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凡尔纳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 海底两万里_第二篇_第三章 价值连城的珍珠
海底两万里_第二篇_第三章 价值连城的珍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凡尔纳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最新章节!
第三章 价值连城的珍珠
当晚我睡得并不好,在梦中鲛鱼唱了独角戏。如果把印度教中的“超度”和鲛鱼联系在一起,再来审视这个凶神恶煞,好像就没那么可怕了。
第二天清晨四点,尼摩船长特意派人把我叫醒,我本来睡意也不浓,立即起床穿衣来到客厅。
尼摩船长正在客厅等我。
“阿龙纳斯先生,”他问,“您准备得怎么样?”
“都好了,不论是心理还是身体。”
“那好,请跟我来。”
“船长先生,我的两个同伴呢?”
“我已经通知他们了,他们正在等着我们。”
我又问了一句:“不用穿潜水衣吗?”
“先不用,我会让‘鹦鹉螺号’离海岸远一些,我们目前正处在马纳尔礁石岩脉的附近。不过我已让船员们准备了小艇,乘坐它我们可以到采珠场的水面,这样我们就不必徒步走很远的路程。小艇中准备好了潜水衣,如果我们要下到水底,就可以穿上。”
尼摩船长的安排很周到,当我们走到中央楼梯,准备上到平台时,尼德?兰和康塞尔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海底探秘很是兴奋。五个船员拿着木桨,在“鹦鹉螺号”的小艇旁时刻准备出发。
此时天色还没亮,天空中的云层有些厚,星光在云层的缝隙中偶尔闪现。我的内心在平静中略微有些沉重,眼睛只顾着向陆地方向望去,在夜色中隐约看到一条弯曲的陆地线绵延开去,占据了西南到西北天际约四分之三的部分。鲨鱼在法语中俗称鲛鱼,从语源上分析,有人认为是从拉丁语的“超度”一词转化而来的。两个词尽管字形类似,但是含义相差甚远。但是聪明的人脑从来不缺少联想,一旦被“鲛鱼”咬了,小命不保,也只有靠“超度”来为他做些身后之事了。这种说法尽管荒谬,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倒也不失为一种对比的学习方法。
“鹦鹉螺号”劈开夜色中的海面,上行到锡兰岛的西部海岸,距离海口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精确地讲,我们已经到了马纳尔岛陆地形成的海湾的西边。在这片水面下,分布着长达二十英里的适于珍珠贝生长的礁石岩脉,真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尼摩船长、康塞尔、尼德?兰和我坐在小艇的后部,小艇的艇长把着舵,他的四个同伴操着木桨,把小艇划离了大船。
小艇向南而去,我们并没有急于潜入水中,要等小艇驶到指定的地点。我注意到四名桨手整齐划一的动作,那是海军战舰上的划桨方法。
桨手们每次用力地挥桨,小艇就充满活力地往前一蹿,水珠喷洒开来,落在漆黑的水面上。一波波小浪撞击在船体上,小艇一边轻微地颠簸,一边把些许的浪花飞溅到我们身上。
船上的人都沉默不语,尼摩船长在想些什么呢?是那片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陆地吗?那可是他不喜欢的地方。加拿大人可不会这么想,尼德?兰巴不得一脚踏上坚实的土地。至于康塞尔,我相信他没在想什么,这趟出游正让他回味无穷。
大约五点半钟,在曙光的映衬下,海岸的轮廓清晰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在岛的东边,海岸线的起伏不大,地势很平坦,接着往南,又有点儿突起。这时我们距离海岸还有五英里的水路,一时间海岸与弥漫在周围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偌大的海上只摇荡着我们这一艘小艇。现在距离采珠季节还有一个月,四周没有一只船,也没有一个采珠人,只有孤寂。
六点钟的时候,天放亮了,在热带地区,日夜的交替非常明显,很少有清晨和黄昏的过渡带。随着阳光有力地穿过东方的云幕,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小艇继续向马纳尔岛前进,岛的南端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放大,我能清楚地看到陆地,以及上面稀疏的树木。尼摩船长站起身来,眺望了一下海面,他稍一点头,锚链抛下了水。船停了,这里的海水深度只有一米左右,水下就是珍珠贝聚集的岩脉的最高峰。这时正遇到退潮,船头被推向了大海一面。尼摩船长说:“阿龙纳斯先生,我们到地方了。现在您还可以欣赏到这片狭窄的海湾,再等一个月,这个地方就会聚集无数艘珍珠商的采珠船。这里的海湾地形优良,它避开了强烈的季风,海面也很少有汹涌的大浪,很适宜采珠工作。我们现在穿潜水衣,开始水下的游览吧。”
我没有答话,眼睛望着充满可疑和未知的海上发愣,任由小艇的水手帮我套上沉重的潜水衣。尼摩船长和我的两个同伴都穿上了装备,“鹦鹉螺号”的其他船员都留在小艇上等我们。
我们的身体被橡胶的潜水衣包裹得紧紧的,一直到脖子的地方,空气箱绑在了背上。这次我们没配备兰多夫灯,趁着还没有套上铜帽,我向船长询问灯的问题。
“我们下潜的地方不深,光线能够照到,兰多夫灯起不到多大作用。”船长回答,“还有,这里的水下不适合用电光灯,灯光会引来一些海中的危险动物。”
尼摩船长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转头去看康塞尔和尼德?兰,这两个人已经戴上了铜帽,什么也没听到,也无法说话。我又问了一个问题:
“有武器吗,比如枪支?”
“枪?在水下有用吗?还不如一把钢刀可靠,这里有一把匕首,带在您的腰带上吧,现在出发。”
我又不放心地看了一眼同伴,他们也人手一把短刀,另外,尼德?兰还擎着一把鱼叉,看来他是有备而来。
我不再犹豫,和船长一起戴上了沉重的铜帽子,与此同时,空气箱开始转动供气。
小艇上的船员们一个个地把我们扶入水中,水确实不深,不到一米半,我们的脚已经稳稳地踩到了平坦的沙子上。尼摩船长打头,向我们示意了一下,我们跟着他沿着一个缓坡,逐渐向更深处走去。
等我开始走起来,一直缠绕我的对鲛鱼的恐惧感反而消失了,我的心中变得十分空灵,注意力也完全放在了脚下和四周的奇异景象。
阳光从水面直射到海底,我们能看到最微小的物体。行进了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五米深的地方,幸运的是,水底还算平坦。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大群的单鳍属的新奇鱼类,它们游动起来,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很有观感,这种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只有尾上的一支鳍。我还发现了爪哇鳗,从外形上它们跟真正的蛇一样,长大约八分米,肚腹呈现出苍白色,如
果不仔细看,很容易把它们和身体两侧没有金线的海鳗相混淆。硬鳍属的鱼的身体就像被压缩的蛋,它们中的燕雀鱼颜色鲜艳,背鳍如镰刀一般,这是可以食用的鱼,晾干后浸在盐水中,可以做出很美味的菜。
随着太阳逐渐上升,水底被照得更加明亮了。脚下的路也有了变化,细沙地的尽头是凸起的岩石路面,路上铺满了软体动物和植物的尸体,踩上去就像一层地毯。在岩石路面上,还有一些壳很薄的、大小不一致的胎盘贝,这是红海和印度洋一带特有的一种牡蛎。另外,还有圆形的橙色满月贝、突锥形贝和波斯朱红贝,“鹦鹉螺号”的美丽色彩就是来自这种朱红贝。多角岩石贝的长度足有十五厘米,在水底下竖起来,就像是从海底伸出来的手,想把我们这些过客抓住。角形螺贝全身长着尖刺,鸭子贝则是印度水产市场上常见的海鲜;最后我看到了广受赞美的扇形圆眼贝,外形恰似一把美丽的扇子,是这一带的海域内最易繁殖的树枝形动物之一。
在这些贝类中间,有很多形态各异的节肢动物在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达尔文曾经仔细观察过的椰子蟹。大自然给了这种凶猛的动物惊人的力量和可怕的外形,它经常会乘着潮水来到海岸上,然后爬到椰子树上把椰子弄下来,它的大鳌可以强悍地剥开椰子壳,取出椰肉来吃。在明亮的水底,椰子蟹行动迅捷,甚至是横冲直撞,无人可挡。和椰子蟹的快速运动相反,海鳖生活得慢条斯理、自由自在,这里的海鳖和马拉巴海岸的属于同一类,它们一般选择岩石中间慢慢通过。另外还有三角形的蛙类,以及这一带海区的特产之一——卑格鱼。
七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礁石岩脉,岩脉上生长着数不清的成千上万的珍珠贝。这些价值不菲的软体动物黏附着岩石,很少移动。从自由度来讲,珍珠贝远不如海藻,起码上帝之手还给予海藻可以移动的能力。
珍珠贝的两个壳相差不多,都是圆形的,壳壁很厚,壳的外表因为寄生物的缘故很粗糙。有些珍珠贝的外壳上还有一条条的淡青色纹路,纹路的末端隐隐发光,这是年轻一些的珍珠贝的特征。十岁以上的珍珠贝表面会更粗糙,颜色也更黑,尺寸上可以达到十五厘米。
尼摩船长用手指着一大堆的珍珠让我看,我明白这个宝藏是如何取之不尽的了,在某些单纯的环境下,大自然的创造力要远胜过人类的破坏力。此时,尼德?兰正在实施这种破坏活动,他忙不迭地把那些最大的珍珠贝塞到自己的网袋中。
我们只停留片刻,就继续跟着船长前行,他沿着一条只有他自己认识的小路走去。水底逐渐升高,我举起胳膊就能伸出水面,同时,岩脉的高度却在降低,我们不时会遇到一根根锥形的高大岩石。在绕行这些岩石时,不时会发现有粗大的甲壳类动物躲在阴暗处,把长长的爪架起来,眼睛一动不动,警惕地盯着我们这些闯入者。
脚下爬着数不清的多须鱼、藤萝鱼、卷鱼类和环鱼类,像在展示似的,它们统统把触角和肉须特地伸长在那里。
突然,在一个铺满各类海底水草的岩石堆中,豁然出现一个宽大的石洞。刚走进洞口,我发现这里的光线很暗淡,能够照到这里的阳光很微弱,甚至无力穿透水层,剩下的光亮变成浸泡在水里的线条。
跟着船长走进洞中,我的眼睛很快习惯了里面的光线,看出了由天然石柱组成的、很宽大的类似穹顶的结构,这些石柱的底端耸立在花岗岩的基座上,有些笨重,乍一看仿佛是被海水淹没的远古的遗迹。我们的带路人为什么把我们领到这神秘的海底洞穴来呢?我很快就明白了。
我们走下一段很陡的斜坡,直到脚踩到了平实地面。这时,尼摩船长停住了脚步,他的手向前指着一件东西,等我们三人看清楚那件东西,眼睛不禁睁大了。
那是一只身形巨大的贝,是车渠贝,在海洋生物中,它可是贝类之冠。我大概估量,这只车渠贝有两米宽,比“鹦鹉螺号”客厅中放的那只还大。
我走近这个世间少有的软体动物前,它外壳的纤维带把它牢牢地固定在花岗岩的石板上,让它能够在平静的海水中顺利地成长。这只贝的重量足有三百公斤,这种贝的闭壳肌十分发达,估计能有十五公斤的净肉。
毫无疑问,尼摩船长早就知道这只堪称贝中之王的存在。从他选择的路径来看,他到这个地方也是不止一次,他带我们到这里肯定是为了炫耀他的这件神奇发现和私人藏品。可是我搞错了,尼摩船长此行是有特殊目的的,他来这里就是要了解这车渠贝的情况。
这只车渠贝的两个巨壳半张着,船长走上去用短刀插在两壳中间,让它们不能合拢,然后用手把这个软体动物的膜皮拨开。
在层层膜皮里及叶状的褶皱间,赫然可见一颗椰子般大小的珍珠,很规则的球状,而且是完全透明的。
这可是一件无法估量的稀世珍宝,好奇心驱使我伸出手去,想去拿这颗巨大的珍珠,并掂掂分量、摸摸它的表面。
船长阻止了我,他抽出短刀,车渠贝的两片壳合拢了。
我明白尼摩船长的用意,把珍珠继续留在贝壳里,软体动物的分泌物在珍珠表面一层层地积累,它还会继续变大。是尼摩船长发现了这个天然的洞穴和里面的奇珍,可以说这是他培养的珍珠,迟早有一天,他的陈列柜中会出现这个珍宝,那个时候不知道我是否还在船上。船长甚至可以效仿中国人或者印度人,把异物塞在这个车渠贝中,日积月累,又会有新的珍珠产生。无论如何,这颗珍珠是我看过的最大的一颗,比船长收藏的大了不少,它至少价值一千万法郎。
它是天然的陈列用的珍宝,而不能用来做奢侈的首饰,因为没有哪个女人的耳朵能禁得住这颗大珠的重量。
观赏完这个巨大的车渠贝,尼摩船长带领我们离开了石洞,重新回到礁石岩脉上。清澈的海水中,没有采珠人的劳作,只有我们几个闲来无事到此处散步的人。我们不像来的时候那样一路纵队,而是分散地走开,任意地或走或停,我也早把那件搅扰了我许久的可笑的事情抛在了脑后。这里的海底也很接近海面,就像一块水下的高原,我的头距离水面只有一米。康塞尔走了过来,用他的铜帽碰了碰我的铜帽,挤了下眼睛,又向我致以友好的敬礼。水底高原面积并不大,不久我们又走回到深水中,十分钟后,尼摩船长忽然不动了。我以为他要停下来转到别的地
方去,然后他做了一个手势,让我们挨近他身边,蹲在一个宽大的低洼处。我们正在疑惑,只见他用手指着水中的一个方向,我努力辨认着。
离我们五米远的地方,在水面上方出现了一个黑影,急速地下沉。是鲛鱼吗?没过一会儿,我终于看清了,那并不是我所惧怕的海中怪物。
那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印度的黑人,当然他是来采珠的。这是个可怜人,采珠的季节还没到,他就被主人驱使来工作了。我看见了他坐乘的小艇的底部,就在他头顶几英尺的水面上。他潜入水中,做了几个动作又随即上浮,双脚夹着一块面包形状的石头,一根绳子绑在石头上,连接着那艘小艇,这是他的生命线。我仔细观察了他的整个动作,他到海底约五米深的地方,立即跪下,把身旁能拿到的珍珠贝塞进口袋,然后迅速上潜。在船上把口袋倒空,夹着石头再次下水,这一上一下,不过三十秒时间。
由于距离和角度的关系,采珠人看不见我们。这个可怜的印度人怎么会想到在他身旁有一群全副武装的人,正在窥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工作了好几个来回,每一次下水,只能采到十几个螺贝。贝壳都被牢牢地粘在岩石上,要使劲拉扯才能采下来,而这些螺贝中有没有珍珠还是未知数。
我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他的动作,他似乎经验丰富,工作起来有条不紊,半小时内,没有什么东西打扰到他。忽然,这个印度采珠人的动作停住了,我看见他做了一个惊骇的手势,立即起身,使劲向上一蹿,想马上浮到海面上。
这时,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头顶,我明白了他害怕的原因,那是一条体型巨大的鲛鱼。它睁着恐怖的发亮的眼睛,张开的大嘴里布满巨齿,向采珠人冲了过去。噩梦变成了现实,我吓得手脚发软,动弹不得。
这显然是一条饥饿的鲛鱼,否则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这个庞然大物用力拨动鳍,向采珠人扑过去,那个可怜的印度人还算临危不乱,他灵巧地一躲,避开了鲛鱼致命的利齿,但没有躲过尾巴的袭击,鲛鱼尾巴打在他的身上,一下子把他打翻在水底。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鲛鱼已经翻转过身来,眼看要把采珠人一口咬断。这时,我感觉身旁的尼摩船长行动了,他手拿短刀,直奔鲨鱼游去,他要把采珠人从鲛鱼嘴中救出来。
鲛鱼正要咬到采珠人,看见来了一个新的敌人,天性好斗的它立刻转过肚腹,掉头向船长冲过来。
尼摩船长摆好了姿势,准备迎击这个庞大的敌人。鲛鱼很快就冲到了他的身前,巨嘴獠牙,让人不寒而栗,船长非常敏捷地躲闪在一旁,避开鲛鱼的锋芒,同时挥动短刀刺入鱼腹。一场人鲛之战开始了。
被刺伤的鲛鱼疯狂起来,顾不上鲜血从它的伤口喷涌而出,这家伙似乎是不怕疼的。海水被鲛鱼搅得浑浊不堪,加上血水,把视线完全遮挡住了。我们急忙来到明亮的地方,才看见勇敢的尼摩船长一手抓住鲛鱼的鳍,一手持刀乱刺鱼的肚腹,但是由于角度不对和刀子不够长,没能刺到鲛鱼的致命之处。鲛鱼一时拿这个大胆的勇士没有办法,狂怒地上下翻滚,带起的海水几乎把我打翻。
我很想上前助船长一臂之力,但是被内心的恐惧死死地压制住,挪不动半分。
这时,人鲛之战形势陡变,船长顶不住鲛鱼的力量,被它的庞大身躯甩落下来,掉在水底。鲛鱼不愧是海中的杀手,一招得手,马上发起攻击,眼看船长要丧生在鲛鱼的利齿之下。危急时刻,尼德?兰手拿鱼叉向前冲去,他迅捷有力地投出鱼叉,正好刺中了鲛鱼。
鲛鱼身上立刻涌出一大片血水,它死命挣扎,但是鱼叉正好刺中了它的心脏,在最后的喘息中,它的尾巴掀翻了凑上去观看的康塞尔,鲛鱼最终在抽搐中丧命了。
尼德?兰把尼摩船长搀扶起来,船长没有受伤,只是有些虚脱。他站起来,走到那个采珠人身边,把连接他的石头上的绳索割断,抱起他,快速浮上海面。
尼摩船长首先检查是否能够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我希望船长能救活他,那个可怜人虽然在水中昏迷的时间不长,但是被鲛鱼的尾巴扫到,也会因重伤而死。
在康塞尔和船长的及时治疗下,采珠人渐渐恢复了知觉。当他睁开眼睛,看见四个奇怪的铜脑袋在看着他,心中一定充满了恐惧。
尼摩船长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装满珍珠的布袋,放到采珠人的手里,这是一位发誓不再踏入陆地半步的传奇人物给锡兰岛的最底层人群的施舍和帮助。采珠人的手颤抖了,他的眼神里闪现出对神灵的崇敬和膜拜,这个小布袋无疑是他的救命钱。
尼摩船长示意我们回到礁石岩脉上,沿着原路向回走。半个小时后,我们看到了“鹦鹉螺号”小艇上的锚链。上船后,船员们帮助我们取下沉重的铜帽,尼摩船长首先对尼德?兰说:
“兰先生,谢谢您刚才救了我。”
“船长,那是对您之前搭救我们的报答。”尼德?兰回答。
船长的唇边露出了一丝微笑,转而对船员说:“回‘鹦鹉螺号’。”
小艇在水面上的行进速度很快,几分钟后,我们看到了一具浮在海面上的鲛鱼的尸体。从它的黑颜色的鳍上判断,我认出这是印度洋中攻击性最强的黑鲛鱼。它的身长一般超过二十五英尺,那张恐怖的大嘴占了全长的三分之一。从它半张的嘴里,可以隐约看到上颚的部分有近乎等边三角形的六排牙齿,可以认定这是一条成年的鲛鱼。
当我们正仔细地端详这具鲛鱼的尸体时,十多条鲛鱼出现在小艇周围,显然它们是被海水中的血腥味吸引来的,所以也没有理睬我们,直扑向死鲛鱼,争食它的肉。
大约八点半的时候,我们回到了“鹦鹉螺号”上。
在船上的休息室,我和尼摩船长对面而坐,我把刚才在马纳尔礁石岩脉旅行的前后经过回想了一下。有两点内容值得一提,一是尼摩船长的勇于单挑黑鲛鱼的胆量,二是他对采珠人的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救援和帮助。这个古怪的人并没有完全斩断他对陆地上同胞的关爱。
当我直面相告这点想法的时候,尼摩船长的口气有些激动,他说:
“教授,这个印度采珠人来自一个被长期压迫的国家,只要我还有一丝生命,我的心都在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在一起!”
第三章 价值连城的珍珠
当晚我睡得并不好,在梦中鲛鱼唱了独角戏。如果把印度教中的“超度”和鲛鱼联系在一起,再来审视这个凶神恶煞,好像就没那么可怕了。
第二天清晨四点,尼摩船长特意派人把我叫醒,我本来睡意也不浓,立即起床穿衣来到客厅。
尼摩船长正在客厅等我。
“阿龙纳斯先生,”他问,“您准备得怎么样?”
“都好了,不论是心理还是身体。”
“那好,请跟我来。”
“船长先生,我的两个同伴呢?”
“我已经通知他们了,他们正在等着我们。”
我又问了一句:“不用穿潜水衣吗?”
“先不用,我会让‘鹦鹉螺号’离海岸远一些,我们目前正处在马纳尔礁石岩脉的附近。不过我已让船员们准备了小艇,乘坐它我们可以到采珠场的水面,这样我们就不必徒步走很远的路程。小艇中准备好了潜水衣,如果我们要下到水底,就可以穿上。”
尼摩船长的安排很周到,当我们走到中央楼梯,准备上到平台时,尼德?兰和康塞尔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海底探秘很是兴奋。五个船员拿着木桨,在“鹦鹉螺号”的小艇旁时刻准备出发。
此时天色还没亮,天空中的云层有些厚,星光在云层的缝隙中偶尔闪现。我的内心在平静中略微有些沉重,眼睛只顾着向陆地方向望去,在夜色中隐约看到一条弯曲的陆地线绵延开去,占据了西南到西北天际约四分之三的部分。鲨鱼在法语中俗称鲛鱼,从语源上分析,有人认为是从拉丁语的“超度”一词转化而来的。两个词尽管字形类似,但是含义相差甚远。但是聪明的人脑从来不缺少联想,一旦被“鲛鱼”咬了,小命不保,也只有靠“超度”来为他做些身后之事了。这种说法尽管荒谬,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倒也不失为一种对比的学习方法。
“鹦鹉螺号”劈开夜色中的海面,上行到锡兰岛的西部海岸,距离海口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精确地讲,我们已经到了马纳尔岛陆地形成的海湾的西边。在这片水面下,分布着长达二十英里的适于珍珠贝生长的礁石岩脉,真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尼摩船长、康塞尔、尼德?兰和我坐在小艇的后部,小艇的艇长把着舵,他的四个同伴操着木桨,把小艇划离了大船。
小艇向南而去,我们并没有急于潜入水中,要等小艇驶到指定的地点。我注意到四名桨手整齐划一的动作,那是海军战舰上的划桨方法。
桨手们每次用力地挥桨,小艇就充满活力地往前一蹿,水珠喷洒开来,落在漆黑的水面上。一波波小浪撞击在船体上,小艇一边轻微地颠簸,一边把些许的浪花飞溅到我们身上。
船上的人都沉默不语,尼摩船长在想些什么呢?是那片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陆地吗?那可是他不喜欢的地方。加拿大人可不会这么想,尼德?兰巴不得一脚踏上坚实的土地。至于康塞尔,我相信他没在想什么,这趟出游正让他回味无穷。
大约五点半钟,在曙光的映衬下,海岸的轮廓清晰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在岛的东边,海岸线的起伏不大,地势很平坦,接着往南,又有点儿突起。这时我们距离海岸还有五英里的水路,一时间海岸与弥漫在周围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偌大的海上只摇荡着我们这一艘小艇。现在距离采珠季节还有一个月,四周没有一只船,也没有一个采珠人,只有孤寂。
六点钟的时候,天放亮了,在热带地区,日夜的交替非常明显,很少有清晨和黄昏的过渡带。随着阳光有力地穿过东方的云幕,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小艇继续向马纳尔岛前进,岛的南端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放大,我能清楚地看到陆地,以及上面稀疏的树木。尼摩船长站起身来,眺望了一下海面,他稍一点头,锚链抛下了水。船停了,这里的海水深度只有一米左右,水下就是珍珠贝聚集的岩脉的最高峰。这时正遇到退潮,船头被推向了大海一面。尼摩船长说:“阿龙纳斯先生,我们到地方了。现在您还可以欣赏到这片狭窄的海湾,再等一个月,这个地方就会聚集无数艘珍珠商的采珠船。这里的海湾地形优良,它避开了强烈的季风,海面也很少有汹涌的大浪,很适宜采珠工作。我们现在穿潜水衣,开始水下的游览吧。”
我没有答话,眼睛望着充满可疑和未知的海上发愣,任由小艇的水手帮我套上沉重的潜水衣。尼摩船长和我的两个同伴都穿上了装备,“鹦鹉螺号”的其他船员都留在小艇上等我们。
我们的身体被橡胶的潜水衣包裹得紧紧的,一直到脖子的地方,空气箱绑在了背上。这次我们没配备兰多夫灯,趁着还没有套上铜帽,我向船长询问灯的问题。
“我们下潜的地方不深,光线能够照到,兰多夫灯起不到多大作用。”船长回答,“还有,这里的水下不适合用电光灯,灯光会引来一些海中的危险动物。”
尼摩船长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转头去看康塞尔和尼德?兰,这两个人已经戴上了铜帽,什么也没听到,也无法说话。我又问了一个问题:
“有武器吗,比如枪支?”
“枪?在水下有用吗?还不如一把钢刀可靠,这里有一把匕首,带在您的腰带上吧,现在出发。”
我又不放心地看了一眼同伴,他们也人手一把短刀,另外,尼德?兰还擎着一把鱼叉,看来他是有备而来。
我不再犹豫,和船长一起戴上了沉重的铜帽子,与此同时,空气箱开始转动供气。
小艇上的船员们一个个地把我们扶入水中,水确实不深,不到一米半,我们的脚已经稳稳地踩到了平坦的沙子上。尼摩船长打头,向我们示意了一下,我们跟着他沿着一个缓坡,逐渐向更深处走去。
等我开始走起来,一直缠绕我的对鲛鱼的恐惧感反而消失了,我的心中变得十分空灵,注意力也完全放在了脚下和四周的奇异景象。
阳光从水面直射到海底,我们能看到最微小的物体。行进了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五米深的地方,幸运的是,水底还算平坦。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大群的单鳍属的新奇鱼类,它们游动起来,忽而向左,忽而向右,很有观感,这种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只有尾上的一支鳍。我还发现了爪哇鳗,从外形上它们跟真正的蛇一样,长大约八分米,肚腹呈现出苍白色,如
果不仔细看,很容易把它们和身体两侧没有金线的海鳗相混淆。硬鳍属的鱼的身体就像被压缩的蛋,它们中的燕雀鱼颜色鲜艳,背鳍如镰刀一般,这是可以食用的鱼,晾干后浸在盐水中,可以做出很美味的菜。
随着太阳逐渐上升,水底被照得更加明亮了。脚下的路也有了变化,细沙地的尽头是凸起的岩石路面,路上铺满了软体动物和植物的尸体,踩上去就像一层地毯。在岩石路面上,还有一些壳很薄的、大小不一致的胎盘贝,这是红海和印度洋一带特有的一种牡蛎。另外,还有圆形的橙色满月贝、突锥形贝和波斯朱红贝,“鹦鹉螺号”的美丽色彩就是来自这种朱红贝。多角岩石贝的长度足有十五厘米,在水底下竖起来,就像是从海底伸出来的手,想把我们这些过客抓住。角形螺贝全身长着尖刺,鸭子贝则是印度水产市场上常见的海鲜;最后我看到了广受赞美的扇形圆眼贝,外形恰似一把美丽的扇子,是这一带的海域内最易繁殖的树枝形动物之一。
在这些贝类中间,有很多形态各异的节肢动物在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达尔文曾经仔细观察过的椰子蟹。大自然给了这种凶猛的动物惊人的力量和可怕的外形,它经常会乘着潮水来到海岸上,然后爬到椰子树上把椰子弄下来,它的大鳌可以强悍地剥开椰子壳,取出椰肉来吃。在明亮的水底,椰子蟹行动迅捷,甚至是横冲直撞,无人可挡。和椰子蟹的快速运动相反,海鳖生活得慢条斯理、自由自在,这里的海鳖和马拉巴海岸的属于同一类,它们一般选择岩石中间慢慢通过。另外还有三角形的蛙类,以及这一带海区的特产之一——卑格鱼。
七点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礁石岩脉,岩脉上生长着数不清的成千上万的珍珠贝。这些价值不菲的软体动物黏附着岩石,很少移动。从自由度来讲,珍珠贝远不如海藻,起码上帝之手还给予海藻可以移动的能力。
珍珠贝的两个壳相差不多,都是圆形的,壳壁很厚,壳的外表因为寄生物的缘故很粗糙。有些珍珠贝的外壳上还有一条条的淡青色纹路,纹路的末端隐隐发光,这是年轻一些的珍珠贝的特征。十岁以上的珍珠贝表面会更粗糙,颜色也更黑,尺寸上可以达到十五厘米。
尼摩船长用手指着一大堆的珍珠让我看,我明白这个宝藏是如何取之不尽的了,在某些单纯的环境下,大自然的创造力要远胜过人类的破坏力。此时,尼德?兰正在实施这种破坏活动,他忙不迭地把那些最大的珍珠贝塞到自己的网袋中。
我们只停留片刻,就继续跟着船长前行,他沿着一条只有他自己认识的小路走去。水底逐渐升高,我举起胳膊就能伸出水面,同时,岩脉的高度却在降低,我们不时会遇到一根根锥形的高大岩石。在绕行这些岩石时,不时会发现有粗大的甲壳类动物躲在阴暗处,把长长的爪架起来,眼睛一动不动,警惕地盯着我们这些闯入者。
脚下爬着数不清的多须鱼、藤萝鱼、卷鱼类和环鱼类,像在展示似的,它们统统把触角和肉须特地伸长在那里。
突然,在一个铺满各类海底水草的岩石堆中,豁然出现一个宽大的石洞。刚走进洞口,我发现这里的光线很暗淡,能够照到这里的阳光很微弱,甚至无力穿透水层,剩下的光亮变成浸泡在水里的线条。
跟着船长走进洞中,我的眼睛很快习惯了里面的光线,看出了由天然石柱组成的、很宽大的类似穹顶的结构,这些石柱的底端耸立在花岗岩的基座上,有些笨重,乍一看仿佛是被海水淹没的远古的遗迹。我们的带路人为什么把我们领到这神秘的海底洞穴来呢?我很快就明白了。
我们走下一段很陡的斜坡,直到脚踩到了平实地面。这时,尼摩船长停住了脚步,他的手向前指着一件东西,等我们三人看清楚那件东西,眼睛不禁睁大了。
那是一只身形巨大的贝,是车渠贝,在海洋生物中,它可是贝类之冠。我大概估量,这只车渠贝有两米宽,比“鹦鹉螺号”客厅中放的那只还大。
我走近这个世间少有的软体动物前,它外壳的纤维带把它牢牢地固定在花岗岩的石板上,让它能够在平静的海水中顺利地成长。这只贝的重量足有三百公斤,这种贝的闭壳肌十分发达,估计能有十五公斤的净肉。
毫无疑问,尼摩船长早就知道这只堪称贝中之王的存在。从他选择的路径来看,他到这个地方也是不止一次,他带我们到这里肯定是为了炫耀他的这件神奇发现和私人藏品。可是我搞错了,尼摩船长此行是有特殊目的的,他来这里就是要了解这车渠贝的情况。
这只车渠贝的两个巨壳半张着,船长走上去用短刀插在两壳中间,让它们不能合拢,然后用手把这个软体动物的膜皮拨开。
在层层膜皮里及叶状的褶皱间,赫然可见一颗椰子般大小的珍珠,很规则的球状,而且是完全透明的。
这可是一件无法估量的稀世珍宝,好奇心驱使我伸出手去,想去拿这颗巨大的珍珠,并掂掂分量、摸摸它的表面。
船长阻止了我,他抽出短刀,车渠贝的两片壳合拢了。
我明白尼摩船长的用意,把珍珠继续留在贝壳里,软体动物的分泌物在珍珠表面一层层地积累,它还会继续变大。是尼摩船长发现了这个天然的洞穴和里面的奇珍,可以说这是他培养的珍珠,迟早有一天,他的陈列柜中会出现这个珍宝,那个时候不知道我是否还在船上。船长甚至可以效仿中国人或者印度人,把异物塞在这个车渠贝中,日积月累,又会有新的珍珠产生。无论如何,这颗珍珠是我看过的最大的一颗,比船长收藏的大了不少,它至少价值一千万法郎。
它是天然的陈列用的珍宝,而不能用来做奢侈的首饰,因为没有哪个女人的耳朵能禁得住这颗大珠的重量。
观赏完这个巨大的车渠贝,尼摩船长带领我们离开了石洞,重新回到礁石岩脉上。清澈的海水中,没有采珠人的劳作,只有我们几个闲来无事到此处散步的人。我们不像来的时候那样一路纵队,而是分散地走开,任意地或走或停,我也早把那件搅扰了我许久的可笑的事情抛在了脑后。这里的海底也很接近海面,就像一块水下的高原,我的头距离水面只有一米。康塞尔走了过来,用他的铜帽碰了碰我的铜帽,挤了下眼睛,又向我致以友好的敬礼。水底高原面积并不大,不久我们又走回到深水中,十分钟后,尼摩船长忽然不动了。我以为他要停下来转到别的地
方去,然后他做了一个手势,让我们挨近他身边,蹲在一个宽大的低洼处。我们正在疑惑,只见他用手指着水中的一个方向,我努力辨认着。
离我们五米远的地方,在水面上方出现了一个黑影,急速地下沉。是鲛鱼吗?没过一会儿,我终于看清了,那并不是我所惧怕的海中怪物。
那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印度的黑人,当然他是来采珠的。这是个可怜人,采珠的季节还没到,他就被主人驱使来工作了。我看见了他坐乘的小艇的底部,就在他头顶几英尺的水面上。他潜入水中,做了几个动作又随即上浮,双脚夹着一块面包形状的石头,一根绳子绑在石头上,连接着那艘小艇,这是他的生命线。我仔细观察了他的整个动作,他到海底约五米深的地方,立即跪下,把身旁能拿到的珍珠贝塞进口袋,然后迅速上潜。在船上把口袋倒空,夹着石头再次下水,这一上一下,不过三十秒时间。
由于距离和角度的关系,采珠人看不见我们。这个可怜的印度人怎么会想到在他身旁有一群全副武装的人,正在窥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工作了好几个来回,每一次下水,只能采到十几个螺贝。贝壳都被牢牢地粘在岩石上,要使劲拉扯才能采下来,而这些螺贝中有没有珍珠还是未知数。
我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他的动作,他似乎经验丰富,工作起来有条不紊,半小时内,没有什么东西打扰到他。忽然,这个印度采珠人的动作停住了,我看见他做了一个惊骇的手势,立即起身,使劲向上一蹿,想马上浮到海面上。
这时,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头顶,我明白了他害怕的原因,那是一条体型巨大的鲛鱼。它睁着恐怖的发亮的眼睛,张开的大嘴里布满巨齿,向采珠人冲了过去。噩梦变成了现实,我吓得手脚发软,动弹不得。
这显然是一条饥饿的鲛鱼,否则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这个庞然大物用力拨动鳍,向采珠人扑过去,那个可怜的印度人还算临危不乱,他灵巧地一躲,避开了鲛鱼致命的利齿,但没有躲过尾巴的袭击,鲛鱼尾巴打在他的身上,一下子把他打翻在水底。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鲛鱼已经翻转过身来,眼看要把采珠人一口咬断。这时,我感觉身旁的尼摩船长行动了,他手拿短刀,直奔鲨鱼游去,他要把采珠人从鲛鱼嘴中救出来。
鲛鱼正要咬到采珠人,看见来了一个新的敌人,天性好斗的它立刻转过肚腹,掉头向船长冲过来。
尼摩船长摆好了姿势,准备迎击这个庞大的敌人。鲛鱼很快就冲到了他的身前,巨嘴獠牙,让人不寒而栗,船长非常敏捷地躲闪在一旁,避开鲛鱼的锋芒,同时挥动短刀刺入鱼腹。一场人鲛之战开始了。
被刺伤的鲛鱼疯狂起来,顾不上鲜血从它的伤口喷涌而出,这家伙似乎是不怕疼的。海水被鲛鱼搅得浑浊不堪,加上血水,把视线完全遮挡住了。我们急忙来到明亮的地方,才看见勇敢的尼摩船长一手抓住鲛鱼的鳍,一手持刀乱刺鱼的肚腹,但是由于角度不对和刀子不够长,没能刺到鲛鱼的致命之处。鲛鱼一时拿这个大胆的勇士没有办法,狂怒地上下翻滚,带起的海水几乎把我打翻。
我很想上前助船长一臂之力,但是被内心的恐惧死死地压制住,挪不动半分。
这时,人鲛之战形势陡变,船长顶不住鲛鱼的力量,被它的庞大身躯甩落下来,掉在水底。鲛鱼不愧是海中的杀手,一招得手,马上发起攻击,眼看船长要丧生在鲛鱼的利齿之下。危急时刻,尼德?兰手拿鱼叉向前冲去,他迅捷有力地投出鱼叉,正好刺中了鲛鱼。
鲛鱼身上立刻涌出一大片血水,它死命挣扎,但是鱼叉正好刺中了它的心脏,在最后的喘息中,它的尾巴掀翻了凑上去观看的康塞尔,鲛鱼最终在抽搐中丧命了。
尼德?兰把尼摩船长搀扶起来,船长没有受伤,只是有些虚脱。他站起来,走到那个采珠人身边,把连接他的石头上的绳索割断,抱起他,快速浮上海面。
尼摩船长首先检查是否能够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我希望船长能救活他,那个可怜人虽然在水中昏迷的时间不长,但是被鲛鱼的尾巴扫到,也会因重伤而死。
在康塞尔和船长的及时治疗下,采珠人渐渐恢复了知觉。当他睁开眼睛,看见四个奇怪的铜脑袋在看着他,心中一定充满了恐惧。
尼摩船长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装满珍珠的布袋,放到采珠人的手里,这是一位发誓不再踏入陆地半步的传奇人物给锡兰岛的最底层人群的施舍和帮助。采珠人的手颤抖了,他的眼神里闪现出对神灵的崇敬和膜拜,这个小布袋无疑是他的救命钱。
尼摩船长示意我们回到礁石岩脉上,沿着原路向回走。半个小时后,我们看到了“鹦鹉螺号”小艇上的锚链。上船后,船员们帮助我们取下沉重的铜帽,尼摩船长首先对尼德?兰说:
“兰先生,谢谢您刚才救了我。”
“船长,那是对您之前搭救我们的报答。”尼德?兰回答。
船长的唇边露出了一丝微笑,转而对船员说:“回‘鹦鹉螺号’。”
小艇在水面上的行进速度很快,几分钟后,我们看到了一具浮在海面上的鲛鱼的尸体。从它的黑颜色的鳍上判断,我认出这是印度洋中攻击性最强的黑鲛鱼。它的身长一般超过二十五英尺,那张恐怖的大嘴占了全长的三分之一。从它半张的嘴里,可以隐约看到上颚的部分有近乎等边三角形的六排牙齿,可以认定这是一条成年的鲛鱼。
当我们正仔细地端详这具鲛鱼的尸体时,十多条鲛鱼出现在小艇周围,显然它们是被海水中的血腥味吸引来的,所以也没有理睬我们,直扑向死鲛鱼,争食它的肉。
大约八点半的时候,我们回到了“鹦鹉螺号”上。
在船上的休息室,我和尼摩船长对面而坐,我把刚才在马纳尔礁石岩脉旅行的前后经过回想了一下。有两点内容值得一提,一是尼摩船长的勇于单挑黑鲛鱼的胆量,二是他对采珠人的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救援和帮助。这个古怪的人并没有完全斩断他对陆地上同胞的关爱。
当我直面相告这点想法的时候,尼摩船长的口气有些激动,他说:
“教授,这个印度采珠人来自一个被长期压迫的国家,只要我还有一丝生命,我的心都在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