,你确定真的不需要给它配备一名机师吗?
这已经不单单只是一架无人机先进与否的问题了,如此巨大的差距,所代表的几乎就是整个电子技术和相关制造领域的整体落后,从设计,到理念,从材料,到制造,只有全方位的落后,才有可能形成如此强烈的对比。
用一名苏联权威专家的话说,光是这些零件上已经检测和验证出的技术,就已经比苏联先进了至少三十年,而这三十年,还是最保守的说法。
为什么说保守?因为这三十年,指的是苏联在已经获得了这些设备样品,并从这些零件与材料上了解了技术发展的方向,然后再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与其同等的技术水平所需的时间——但事实上,对于真正的先行者而言,他们是不可能有什么参照物的。面对无尽的未知,他们只能凭经验和智慧,再加上一点运气和足够的勇气去一步步摸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十倍以上的艰辛,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将苏联甩出这样远的距离,那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可就令人不寒而悸了。
技术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如此先进的电子技术,当然不可能只是用来制造无人机,它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的领域:比如导弹,如果能大规模的缩小电子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哪怕是其他方面的技术毫无进步,那节省出来的空间和重量也足够让同一款导弹的射程变得更远,或是搭载威力更大的弹头;又比如战机,同样的道理,各国新一代的战机在飞行性能上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就算有,也只是针对各自的需求和战术而作出的取舍,并不存在谁能碾压谁的情况,而一款战机性能的高低,作战能力的强弱,至少有一半是取决于它所搭载的电子系统:雷达,火控,各种飞行参数,战场环境的识别,通讯的保障,甚至是机体的控制辅助,这都是需要极其复杂的电子设备来实现的,而这些技术,在这架无人机的残骸上都能得到体现。
美国在技术上要领先于苏联,这不是什么秘密,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但专家们却无法接受双方的差距竟然会这么大,如果美国的电子技术真有如此强大,并且能大规模应用的话,那他们的常规军事力量几乎就可以在战场上对苏联军队形成碾压——军方当然不会承认这点,他们会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单单只是武器性能的数据,还有士兵的勇敢和将军的智谋,等等,但科学家可不会认同这些唯心的说法,他们只认数据,也只相信数据。
“那么,我们需要多久才能破解这些东西上面的技术,另外,这种无人机在军事上确实能发挥极大的价值,我们是否能够进行仿制?就算是性能达不到这种效果,稍微降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视查研究工作的进展时,一名对技术并没有太多了解,也懒得去看那些厚厚的技术文件的将军对主管工程师问道,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只可惜,他这次的期待却注定要失望了。
看了他一眼,总工程师的表情有些怪异,反问道:“您是在开玩笑?还是说,您根本就没听我刚才的说明?”
“怎么了?”将军有些不满,在他看来,他的要求完全是合情合理,也是对方应该做到的。
叹了口气,总工程师认真的说道:“仿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别说仿制,我们现在甚至连想要逆推出这些零件的线路结构图都做不到。”
将军惊了:“这怎么可能?东西就在你们手上,画个图纸能有多难?”
总工程师翻了个白眼,都懒得跟这个技术白痴去解释,好在一旁的另一名工程师替他解围,苦笑着说道:“因为技术的代差实在太大了!他们使用的这种集成封装技术,无论是封装的技术还是内部的结构,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已知的极限。通过对仅有的几个已经损坏的零件的拆解,我们发现这里面的线路和元件甚至都超出了肉眼所能分辨的极限,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一块比指甲大不了多少的集成块,里面的元件数量甚至有可能超过了上万个单元,如果要绘制它的结构图,就只能进行破坏性的研究,用高精度的磨床一层一层的打磨,然后拍照存档,而这样的方式,单是绘制一块集成块的时间恐怕就得超过半年,甚至是一年都未必能够完成,而且就算绘制出了图纸,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加工出这样的集成块。”
“居然有这么大的差距?”
在工程师的解释下,将军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美国人的技术真的先进到了这种地步,那就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恐怕连很多重大的国策都得作出相应的调整了……说得夸张些,要不是有核武器这个共同毁灭的底牌在,弄不好苏联就得再打一场卫国战争了——作为苏联的死敌,如果美国真有这么大的技术优势,他们是绝对不会介意把冷战变成热战,用一场战争来终结自己的对手的。
“但这不合理啊……如果美国人的技术真的先进到了这种水平,为什么我们的情报部门从来没有发现过相关的迹象?这种程度的技术,他们不可能只用在这么一款无人机上面吧?如果是大规模的应用,我们是不可能一点情报都收不到的!”
回过神来,将军毕竟还是习惯于从军事与情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越想越不能劲,而他这个疑问,却显然不是在场的这些专家能给他解答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