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文学 > 甸甸文集 > 书为心画

书为心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甸甸文集最新章节!

      很自然地,古代那些诗人大都逐渐地成了书法家。

    沈尹默曾说书法“它无声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既因为书法具有这样大的魅力,所以,除了诗人之外,许多政治家,学者乃至稍具知识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投身其间,且为之心醉神迷。

    项冰如先生也难逃此“劫”人的一生中,若能遭遇到如此绚丽多姿的一“劫”该是何等幸福的事情!拜识项先生十有五年了,那时候,他是以作家、编辑的身份出现在我的眼前的。不久,我就知道,项先生同时也是一个书法家,只是,他的书法被他的文名遮盖住了,加上他对书法一途从不张扬,仅当它是生活余事,饭后茶余的一种休憩罢了。中国的文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纪一大,就会自然地走向书法之道。项先生倒不完全在此列。早在20岁左右,他就开始接触书法了,最早是受他的好友黄云生先生的影响,没受过严格的训练和正规的教育,无非是一闲下来,就会操起笔,临帖。当时,黄云生先生是学赵孟頫的,他把赵的寿春堂记送给项先生,这是一本比较好的帖子,项先生就着这本帖子练了好长时间。赵体由王羲之这一脉发展而来,项先生后来就练兰亭序,对着这本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帖子练了许多年。以项先生的性格来看,他与这两家的字体是不相融合的,他感到这两家的字体秀有余而刚不足,故四十岁以后,就改学颜(真卿)、柳(公权)。尤其是喜欢颜真卿后来的字体,如勤礼碑,也喜欢有“天下第二行草”之称的祭侄稿。争座位帖也是他常不离案的本子。那个时候学颜体,似乎有一种难以“进入”的感觉,毕竟,颜体与赵体差别太大,颇难相融。宋代的书法四大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是“颜体”的传承者,项先生对这四家很迷恋,突然感觉颜体并不难学,大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自从项先生参加了全国苏东坡研究会之后,随着对东坡的研究之深入,对苏体亦日渐地着迷起来,那可不是一般的着迷啊,其“苏味”之重,令许多朋友看了扼腕不已,赞叹不绝。

    书法家最终不得不尊碑,尤其是南北朝碑。从康有为“尊碑”论一出,似乎为书法家另辟了一条通衢。康有为认为“帖学之大坏,碑学之当法,南北朝碑之可贵”尊南北朝碑的理由有五:笔画完整,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项先生在50岁以后,对六朝魏碑与汉代隶书之兴趣浓郁起来。这个时期,项先生练魏碑勤得很,郑文公的下碑临得最多了,张黑女碑也常临。他后来喜欢于右任的行草,就是因为于右任是从魏碑里跳出来的。项先生近年来的草书也已臻佳境了,怀素、林散之陪伴了他好长时间。有人问他:“你学哪家字体”?项先生觉得颇难回答,只能这样说:“转益多师是吾师”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项冰如先生可以把50岁当作他练书法的分水岭,之前,他纯粹是玩玩的,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压根儿没想过要去当什么书法家;之后,他对书法是认真起来了,这份认真并不是说他要去当什么书法家了,而是觉得,年龄一大,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古人云:书,心画也。书法,正是寻找自我的最佳途径。面对这个日益夸张,日益浮躁的社会,项先生有一种“庄周梦蝶”的感觉。到底是我变了还是社会变了?到底是我适应不了社会还是社会适应不了我?在那样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里,项先生把自己郑重地交给了书法,那是对人生的间接逃避,对文学的直接逃避(文学更重对外,与书法相反,书法比文学更加自我)。

    项先生练字爱用报纸,报纸对他来说固然来得容易,同时也可随写随扔。从这一点去看,项先生根本就不把自己当作书法家了。我每次去项先生家,总能看到他操了笔在报纸上飞舞,只见报纸一张一张从案上象大蝴蝶一样飘到桌下,堆得“山”一般高了。这些临时的“山”马上被当作废物处理掉。书法对于热爱它的人来说是一济良药,烦闷时,纸张铺开来,笔一落去,心就安了、平了、和了。这些年,项先生深受其益,感觉到身心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衡与宁静。犹如禅,书法是富有趣味的,这份趣味源自于自然。自然是美。项先生之为书法随顺自然,于技巧上,不刻意不营求,顺其自然;在水平境界上,亦如此,只是把它当成内心的一种宣泄,艺术的一种补充,并未过多地考虑功败得失,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也不是书法协会的会员。但他的书法,已成为许多知心好友的珍爱之品。有好友要了,项先生总是概然相赠。苏东坡曾说过这样的话:“退笔如山未可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似乎有些轻书法而重读书之味道。其实,一个真正的文人,书法于他,是一份无法逃避的爱情,没法与它擦肩而过。否则,初唐的孙过庭何以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写一部书谱?难怪清人王文治曾为他作诗赞道:“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若从项先生20岁左右练书法开始算,直到现在,也应该可以说是“过来人”了,个中滋味,项先生知道:唯淡泊方显书家本色!

    年纪一大,健身就成为日常生活的首务了。项先生时常练太极拳,太极拳与书法于健身来讲,应该是殊途同归的。两者都讲究悟性,都重视灵气。项先生具备了这两种品性。这么多年来,我看到过项先生各种字体的书法,篆、隶、楷、分、行、草等无一不学,希望能综达百体,自成一家。

    有一次,我与项先生及其夫人洪老师一道去温州的苍南参加杨奔先生的散文研究会,在领略了苍南的山水风光,品尝了海边的各种海鲜之后,我向当地的诗人刘德吾透露了项先生的书法秘密。刘德吾大感兴趣,马上备好了文房四宝,非要项先生留下墨宝。无奈之余,项先生只好答应了,谁让我这个学生做了犹大呢!那天下午,项先生几乎是一气呵成了许多幅作品,大多是送给苍南文学界朋友的名字联,每一幅的字体都不一样,让人看上去眼花潦乱。刘德吾说:“以前怎么没听说过项老师还有这一手?”我想,除了他的朋友,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对书法的热爱。

    项先生喜欢走从帖到碑,再从碑到帖这样一个融合的路子,他只是这样走着,并没想过要走到哪一步。孙过庭在他的书谱里说:“至如初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故许多书法家俞到晚年,书法愈妙。所谓“庾信文章老更成”是也。我相信,项先生的书法也会是这个样子,愈到晚后,愈是精妙。

    外行看门道,尾巴露出来了,快快打住。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凤帝九倾重生最强女帝嫡女归赵洞庭颖儿读心医妃唐可心明天下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数风流人物军火妖妃

甸甸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墨坛文学只为原作者甸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甸甸并收藏甸甸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