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而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墨坛文学 www.22mt.co,最快更新董永文集最新章节!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的情感始终是在“说”与“不说”之间犹豫和挣扎。我们先找出这些困惑的句子: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二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第四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第五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第七部分)。
感情的往返起伏,不仅使作品文气跌宕,更使我们看到了鲁迅的两难:他无话可说,却又不得不说;他要“说”却又“无话可说”“说”与“不说”的矛盾中,鲁迅的痛苦凝成这样一个句子:“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先生的爱与恨,痛与怒,终于使“无话可说”的他“不说”而“说”且“说”得“说不出话”;他选择了“说”这个沉重的使命,可他常“说”的却是自己“不能说”“说”无话说;“不说”又必须说,鲁迅的思路即这个痛苦的悖论。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每部分“说”还是“不说”的情况。
第一部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说”呢?理由如下:(1)“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2)“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为了记念死者和安慰生者“我”必须“说”
但先生又感到“实在无话可说”因为:(1)“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是“非人间”的现实对“我”的压抑;(2)“说”有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道理的;(3)“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内心充满了“悲哀”和“苦痛”
先生在情感难抑中,心里仍有理性的支撑,我们来看第二部分。作者的感情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此刻转化为“哲理”式的阐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事实,人们常常回避而渐渐忘却。鲁迅先生多次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没有记性”的民族。先生在这样一个“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的世上“活着”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不说,就意味着“忘却”而“忘却”乃是“造化”为“庸人”设计的来逃避这“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的方法,而统治者也将在这种世人的“忘却”中逃脱历史的罪责。“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鲁迅先生沉痛于自己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长夜漫漫,为了唤醒沉思的“猛士”为了唤醒沉睡的“庸人”为了正视现实和记住血的事实,立志“铁屋”中“呐喊”的先生又怎能“不说”呢?他写道:“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三部分,鲁迅先生沉痛地回忆与刘和珍认识交往的过程,这是他为“记念刘和珍君”而“说”的第一方面。在第四部分,鲁迅先生淋漓尽致地揭露段祺瑞政府的暴行和走狗文人的“流言”“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君”“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这既是出乎意料的震惊,更是对反动当局的愤怒诘问。当局的残杀、污蔑,加上走狗文人的诽谤使得鲁迅沉痛地感到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血腥屠杀与舆论钳制,这就是“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在痛心的回忆和愤怒的揭露中,鲁迅先生发出了夺人心魄的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三一八”惨案,鲁迅能“沉默”下去?不能让愤怒与悲痛昏了头脑!所以稍稍停顿一下,先生又清醒地写道:“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这是第五部分的第一句话,他要“说”什么呢?
在第五部分,鲁迅先生以“特写”的方式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的“暴徒”就是段祺瑞政府及其幕后的“八国联军”先生在这一部分赞扬三个女子临难从容、相互救助的“勇毅”的同时,进一步揭露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凶残暴虐。这是作为刘和珍的老师与同志的鲁迅先生不得不“说”的。
记念刘和珍君运用“抒情意象”(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133页),情感几乎不加控制,但鲁迅仍能把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体验,自觉地上升为理性的思辨,从而使文本情感与理性反复交织。鲁迅还必须“说”什么呢?对“三一八”如何评价其意义,这也是最应该说的内容。鲁迅毕竟是鲁迅,他是深刻的。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了此次血的教训。历史前进需要勇猛的斗士,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反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徒手请愿”这种意义“寥寥”的斗争方式鲁迅是不赞同的,因为“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失算”“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鲁迅空谈),都是不应当的损失,鲁迅的反思应该说是非常深刻和具有远见卓识的。
但烈士的鲜血真的就白流了吗?不会!鲁迅先生指出革命者的牺牲产生了一定影响,人们将会永远记念她们。
在第七部分,鲁迅先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意义和价值。鲁迅把刘和珍等人的精神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指出其“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种精神将使苟活者看到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夜正长,路也正长”但总还有一点微茫的希望和鼓舞人心的东西激励人们前行——这就是“三一八”的意义所在。鲁迅在激昂中仍无法掩饰自己深入骨髓的哀伤:“呜呼,我说不出话”言已尽而意无穷,对惨案与流言“无话可说”的鲁迅,终于说得语声呜咽“说不出话”来!“说”无话说;“不说”必须说,鲁迅是痛苦的,但先生就在“说”与“不说”的两难选择中把记念刘和珍君写得回环跌宕,一字一泪,一句一哭,感人至深。
(注:此文曾发表在校刊紫金苑2002年第一期。)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的情感始终是在“说”与“不说”之间犹豫和挣扎。我们先找出这些困惑的句子: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二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第四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第五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第七部分)。
感情的往返起伏,不仅使作品文气跌宕,更使我们看到了鲁迅的两难:他无话可说,却又不得不说;他要“说”却又“无话可说”“说”与“不说”的矛盾中,鲁迅的痛苦凝成这样一个句子:“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先生的爱与恨,痛与怒,终于使“无话可说”的他“不说”而“说”且“说”得“说不出话”;他选择了“说”这个沉重的使命,可他常“说”的却是自己“不能说”“说”无话说;“不说”又必须说,鲁迅的思路即这个痛苦的悖论。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每部分“说”还是“不说”的情况。
第一部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说”呢?理由如下:(1)“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2)“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为了记念死者和安慰生者“我”必须“说”
但先生又感到“实在无话可说”因为:(1)“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是“非人间”的现实对“我”的压抑;(2)“说”有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道理的;(3)“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内心充满了“悲哀”和“苦痛”
先生在情感难抑中,心里仍有理性的支撑,我们来看第二部分。作者的感情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此刻转化为“哲理”式的阐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事实,人们常常回避而渐渐忘却。鲁迅先生多次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没有记性”的民族。先生在这样一个“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的世上“活着”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不说,就意味着“忘却”而“忘却”乃是“造化”为“庸人”设计的来逃避这“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的方法,而统治者也将在这种世人的“忘却”中逃脱历史的罪责。“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鲁迅先生沉痛于自己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长夜漫漫,为了唤醒沉思的“猛士”为了唤醒沉睡的“庸人”为了正视现实和记住血的事实,立志“铁屋”中“呐喊”的先生又怎能“不说”呢?他写道:“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三部分,鲁迅先生沉痛地回忆与刘和珍认识交往的过程,这是他为“记念刘和珍君”而“说”的第一方面。在第四部分,鲁迅先生淋漓尽致地揭露段祺瑞政府的暴行和走狗文人的“流言”“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君”“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这既是出乎意料的震惊,更是对反动当局的愤怒诘问。当局的残杀、污蔑,加上走狗文人的诽谤使得鲁迅沉痛地感到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血腥屠杀与舆论钳制,这就是“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在痛心的回忆和愤怒的揭露中,鲁迅先生发出了夺人心魄的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三一八”惨案,鲁迅能“沉默”下去?不能让愤怒与悲痛昏了头脑!所以稍稍停顿一下,先生又清醒地写道:“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这是第五部分的第一句话,他要“说”什么呢?
在第五部分,鲁迅先生以“特写”的方式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的“暴徒”就是段祺瑞政府及其幕后的“八国联军”先生在这一部分赞扬三个女子临难从容、相互救助的“勇毅”的同时,进一步揭露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凶残暴虐。这是作为刘和珍的老师与同志的鲁迅先生不得不“说”的。
记念刘和珍君运用“抒情意象”(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133页),情感几乎不加控制,但鲁迅仍能把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体验,自觉地上升为理性的思辨,从而使文本情感与理性反复交织。鲁迅还必须“说”什么呢?对“三一八”如何评价其意义,这也是最应该说的内容。鲁迅毕竟是鲁迅,他是深刻的。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了此次血的教训。历史前进需要勇猛的斗士,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反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徒手请愿”这种意义“寥寥”的斗争方式鲁迅是不赞同的,因为“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失算”“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鲁迅空谈),都是不应当的损失,鲁迅的反思应该说是非常深刻和具有远见卓识的。
但烈士的鲜血真的就白流了吗?不会!鲁迅先生指出革命者的牺牲产生了一定影响,人们将会永远记念她们。
在第七部分,鲁迅先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意义和价值。鲁迅把刘和珍等人的精神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指出其“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种精神将使苟活者看到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夜正长,路也正长”但总还有一点微茫的希望和鼓舞人心的东西激励人们前行——这就是“三一八”的意义所在。鲁迅在激昂中仍无法掩饰自己深入骨髓的哀伤:“呜呼,我说不出话”言已尽而意无穷,对惨案与流言“无话可说”的鲁迅,终于说得语声呜咽“说不出话”来!“说”无话说;“不说”必须说,鲁迅是痛苦的,但先生就在“说”与“不说”的两难选择中把记念刘和珍君写得回环跌宕,一字一泪,一句一哭,感人至深。
(注:此文曾发表在校刊紫金苑2002年第一期。)