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杂谈这一年注定只能怀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串串珠文集最新章节!
读书杂谈自2004年5月改版重开后,我就在这儿晃悠了,不过头几个月基本潜水,不敢发帖,也很少跟帖。那个时候的杂谈整体素质好,文字水平高,一般人轻易是不敢说话的,灌水主帖没有,灌水跟帖也很少。版主 outree、丁香雨愁、昨日王侯、听雨馆主、小眼睛、穷人王爷等以他们的学识及管理上的大气赢得了坛友们的普遍喜爱与尊重。论坛上虽然偶有掐架,但都是就事论事,绝少人身攻击,绝少脏话满屏。就连牛叉烘烘的雾里看花当初与人拍砖时也没有后来的那些脏不忍睹的字眼。因为定位在读书,兼杂谈,大家发帖都很自觉。小说、散文,情爱日记、无病呻吟等的帖子都会发在相应的论坛而不会在这里出现。
后来,版主换了一茬又一茬,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的,读书杂谈变了。
读书少了,闲聊多了;
时评少了,漫骂多了;
正经的少了,扯淡的多了;
单挑的少了,群殴的多了。
老面孔少了,新面孔多了;
高雅虚伪的少了,低俗“真诚”的多了;
上半身议论的少了,下半身裸奔的多了;
爷们铿锵的话语少了,娘们争风吃醋的多了;
正装高谈阔论充绅士的少了,马甲拍砖骂街做痞子的多了
杂谈于我,越来越陌生了,最后连跟帖的兴趣也没有了,于是,一个猛子深扎下去,当然,我不怕憋死。红袖那么多好玩的论坛,少了个杂谈,照样玩得欢实。偶尔冒一小泡,竟然,我成了新人了。对新人来说,我是新人。对老人来说,我依旧是老人。私下里,几个论坛老人凑一起,或群聊,或私聊,也是不亦乐乎
忽然,某天,他在帖子里说,要来北京呆上几个月;忽然,某天,另一个他打来电话说,那人已到,要接见你。于是,几次电话后,敲定了时间、地点和联络暗号,两男一女就在六里桥他家附近的一个餐馆见面了。那女人,当然是我。那俩男人嘛,一个是听雨馆主,一个是号称可以一剑捅穿十四州的穷人王爷。
以前跟馆主见过几面,不过这次见他,明显感觉他苍老了许多,也瘦了许多。与我给他照的张开两条白胳膊仰头向天问的那张照片比,憔悴了。当天,他上身穿的是件短袖,下身穿的是条大花裤衩子。因为都是认识很多年的老朋友,他也不讲究。事实上,他确实也不讲究。依旧用爪子捏着大芸豆吃。那天,当他走在前面时,看他两条细腿,竟然跟麻将杆一样,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是怜悯?是同情?是惋惜?还是尤其是在餐后去莲花池公园赏荷,我和穷人王爷坐在树下的长椅上,而他蹲在我俩面前仰头跟我说话时,这种感觉尤其突出。想起这一年他在论坛上所经历的一些事,本想说点什么。但,还是忍住了。第二天中午,他给我打电话,说(以下省略n多字)。事隔很多天,一个偶然,一个女人在新浪博客与我用小纸条“交谈”了几次,她甚至用一种胜利者的语气跟我“说”(再次省略n多字)。我,一个被蒙在鼓里的人,忽然醒悟。于是,那个我曾经仰视的男人——听雨馆主,在我眼中,可以平视或者俯视了。
跟穷人王爷也算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在论坛上虽然帖子上来往不多,但彼此相知,没有距离感,见面后,自然都感非常亲切。他一口一个“小串串”一口一个“小珠珠”把我叫得心花怒放。自己都感觉年轻了二十岁。对王爷,一直有种遗憾。就是没能尽地主之谊陪他在北京转转。原因嘛,主要是很忙,每天至少六节课,而晚上出来于我来说又不是很方便(老公不是很喜欢我见网友)。就是跟馆主相约,也是在白天。所以后来昨日王侯来时,也是约在了下午。那天下午刚好有空,特意开车去见他们。本想有车方便些,在游完天坛公园以后,想再带他们去附近的公园比如大观园、龙潭湖或者朝阳公园等去玩。但王侯的俩孩子似乎对这些地方都不感兴趣,送王爷、王侯回府路过什刹海,我跟王爷说可以停下去喝两杯,都遭到那俩孩子的反对。我跟王侯说,以后再来北京别带孩子来,竟然让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想必,王侯对孩子可能要求太严了,孩子正想借王侯不在而撒欢儿呢。
王爷,王侯,一个是穷人的,一个是昨日的,似乎已经成了过去时,但他们一旦出现,都会引来几个老朋友捧场。他们文章的超尘拔俗,老辣,深刻。王侯历史方面的修养,一般人望尘莫及。而王爷时而讥讽时候疯癫时而卖弄时而犀利的文笔,也让人忍俊不禁杂谈,若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再多些,就好了。起码,文化味道足些。
2007年的红袖,还有两个人我要提。一个是马长山老师,一个是洁璞妹妹。记得马长山老师好象是丁香雨愁介绍来的,曾经在读书杂谈玩过好一阵,也是当年杂谈出了名的大腕。后来,失踪了。而洁璞,是我认识三年的好姐妹。一起打理过日记论坛和人到中年论坛,我做版头,她做版副。她在读书杂谈潜水之久之深的功夫,我望尘莫及。今年的三月,我们在北京相聚。聚中,洁璞给听雨馆主打了电话,然后我接上,开始了我与馆主一年多后的第二次“握手”约好了,关于馆主,不说,所以,就此打住。而关于马长山老师和洁璞妹妹的,以后有时间再写吧。毕竟,他们于杂谈,已经是陌生人了。
2007年的杂谈,注定只能怀念。
作于2007年12月25日,圣诞节
读书杂谈自2004年5月改版重开后,我就在这儿晃悠了,不过头几个月基本潜水,不敢发帖,也很少跟帖。那个时候的杂谈整体素质好,文字水平高,一般人轻易是不敢说话的,灌水主帖没有,灌水跟帖也很少。版主 outree、丁香雨愁、昨日王侯、听雨馆主、小眼睛、穷人王爷等以他们的学识及管理上的大气赢得了坛友们的普遍喜爱与尊重。论坛上虽然偶有掐架,但都是就事论事,绝少人身攻击,绝少脏话满屏。就连牛叉烘烘的雾里看花当初与人拍砖时也没有后来的那些脏不忍睹的字眼。因为定位在读书,兼杂谈,大家发帖都很自觉。小说、散文,情爱日记、无病呻吟等的帖子都会发在相应的论坛而不会在这里出现。
后来,版主换了一茬又一茬,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的,读书杂谈变了。
读书少了,闲聊多了;
时评少了,漫骂多了;
正经的少了,扯淡的多了;
单挑的少了,群殴的多了。
老面孔少了,新面孔多了;
高雅虚伪的少了,低俗“真诚”的多了;
上半身议论的少了,下半身裸奔的多了;
爷们铿锵的话语少了,娘们争风吃醋的多了;
正装高谈阔论充绅士的少了,马甲拍砖骂街做痞子的多了
杂谈于我,越来越陌生了,最后连跟帖的兴趣也没有了,于是,一个猛子深扎下去,当然,我不怕憋死。红袖那么多好玩的论坛,少了个杂谈,照样玩得欢实。偶尔冒一小泡,竟然,我成了新人了。对新人来说,我是新人。对老人来说,我依旧是老人。私下里,几个论坛老人凑一起,或群聊,或私聊,也是不亦乐乎
忽然,某天,他在帖子里说,要来北京呆上几个月;忽然,某天,另一个他打来电话说,那人已到,要接见你。于是,几次电话后,敲定了时间、地点和联络暗号,两男一女就在六里桥他家附近的一个餐馆见面了。那女人,当然是我。那俩男人嘛,一个是听雨馆主,一个是号称可以一剑捅穿十四州的穷人王爷。
以前跟馆主见过几面,不过这次见他,明显感觉他苍老了许多,也瘦了许多。与我给他照的张开两条白胳膊仰头向天问的那张照片比,憔悴了。当天,他上身穿的是件短袖,下身穿的是条大花裤衩子。因为都是认识很多年的老朋友,他也不讲究。事实上,他确实也不讲究。依旧用爪子捏着大芸豆吃。那天,当他走在前面时,看他两条细腿,竟然跟麻将杆一样,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是怜悯?是同情?是惋惜?还是尤其是在餐后去莲花池公园赏荷,我和穷人王爷坐在树下的长椅上,而他蹲在我俩面前仰头跟我说话时,这种感觉尤其突出。想起这一年他在论坛上所经历的一些事,本想说点什么。但,还是忍住了。第二天中午,他给我打电话,说(以下省略n多字)。事隔很多天,一个偶然,一个女人在新浪博客与我用小纸条“交谈”了几次,她甚至用一种胜利者的语气跟我“说”(再次省略n多字)。我,一个被蒙在鼓里的人,忽然醒悟。于是,那个我曾经仰视的男人——听雨馆主,在我眼中,可以平视或者俯视了。
跟穷人王爷也算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在论坛上虽然帖子上来往不多,但彼此相知,没有距离感,见面后,自然都感非常亲切。他一口一个“小串串”一口一个“小珠珠”把我叫得心花怒放。自己都感觉年轻了二十岁。对王爷,一直有种遗憾。就是没能尽地主之谊陪他在北京转转。原因嘛,主要是很忙,每天至少六节课,而晚上出来于我来说又不是很方便(老公不是很喜欢我见网友)。就是跟馆主相约,也是在白天。所以后来昨日王侯来时,也是约在了下午。那天下午刚好有空,特意开车去见他们。本想有车方便些,在游完天坛公园以后,想再带他们去附近的公园比如大观园、龙潭湖或者朝阳公园等去玩。但王侯的俩孩子似乎对这些地方都不感兴趣,送王爷、王侯回府路过什刹海,我跟王爷说可以停下去喝两杯,都遭到那俩孩子的反对。我跟王侯说,以后再来北京别带孩子来,竟然让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想必,王侯对孩子可能要求太严了,孩子正想借王侯不在而撒欢儿呢。
王爷,王侯,一个是穷人的,一个是昨日的,似乎已经成了过去时,但他们一旦出现,都会引来几个老朋友捧场。他们文章的超尘拔俗,老辣,深刻。王侯历史方面的修养,一般人望尘莫及。而王爷时而讥讽时候疯癫时而卖弄时而犀利的文笔,也让人忍俊不禁杂谈,若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再多些,就好了。起码,文化味道足些。
2007年的红袖,还有两个人我要提。一个是马长山老师,一个是洁璞妹妹。记得马长山老师好象是丁香雨愁介绍来的,曾经在读书杂谈玩过好一阵,也是当年杂谈出了名的大腕。后来,失踪了。而洁璞,是我认识三年的好姐妹。一起打理过日记论坛和人到中年论坛,我做版头,她做版副。她在读书杂谈潜水之久之深的功夫,我望尘莫及。今年的三月,我们在北京相聚。聚中,洁璞给听雨馆主打了电话,然后我接上,开始了我与馆主一年多后的第二次“握手”约好了,关于馆主,不说,所以,就此打住。而关于马长山老师和洁璞妹妹的,以后有时间再写吧。毕竟,他们于杂谈,已经是陌生人了。
2007年的杂谈,注定只能怀念。
作于2007年12月25日,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