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三光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余小草朱俊阳最新章节!
余家根本没时间去顾及这些人的反应,每个人恨不得自己有八双手。
老余头自从听说有蝗灾,一直在念叨着粮食,粮食,粮食!不顾自己身子尚未完全恢复,就跟余海一起赶着家中的马车,往返于镇上和东山村之间,采购一大家子吃用的粮食。不但家中腾出来作为仓房的几个厢房,都填满了粗粮细粮。还悄悄地在镇上的房子里,也储存了几百斤粮食。
刘虎带领着家中的其他人,在余小草的指挥下,掰着已经成熟的玉米,并且一筐一筐地用驴车往家运。
余小草小心地避着别人,在小补天石的灵力下,一批一批地把玉米催熟。小补天石现在的能力,一下能催熟一亩田,一小时发功一次。一直到晚上,十亩地的玉米才全部都催熟了。接着是一亩地的土豆。
刘虎放着盖了半截的房子,带领一家五口奋战在玉米田里。除了刚刚六岁的小方平,其他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就连比小草大不了多少的刘燕儿,掰起玉米来,也能顶大半个承认劳动力使唤。
柳氏派余航跑了一趟码头,让他把在码头做生意的余小莲叫回来,顺便把余海碰到老神仙指点的话,学给大舅母娘俩听。韩氏听后,顾不上帮小莲收摊,就急匆匆地往家赶。柳家种了十几亩番薯,得连夜把它收回来。现在的番薯只长到跟拳头那么大,但收一点是一点,总比被蝗虫祸害了强。
柳氏则带着两个女儿,抢收院子里的蔬菜。收回来吃不完,可以做成干菜。想要消灭蝗虫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蝗虫过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蔬菜吃,就是收回来烂掉,也比喂蝗虫强!再说了,有灵石水在,能够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能顶上一阵子。
老余头和余海父子,把家中的仓房填满后,马不停蹄地加入到掰玉米挖土豆的阵营中去。爬蝗虫提前到来,余家人晚上也不休息,砍玉米秸秆。家里喂着两头牲口,还有些兔子什么的,都需要草料。玉米秸秆也要运回家储藏起来。
就这样连天加夜地干了两天两夜,才把田里的庄稼颗粒归仓。就连刚刚种下地的番薯秧子,也拔了回来。幸好余家盖的房子大,房间比较多,两个院子里的厢房,全部腾出来当粮仓用了。家里的菜园子里的蔬菜,整整堆满了一间房。一家人把房间门锁得紧紧的,门窗的缝隙也都用泥土给堵上。一切就绪后,辛苦了两天的余家人才舍得合上眼睡个安稳觉。
在得到消息的第三天早上,就听到村里一阵喧哗。余小草一家出来一看,南边一片黑灰色的云,铺天盖地地漫卷过来。黑云常常见,像这样几乎贴着地面的阴云,东山村的村民们还是头一次见。
深灰色的云越飘越近,村里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蝗虫,数不清的蝗虫!快,快把每收完的粮食和菜抢收回来!!”
这两天,一些心存侥幸的村民,只把番薯收了一部分回来。接下来的两天平安无事,又让一些人松懈下来。还有一些已经收回番薯的村民,心生抱怨,说若是蝗灾的消息是假的话,害他们少收了一半的粮食。
现在再去看那些慌了神的村民,这些人又心中庆幸,庆幸自己听了村长和余海的话,把粮食都抢了回来。而那些没听从村长话的村民,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再想去抢收,他们的速度哪里敌得过蝗虫飞行的速度?还没摸到地里呢,蝗虫已经来到跟前了。
果然是百年难遇的蝗灾,蝗虫铺天盖地地飞过来,形成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数以亿计的蝗虫大军,一边飞行,一边奉行着“三光”政策——吃光、啃光、咬光!所过之处,植被被啃食殆尽,所有绿色一概不放过,就连树皮也给啃了一层下去。有些稍微幼嫩的树苗,也难逃蝗虫的毒手,只剩下可怜的一小节树干,无助地颤抖着。
蝗虫大军很快来到东山村,它们落在村口的老榆树上,老榆树顿时仿佛被用灰褐色的幕布密密实实地盖了一层,树干、树枝、树叶上,全都落满了蝗虫,啃食树叶的沙沙声,清晰入耳。
东山村很快被蝗虫所覆盖,地上、房子上、农具上……到处落满了可怖的蝗虫,就连空中都被拍着翅膀的蝗虫所占领。人要是想出门的话,一脚下去能踩死十几只蝗虫,人要用衣物包住头脸,否则蝗虫撞击在身上的感觉,也不好受!
那些没有把粮食和蔬菜收回家的村民们,纷纷发出悔恨的哭嚎声。他们的粮食,几乎在一瞬间,就被数不尽的蝗虫覆盖了,再去抢收的时候,只剩下可怜的根部了。
怎么办?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面临的将是缺粮、饥荒和无尽的苦难。余小草看着他们绝望的样子,忍不住喊了一嗓子:“蝗虫是可以吃的!多抓些,用盐腌上也能顶一阵子了!!”
村民们这才恍然记起小时候谁没烤过蚂蚱吃,烤得焦黄的蚂蚱吃在嘴里香喷喷的,蝗虫也是一样啊!于是,全村的村民们齐动员,有用竹筐的,有用麻袋的,有用渔网的,把地上落的蝗虫往里面扒拉。
余小草家院子的菜地里,还有些烂菜叶子,吸引了不少蝗虫过来。密密麻麻的蝗虫趴在地上,菜叶子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消失着。
刘方平小盆友裹得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他勇敢地第一个冲上去,一手抓了一只蝗虫,往他大哥手里拿着的袋子里塞。余家上下也都动员起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口袋,往里面飞快地抓着蝗虫。
地上爬的、天上飞的,蝗虫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肯定吓晕过去。余小草这个傻大胆儿看了,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余家根本没时间去顾及这些人的反应,每个人恨不得自己有八双手。
老余头自从听说有蝗灾,一直在念叨着粮食,粮食,粮食!不顾自己身子尚未完全恢复,就跟余海一起赶着家中的马车,往返于镇上和东山村之间,采购一大家子吃用的粮食。不但家中腾出来作为仓房的几个厢房,都填满了粗粮细粮。还悄悄地在镇上的房子里,也储存了几百斤粮食。
刘虎带领着家中的其他人,在余小草的指挥下,掰着已经成熟的玉米,并且一筐一筐地用驴车往家运。
余小草小心地避着别人,在小补天石的灵力下,一批一批地把玉米催熟。小补天石现在的能力,一下能催熟一亩田,一小时发功一次。一直到晚上,十亩地的玉米才全部都催熟了。接着是一亩地的土豆。
刘虎放着盖了半截的房子,带领一家五口奋战在玉米田里。除了刚刚六岁的小方平,其他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就连比小草大不了多少的刘燕儿,掰起玉米来,也能顶大半个承认劳动力使唤。
柳氏派余航跑了一趟码头,让他把在码头做生意的余小莲叫回来,顺便把余海碰到老神仙指点的话,学给大舅母娘俩听。韩氏听后,顾不上帮小莲收摊,就急匆匆地往家赶。柳家种了十几亩番薯,得连夜把它收回来。现在的番薯只长到跟拳头那么大,但收一点是一点,总比被蝗虫祸害了强。
柳氏则带着两个女儿,抢收院子里的蔬菜。收回来吃不完,可以做成干菜。想要消灭蝗虫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蝗虫过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蔬菜吃,就是收回来烂掉,也比喂蝗虫强!再说了,有灵石水在,能够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能顶上一阵子。
老余头和余海父子,把家中的仓房填满后,马不停蹄地加入到掰玉米挖土豆的阵营中去。爬蝗虫提前到来,余家人晚上也不休息,砍玉米秸秆。家里喂着两头牲口,还有些兔子什么的,都需要草料。玉米秸秆也要运回家储藏起来。
就这样连天加夜地干了两天两夜,才把田里的庄稼颗粒归仓。就连刚刚种下地的番薯秧子,也拔了回来。幸好余家盖的房子大,房间比较多,两个院子里的厢房,全部腾出来当粮仓用了。家里的菜园子里的蔬菜,整整堆满了一间房。一家人把房间门锁得紧紧的,门窗的缝隙也都用泥土给堵上。一切就绪后,辛苦了两天的余家人才舍得合上眼睡个安稳觉。
在得到消息的第三天早上,就听到村里一阵喧哗。余小草一家出来一看,南边一片黑灰色的云,铺天盖地地漫卷过来。黑云常常见,像这样几乎贴着地面的阴云,东山村的村民们还是头一次见。
深灰色的云越飘越近,村里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蝗虫,数不清的蝗虫!快,快把每收完的粮食和菜抢收回来!!”
这两天,一些心存侥幸的村民,只把番薯收了一部分回来。接下来的两天平安无事,又让一些人松懈下来。还有一些已经收回番薯的村民,心生抱怨,说若是蝗灾的消息是假的话,害他们少收了一半的粮食。
现在再去看那些慌了神的村民,这些人又心中庆幸,庆幸自己听了村长和余海的话,把粮食都抢了回来。而那些没听从村长话的村民,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再想去抢收,他们的速度哪里敌得过蝗虫飞行的速度?还没摸到地里呢,蝗虫已经来到跟前了。
果然是百年难遇的蝗灾,蝗虫铺天盖地地飞过来,形成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数以亿计的蝗虫大军,一边飞行,一边奉行着“三光”政策——吃光、啃光、咬光!所过之处,植被被啃食殆尽,所有绿色一概不放过,就连树皮也给啃了一层下去。有些稍微幼嫩的树苗,也难逃蝗虫的毒手,只剩下可怜的一小节树干,无助地颤抖着。
蝗虫大军很快来到东山村,它们落在村口的老榆树上,老榆树顿时仿佛被用灰褐色的幕布密密实实地盖了一层,树干、树枝、树叶上,全都落满了蝗虫,啃食树叶的沙沙声,清晰入耳。
东山村很快被蝗虫所覆盖,地上、房子上、农具上……到处落满了可怖的蝗虫,就连空中都被拍着翅膀的蝗虫所占领。人要是想出门的话,一脚下去能踩死十几只蝗虫,人要用衣物包住头脸,否则蝗虫撞击在身上的感觉,也不好受!
那些没有把粮食和蔬菜收回家的村民们,纷纷发出悔恨的哭嚎声。他们的粮食,几乎在一瞬间,就被数不尽的蝗虫覆盖了,再去抢收的时候,只剩下可怜的根部了。
怎么办?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面临的将是缺粮、饥荒和无尽的苦难。余小草看着他们绝望的样子,忍不住喊了一嗓子:“蝗虫是可以吃的!多抓些,用盐腌上也能顶一阵子了!!”
村民们这才恍然记起小时候谁没烤过蚂蚱吃,烤得焦黄的蚂蚱吃在嘴里香喷喷的,蝗虫也是一样啊!于是,全村的村民们齐动员,有用竹筐的,有用麻袋的,有用渔网的,把地上落的蝗虫往里面扒拉。
余小草家院子的菜地里,还有些烂菜叶子,吸引了不少蝗虫过来。密密麻麻的蝗虫趴在地上,菜叶子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消失着。
刘方平小盆友裹得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他勇敢地第一个冲上去,一手抓了一只蝗虫,往他大哥手里拿着的袋子里塞。余家上下也都动员起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口袋,往里面飞快地抓着蝗虫。
地上爬的、天上飞的,蝗虫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肯定吓晕过去。余小草这个傻大胆儿看了,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