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李世民,你的大唐只有三百年国运哦~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大清之祸害、三千位面大抽奖、杀戮异形、象棋霸主、降临卡利姆多的道士、超科技狂潮、我不是变种人、王东吴巧儿、苏陌宫亦臣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游仙镜最新章节!
却说张玄清念出《三字经》给李承乾、李泰二人背诵,也只是随意选了一篇,并没有细想。
李承乾、李泰听在耳中,亦无暇分析内容意义,只顾死记硬背。
但是李世民、孙思邈、长孙无垢等人却不同。
他们无需担心背不下来,在皇宫之中,本就有专人记录李世民的生活言行。尤其今日,张玄清进宫,李世民还特意吩咐人,一定要将他们的对话内容统统记录下来。
所以,没有死记硬背的必要,几个人最关注的当然还是内容。
其中最为关注的当然还属李世民,******、敲爻歌暂且不谈,前者看似淫词烂曲,却明显是为了引出后者。而剩下的师说、马说,一个劝学,一个以相马喻相人,在李世民看来,都是别出机杼,立意宏光的旷世文章。
此时再听三字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其中更是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哲学人伦、忠孝义理等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他不由心中微动:此又是一篇旷世奇作,为蒙学不下千字文矣!
然而这种想法并未持续多久,很快,李世民就顾不得考虑是不是把三字经加入蒙学,一张脸变得阴沉起来,并且阴沉的恐怖。
只因……张玄清喝多了忘了删改!
《三字经》乃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所写,后又经过历代国学大师增注,关历史方面,某个版本从上古三皇五帝一直写到民国,而张玄清背得正是这个版本!
故当张玄清背到“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时,李世民还暗自点头,知道后面该是历代王朝、君主兴灭的大略概括;背到“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时,还有些期待,后边会不会有他们大唐、会不会有他李世民、如果有,张玄清又是该如何写、如何评价。
可当张玄清背出“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时,李世民一切期待都烟消云散,所有注意都在那“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一句,一张脸阴晴变幻,狰狞恐怖。
轰隆隆——
恰此时机,外面天空忽雷声大作,电闪雷鸣,似要将张玄清的声音掩盖。
然而在这如此巨大、似在头顶炸响的雷声之下,张玄清的声音依旧十分清晰,准确无比的传入在场所有人耳中:“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疗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一字一句,抑扬顿挫,没有丝毫差漏。
袁天罡、孙思邈等人尽皆变色,连李淳风、刘神威两个小辈都不例外。想要阻拦,可却被李世民凌厉的目光所制止,最后只得发出一声轻叹:事已至此,再制止也没有用了。默默等张玄清背完。
整部《三字经》是以“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结尾,当张玄清全部背完,雷声也诡异的消失无踪,大殿里面寂静的可怕。
谁都没敢说话,连本该抢着背诵的李承乾、李泰都低头兜手,不敢发出一丝声息。两人虽然在死记硬背,但还是注意到了“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几句,被几句话惊得背都不敢背了。
除了殿外的雨声,殿内所有人都一言不发,噤若寒蝉,空气凝结压抑到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可是在这个时候,仍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哇——哇——哇——”却见长孙无垢旁边奶娘怀中,此时尚还幼小的李治忽然放声大哭,声音极大,将凝结的空气打碎,同时把众人从压抑中解脱出来。
原来为营造出一个家宴的气氛,李世民始终都未让人把李治抱走。吃饭的时候,是由长孙无垢亲自喂得。而之后李治吃饱了,就睡了过去。不过当时张玄清已经开始发酒疯,抱着李治的宫女就也没敢开口请辞。
直到刚刚,一连串的雷声将李治吵醒,因为年岁尚小,受惊之下,就不管不顾的哭了起来。
抱着李治的宫女差点没吓死,一边低声哄李治不要哭了,一边仓皇下跪,叫:“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李世民的脸依旧阴沉,一句话也不说。旁边长孙无垢见此,忙上前,将李治接到手中,并对宫女道:“你先退下吧,此事怪不得你。”接着又转头对殿内所有宫女太监说:“你们也都全部退下,另外,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记的,不要去记!”说到最后已经十分严厉。
殿内一众太监宫女忙领旨谢恩,匆匆退了出去。开玩笑,就算傻子都知道今天这事了不得,不是他们这种身份能知道的。再留下来,难道要找死么?
很快,殿内就只剩下李世民、长孙无垢、李承乾、李泰、李治、孙思邈、袁天罡、李淳风、刘神威、张玄清十个人。
只见长孙无垢开始哄李治,无奈李治受惊过度,仍啼哭不止。眉宇闪过一抹心疼,长孙无垢走到李承乾身边,将李治交给他,并道:“高明,你去带着雉奴找黄御医,让他开服安魂的药。还有青雀,跟你大哥一起去吧。”
她此举用意有二,一是担心李治再留下来,哭声会让李世民越发烦躁;二是也找机会把李承乾和李泰支开,不然刚刚让宫女带着李治去就是了,哪还用绕一圈废这么大事?
李承乾和李泰紧忙答应,不料这时李世民忽然道:“不用了,既然孙道长在这里,还找什么黄御医?高明,青雀,你们都留下来吧。另,孙道长,不知能否帮雉奴看看,他是否受惊过度?有没有什么隐患?”
不知何时,他的面色已恢复如常,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孙思邈轻咳一声,拱手为礼:“陛下客气了,殿下就交由贫道便可。”说着从李承乾手中接过李治。(未完待续。)
却说张玄清念出《三字经》给李承乾、李泰二人背诵,也只是随意选了一篇,并没有细想。
李承乾、李泰听在耳中,亦无暇分析内容意义,只顾死记硬背。
但是李世民、孙思邈、长孙无垢等人却不同。
他们无需担心背不下来,在皇宫之中,本就有专人记录李世民的生活言行。尤其今日,张玄清进宫,李世民还特意吩咐人,一定要将他们的对话内容统统记录下来。
所以,没有死记硬背的必要,几个人最关注的当然还是内容。
其中最为关注的当然还属李世民,******、敲爻歌暂且不谈,前者看似淫词烂曲,却明显是为了引出后者。而剩下的师说、马说,一个劝学,一个以相马喻相人,在李世民看来,都是别出机杼,立意宏光的旷世文章。
此时再听三字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其中更是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哲学人伦、忠孝义理等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他不由心中微动:此又是一篇旷世奇作,为蒙学不下千字文矣!
然而这种想法并未持续多久,很快,李世民就顾不得考虑是不是把三字经加入蒙学,一张脸变得阴沉起来,并且阴沉的恐怖。
只因……张玄清喝多了忘了删改!
《三字经》乃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所写,后又经过历代国学大师增注,关历史方面,某个版本从上古三皇五帝一直写到民国,而张玄清背得正是这个版本!
故当张玄清背到“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时,李世民还暗自点头,知道后面该是历代王朝、君主兴灭的大略概括;背到“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时,还有些期待,后边会不会有他们大唐、会不会有他李世民、如果有,张玄清又是该如何写、如何评价。
可当张玄清背出“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时,李世民一切期待都烟消云散,所有注意都在那“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一句,一张脸阴晴变幻,狰狞恐怖。
轰隆隆——
恰此时机,外面天空忽雷声大作,电闪雷鸣,似要将张玄清的声音掩盖。
然而在这如此巨大、似在头顶炸响的雷声之下,张玄清的声音依旧十分清晰,准确无比的传入在场所有人耳中:“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疗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一字一句,抑扬顿挫,没有丝毫差漏。
袁天罡、孙思邈等人尽皆变色,连李淳风、刘神威两个小辈都不例外。想要阻拦,可却被李世民凌厉的目光所制止,最后只得发出一声轻叹:事已至此,再制止也没有用了。默默等张玄清背完。
整部《三字经》是以“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结尾,当张玄清全部背完,雷声也诡异的消失无踪,大殿里面寂静的可怕。
谁都没敢说话,连本该抢着背诵的李承乾、李泰都低头兜手,不敢发出一丝声息。两人虽然在死记硬背,但还是注意到了“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几句,被几句话惊得背都不敢背了。
除了殿外的雨声,殿内所有人都一言不发,噤若寒蝉,空气凝结压抑到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可是在这个时候,仍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哇——哇——哇——”却见长孙无垢旁边奶娘怀中,此时尚还幼小的李治忽然放声大哭,声音极大,将凝结的空气打碎,同时把众人从压抑中解脱出来。
原来为营造出一个家宴的气氛,李世民始终都未让人把李治抱走。吃饭的时候,是由长孙无垢亲自喂得。而之后李治吃饱了,就睡了过去。不过当时张玄清已经开始发酒疯,抱着李治的宫女就也没敢开口请辞。
直到刚刚,一连串的雷声将李治吵醒,因为年岁尚小,受惊之下,就不管不顾的哭了起来。
抱着李治的宫女差点没吓死,一边低声哄李治不要哭了,一边仓皇下跪,叫:“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李世民的脸依旧阴沉,一句话也不说。旁边长孙无垢见此,忙上前,将李治接到手中,并对宫女道:“你先退下吧,此事怪不得你。”接着又转头对殿内所有宫女太监说:“你们也都全部退下,另外,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记的,不要去记!”说到最后已经十分严厉。
殿内一众太监宫女忙领旨谢恩,匆匆退了出去。开玩笑,就算傻子都知道今天这事了不得,不是他们这种身份能知道的。再留下来,难道要找死么?
很快,殿内就只剩下李世民、长孙无垢、李承乾、李泰、李治、孙思邈、袁天罡、李淳风、刘神威、张玄清十个人。
只见长孙无垢开始哄李治,无奈李治受惊过度,仍啼哭不止。眉宇闪过一抹心疼,长孙无垢走到李承乾身边,将李治交给他,并道:“高明,你去带着雉奴找黄御医,让他开服安魂的药。还有青雀,跟你大哥一起去吧。”
她此举用意有二,一是担心李治再留下来,哭声会让李世民越发烦躁;二是也找机会把李承乾和李泰支开,不然刚刚让宫女带着李治去就是了,哪还用绕一圈废这么大事?
李承乾和李泰紧忙答应,不料这时李世民忽然道:“不用了,既然孙道长在这里,还找什么黄御医?高明,青雀,你们都留下来吧。另,孙道长,不知能否帮雉奴看看,他是否受惊过度?有没有什么隐患?”
不知何时,他的面色已恢复如常,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孙思邈轻咳一声,拱手为礼:“陛下客气了,殿下就交由贫道便可。”说着从李承乾手中接过李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