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世外桃源仙境天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生命门最新章节!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233、沿着山路弯弯,他们终于爬上了山顶。郭校长指着半山腰一个小村庄说:
“快看,这就是我的家乡,穆柯寨!”张寅站在峰顶,极目远眺,俯瞰山下,只见穆柯寨三面环山,东北西南走向有一条河流冲出山谷。河流两旁是起伏蜿蜒的小路,路边果树众多,有核桃、柿子、青阿树等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山庄里的**都是从这里进进出出的。心想,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呀!
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山里面的面积大约有二三十平方千米。站在峰顶,三面连绵起伏的山峰都能清晰的尽收眼底。山峰周围常常是云雾茫茫,颇有几分仙气。山里面有几十道长短不等的山梁。每两道山梁之间是一个山洼,每道山洼从上至下都是层层的梯田,每块地左边用石头砌成一个泄洪道。防止下大雨时因山洪爆发冲毁田地。
郭校长说:“我记事以来,别说下场大雨,就是雷阵雨,箜山水就能哗哗的流一个月,那景色是非常壮观的,每到山洼都有数量不等的瀑布,到处都能听到哗哗的水声,到处都能看到一道道雪白的瀑布。小时候因为经常看到,所以也不觉得新鲜,更没有珍惜。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景色,今天做梦也梦不到了,我多么想再见到啊!”每道山梁上,山洼两侧到处都是洋槐树、柿子树、黑枣树、酸枣树、梨树、桃树、杏树等。没有开发出来的山坡空地,也是百草丰茂、山花烂漫,景色非常优美。其中样槐树和柿子树最多,可以平分秋色。柿子树可以说到处都是。郭校长说:
“这里是全国有名的柿子之乡,连日本人都知道大寺峪的大红袍柿子,他们非常喜欢吃,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这个时段,是山里面各种果树结果最多最好的时期。柿子树也不例外,这个时期长势最好,挂果最多。并且柿子长得又大又红又光,几乎没有毛病。柿子熟的有早有晚。有极小的一部分熟的早,刚开始,一颗柿树上仅有几个红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鲜艳。儿时的我们就开始摘了,从这一棵树上摘到那一棵树上。这些柿子又红又软皮又薄,里面全是甜水,真好吃。不一会儿我们就吃饱了。”
郭校长越说越兴奋,红扑扑的脸竟像个孩子丝的,他笑笑继续说:“没过几天,软柿儿越来越多,吃不过来了,怎么办?要是不摘,它就自然掉下来,摔碎在地上lang费了。因为柿子树太多,每颗树上的柿子就像蒜辫似地稠密。因此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软柿可以随便摘。所以我们家家户户都有扒软柿杆儿。每次放学回家,我们拿起杆就走,背着荆筐就去摘软柿。我是爬树高手,扒软柿干净利索。扒满后背着回家,也让家人吃个够。
“随着软柿的逐渐增多,单靠小孩已摘不过来,大人们也参加了进来。他们一有时间也像我们一样去扒。这时候,我们每次放学都是全家出动了,有背筐的,有用担子挑两个筐的,还有一个挑水桶的,各有各的作用,摘下稍微硬一些的软柿就放进挑框里和背筐里。有的柿子太软了,扒软柿杆刚挨着就掉下了来,这样的柿子只能当场吃,不吃就把它放进水桶里,摘满后回家。硬一些的软柿,大人们装好筐到县城或省城去买,水桶里的软柿就只有喂猪了。”
郭校长看一眼张寅,继续说:“就这样,陆陆续续两三个月,每年夏季开始,光猪就吃两三个月的柿子,几乎都不用喂了。
“同时,在这两三个月当中,我们小伙伴还有一大乐趣。开始时吃软柿,觉得很好吃,吃多了觉得不新鲜了,就改成吃硬柿。硬柿太涩了,但我们在无意的实践中发现了吃硬柿的方法。在我的故乡,河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断。河水清澈见底,沙石被水冲的光洁无比。我们就在河里的沙石下面挖个小坑,然后再把又大又好的柿子放进去,再用沙石埋住。河水在上面流淌,一周后,我们再扒开沙石,把柿子取出来,柿子依然坚硬。这时的柿子,不但不涩,而且清甜无比,要比软柿好吃几百倍。这样的柿子叫泡柿。”
说到这里郭校长又兴奋起来,他用手比划着,一边说:“发现了这个秘密后,我们甭提多高兴了,谁泡谁的,并且谁也不知道谁泡在什么地方,谁泡的谁吃。我从柿子长大后就开始泡,每天摘七八个又大又好的柿子,泡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做上记号,记住前后顺序。当第一天泡的柿子,够一周后我就开始吃,坐在河边的石头上,脚伸进水里,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从这一天开始,我每天都可以吃到又硬又清甜的泡柿了,直至树上没有了柿子。其他小伙伴也是如此。”
“真是太好了!”张寅羡慕地看着郭校长说。
“走吧,咱们下山去,我把你留在这里,你不会后悔的。”郭校长说。
他们走进村庄时,太阳已经落山。太阳的余晖,把山庄笼罩着,给山庄涂上一层暖暖的金色,让这里显得朴真、自然而神秘。村庄不大,只有三十来户人家。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的,这和张寅的老家十分相似。郭校长在前面走,张寅紧跟在后面,这时,郭校长停下来,用手指指一座废弃的石头房,说:“这就是我们家的老房子,已经好三十年没人住了。你看,房顶上都长满了草。”
张寅看时,只见一扇破旧的房门斜靠在门口的石墙上,透过门口向院里观望,地上杂草丛生,院里有一颗老槐树,树干有一人合抱粗,树身高三米左右,其中一枝已经枯死,在枯死的枝干上又冒出几枝新绿,显得很沧桑。郭校长和张寅侧身进去,走进院中。郭校长说:“这是三间石头房,如果你没地方住,就自己收拾一下,暂时在这里落脚吧。”说完,看看张寅,又说:
“走,咱们现在先去找我侄子郭怀义,看看他是否有办法。”于是,他们就走出院子——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
我的一生充满试炼,大致不是常人可忍;人虽不知我的苦艰,我却知道自己坚韧;我想我是丢弃自己,但我不忘自己经历——
233、沿着山路弯弯,他们终于爬上了山顶。郭校长指着半山腰一个小村庄说:
“快看,这就是我的家乡,穆柯寨!”张寅站在峰顶,极目远眺,俯瞰山下,只见穆柯寨三面环山,东北西南走向有一条河流冲出山谷。河流两旁是起伏蜿蜒的小路,路边果树众多,有核桃、柿子、青阿树等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山庄里的**都是从这里进进出出的。心想,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呀!
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山里面的面积大约有二三十平方千米。站在峰顶,三面连绵起伏的山峰都能清晰的尽收眼底。山峰周围常常是云雾茫茫,颇有几分仙气。山里面有几十道长短不等的山梁。每两道山梁之间是一个山洼,每道山洼从上至下都是层层的梯田,每块地左边用石头砌成一个泄洪道。防止下大雨时因山洪爆发冲毁田地。
郭校长说:“我记事以来,别说下场大雨,就是雷阵雨,箜山水就能哗哗的流一个月,那景色是非常壮观的,每到山洼都有数量不等的瀑布,到处都能听到哗哗的水声,到处都能看到一道道雪白的瀑布。小时候因为经常看到,所以也不觉得新鲜,更没有珍惜。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景色,今天做梦也梦不到了,我多么想再见到啊!”每道山梁上,山洼两侧到处都是洋槐树、柿子树、黑枣树、酸枣树、梨树、桃树、杏树等。没有开发出来的山坡空地,也是百草丰茂、山花烂漫,景色非常优美。其中样槐树和柿子树最多,可以平分秋色。柿子树可以说到处都是。郭校长说:
“这里是全国有名的柿子之乡,连日本人都知道大寺峪的大红袍柿子,他们非常喜欢吃,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这个时段,是山里面各种果树结果最多最好的时期。柿子树也不例外,这个时期长势最好,挂果最多。并且柿子长得又大又红又光,几乎没有毛病。柿子熟的有早有晚。有极小的一部分熟的早,刚开始,一颗柿树上仅有几个红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鲜艳。儿时的我们就开始摘了,从这一棵树上摘到那一棵树上。这些柿子又红又软皮又薄,里面全是甜水,真好吃。不一会儿我们就吃饱了。”
郭校长越说越兴奋,红扑扑的脸竟像个孩子丝的,他笑笑继续说:“没过几天,软柿儿越来越多,吃不过来了,怎么办?要是不摘,它就自然掉下来,摔碎在地上lang费了。因为柿子树太多,每颗树上的柿子就像蒜辫似地稠密。因此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软柿可以随便摘。所以我们家家户户都有扒软柿杆儿。每次放学回家,我们拿起杆就走,背着荆筐就去摘软柿。我是爬树高手,扒软柿干净利索。扒满后背着回家,也让家人吃个够。
“随着软柿的逐渐增多,单靠小孩已摘不过来,大人们也参加了进来。他们一有时间也像我们一样去扒。这时候,我们每次放学都是全家出动了,有背筐的,有用担子挑两个筐的,还有一个挑水桶的,各有各的作用,摘下稍微硬一些的软柿就放进挑框里和背筐里。有的柿子太软了,扒软柿杆刚挨着就掉下了来,这样的柿子只能当场吃,不吃就把它放进水桶里,摘满后回家。硬一些的软柿,大人们装好筐到县城或省城去买,水桶里的软柿就只有喂猪了。”
郭校长看一眼张寅,继续说:“就这样,陆陆续续两三个月,每年夏季开始,光猪就吃两三个月的柿子,几乎都不用喂了。
“同时,在这两三个月当中,我们小伙伴还有一大乐趣。开始时吃软柿,觉得很好吃,吃多了觉得不新鲜了,就改成吃硬柿。硬柿太涩了,但我们在无意的实践中发现了吃硬柿的方法。在我的故乡,河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断。河水清澈见底,沙石被水冲的光洁无比。我们就在河里的沙石下面挖个小坑,然后再把又大又好的柿子放进去,再用沙石埋住。河水在上面流淌,一周后,我们再扒开沙石,把柿子取出来,柿子依然坚硬。这时的柿子,不但不涩,而且清甜无比,要比软柿好吃几百倍。这样的柿子叫泡柿。”
说到这里郭校长又兴奋起来,他用手比划着,一边说:“发现了这个秘密后,我们甭提多高兴了,谁泡谁的,并且谁也不知道谁泡在什么地方,谁泡的谁吃。我从柿子长大后就开始泡,每天摘七八个又大又好的柿子,泡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做上记号,记住前后顺序。当第一天泡的柿子,够一周后我就开始吃,坐在河边的石头上,脚伸进水里,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从这一天开始,我每天都可以吃到又硬又清甜的泡柿了,直至树上没有了柿子。其他小伙伴也是如此。”
“真是太好了!”张寅羡慕地看着郭校长说。
“走吧,咱们下山去,我把你留在这里,你不会后悔的。”郭校长说。
他们走进村庄时,太阳已经落山。太阳的余晖,把山庄笼罩着,给山庄涂上一层暖暖的金色,让这里显得朴真、自然而神秘。村庄不大,只有三十来户人家。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的,这和张寅的老家十分相似。郭校长在前面走,张寅紧跟在后面,这时,郭校长停下来,用手指指一座废弃的石头房,说:“这就是我们家的老房子,已经好三十年没人住了。你看,房顶上都长满了草。”
张寅看时,只见一扇破旧的房门斜靠在门口的石墙上,透过门口向院里观望,地上杂草丛生,院里有一颗老槐树,树干有一人合抱粗,树身高三米左右,其中一枝已经枯死,在枯死的枝干上又冒出几枝新绿,显得很沧桑。郭校长和张寅侧身进去,走进院中。郭校长说:“这是三间石头房,如果你没地方住,就自己收拾一下,暂时在这里落脚吧。”说完,看看张寅,又说:
“走,咱们现在先去找我侄子郭怀义,看看他是否有办法。”于是,他们就走出院子——
环山笑容正在招我安歇,我渐脱离累赘;我的捆绑好像都在溶解,我归,我要即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